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顺利通关(中欧班列通了吗)
1. 中欧班列通了吗
1、中国首艘、全球最大自主航行集装箱船进行海试
9月16日消息,近日,中国首艘自主航行的300TEU(标准箱)集装箱商船“智飞”号在青岛顺利开展海上测试。该船是中国首艘具有智能航行能力、面向商业运营的运输货船,也是目前在建的全球吨位最大的智能航行船舶。
据介绍,“智飞”号总长约110米,型宽约15米,型深10米,设计航速为12节。该船具有人工驾驶、远程遥控驾驶和无人自主航行三种驾驶模式,能够实现航行环境智能感知认知、航线自主规划、智能避碰、自动靠离泊和远程遥控驾驶等功能。
2、联邦快递宣布与Salesforce达成一项新的合作
9月16日消息,日前,联邦快递宣布与云软件公司Salesforce达成一项新的合作,将把Salesforce Commerce Cloud和Salesforce订单管理平台与Shoprunner整合。
据了解,联邦快递于2020年12月收购了电商平台Shoprunner,通过此次合作,将进一步缩短供应链服务的交付时间,如两天的运输、无标签退货以及在联邦快递网点获得退货包装和投递。消费者还可以在产品详情页、购物车和整个递送过程中,实时掌握订单的派送时间。
3、全国首列“铁路快通”中欧班列在乌鲁木齐发运
9月16日消息,近日,全国首列“铁路快通”中欧班列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正式发运,此趟出境班列主要装载百货等新疆本地商品,将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
据了解,“铁路快通”模式,即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是指铁路运营企业根据自身需要申请开展快通业务,并由进出境铁路列车负责人按照规定提前向海关传输铁路舱单电子数据。该模式在集约监管力量的同时,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升监管效能。
4、亚马逊宣布与美国国会合作
9月16日消息,近日,亚马逊宣布将与美国国会合作,以此来支持小型企业的发展,降低企业在线上销售产品的门槛。目前,美国有超过50万家小型企业在亚马逊上销售商品。为了帮助小型企业发展电商业务,仅在去年,亚马逊在物流、工具、服务、程序和人员方面的投资就超过了180亿美元。
此外,今年的Prime会员日为亚马逊第三方卖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活动,这些业务的增长速度几乎是亚马逊自己零售业务的两倍。
5、阿特拉斯航空和 DHL Express 延长货运协议
9月16日消息,日前,Atlas Air 宣布与 DHL Express 续签合同,继续运营 20 架货机,以支持其快递和电子商务市场。
这些协议建立在 Atlas Air Worldwide 与 DHL 之间于 2008 年开始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它还包括 DHL 收购 AAWW 的子公司 Polar Air Cargo 49% 的股份,以及一项关于六架专用 747 的长期协议-400Fs 在关键的跨太平洋航线上运行。
6、济宁内陆港首票“跨境电商+转关”模式货物发往东盟
9月16日消息,近日,在青岛海关监管下,满载29吨保鲜大蒜的集装箱在青岛港装船发往东盟市场。这批大蒜是济宁内陆港首票以“跨境电商+转关”模式申报出口的货物。
据悉,2020年9月,青岛海关作为全国第二批试点海关启动跨境电商B2B(企业对企业)出口试点。今年以来,为拓宽辖区农产品出口渠道,青岛海关所属济宁海关深入辖区开展跨境电商政策宣讲,鼓励、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尝试通过新模式进行出口。今年5月份,济宁辖区企业首次通过跨境电商B2B模式出口农产品。
7、全面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
9月16日消息,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全面推广“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的公告。
公告显示,退货中心仓企业开展退货业务时,
应使用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WMS)进行商品管理;
应建立退货流程监控体系、商品溯源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保证退货商品为原出区域商品;
符合退货监管要求的商品正式申报退货,不符合的由退货中心仓企业复运出区域进行相应处置;
应注重安全生产,做好退货风险防控,规范操作。
据了解,该公告自9月10日起施行,同日,安徽首个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投入运营。
8、8月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达303列
9月16日消息,今年8月,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303列,载运25702个标准集装箱,总货值约合人民币33.71亿元,同比增长17.7%,日均通行近10列,各项指标均创今年新高。
统计数据显示,出境班列方面,8月“苏满欧”“湘满欧”“沈满欧”“义满欧”“陕满欧”5条线路班列开行占比较高,共开行72列,占比46.1%,运行集装箱6070标箱,占比46.5%,货值达7.64亿元,占比44%。
2. 中欧班列怎么样了
中欧班列在境内和境外的宽轨段通过换轨站转换。
中国铁路是标准轨的,宽度是1435mm,而与中国国境相接的蒙古国和俄罗斯铁路是宽轨的,宽度为1520mm。由于两国铁路轨距不同,不能对接,所以需要同时通向一个换轨站,站内两国的铁路处于平行状态,将一国铁路上的列车车厢拆卸下来,吊装到另一国的空轮轨上固定,然后由该国的机车牵引再开出去。
3. 为什么要开通中欧班列
中国60个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有西、中、东三条通道和五个口岸,中欧班列不再只是点对点的衔接,而是成为辐射区域经济的贸易纽带,为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等非沿海沿边的内陆腹地的开展注入了新生机。口岸是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满州里口岸。
4. 中欧班列的开通有何意义
中欧班列的前景非常广阔,最终会取代大部分欧亚非大陆上的贸易海运。
人类航海大发现以来,世界的贸易主要是通过海运进行的。尤其是几个主要的经济发达大市场之间的贸易,如中国,欧洲与美国三大经济中心之间的贸易几乎都是通过海运进行的。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中欧班列的规模会逐步的增加,最终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运输几乎都会通过中欧班列来实现。中欧班列未来的发展空间至少是目前规模的百倍以上,因此发展空间巨大。
5. 中欧班列是干嘛的
1.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从重庆团结村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站,全程约11000公里,运转时刻约15天。货源首要是本地出产的IT商品,2014年已开端招引周边地区出口至欧洲的其它货源。首列于2011年3月19日开行,到2014年8月1日,共开行114列,其间2014年开行22列。
2.中欧班列(成都~罗兹)。从成都城厢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至波兰罗兹站,全程9965公里,运转时刻约14天。货源首要是本地出产的IT商品及其它出口货品。首列于2013年4月26日开行,到2014年8月1日,共开行58列,其间2014年开行26列。
6. 中欧班列经过哪些国家通了吗
中欧班列共开行10多条线路,经过中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
7. 中欧班列开通了吗
中欧班列(重庆)于2011年3月19日开通,线路诞生至今已形成亚欧沿线、东南亚等区域的全覆盖,运输货值累积超4000亿元。
8. 正式启用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渝新欧国际铁路)成功开行以来,开行量逐年攀升。经过十年来的前行发展,中欧班列班列辐射30个国家的130座城市,货物涵盖高档衣帽、陶瓷用品、汽车整车、医疗器械、食品生鲜等。
中欧班列已经逐渐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特别是去年至今疫情仍肆虐全球,中欧班列开行数量逆势增长,有力、高效地促进了中欧及沿线国家的抗疫合作,成为各国携手抗击疫情的“生命通道”和“命运纽带”。可以说,中欧班列扛起重任,成为贯通中欧、中亚供应链的重要运输方式,源源不断为中欧、中亚输送重要物资,架起了保护生命的桥梁。随着中国的影响力提升,国际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中欧班列沿途国家经贸交往日益活跃,国家间铁路、口岸、海关等部门的合作日趋密切,这些有利条件,为“一带一路”战略中将丝绸之路从原先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起到重要作用。
9. 中欧班列通关
湖南中欧班列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由1月份的5.22小时压缩至6月份的0.41小时,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明显优于全国海关出口平均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全省的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
长沙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伍祥刚介绍,出口货物“提前申报”通关模式,是指货物在运抵海关监管场所前,企业先期向海关申报报关单电子数据;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海关监管场所经营人向海关发送运抵报告电子数据,与出口报关单电子数据进行比对,对不需进行查验的货物基本可实现“秒”放。
此前,省内经中欧班列出口货物只有待货物进入海关监管场所后,铁路部门才能提供运抵证明,企业凭证明和其他单证才可申报报关单。今年,长沙海关创新采用了“预出口运抵电子数据编号”方式,允许企业提前将报关单申报审核。该方式实行后,全省中欧班列出口货物“提前申报”率从1月份的0.08%提升到6月份的87.85%,为企业带来极大便利。
10. 为什么开通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有以下城市线路:重庆、成都、西安、郑州、苏州、武汉、长沙、义乌、哈尔滨、兰州、保定、西宁、广州、青岛、长春、南昌、唐山、内蒙古、乌鲁木齐、景德镇、合肥
涉及开通的省有:四川、陕西、河北、江苏、湖北、湖南、浙江、黑龙江省、甘肃、青海、广东、山东、吉林、江西、内蒙、新疆、安徽等
11. 中欧班列开通的影响
1.中欧班列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强力运输保障。
中欧班列以其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征,以及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骨干方式。中欧班列物流组织日趋成熟,班列沿途国家经贸交往日趋活跃,国家间铁路、口岸、海关等部门的合作日趋密切,这些有利条件,为铁路进一步发挥国际物流骨干作用,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将丝绸之路从原先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起到重要作用。
2.中欧班列使内陆城市沿海化。
沿海城市依靠海运快速发展,发达的海运航线和港口、成熟的海运规则、完整的物流协作体系、激烈竞争的海运市尝优惠的政策安排,都使沿海地区的国际物流成本变得十分低廉,服务质量也不断提高。而内陆地区除少数直航的空运外,没有直接联系海外的便捷通道,必须通过国内的公路、水路或铁路的支线运输与远洋航线相衔接,在成本上和时间上的劣势很难克服。如今中欧班列的开行给予了内陆城市直接输出的能力,尽管铁路班列与集装箱班轮在运力和运费上仍有着较大劣势,但铁路班列的速度优势可使到欧洲主要城市的运输时间比海运节省一半以上。加之班次频度高的优点,中欧班列的运输服务有助于跨国企业降低流通环节总库存,提高市场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