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京剧天赋(京剧的魅力)
1. 京剧的魅力
中国戏曲主要有三大特点,即虚拟性,程式性和综合性.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
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
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2. 京剧的魅力的英文
京剧,Beijing Opera
1)Beijing Opera京剧
1.On The Manifestation Of Metonymy In The Performance Stylization,Make-Up And Costume Design Of Beijing Opera;论转喻性思维在京剧艺术语言中的表现
2.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ones Of Yunbai In Kun Opera And Beijing Opera;昆剧与京剧韵白声调的比较分析
英文短句/例句
1.Beijing Opera Can Be Divided Into @Civil@ Pieces,京剧分为“文戏”,
2.Here In Beijing I Have Attended Jingju Performances.在北京,我看了京剧。
3.Its Repertoire Includes Historical Plays, Comedies, Tragedies And Farces.京剧的曲目包括历史剧、喜剧、悲剧和笑剧。
4.Henan Opera Is More Ancient Than The Peking Opera.豫剧是比京剧更古老的剧种。
5.But I Heard That Peking Opera Is Ver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但我听说京剧非常难懂。
6.He Assumed A Posture And Began To Sing A Part In A Beijing Opera.他拉开架子, 唱起了京剧。
7.This Is What We Call Modern Beijing Opera.你听的是现代京剧。
8.I Like Your Beijing Opera Very Much.我很喜欢你们的京剧。
9.How Do You Like The Beijing Opera?你觉得京剧怎么样?
10.Do You Share My Interest In Peking Opera?你也对京剧感兴趣吗?
11.I'm Extremely Interested In Beijing Opera.我对京剧极感兴趣?
12.How About Watching Peking Opera Then?那么去看京剧好吗?
13.Yes, I Like Beijing Opera Very Much,是的,我也很喜欢京剧,
14.How About Beijing Opera And Documentaries?京剧片和纪录片呢?
15.Terrific. Beijing Opera Is So Attractive.好极了,京剧真是吸引人。
16.There Is A Peking Opera At 7:30 P.M. Tonight.今晚7点半有一场京剧,
17.I've Been Wanting To See A Peking Opera,我一直很想去看京剧,
18.He's An Initiator Of Beijing Opera Reform.他是京剧改革的倡导者。
相关短句/例句
Peking Opera京剧
1.A Discussion Of The Dancing And Martial Arts Of Peking Opera In An Aesthetic Way;用舞蹈审美的方式谈谈京剧中的做、打艺术
2.The Mixture Of The Manchus Folk Music And Peking Opera;满族民间音乐与京剧音乐交融
3)Beijing Opera And Opera京剧与歌剧
4)Beijing Opera As National Theater京剧国剧说
5)"Beijing-Accent" Drama"京味"戏剧
6)Peking Opera Actress京剧女伶
1.Peking Opera Actress Originated In Shanghai,Whose Appearance On The Stage Was The Great Achievement Of The Women Emancipation Of Shanghai In Late Qing Dyn
3. 京剧的魅力作文
说起京剧呀!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因为我奶奶就是一名京剧戏迷,我从小就是听着奶奶的戏长大的。所以我也会唱几段。比如说:《穆桂英挂帅》,《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贵妃醉酒》等等。
我觉得京剧是一门很好的戏曲。因为台上演员的唱念做打,是那么的字正腔圆,演员的眉目传情,是那么的活灵活现。那一招一式,那舞姿翩翩,还有那曲调的委婉动听。是那么的让观众过目难忘。演员的服饰也特别好看,五颜六色的。女演员的扮相也非常漂亮,光彩照人,我很喜欢。
我和奶奶学过好几段戏。我总结了一个经验,那就是唱戏是用气唱的,并不是喊的。而且唱戏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唱京剧除了天赋,还要勤奋。要打好基础,还要勤学苦练。
京剧是我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她。所以我以后也想和奶奶一样,成为一名京剧戏迷。
4. 京剧的魅力英语作文
京剧的唱腔和音乐,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和其他地方戏曲是不可相比的,京剧唱腔的旋律变化很多,生、旦、净、丑又各有不同的特色,听后耐人寻味。
京剧的戏迷对唱腔有瘾,就是京剧的唱腔耐人品味。同一出戏久看不厌,同一段唱腔百听不厌。这就是国粹京剧的魅力所在。
5. 京剧的魅力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纵看古今,人生皆戏,戏映人生。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戏剧。前两种在时光的流逝中渐次销声匿迹,唯独中国戏剧世代相传,且日臻完美。而在三百多种华夏戏剧中,京剧是举世公认的最璀璨的明珠。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的一千三百多个故事贯穿起来,恰是一幅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画卷。京剧与中医、书法、武术合称“四大国粹”。
京剧作为国粹
知道的人多,了解的人却少
为了让更多的人京剧的美
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
使这“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名的
古老艺术再次青春焕发、广为人知
今天要为大家进行一下京剧小科普
行当之美
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不是按照生活当中人的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艺术的夸张,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也称作“行当”。
生指男子,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指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彩旦(揺旦)。
净就是花脸,又分正净(铜锤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毛净。
丑就是丑角,俗称“三花脸”,又分文丑,武丑。
妆容之美
舞台上的角色之所以生动漂亮,还离不开京剧独特的妆容。
旦角化妆:京剧中最美的妆容要数旦角,他们的化妆步骤包括上妆、吊眉、贴片子、梳大头、戴头面。
生行造型:生行的化妆步骤和旦角差不多,有特点的地方在于上妆这个步骤,要在演员两眉中心画上红色,象征人的生命力,叫做“顶膛红”。
脸谱:京剧中的每一个花脸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脸谱图案,而同一个人物的脸谱图案又会根据流派不同而有所区别,形成各个流派自己的风格。京剧脸谱多达上千种,俨然已是中国京剧的最佳代言符号。
华服之美
行头是京剧服装的统称,包括蟒、靠、帔、褶、盔帽、靴鞋以及所有的服饰配件,按类别分置于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和盔头箱等行头箱内,依角色身分和行当来穿着,而不受时代、地域和季节限制。
蟒:帝王将相等高贵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礼服,纹样主要是龙及海水江牙,颜色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指红、绿、黄、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红)、蓝、湖、香。
帔:对襟长袍,带水袖,系帝王、达官显宦或富贾乡绅所穿的便服,周身以平金或绒线刺绣图案纹样。
靠:武将戎装,又称甲。靠身分前后两片,上衣下裳相连,有铠甲纹样,却不紧贴身体,是一种“分离式”的服装。静则赋予人物以威武气概,动则便于夸张舞蹈动作。
褶:斜领长衫,是京剧舞台上用途最多,最为常见的一种袍服类的服装。属于便服类,文武、贵贱、男女、老少均可穿用。花色褶子以彩线绣成禽兽、花鸟等等图案,素色褶子以黑色、蓝色者居多。
衣:除蟒、靠、帔、褶外,其余服装统称衣。
音韵之美
京剧的音乐是板腔体。“板”是节奏,“腔”是旋律调式。板腔体就是通过节奏和旋律的变化构成整出戏的音乐。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
“西皮”整体音区偏高,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
“二黄”整体音区偏低,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
京剧唱腔的节奏也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即由“板式”来确定。包括原板、慢板、三眼、流水、快板等。
术语之美
勾栏:一作勾阑、构栏,宋元时百戏杂剧演出场所,勾栏内有戏台、戏房(后台)、神楼、腰棚(看席)元以后亦指妓院。
瓦舍:也叫瓦肆、瓦子。宋元时大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有表演杂剧、曲艺。杂技等的勾栏,也有卖药、估衣。饮食的店铺。
上场门:旧式剧场方形舞台的组成部分,方形舞台由前后两根圆柱组成,后面两根圆柱之间设有板壁,右端之门称为上场门,左端之门称为下场门。演出传统剧目,演员大都从右门上左门下,因而得名。
下场门:同上。
鬼门道:也叫古门道、鼓门道、鬼门。宋元舞台通向后台的门。
砌末:也叫切末,传统戏曲所用简单布景和大小道具的统称,近代戏曲应用较多,如布城、云片、水旗等。
一桌二椅:木制戏曲道具,红色。一般用于传统戏的演出中,根据桌椅的不同摆法,可显示各种地点环境的变化。
桌围椅披:绸制戏曲道具,红色最常用,偶尔用白色及其他颜色。一般上绣盘金花,用以修饰美化舞台道具。一副桌围一般有两块,悬于桌前和左右两边。椅披仅只一块,一般披于椅背,经椅面再悬于地面。
大戏:历史悠久而有相对完整的舞台艺术体系的统称,与小戏相对,如昆曲、京剧、秦腔等剧种都是,脚色行当齐全,剧目一般以历史题材为主,唱念做打各种功夫并重,现在各剧种都有发展,大戏、小戏的差别已逐渐消除在习惯上,观众往往把整本戏叫做大戏。
小戏:由说唱艺术或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剧种的统称,如各种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滩簧戏都是,脚色一般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剧目大多反映当地人的生活片段,偏重歌舞,并以手帕、伞、扇等物为主要道具。在习惯上观众往往把折子戏称为叫做小戏。
轴子:一场折子戏演出中作为轴心的主要剧目。最后一出戏叫做大轴子,倒数第二出也是主戏叫做压轴,中场戏叫中轴子。
压轴:一场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出戏,往往由主要演员演出唱做繁重的文戏。
大轴:也叫大轴子,由几个折子戏组成的戏曲演出时最后一个上演的剧目。
送客戏:旧时演出的最后一个剧目。
垫戏:旧时演出中预定的剧目以外临时增加的剧目。
几个人,一方地
展现大故事
从策马奔腾到鏖战疆场
从闺园楼阁到宫殿朝堂
京剧
真正的魅力
一定要去舞台上自己体会
6. 京剧的魅力体现在哪里
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服饰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创造舞台形象艺术的手段十分丰富,用法又十分严格。
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
同时也相应地减弱民间乡土气息,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其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京剧主要分为“西皮”与“二黄”两大类。常见剧目中,有《四郎探母》,杨延辉唱的“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就是老生的“西皮导板”,铁镜公主唱的“夫妻们打坐在皇宫院”就是青衣的“西皮导板”。
西皮导板用来起头大量的唱段,比较常用。诸如此类的还有该剧中杨宗保唱的“杨宗保在马上传将令”是小生的西皮导板,《铡美案》中包拯唱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净行的西皮导板,《打龙袍》中国太唱的“龙驹凤辇进皇城”则是老旦的西皮导板……
西皮导板种类虽然繁多,可过门基本类似,只要听熟了过门就知道演员要开唱什么板式了。如果同一出戏中导板太多,琴师会多用不同的花过门伴奏,以免产生听觉疲劳。
闷帘导板与一般导板的唱法基本一致,但是在演员没有上场的情况下先在幕后唱的,如《消遥津》中的刘协(汉献帝)在幕内有一大段唱“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就是闷帘导板,唱完后人物才出场。但这是二黄导板,不是西皮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