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台 > 手游

海关通关一体化流程(海关一体化报关)

1. 海关一体化报关

商品归类编码除了可以确定税率及进出口管制措施等两项核心功能外,还具备如下重要意义,举例来说:

1.确定原产地规则适用

目前我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均已商品归类编码化,能否享受优惠原产地协定税率,并非取决于商品名称是什么,该商品的商品归类编码纳入优惠协定范畴是享受优惠税率根本前提。

2.确定出口退税率

目前我国的出口商品退税率,直接与税则号列挂钩,税则号列决定了商品能否退税,以及可能适用的不同退税率。

3.确定法定检验检疫类别

进出口法定检验类别与商品归类编码挂钩,税则号列决定了具体商品在进出口活动中是否需要接受法定检验检疫及其类别。

此外,商品归类编码在一些特殊环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加工贸易的单耗标准就是根据商品归类编码来确定的。

需要提示的是,在中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后,企业在货物进出口报关过程中,针对进出口商品归类编码并非由海关主动给出,而是作为一项义务,由进出口企业向海关申报并由海关进行审核。由此导致的商品归类编号的申报差错将可能被认为逃避税收或故意违法贸易管制等规定,从而引发各类合规风险,并进而承担行政或刑事上的法律责任。因此审核商品归类编码是企业贸易合规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2. 海关通关一体化

一体化报关是:

1.有的企业座落在一个地方,但是货物的进出口可能在另外一个城市,而原来海关的分布是按照属地化的,一个地方的海关自身是一个独立的监管体系;

2.现在实现了一体化报关以后,企业可以自主地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和通关模式,以往需要在多关办理的手续可以在一个海关办理,进一步简化了手续。

一体化报关是海关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实现一体化报关,主要是通过打造两个中心,建立三个制度。

1.打造两个中心:设立一个全国海关的风险防控中心和一个全国海关的税收征管中心

通过实现集中的风险防控和税收的集中统一作业,让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海关面对统一的海关监管政策和要求,享受统一的通关便利待遇。

2.建立三个制度

①一次申报、分步处置:运输工具申报以后,就可以先放行,不用等到所有的项目申报完毕。货物放行以后,企业再做完整的申报,海关完成税收征管;

②改革现行的税收征管方式:原来企业报关报税,应该是票票过筛,每一个票都要审价、归类、计征税收。现在通过改革征管方式,主要靠企业自报,自缴税款;

③改变以往以关区为区块的监管模式:原来42个直属海关,每一个关都是自成体系,所有业务都是一个关完成。下一步按照全国不同的类型,建立若干功能型海关。

3. 一体化报关和普通报关

针对进出口产品来说: 通关一体化改革最本质的变化是从根本上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关区的行政界线,搭建起“一中心、四平台”,海关将按照统一的操作规范、业务流程及执 法标准为服务。 改革后,可自由选择申报、纳 税、验放地点和通关模式。

决策制定者可根据政策改革方向进行内部变革,设计统一的标准操作流程,集中管理集团所有通关业务手续,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和经营成本,从而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风险控制和改善管理品质上。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合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报告,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内部稽查体系,并确保各工厂和业务单元风险控制的有效运行。

4. 一体化报关是从哪里报关

主体不同直报关:指进出口货物装船出运前,向海关申报的手续。一体化报关:企业在一个地方,但是货物的进出口可能在另外一个城市,原来海关的分布是按照属地化的,一个地方的海关自身是一个独立的监管体系。

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的

5. 海关通关一体化具体内容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安全保障,促进共同发展。

 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创新对接方式,推进已签文件落实见效,推动与更多国家商签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加强海关、税收、监管等合作,推动实施更高水平的通关一体化。拓展规则对接领域,加强融资、贸易、能源、数字信息、农业等领域规则对接合作。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区域和国际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协同增效。

6. 什么叫一体化报关

所谓一体化操作,是指一比货代操作,负责货主委托货物操作的人员,主要工作订舱、安排拖车、报关、对提单、打帐单等业务一次委托,一次完成。

负责货主委托货物操作的人员,主要工作订舱、安排拖车、报关、对提单、打帐单等详细内容请见下个段落“货代基本操作流程”

7. 海关一体化报关流程

1.申报前准备

出口前,外贸人要了解出口国家或地区对汽车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确保出口产品符合相关安全、环境保护、节能等领域的强制性技术要求——汽车技术法规及产品准入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机关、流程等)。

2.发送舱单信息及进行货物申报

舱单传输人在办理申报手续以前向海关传输预配舱单主要数据。

3.货物申报

根据海关总署规范申报要求,提供箱单、发票、合同电子文本,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海关申报,汽车出口适用于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出口报关地和出境口岸

4.货物运抵

汽车全部运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后,相关场所经营人以电子数据方式向海关提交运达报告。接到报告后,海关即可办理货物、物品的查验或者放行手续;同时,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反馈相关信息。

若报关单在口岸地被布控查验,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会告知企业货物需查验;接到通知后,企业到口岸地海关查验部门办理查验手续;口岸地海关根据企业申请安排查验计划,按查验指令实施查验,查验完毕后录入查验结果。未见异常,车辆即放行。

5.货物放行

货物放行分有查验和无查验两种情况。无查验的,H2018系统根据电子运抵报告完成报关单自动放行操作。有查验的,则根据查验结果确定后续处置方式。

(1)查验正常的

由查验地海关录入查验处理结果,H2018系统自动完成放行作业。

(2)查验异常的

由申报地海关进行查验后续处理,若可以放行,申报地海关录入综合处置结果完成放行作业。

6.装船出口

海关完成报关单放行后,企业凭海关电子或纸质放行凭证到监管场所办理货物出运手续。

7.结关

货物出运后,系统对符合条件的报关单进行自动结关。

8. 海关一体化报关流程图

进口清关一体化指的是一体化报关。

一体化报关是海关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实现一体化报关,主要是通过打造两个中心,建立三个制度。

1.打造两个中心:设立一个全国海关的风险防控中心和一个全国海关的税收征管中心

通过实现集中的风险防控和税收的集中统一作业,让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海关面对统一的海关监管政策和要求,享受统一的通关便利待遇。

2.建立三个制度

①一次申报、分步处置:运输工具申报以后,就可以先放行,不用等到所有的项目申报完毕。货物放行以后,企业再做完整的申报,海关完成税收征管;

②改革现行的税收征管方式:原来企业报关报税,应该是票票过筛,每一个票都要审价、归类、计征税收。现在通过改革征管方式,主要靠企业自报,自缴税款;

③改变以往以关区为区块的监管模式:原来42个直属海关,每一个关都是自成体系,所有业务都是一个关完成。下一步按照全国不同的类型,建立若干功能型海关。

9. 报关报检一体化

日前,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成为其中的内容。

专家指出,这一进展意味着我国将采取更加主动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进口,实现进口多元化、品种多样化,这对丰富百姓餐桌,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等意义重大。

不仅是美国农产品,澳大利亚牛肉、智利樱桃、德国牛奶……近年来,借助跨境电商、空中丝路、中欧班列等通道,远在大洋彼岸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快速送达中国,中国已是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

增加进口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针对中美两国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表示:“声明中的‘有意义’,个人理解是指稳定健康推进中美农产品贸易对人民生活福祉有意义。”

以大豆为例,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解释了“有意义”地增加中国农产品进口的涵义:不单是量的增加,也要为双边贸易平衡发展发挥作用。实际上,大豆进口不仅是满足老百姓对食用油的需求,更是为养殖业发展提供稳定的饲料蛋白供给,最终满足百姓餐桌上不断增长的肉类需求,因此,“有意义”地增加进口符合两国各自的利益。

据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介绍,作为中国第一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地,美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241.16亿美元,在中国179个进口来源地中,美国居首。进口自美国的农产品金额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9%。美国30%以上的大豆销往中国,而中国进口的玉米、小麦也主要来自美国。

“增加进口,尤其是进口差异化产品以补充国内生产不足,是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求。在当前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进口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调剂余缺的明智选择。”李永表示。

农产品贸易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均创历史新高

“今年我们公司的水果进口量增加很大。”云南西双版纳州红星公司报关经理何照师说。红星是一家从事国际货运代理服务、货物进出口代理报检、报关和国际物流一体化的外贸企业,与泰国、老挝等国开展贸易业务,香蕉、山竹、榴莲是主要进口品种,大多运往成都、广州、上海等地。

西南边陲这家公司的变化,是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中国主动扩大进口。2017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呈“三增”态势,均创历史新高——

农产品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2013.9亿美元,同比增长9.1%;出口755.3亿美元,增长3.5%;进口1258.6亿美元,增长12.8%;贸易逆差503.3亿美元,增长30.4%。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进口额占全球农产品贸易额1/10,粮棉油糖肉奶等大宗农产品全面净进口。2004年以来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目前逆差已达每年400至500亿美元的规模。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目前农产品进口额70%左右来自美国、巴西、东盟、欧盟和澳大利亚,但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进口增长较快,下一步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贸易合作,完善贸易政策、拓展进口渠道。

形成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每隔三五天就有几个装着进口皮革的集装箱运进公司。”山东德州兴隆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张建民说,“有了手感较为柔软的进口皮革,我们就可以大胆开发女鞋、沙发等产品线,足足扩大了40%的产能。”

这家公司是国内和国际多家制鞋一线品牌的主要供应商,今年刚刚获得了皮革进口资格,预计今年的进口额约为2000万美元,这些进口皮革主要是从美国、澳大利亚漂洋过海而来。

“因对外开放增加了农产品供给,缓解了国内农业资源约束,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消费者获得切实利益,这些无疑都会更加坚定中国农业扩大开放的决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也将给世界提供更多参与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机会。

于露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食品农产品市场,正在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推进贸易便利化,为各类农产品进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要更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科研技术,更好服务于我国农业产业升级。

站在新起点,中国农业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今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届时包括食品农产品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国最富特色的优质产品将在这一国际舞台上展示。这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将推动形成农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粮食安全新战略“适度进口”要求,有增、有稳、有控,分行业、分品种施策,促进农产品进口健康发展。

上一篇:合金弹头3一币通关(合金弹头3一命通关)

下一篇:王者荣耀铭文怎么只能买1个(为什么现在的铭文只能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