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通关小达人图片(消防知识小达人)
1. 消防知识小达人
张大鹏,40岁,1996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中共党员。22年来,他坚守一线、不惧艰险、冲锋在前,抢救被困群众千余名。一个个重大任务处置现场,留下了他拼搏的身影。他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在天津市消防总队,张大鹏这个名字,就是硬汉和铁军的代名词。钻火场,他总在突击队的最前沿;堵泄漏,他总在最危险的位置。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和队员们千里驰援,冒着余震搜寻生命;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他深入险境救出失联名单上唯一的幸存者……一个个重大任务处置现场,留下了他拼搏的身影,战功赫赫的他被队员们称为“敢死队长”。
从普通消防队员到中队长,再到参谋长、支队长,张大鹏深知,灭火救援是一项需要通力合作的战斗。从担任排长开始,他每天都要早起床20分钟,准备好训练器械,为队员们节省时间。“一个人一天多训练20分钟,坚持下来,成绩自然是领先的。”就这样,他带出了一支支铁军。
当下,怎样落实改革的要求?针对辖区546家重点单位现状,张大鹏组织人员走访调研,形成了高质量的报告,创新了21项操法,并得以在全市推广,提升了攻坚打赢能力。
涂颜淼
福建省福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二中队消防员
消防“兵王”的忠诚与奉献
涂颜淼,45岁,1991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中共党员。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获得福建省“抗震救灾功臣”“新长征突击手”“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等称号,并获得全国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2017年6月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有人问涂颜淼是怎么当上“兵王”的?他说:“27年来,我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践行第一次出警时的誓言,做一个‘当骨干、懂技术、能救人、会灭火’的过硬消防员。”作为福建省福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二中队特种车驾驶员兼操作手,他屡次在救援中发挥尖刀作用,先后参加各类灭火、抢险救援3000余次,救助遇险群众数百人。
2015年4月6日,福建漳州古雷石化项目发生爆炸,周边能找到的水源都已用上,涂颜淼翻过3米高的油罐区防护堤,在火场背面找到了一处冷却水池,完成了609号罐体灭火所需8条干线的供水任务。
他精通4类特种消防车辆操控和2种特殊救援技术,先后帮带150多名技术骨干。他还是“红门爱迪生”,发明了保障火场通信联络的“逆变器”。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他认真履行职责使命,广泛开展宣讲20余次,把新时代最强音带进课堂、带进队站,带到干部群众身边。
刘本成
辽宁省鞍山市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政治指导员
使命感早已刻进骨子里
刘本成,33岁,参加消防工作15年。他扎根基层、苦练精兵、竭诚奉献,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获“辽宁好人·最美青年”“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鞍山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并获得辽宁青年五四奖章。
当先锋、打头阵,这是刘本成15年来不变的坚持。
2003年,18岁的他成为辽宁省鞍山市消防支队队员。凭借不服输的劲儿和刻苦训练,他成长为支队的训练尖兵,并于2005年考入中国武警学院。成为指挥员后,他扎根基层、以身作则,带领中队连续7年在支队业务和体能比武竞赛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并多次在辽宁省消防总队业务比武中取得佳绩。他连续3次被总队评为“执勤岗位练兵优秀指挥员”。
历生死、铸忠诚,刘本成始终战斗在灭火抢险救援一线。他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400余次,营救遇险群众230余人,屡立战功。2017年8月,辽宁岫岩遭遇洪灾,他如坚固堤坝,腰拴绳索屹立河心,为救援力量打通了安全通道。鞍山有“雷锋城”之称。
他以雷锋精神为指引,与辖区孤寡老人结对子进行帮扶,和队员们资助家境困难的学生,书写着爱民篇章。
曾杰毅
湖南省郴州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
每一次都战斗在最前沿
曾杰毅,33岁,2003年参加消防工作,中共党员。15年来,他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获得“中华好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消防训练先进个人”“湖南省十佳青年卫士”等称号,并获得湖南五四青年奖章。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参与营救数百名群众;高空救助中,他徒手爬上几十米高的塔吊;矿井救援中,他深入井下紧急搜救;槽罐车泄漏时,他主动请战实施堵漏……15年来,曾杰毅先后参与完成1200余次灭火救援任务,成功抢救遇险群众320余人。
15年来,他始终战斗在最前沿,一次次用自己过硬的心理素质、精湛的业务技能和过人的勇气胆识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曾杰毅是一位训练达人,在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中,他勇夺6个单项第一名,并创造了全省拉梯项目的新记录。他还是一位金牌教练,培养支队精兵100多名。
不论在哪个岗位上,曾杰毅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当班长,他团结全班队员,带出了尖刀班;当中队长,他凝聚全队力量,带出了先进中队。他坚持以情带队,积极为队员们争取机会,5次把获三等功的机会让给他人。
丁良浩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消防大队方家营中队中队长助理
在火场上喊响“跟我上”
丁良浩,36岁,2000年12月加入消防队伍,中共党员。18年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江苏最美警察”等荣誉称号,并获得江苏青年五四奖章。
作为一名消防队员,丁良浩坚持在工作中树立“好样子”。
他素来敢打善打硬仗恶仗,在火场上总是喊响“跟我上”。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和队友们徒步70多公里驰援北川,转战什邡、汶川县漩口镇,在废墟上营救39名群众、疏散600余人,他所在的这支队伍被灾区群众誉为“最勇敢的消防救援队”。
2016年4月22日,江苏靖江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他所在的攻坚组冒着高温辐射和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两次深入火海成功关阀,为扑灭大火打下了坚实基础。
多年来,他先后完成了2010年全国首届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大比武、“救援协作—2013”上合组织联合救灾演练以及2013年亚青会、2014年青奥会等消防安保任务。他还积极在社会上传递消防“正能量”,坚持担任辖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到学校传授消防知识,累计开展消防培训600多个课时。
张章煌
广西南宁市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代理中队长
迎难而上创新在火线
张章煌,28岁,2011年参加消防工作。7年来,他逆火而行,救民于危难。他向科技要战斗力,坚持创新在火线,研发了9个作战和管理平台、19个智能信息化系统,创新19项技战术操法,改进65项器材装备,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2011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张章煌进入消防队伍工作。7年来,他先后参加灭火救援1156次,解救被困群众452人,参加消防安全保卫500多次,排除隐患险情326次。
灭火救援在火线,改革创新在火线。他积极探索,研究出智能化装备管理系统并应用于中国—东盟博览会安保工作,推动实现消防应急救援“一张图”;他改进粘贴式堵漏工具,提高了带压堵漏能力;他设计水带铺设车,解决了长距离供水难题;他总结出新型火场排烟战法,在南宁某大厦灭火救援中成功经过检验;他探索运用电动升降机和绳索从外部建立运输通道,为高层建筑火灾物资保障插上“科技翅膀”……
多年来,他先后研发9个作战和管理平台、19个智能信息化系统,创新19项技战术操法,改进65项器材装备。在他的带领下,特勤一中队发明了紧急避险信号器等多种器材装备,并积极创建广西消防“尖刀中队”。
方 瑜
浙江省舟山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助理
扎根海岛的忠诚卫士
方瑜,37岁,2001年加入消防队伍,中共党员。他扎根海岛、敢打硬仗,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曾获全国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并获得“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危难关头,方瑜一次次冲锋在前、敢打硬仗,17年来共参加灭火救援2500余次,抢救被困群众上百人。2017年10月27日,停靠在舟山市普陀区马峙门锚地的一艘轮船起火,船舱爆炸变形,情况危急。当时,船上有人员被困,方瑜主动请缨,匍匐钻进严重变形的船舱,打开了生命通道。他刚把被困者背出来,船舱就发生了二次爆炸。
其实,硬汉方瑜刚下队时,身体条件并不被看好。别人练一遍,他练两遍,别人休息时,他继续加操,他就这样成了队里的业务尖子,连续7年获得支队挂钩梯个人成绩第一名,是名副其实的“梯王”。担任支队集训队副队长期间,他带队连续2年获得全省消防特勤业务团体第一名。今年,他所在的队伍被抽中参加全国消防夏训考核,他和队员们刻苦训练,圆满完成了任务。
方瑜热爱消防工作,辖区有许多小岛,交通不便,他就定期带队上岛,挨家挨户进行消防宣传。
杨武东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消防大队大队长
雪域高原上书写勇者无畏
杨武东,33岁,白族,2004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14年来,他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嘉奖10余次,并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四川省十大最美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杨武东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他表现英勇,后被保送入学。毕业后,他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高城”理塘县工作。他坚持以练为战,曾两次因肺水肿住院治疗,康复后又坚持训练。那一年,他代表支队参加全省比武,一个人参加4个项目的比赛,4个项目均获奖。
2012年1月,理塘县城一栋3层居民房发生火灾。他仔细观察后,抱起水枪冲上去,和队员们一起成功扑灭大火。撤出后,因高寒缺氧且长时间战斗,他扶着墙壁不断咳嗽,痰中夹杂着鲜血。户主热泪盈眶,用藏语不停地说:“巴乌、巴乌(英雄的意思)。”
2017年8月,杨武东到甘孜州丹巴县任消防大队大队长。该县有35座佛教寺庙,大多在山沟里,防火任务重。他就带着干粮、扛着消防宣传资料,徒步前往寺庙进行宣传。他凭借耐心和热情,赢得了僧侣和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支持。
陈三喜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消防大队万年埠中队中队长助理
赴汤蹈火的无悔坚守
陈三喜,39岁,1999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中共党员。19年来,他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获得了“全国消防岗位技术能手”“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全国消防优秀人才一等奖、合肥五四青年奖章。
陈三喜始终坚信,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他坚持刻苦训练,2016年10月,他以37岁“高龄”获安徽省合肥市消防业务对抗赛个人第二名,创下了“最老记录”。
多年来,陈三喜出色地完成了一项项抢险救援任务。他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10月的一天,合肥市四河新村发生燃气泄漏爆炸事故,他和队友们投入到紧张的救援中,旁边的楼体突然坍塌,他和“死神”擦肩而过。
2012年12月,蚌埠市八一化工厂突发爆炸起火事故,他和队友们星夜驰援。在现场,他抱着水枪到火势最大、温度最高的2号蒸馏塔底部抵近作战,火势被成功压制后,他因氯化苯中毒陷入昏迷。
作为中队长助理,他挤出时间学习,提高管理能力,要求大家做到的,他总是第一个做到、做好。他还结合实际,摸索创立“三喜三步法”,让零基础的新队员可以迅速掌握灭火救援技巧。
邓四林
甘肃省甘南州消防支队合作中队消防员
随警出动的“战地记者”
邓四林,39岁,1995年参加消防工作,中共党员。23年来,他随警报道、冲锋在前,记录了消防队员的时代风采。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获得“‘火凤凰杯’全国优秀消防科普宣传工作者”“陇原十大消防卫士”等荣誉称号,并获得甘肃青年五四奖章。
邓四林是冲在一线的“兵记者”,参加了甘肃省消防系统一系列重大灭火救援行动宣传报道,与队员们并肩战斗、随警采访。在2016年“3·2”迭部达拉林场森林火灾扑救中,他在一线坚守14天,在主战场坚持采访拍照。嘴唇破裂结痂,疼得张不开嘴,右腿静脉曲张病情加重,他仍咬牙坚持工作。
他勤奋自学,用新闻、文学及摄影作品展现了消防队员的感人事迹,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5200多篇,发表消防题材文学作品120多篇,作品40多次在全国、全省获奖,他连续14年获得甘肃消防宣传特等奖、一等奖。他还出版了31万字的长篇小说《火魂》、25万字的个人通讯集《烈火战歌》。
今年,他被甘肃省消防总队、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选拔为改革教育宣讲团成员。他认真倾听基层队员们的心声,以“坚定信心迎大考 重整行装再出发”为主题,进行了22场宣讲。
2. 消防知识小达人大班教案
小班:
1.知道保护五官的方法。如:不要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塞到嘴巴里、耳朵里等。
2.不要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和乱吃陌生人的东西。
3.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要让陌生人触摸自己的身体。
4.上下楼梯不推挤,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上下,不滑扶手。
5.知道自己的姓名及父母的姓名、电话。
6.不做爬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7.不要玩插座、电器。
8.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刀、牙签等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9.不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10.在运动、游戏、游乐场玩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11.外出活动听从大人或者老师的安排,不随便离开集体。
12.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
13.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不玩火、玩电、玩煤气以防止意外事故。
14.别拿电话当玩具玩,不要乱拨电话。
15.自己受到伤害时要及时告诉大人。
16.不到马路上玩耍,走路靠右边,没成人带领不自己过马路。
17.不要随便逗猫、兔、狗等小动物玩,以免发生意外。
18.不要在电梯上玩耍。
19.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有异味的东西。
20.不玩开水、药品,不乱吃药。 中班: 1.幼儿要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的全名及工作单位,知道在遇到危险时,怎样拨打紧急呼救电话。 2.一个人留在家里时,如有陌生人来访,不要私自开门。 3.不要用湿手去摸电器的开关、插头,更不可将手指、别针、回形针等放进插座,以免触电。 4.在家中不要攀爬登高,更不要在阳台、窗边及楼梯口嬉戏,避免发生坠楼和滚下楼梯的事情。 5.清洁用品或杀虫剂不可拿来玩,捉迷藏时不要躲在柜子、箱子里。 6.大人不在家时,不要独自进浴室玩水,更不要在浴室里推、拉、打、跳,随意开启热水龙头。 7.不要用塑料袋或棉被蒙头,不要用绳子绕在脖子上,也不可把花生、钮扣、弹珠等小东西放进鼻孔或嘴里,以免不小心吸入气管。 8.不可开启煤气开关,更不能用手去摸明火;教会孩子一旦发生火灾如何自救,如何迅速逃离或等待大人施救。 9.告诉孩子吃任何东西前,一定要先征得大人同意,地上或桌上的东西不可随便捡来吃。还要注意吃东西时不要边吃边跑,否则食物易吸到气管里。 10.让孩子学会爱惜玩具和如何同小朋友分享彼此的玩具,以免因抢夺玩具受伤或受到破损玩具的伤害。 11.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 12.知道报警电话:110、120、119,懂得如何打电话报警。 13.下午放学后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以防意外。 14.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 15.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 16.没成人带领不能自己独自过马路,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边走。 17.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要想办法对付,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18.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意外。 19.初步了解雷电的危害,下雨天和闪电不到大树和屋
3. 消防知识达人大挑战
一、新上任的总经理勇于开辟新市场,为救活公司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只有勇于为科学献身的人才能攀上科学的高峰。
三、领导特别喜欢这个思想解放、勇于探索的年轻人。
1.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 同学们沉痛哀悼在救火中牺牲的消防战士。
4. 消防小达人小张
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行为比较常见的有私拉电线充电,违规改装大功率电池等等,是目前电动自行车最大的安全隐患和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是拉电线,电动自行车作为日常代步的重要工具,它的主要特征是需要进行充电才可以继续骑行,所以越来越多的居民私拉电线进行充电,是严重的消防隐患行为,需要及时的制止和整改
5. 消防知识达人大挑战答案
总体还是按城市算吧,一般的中型或小型城市,消防只设一个至两个点,每个点基本在3辆-4辆左右,大型城市的话,就会设很多点了,一般在6个左右,车也是稍微增加点,如果你要算全部的话,只能算出个大概,N(城市)X 9(消防车)= 总数
6. 消防知识小达人心得体会
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学校,老师们强调得最多的是安全问题;在家里,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也是安全问题。可见,安全问题早已深入人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只有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拥有这样的防范意识呢?一支未熄灭的烟头便让无数的生命结束了。其实人人都知道吸烟是有害健康的,可为什么我国的 烟民 还是在不断的增多呢?有多少人知道, 烟民 的增多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发生火灾的频率又增多了。有的人只为争取那一点点的时间,便不遵守交通规则,就那么一点点的时间又让多少年轻的生命死于车祸;就那么一点点的时间让不计其数的富有朝气,活力的生命停止了呼吸,离开了亲人,也永远的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在电视上看见这样一则消息:在一所幼稚园里,因一盘檀香引燃了从床上掉下来的棉被,让13名无辜的小生命在睡眠中悄然的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么多的小生命都还没来得及过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没来得及向生他们的父母告别一下,便离开了人间,多么让人遗憾啊!他们可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啊
诸如此类的事情经常都在我们身边 上演 ,可为什么就不能使活着的人们引起注意呢?难道在他们眼里,生命真的就那么不重要吗?难道非得等到失去以后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安全知识,通过学习,让我学到了更多的安全知识,比如:在家用电时,应注意安全,家里没人时应关闭所有电源;炒菜时,应注意用气安全,若起火,不能往锅里倒水,应用锅盖盖住,防止火势蔓延;在过马路的时候,应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在拨打报警电话时,应按电话里的提示把问题说清楚,说具体,等等。
其实,只要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多用一点心,做每件事都多想想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样,这些事故的发生频率将会大大降低,才能使我们的和谐社会真正的和谐、安宁。多用一点爱心对待任何事,就像这首歌唱的一样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大概就是这样,文笔不好,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