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台 > 手游

普鲁士军事天赋强吗(普鲁士厉害吗)

1. 普鲁士厉害吗

德国,位于中欧,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人口约8110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德国人的祖先为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实现两德统一。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还是北约、申根公约、八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德国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德国在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方面十分发达,以理学、工程技术而闻名的科研机构和发达的职业教育支撑了德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尤其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成为德国的重要象征。

德国的工业在世界上发展迅速且十分强大,德国是享誉世界的工业强国,尤其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实力十分强大。下面就介绍德国工业如此发达的原因在哪里?

一、德国在普鲁士开始极为重视基础教育

德国工业的强大需要从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开始说起。近代德国起源于普鲁士,普鲁士曾经是个十分厉害的国家。普鲁士,是欧洲历史地名,位于德意志北部,通指1525年至1701年时期的普鲁士公国。

德意志在统一前,勃兰登堡-普鲁士和奥地利同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最强大的两个邦国,成为当时欧洲列强之一。19世纪中期普鲁士王国取得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胜利,统一了除奥地利帝国之外的德意志,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国。普鲁士有时被称为是德国近代精神、文化、秩序的代名词 ,但它曾孕育了德国早期的军国主义,同时也帮助德国新教摆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1947年2月25日,联合国管理委员会颁布第47条法令,宣布普鲁士这个国家正式灭亡。普鲁士人不仅能打仗,而且十分注重教育。历史上,早在1737 年,普鲁士国就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性质的法令。1763年,又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从此拉开了义务教育的序幕。在普鲁士政府强力推动下,普鲁士的入学率和识字率一时间急剧大幅攀升。到了1816年,普鲁士总共拥有20345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高达60%,尤其是30年后普鲁士的入学率竟然达到82%。因此,如此发达的教育造就了一大批德国高素质的国民,为德国科技和工业的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德国国家的统一为德国工业的腾飞创造了十分重要条件。当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兴起,德国人积极地投入到工业浪潮中。因此,德国高素质的国民、丰富的资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大力地促进了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德国工业在短短的数十年中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变。

数据说明一切。在1870年至1913年之间,德国GDP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7%。1913年,国土面积仅仅35.7万平方公里的德国,其工业产值在全球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居然高达16%。在德国工业的飞速发展中,无疑教育及科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德国拥有十分庞大的高素质国民和如此众多的学校以及科研机构,因此,德国的科技研发成果层出不穷。比如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内燃机、发电机等一系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大多都是由德国人发明的。德国当之无愧地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尤其奠定了德国在汽车、冶金、电力、化工等各个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德国不但在这些重要的工业领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而且大量的工业巨头在全球所在工业产业领域之龙头地位不可撼动,特别是德国的人才当时更是多如牛毛。令人惊叹的是,在二战前,德国人(包括其他国籍德国人)包揽走了全球50%以上的诺贝尔奖。因此,德国高度重视教育培育了人才,人才创造了科技及发明,科技及发明又良性循环地造就了德国十分强大的工业。经过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被打得一败涂地,但德国仍然在几十年时间里快速崛起,一个无非忽视的原因就是德国拥有大量的人才。因为只要拥有人才,德国的崛起不在话下,这也是德国之所以能够在两次世界大战战败后依然屡败屡起的重要原因。世界经济论坛(WEF)在之前公布的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德国人的创新能力、获新发明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德国在申报的专利、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及顾客对德国产品的满意程度都名列世界前茅。德国在宏观经济参数的总体稳定性、”通胀”和”债务动态”的标准方面,都位居全球第一。特别是德国的电气化率已达到100%堪称全球典型代表。德国的教育厚积薄发,在发明上,德国人仍然取得了十分惊人的成就,比如德国比较重要的发明如下:

一、安全气囊的发明

二、磁悬浮列车的发明

三、直升飞机的发明

四、喷气发动机的发明

五、火花塞的发明

六、相对论

七、核裂变

八、摩托车的发明

九、无氟冰箱的发明

十、 有轨电车的发明

十一、柴油机的发明

十二、伦琴射线(X射线)

十三、自行车的发明

十四、现代火箭、导弹

十五、真空的重大发现

十六、汽车的发明

十七、现代高速公路

十八、阿司匹林

十九、保温瓶的发明

二十、袋泡茶的发明

二十一、电波手表的发明

二十二、MP3播放格式

二十三、联动双电梯的发明

二十四、可换鞋钉的足球鞋

二十五、录音磁带

二十六、制冷机的发明

二十七、口琴的发明

二十八、35毫米相机

二十九、咖啡滤纸的发明

三十、牛仔裤的发明

三十一、明信片的发明

三十二、滑翔机的发明

三十三、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三十四、计算机的发明

三十五、细菌学

三十六、直流发电机的发明

三十七、激光唱机的发明

三十八、扫描仪的发明

二、德国在全球极为重视技工的培养

德国不但在世界上率先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大幅提高国民素质。而且率先培养了大量熟练的产业工人,特别是高效利用复杂的电气化工业设备提高了德国工业的生产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德国依靠培养及提高工人素质和工人技能来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工业之时,英法国家还停留在在依靠血腥压迫工人来获取剩余利润时期。随着科技进步,技术工人的素质提高,德国工业发展就逐渐超越了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曾经表示:“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博士,而是更多得技师。”实际上,他这里所说的技师,指的是支撑“德国制造”的“工业技师”。

德国工业几十年时间在全球之所以如此强悍、强大,最重要的是德国国家储备蓄了极为丰厚的德国“工匠”资源,其中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工、普通技工。地球人都知道:德国拥有令人赞叹的工匠精神,比如严谨、规范、一丝不苟,包括契约精神,德国人规定螺丝需拧五圈,他们绝不会拧四圈半。不管是工程师还是普通的技工,几乎每人都有一手绝活,甚至于是祖上传承下来的技术,但技术工人更多来自遍布全德国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还有所谓的应用技术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行业协会的技术培训和企业内部的实地训练也十分普遍。

为何如此多的德国人宁愿做技工、而非苦追各种文凭呢? 首先因为在德国,做技工非但不丢人,而且在社会上可以享受其他“高等职业”所拥有的崇高地位、美誉度、及尊敬度。德国人认为,每个人的工作仅仅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问题是,在德国这句话绝对不是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开头上、停留在宣传上。无论是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工程师还是技工,实实在在是职业之别,这个是德国社会的普遍共识,深入到德国人的骨髓里。

其次,在德国做技工,同样可以拿到很高的工资收入。比如德国一个普通技工收入普遍达到20000~35000欧元的收入,德国技工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技校毕业生的工资几乎普遍比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高,大学毕业生白领的平均年薪大约30000欧元左右,不少行业的技工工资甚至远高于普通公务员,还有的甚至高过大学教授。

由于德国技工的工资很高,因此,制造业技工需求量非常大,每年有65%的初中毕业生放弃读高中甚至读大学的,往往直接进入职业学校。德国的职业教育是由政府全额拨款的,一个学生一年可获政府4100欧元的教育经费补贴。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期间往往就被企业提前“订购”成为企业的准员工,而且企业要按规定向提前“订购”的技校生每月支付600-800欧元的学习补贴津费。

因此,德国的技工一点也不比大学毕业生差多少,况且更好找到工作。因为在德国,高级技工往往是企业求之不得的人才,技工更加受欢迎,德国技工不但收入高,养家糊口根本不是什么事儿,而且还可买房买车,并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

再次是德国的教育通道针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十分畅通。从事技工的人,假如想转换职业,也可申请进入应用技术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拿到国家承认的文凭。也可以通过补习,获得“Abitur”(完全中学毕业文凭)后,同样也可以申请综合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德国上学完全没有年龄限制,属典型的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模式。因此,德国大学课堂上经常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不足为奇,没有人会不可思议看着他们。

由于德国人普遍具有的平等观念、技工享有较高的收入、并随时可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因此,不在少数的德国人宁愿选择做技工,而不是非要去拼大学文凭。正因为德国人务实的思想观念,在德国不仅诞生了大量的的思想家,而且诞生了大量的踏踏实实的工匠及企业家。

三、德国拥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科学家

德国在世界上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国家。诞生了一大批的全球顶尖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普朗克、海森堡、高斯、莱布尼茨、希尔伯特等,不仅如此,德国在其他方面仍然有着出类拔萃的表现,比如诞生了大哲学家:康德、尼采、叔本华、莱布尼茨(职业是律师,也是伟大的数学家和哲学家)、黑格尔、海德格尔、谢林、阿多诺、胡塞尔、费尔巴哈、弗雷格、李克特、海森堡、费希特、库尔特·勒温、赖欣巴哈、赫尔岑、莫里茨·施利克、文德·班等。音乐方面诞生了大名鼎鼎的巴赫、贝多芬、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闻名遐迩的音乐家。在之前的几百年里,这片普鲁士土地已成为全球最出色的“智慧之地“。

德国不仅积极发展基础教育,还大力发展尖端科技,培养大量的各种科学家,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了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做支撑,德国科技成果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拥有很多的工业发明成果。德国科学家的贡献不仅仅在本土,典型的还有:

1947年,很多在美国的德国科学家的工作被曝光,成为一大爆炸性新闻,一时间让整个美国轰动。报纸媒体大肆地宣传他们和纳粹的关联,说美国全部的导弹项目受到威胁,最终,美国政府只得出面“澄清”,并且以冷战为理由,称需要这些德国科学家的帮助。

1945年3月,纳粹德国即将崩溃,在胜利即将来临之际,美苏两国意识到,德国在全球科学领域有很多项目都明显领先,这些德国科学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谁能得到他们,谁就会获得长期的科技成果及其他领域的回报。

于是,美苏两国之间争夺德国科学家的博弈悄然展开。美国政府对争夺德国科学家十分重视,并专门成立了14个科技情报分队,在美军占领的德国领土上展开搜寻科学家的工作。科技情报分队的多少来自海军和陆军,他们四处出击。由于纳粹对科学家以及科研资料的控制极为严密,他下令在盟军先头部队到达前,将德国所有科研场所、科研设备及相关文件销毁,德国科学家则寻找隐蔽的地方藏起来。

1945年3月18日,美军第一步兵师开进德国波恩,波恩大学的科学家们匆忙销毁他们正在试验的新式武器的相关资料和文件。并将这些绝密的材料撕碎,放进抽水马桶用水冲走。没有想到有一个马桶竟然坏掉了,碎纸片没被水冲走。一个负责守卫波恩大学的波兰籍卫兵发现了马桶中的碎纸片,他将它们全部掏出,交给了美军士兵。

美国情报人员把这些碎纸片小心翼翼地晾干,拼接在一起,竟然发现这是一份包含德国科研计划摘要和科学家、高级技术人员名单及家庭地址的极为重要的文件,它是由当时德国研究委员会规划局的负责人弗利兹·奥森伯格5年时间里精心汇编而成的,具有极大的价值,被美国人称为“奥森伯格名单”。最终,这份名单为美国赶在苏联之前找到这些科学家提供了非常大的作用。

二战期间,纳粹在德国哈尔茨山区建造了一个十分巨大的地下兵工厂。在即将战败之际,纳粹把大量科学家集中在这里,研发改进喷气式战机的发动机,并打算批量生产重达13吨的V-2导弹,以此做最后的顽抗。但当1945年4月盟军摧毁这个地下兵工厂之时,发现其中的科学家已经逃离一空,隐藏在德国图林根地区。1945年5月27日,美国驻巴黎的军械技术情报机构指挥官霍尔格·塔夫脱接到美军总部命令,从图林根地区搜寻所有科学家,并将他们带往美国。要知道当时图林根地区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要寻找到这些科学家无异于大海捞针,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划归苏军占领,而且一个月后苏军即将到达这里。

美军少校罗伯特·斯达弗立刻想到了“奥森伯格名单”,他立即率领科技情报分队,按照名单,一个一个开始了艰难地寻找。在当地人的帮助下,经一个月的时间,就找到了100多名德国科学家,他们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他们同意前往美国工作。最后,情报分队在苏军占领前6小时,斯达弗将这些科学家转移到了美占领区。

1945年9月,在图林根地区找到的100多名德国科学家被运到美国。后来还有大量的德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被运往美国,并且人数远超前往苏联的德国科学家。美国抢夺德国科学家的“回形针计划”曾经令斯大林大为光火,并怒斥美国“篡夺苏联独自打败德国的胜利果实”,然而最终仍然无济于事。

事实上,这些德国科学家在几十年里推动了美国科技的大踏步前进,尤其是将世界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重要的核能科学研究、航天科学发展等方面,德国科学家的贡献不但最大,而且他们让美国科技远远领先于全球,确立了美国全球科技霸权地位。

1957年10月4日,苏联在全球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旅行者”号,这一伟大的成就,让美国政府倍感压力。面对苏联航空领域的咄咄逼人优势,美国将赶超的重任,一并交给了那些在美的德国科学家们。1958年4月艾森豪威尔提议设立国家航空部门,NASA应运而生,著名的德国科学家冯布劳恩成为核心人物。

1960年,布劳恩拥有德国火箭顶尖专家和党卫军少校双重身份,而这位前党卫军少校却成为了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主任。1961年夏天,阿波罗项目成立,美国划拨出了40亿美元的专项资金用来支持冯布劳恩的航空航天局的工作。冯布劳恩的土星V式火箭,已经进入核心研究阶段,这位曾经设计V2导弹,给伦敦带来灾难的人,如今创造了现代火箭的原型。这种火箭引擎,每个都能产生1500万吨的升力。全世界关注着这次火箭发射,最终阿姆斯特朗成功登上了月球。

无疑冯布劳恩和二战结束后被偷运出德国的科学家们,在美国历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角色,在科技上,最终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回报。

四、德国人”执迷不悟“的性格

德国工业的强大当然还和德国人的性格有关。德国历来就是一个十分严谨的民族,一丝不苟是其重要性格特征,甚至被很多人认为德国人刻板固执,德国人也经常为此感到苦恼,但这样的性格特征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国工业生产的品质。因为德国对其生产的每一样工业品的都非常苛刻、要求非常高,要求是生产工艺和品种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大到飞机汽车,小到生活用品、小孩子玩的玩具,他们生产出来的品质是完全一样的,几乎都力求做到完美极致。

德国人往往不会从商人的角度去考虑产品是否畅销,德国人考虑的是产品怎么样才能经久耐用、而非怎么赚钱?! 比如享誉世界的德国汽车,不但结实耐用,有时甚至能开到报废。比如著名的青岛下水道历经100年依然在使用等。收入德国工业上遭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及摧毁,但德国人并没有被打趴下,仍然能够执着地在废墟上进行了重建,并在短时间内崛起,这不是坚毅的性格是什么?!

德国在短的数十年后就重返全球制造业大国行列、重返世界工业制造的舞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也要归功于德国拥有一大批超级工业巨头,比如戴姆勒、西门子、采埃孚、蔡司、巴斯夫等。德国的经济巨头随便挑一个可以说都是全球的巨无霸,并在相关领域都是最顶级的存在。比如德国奔驰、宝马、大众全球三大汽车巨头,其在汽车领域的地位是相当之高的,实力无疑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甚至在技术含量最高的大型乘用车方面,德国车仍然占据垄断地位。

德国的中小企业也十分了得,尽管没有德国巨头那么十分耀眼,但德国的小企业依然能够在众多领域称霸全球。德国人成功的因素很多,除了技术、人才,德国的性格特征、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是德国工业强大的最关键因素,因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并不具备这些”人为“因素,全世界敬佩德国工匠精神的本身,就充分说明很多国家做不到这一点。德国”一根筋“的工匠精神或许日本人可与其相媲美,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工业能够后来者居上并和德国并驾齐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德国制造能成为世界工业的标杆并非偶然,性格、品质、人为、理念是发挥极为关键作用的。

德意志实际上不是一个“喜新厌旧”的民族,德国人更喜欢有历史的东西,有文化记忆的东西。比如房屋、家具、电器甚至装饰品,德国都愿意长期使用、去回味。德国人十分热爱和尊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甚至于二战时期的古老房子被战火摧毁,战后重建之之际,德国人仍然固执地去翻出当年的老照片、老设计图,并且按原样一座座去重修。现如今的德国,大多数城市根本没有什么现代化建筑,可以说几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时代的风格建筑,德国人固执己见的性格可见一斑。

再比如德国的房地产建筑师能拿到建筑项目相对比较难,因此德国人十分珍惜及面对每一项工程,设计上十分用心,十分努力,非要把它做成一个艺术精品不可,甚至于努力让它流芳百世。所以,德国的每一栋建筑物的质量几乎都能历经百年风雨,并且具有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因此,德国的建筑师几乎不会重视眼前利益,尤其是德国的中小企业几乎都认真践行这一准则,以过硬的标准、优良的服务、超高的品种保证自己的基业长久。这就是德国人的”顽固不化“性格及理念。

德国只有8000万人口,但不可思议地拥有2300多个世界级名牌,德国的品牌来源于德国人对每个生产细节的无比重视、极为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德国人认为:恪守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是德国生俱来的天职及义务。因此,在德国几乎没有一夜暴富的企业家,更难有一年半载就快速成名的企业。德国人往往选择的是深耕,尤其在特定的产品市场中,采取优质产品及高质量服务来巩固自己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比如德国著名的马牌轮胎公司,成立于1871年,在我国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它的分店;再比如阿迪达斯公司创办于1920,现如今早已蜚声海外。这就是德国人恪尽职守的性格,永远不变的精神。

德国人的”传统经济学“是:——在保证基本利润的同时,让部分利润转化成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务。因此,德国的产品从不打价格战,从不与同行竞争,德国人只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品牌,努力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比如德国人生产的一口锅,能够用上100年,很多德国人时至今日用的都是爷爷辈传下来的锅。对德国人来说,任何一件厨具,一辈子只需要购买一次,不没必要再买第二次,因此,德国的生产商,往往一辈子只做一次买卖,看上去赚钱的机会大幅减少了,市场变小了,但德国人仍然乐此不疲,其他国家赚钱,德国人赚的是口碑,因为口碑会招来更多的客户。

德国人从来没有所谓的“物美价廉”这个概念,德国货历来就是——物美价不廉。比如做生意和日本人可谈价格,但跟德国人谈价格,却一点都砍不下来,原因是德国生产的产品几乎都具有全球领先水平、高品质、高技术难度、都是别国一时半会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根据不完全统计,德国超过30%的出口商品,都是在全球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有人说过一句话,大到挖地铁掘进机,小到文秘订书机,从品质、技术、设计都是全球一流水准。德国制造的根本优势就是产品质量、解决问题的独有技术、优质的售后服务。

比如上面说到厨房锅具,德国人制造的煨汤的锅,完全是钢铁铸造的,其重量有时连男人拿着都费力,而且锅盖内侧印有奇特漂亮的花纹,这是德国特有的技术,目的是让锅盖盖上去后,做到严丝合缝,让水蒸气在内部自然循环,这样不易烧干,从而确保家庭客户的使用安全。

德国质量标准已十分严格:比如德国所有供3岁以下儿童食用的产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剂,必须符合天然标准;德国所有奶粉被列为药品级别进行严格监管; 德国所有母婴产品只允许在药店出售,不允许在超市出售;德国所有巧克力都被规定必须使用天然可可脂作为原料加工生产;德国所有保健护肤品牌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实验室和植物种植园,以保证取材于天然有机品质。

德国人制造的非工业用途化学品,比如清洁剂、洗手液、洗洁精,除了有清洁杀菌的功效以外,绝大多数采用了生物降解技术,从而将化学对人身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德国人生产的滤水壶,不但能过滤无机有害物,也能过滤有机有害物,而且还富含有利于人体的镁元素,并微微带甜。

德国人高标准的材料监控、极为精密的生产过程、十分独特的专业技术让德国产品品质做到百年不毁,经久耐用已成为德国产品的代名词。

面对西方管理学,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商家都是逐利的,终极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但这仅仅是西方管理学,而绝对不是德国管理的精髓所在,因为德国管理只追求两点目标:一是尽善尽美生产过程的和谐及安全;二是尽善尽美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正是德国如此苛刻的准则,才让德国的”隐形冠军“在全球市场上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这就是德国人的执迷不悟的性格及韧性。

五、德国具有全球”最精密“的管理体系

世界工业的起源尽管在英国,而法国紧随其后。当时的德国认识到落后于英法时,开始大力发展本国工业。首先是学习科技、其次是开展研发,尤其重视人才的培养,并且实施极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很快,德国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在全球许多管理等方面领先世界。事实上,德国也曾经历过痛苦的“山寨阶段”,但经过百年努力,德国制造早已摆脱昔日的屈辱落后,并摇身一变成为全球品质最好的商标、享誉全球的品牌,德国工业化水平首屈一指,成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发源地。

比如日本的制造业在七、八十年代的快速崛起后,美国MIT在1990年有一份关于日本精益生产的调查报告对德国人产生很大震动。该报告中,将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美汽车工业中所采用的生产方式称为"大量生产方式",因为与大量生产方式相对立的是单件生产方式。报告认为日本的汽车工业综合了"单件生产方式"和"大量生产方式"的优点, 日本将其取名为"精益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概念及方式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先进制造系统模式的浪潮。德国在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分形企业和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的思想。德国的精益管理以人为本,要求整个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必须面向最终用户,德国的管理体系十分精细,通过下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其具体原理是:

(一)德国精益管理的基本战略是:

1)拓宽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减少系统的复杂性

3)合适的领导和控制原则:要求将任务的责权和管理下放给承担任务的职工。

(二)德国精益管理的导入准则是:1、避免无效劳动和浪费;2、建立精益组织结构;3、标准化的导入;4、面向过程的控制。

(三)德国精益管理的基本方法:1、预防型的质量控制;2、价值创造链的集成;3、反求工程

(四)模块化的组织结构:生产单元:这是一种自治的小组织单元。Widemann对德国的20家企业的调查表明,74%的企业已建有这种单元;减少企业的层次:这20家企业中有21%的企业多于三层,58%的企业为三层结构,21%的企业为两层结构。

(五)团队工作:团队工作的基础是:1)职工的素质;2)下放计划功能和控制功能;责任和权利的统一。引入团队工作的目的是:1)通过赋予小控制权以更多的责任,可以显著提高产品质量;2)加强团队内和团队间的相互支持;3)对职工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潜力;4)通过拓宽工作内容,扩大责权范围和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5)减少横向的部门分割,改善工作流。

(六)德国的相互对话:通过组织单元间的相互对话,帮助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信息的交换,消除生产活动中的不协调情况。

(七)德国的可视化通讯:可视化通讯和信息交流的工具除了信息板外,还有挂图、布告、小册子、实物模型和电影等。尤其在制造系统中,时间、质量和成本是三个不同的优化目标。但在传统的制造系统中,这三者的很难同时优化,质量改善,则成本提高;周期缩短,则成本提高,质量下降。因此,时间、质量和成本构成了一个"神秘三角"。

(八)德国的精益管理与成组技术:可以看到精益管理中有许多方法与成组技术相似的。比如:1)按生产流程分解;2)车间布置优化;3)减少产品品种的多样化;4)通过产品的模块化、标准化来减少企业复杂度、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等。

综上所述,德国的工业强大绝对不是偶然的,有教育的因素、理念的因素、性格的因素等等,但最终教育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2. 普鲁士巅峰时期

与中国不同,欧洲的历史基本上是分裂的,犹如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如果对欧洲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国家进行排名,哪些国家是最强大的呢?

欧洲文明

欧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年开始的古希腊,而古希腊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爱琴文明。本文讨论的欧洲国家从古希腊开始,包括所有统治中心的国家,但不包括曾经占领欧洲部分领土的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1、古希腊时期——雅典、斯巴达、底比斯

爱琴文明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消亡,希腊地区重新进入原始社会。

直到公元前750年左右,也就是我国的西周时期,古希腊文明开始出现,众多的城邦涌现于古希腊世界,古希腊文明便是城邦文明。

古希腊三强——雅典、斯巴达、底比斯

最有名的城邦是雅典、斯巴达、底比斯。

希波战争(公元前499~前449年)

波斯的三次入侵,促成了希腊城邦的联盟,希腊最终在雅典的带领下击败波斯。从此雅典成为古希腊也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并组织了提洛联盟,也称雅典海上联盟。

希波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

雅典的霸权引起了斯巴达的不满,斯巴达展开了与雅典的争霸战争,这便是伯罗奔尼撒战争。

战争的结局以斯巴达胜利结束,斯巴达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伯罗奔尼撒战争

科林斯战争(公元前395~前387年)

斯巴达的胜利又引起希腊城邦间新的矛盾,以底比斯为首的城邦联盟通过科林斯战争击败斯巴达,底比斯称霸古希腊。

马其顿的崛起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公元前338年,以底比斯和雅典为首的希腊联军比奥提亚被北方的马其顿击败,从此希腊诸城邦的命运便落在了马其顿手里。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36年,在两年的时间内,亚历山大一统底比斯、雅典和斯巴达,整个希腊成为马其顿的一部分。

随后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古埃及、波斯帝国、印度河流域全部纳入马其顿帝国版图。

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亚历山大去世后,帝国一分为三。

2、古罗马时期——罗马、迦太基、马其顿

罗马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与古希腊起源相当。但古罗马文明直到公元前5世纪才开始繁荣起来,这时候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

公元前510年,罗马人建立了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

至公元前300年左右,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崩溃,地中海形成罗马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迦太基三强争霸的局面。

地中海的三国时代——罗马、迦太基、马其顿

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146年)

布匿战争共三次,是罗马和迦太基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迦太基被灭,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罗马争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14~前146年)

马其顿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布匿战争期间马其顿与迦太基的联盟。

通过四次马其顿战争,罗马将马其顿变成了自己的一个行省,从此希腊不复存在。

罗马以一对二,战胜迦太基和马其顿,最终称霸地中海,从此欧洲成为罗马的天下,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建立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罗马帝国时期的世界

从此直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就是罗马帝国。

3、拜占庭帝国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罗马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永久分治。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则延续千年,直至公元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拜占庭的衰亡

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在古希腊时期称为拜占庭,这便是东罗马帝国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至公元800年,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是以希腊为核心的拜占庭帝国。

4、查理曼帝国

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帝国灭了之后,欧洲西部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直至查理曼的崛起。

公元800年,查理在罗马被加冕为皇帝,史称查理大帝。

公元843年,帝国一分为三: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斯海尔德河、默兹河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北起北海,循莱茵河而南,包括罗讷河,直到中部意大利,仍承袭罗马皇帝称号。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东法兰克、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分别是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公元9世纪的欧洲是查理曼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两强并立。

5、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曼帝国灭亡后,欧洲西部重新进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神圣罗马帝国又称德意志第一帝国,是公元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版图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在巅峰时期包括了今天的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北部。

公元962年,德意志(前身是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后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

在神圣罗马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帝国由数百个更小的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自由城市等。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不是帝国,只是中欧的一个松散的邦联。

但是,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欧洲最强大的国家除了拜占庭帝国,就是神圣罗马帝国了。

6、西班牙和葡萄牙

公元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欧洲大陆只剩下松散的神圣罗马帝国,欧洲在奥斯曼帝国强大的军力下瑟斯发抖,地中海成为奥斯曼的天下。

大航海时代到来

公元1500年左右,哥伦布和麦哲伦开启了人类的大航海时代,得益于此,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人类了历史上最早的殖民帝国,也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7、法兰西王国和拿破仑帝国

法兰西王国前身是西法兰克王国。

三十年战争(公元1618年—1648年)

公元1618年,法兰西王国联合瑞典、英国、德意志新教诸侯、丹麦等国,全面攻击哈布斯堡王室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及西班牙。

三十年战争之后,法国击败神圣罗马帝国,成功把疆域推向莱茵河一带,取得欧洲霸主的地位。自此以后,法国的国力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路易十四

公元1643年,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即位,法国的君主专制达到高峰,这也是法国的第一次巅峰时刻。

拿破仑战争(公元1803年—1815年)

公元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拿破仑时期的欧洲

1804年11月6日,拿破仑加冕称帝,之后拿破仑率大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和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这是法国的第二次巅峰时刻。

8、英帝国和俄罗斯帝国

公元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至公元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这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七年战争(公元1756年—1763年)

七年战争的参战方包含了欧洲的主要强国:英国、法国、普鲁士、俄国等等,其影响覆盖了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宾,其本质是英法争霸。

丘吉尔甚至认为,七年战争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结局是英国击败法国,从法国手里夺取了整个加拿大,从此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

美国独立战争(公元1775年—1783年)

美国虽然不在欧洲,但其独立却是英法争霸的结果,七年战争结束后,为了报复英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支持美国独立,并派大军击败英国,最终在巴黎英法美签订《凡尔赛合约》,美国正式独立。

美国的独立和扩张

拿破仑战争(公元1803年—1815年)

公元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失败。

公元1815年,英国主导的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

法兰西第一帝国

从此,英国成为欧洲,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强国,俄罗斯成为欧洲宪兵。

此时的世界,海洋是英国的,亚欧大陆是俄罗斯的。

9、德意志帝国和苏联

公元1871年,俾斯麦一统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德国的统一改变了欧洲的权力版图,从此德国成为欧洲秩序和世界秩序的挑战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公元1914~1918年)

一战本质上是德国对英国全球霸权的挑战,最终德国战败了。

公元1918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德意志第二帝国灭亡。

一战

同时,一战使俄罗斯帝国灭亡,公元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俄罗斯进入苏联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公元1939~1945年)

二战其实是一战的继续,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只是20年的休战而已。

希特勒建立德意志第三帝国,但最终德国仍然失败了。

德国挑战英国,最终得利的是苏联和美国。

二战后的苏欧洲

二战后,欧洲最强的苏联,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对抗苏联,美国势力进入欧洲实在是欧洲人的无奈之举。

10、公元1991年,苏联解体。

现在的欧洲哪个国家最强?英国?法国?德国还是俄罗斯?

3. 普鲁士好战

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普鲁士王朝所依靠的是一个力量雄厚、生气勃勃的容克阶级。容克地主不但独占了普鲁士政府、军队中的要职,而且也是资产阶级化了的财力雄厚的统治阶级,与没落腐朽、暮气沉沉的封建地主阶级不同,容克阶级虽然在政治上极端反动,然而却是一个富于进取的阶级,他们有力量、有能力支持普鲁士王朝完成统一大业。

第二,普鲁士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而且它的军队训练有素,有铁的纪律,因而战斗力很强。他们的军事统帅也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因为普鲁士自从17世纪以来,就不断靠对外战争扩大疆域。

第三,普鲁士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这成为其强大军事力量的重要源泉。

第四,普鲁士有完善的行政系统和教育制度,从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工作效率高、忠于职守的管理人才。

第五,容克地主作为普鲁士的统治阶级,素来好战,他们迫切要求统一,以便于自身经济的发展。

4. 普鲁士实力

首先,这跟普鲁士在德意志邦联中所取得经济地位有很大关系。这个经济地位对外一个标准便是,普鲁士在奥地利以外,联合起其他小邦国,建立了一套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德意志关税同盟。这是一个非常有杀伤力的做法,它在德意志邦联...

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普鲁士的军事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这个继承自欧洲条顿骑士团的国家,对于军队的建设,有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到...

普鲁士统一,既有实力的优势,更有战争的胜利。

5. 普鲁士为什么这么能打

玩普鲁士应该和奥地利结盟收拾波兰的才对。

但按照你这个来的话,我的建议是和波兰,汉诺威要军通,一个满编解决掉左边的德意志小国,然后另外一个满编全力南下在波兰之前抢下维也纳,抢下后立马和奥地利停战,奥地利不敢反抗的。

如果这个时候你手上有钱的话,就给个五六千让奥地利和你结盟。

然后再首都和东普鲁士暴兵,两个分别爆个半编,宣波兰,拿下西里西亚和西普鲁士就停战(不过不太可能,如果你技术高的话就打掉他一两只军队在求和,或者直接给钱求和)。

然后就呆在家里努力爆科技和财富,最好把汉诺威也干掉,找个时间做掉丹麦。

西边的法国最好留一两个城市做缓冲,打下后卖给荷兰或者奥地利,初期的话普鲁士最好将精力集中在一个敌人上。

记得和英国搞好关系,英国很有可能和普鲁士结盟,结盟后用钱换科技,等到出了排射,普鲁士就强大了。

6. 普鲁士是

普鲁士是德国北部,靠近波罗的海的一个地区,以前有一个日尔曼部落,能征好战,但是被条顿骑士团给灭了。后来骑士团就在这个地区驻扎下来了,演变成了普鲁士王国。这个国家是军事帝国政体,国王大多很能打仗而且喜欢侵略,而且周围强敌环伺。跟秦有点像。后来联合了除了奥地利以外的其他诸侯国统一组建了统一的德国。

上一篇:猎人安琪拉输出天赋推荐(魔兽世界怀旧服猎人安琪拉输出)

下一篇:法术强铭文是复可以增加赢赢政(王者法强铭文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