首页 > 平台 > 端游·PC

蓝玉的死和强行占有元王妃有很大关系么?

蓝玉之死主要是因为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为了帮朱允文清除隐患而发生的,和他强占元王妃关系不大。

蓝玉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将之一,在徐达、常遇春之后成为明军的主要统帅,征讨北元时屡建功勋。蓝玉为人有些居功自傲,行事也骄横。在征讨北元的战斗中,蓝玉抓获了不少北元的皇室成员。蓝玉看上了其中一个王妃,硬是把她强占了。

而蓝玉干的事还不止这个,在班师回朝时,大军开到喜峰口时天色已晚,城门关闭。蓝玉下令守关将士立刻开门,由于过了开门时间,守军不敢开城。蓝玉竟然下令部下攻下喜峰口,强行通过。

不过蓝玉回到朝中以后,朱元璋仅仅是申斥了几句,还是把他封为凉国公,简直和罚酒三杯没什么区别。朱元璋对蓝玉如此宽容,主要还是因为蓝玉虽然胆大妄为,不过却和太子朱标关系很深。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的女儿则嫁给了太子朱标,也就是说蓝玉是朱标妻子的舅舅,而蓝玉也一直很鲜明的拥护朱标。朱元璋对朱标很喜爱,一直把他当继承人培养,为他网罗了很多文物人才。这蓝玉就是朱元璋为朱标选择的人才之一,自然也是爱屋及乌,格外宽容了。

然而朱标因病去世以后,朱元璋改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储君。朱允炆年幼,朱元璋担心他无法驾驭那些功高的老臣,所以罗织罪名,大开杀戒,处死了不少功勋大臣。蓝玉一向做事狂妄,朱元璋对他更不放心,自然也难逃一死。最后蓝玉以私养兵马等罪名被处死,并牵连上万人,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蓝玉案。

蓝玉死时距离抢占元王妃已经过去多年,所以两者之间关系不大。

前言:蓝玉的死,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原因,加上自身的骄横不法,才造成这个悲剧的。与强辱元主的妃子并没有多大关系。

蓝玉是明朝初期的著名将领。在徐达、常遇春病死以后,蓝玉实际上成为了明太祖朱元璋最为倚重的大将。

而蓝玉也确实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他统领明军南伐北讨,到处消灭元朝散居各地的残余势力,为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题中所说的问题,就是1388年,蓝玉奉命出击北元,去消灭逃亡大漠的元朝朝廷残余势力。蓝玉在捕鱼儿海地区,虚心听取部下将领的建议,排除困难,积极进取,终于寻找到了北元的主力所在之处。明军发动猛攻,北元军队大败,除了元主与其太子带着几十个骑兵逃走之外,北元朝廷的文武官员基本上被明军全部抓获,就连元主的后宫嫔妃、公主等眷属也被俘虏。

此战基本摧毁了元朝的残余势力。从此,北元再也不能对明朝形成多大的威胁了。

在回师途中,蓝玉酒后强行侮辱元主的妃子,致使元妃羞愧自杀。

此事虽然见著于史书,但是,它未必是事实。因为这是后来蓝玉失势之后,攻击他的人告发出来的;真实性并不可靠。

我认为蓝玉被杀的原因是有明朝初期的政治斗争所导致的。主要有这么几点:

1.蓝玉是太子妃的舅舅,自然是亲近太子朱标的。朱标死后,蓝玉认为自己理当成为皇太孙朱允炆的保护者。

蓝玉早就认为燕王朱棣非甘为臣子之人,将来必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因此,蓝玉曾经提醒过太子朱标,但是朱标并没有在意。

蓝玉对朱棣的敌意,必然引起朱棣及其政治势力的恼恨,他们勾结蓝玉的政敌,上下煽风点火,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告发蓝玉的骄横不法之举。时间长了,朱元璋渐渐地开始对蓝玉产生不满,对蓝玉失去了信任。

2.在朱元璋考虑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之时,朱元璋必然会重点考虑如何处置蓝玉的问题。

蓝玉为人飞扬跋扈,举止傲慢,无人臣之礼。太子朱标若在,情况还好;可是皇太孙朱允炆年幼,蓝玉作为他的长辈及重要靠山,必然会被朱允炆委以重任,秉持朝政。

在此情况下,朱元璋不得不提防蓝玉将来会有谋逆之举。

3.蓝玉自身缺点过于突出。

蓝玉为人骄横跋扈,胡作非为。举一个例子:蓝玉扫北归来,到达喜峰关,时间已经是午夜时分,守关的官吏没有及时开门。蓝玉竟然纵兵破关而入。此举实在是严重违犯了国家法制。

蓝玉居功自傲,不守法度。蓄养恶奴,强占民田;横行一时,无视国法。蓝玉恃功自傲,目空一切。对朱元璋对他的任用职务,总觉得不符自己的要求,常常口出怨言。

蓝玉在军中独断专行,擅自任用、罢免将士;甚至招揽骁勇之士,收为义子,扩充自己在军中的私人势力。这是作为高级将领的处世大忌,极易招致皇帝的猜忌。

结语:蓝玉之死,重要是政治原因,是明朝初期朝廷的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当然,蓝玉自己居功自傲,骄横不法,授人以口实,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女老板中23刀惨死店内,距派出所仅10米,嫌犯怎么这么大胆?

下一篇:张文祥为何刺杀马新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