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台 > 手游

检测对象属性什么意思(确定检测对象的检测程序)

1. 确定检测对象的检测程序

安全检查工作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一)安全检查准备

1、确定检查的对象、目的及任务;

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及规程的要求;

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及危害的情况;

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及步骤;

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二)实施安全检查

1、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①查责任。查实体单位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特别是主要岗位、关键部位人员的责任清不清楚,工作程序及方法要领掌握与否。

②制度落实。查安全生产制度有没有制定,内容全不全,符合不符合实际,各种记录规范与否,依据制度规定一项一项进行核实、一条一条严格检查。

③查证照。从业人员有没有经过安全培训,是否持证上岗;特殊工种是否具有操作证,已有的操作证是否过期。

④查现场。查生产场所秩序、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劳动安全卫生环境标准;操作人员是否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操作人员是否正确佩带、正确使用;有没有不安全行为,有无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方法的人和事;生产岗位上有无迟到早退、脱岗、串岗、打盹睡觉现象;员工有无在工作时间干私活,做与生产、工作无关的事。

⑤查设施设备。相关生产设施设备运转是否正常,仪器仪表是否显示正常值;安全设施设备是否配备,人员会不会操作。

⑥查标识。查有没有设置安全警示牌及警示标志,从业人员是否知道相关要求,是否掌握自我保护知识。

⑦查培训。查“三级”教育是否落实,有没有教育资料,内容是否合理,记录是否真实,效果是否突出。

⑧查事故处理。对发生的事故是否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2、安全检查的主要方式

安全检查方式可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检查及仪器检测等渠道获取信息。

①访谈。通过与有关人员谈话来了解相关部门、岗位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

②查阅文件和记录。检查设计文件、作业规程、安全措施、岗位责任制度及操作规程等是否齐全,是否有效;查阅相应记录,判断上述类别是否被执行;

③现场检查。到作业现场寻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及事故征兆等;

④仪器检测。利用一定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对在用的设施、设备、器材状况及作业环境条件等进行测量,以发现隐患(如采用欧姆表测量接地电阻,判断是否合格等)。

(三)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掌握情况(获得信息)之后,就要进行分析,判断和检验。可凭经验、技能进行分析、判断,必要时可通过仪器检验得出正确结论。

(四)及时做出决定进行处理

做出判断后,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采取措施的决定,即下达《安全检查隐患整改通知书》,包括整改意见、整改时间、落实责任人及整改情况的反馈时间。

(五)整改落实

通过复查整改落实情况,获得整改效果的信息,以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成效。

2. 确定检测对象的检测程序包括

一、公示的对象

1、拟提交党支部大会讨论发展为预备党员的计划发展对象。

2、拟提交党支部大会讨论转为正式党员的预备党员。

二、公示的时间、内容和时限

1、发展前公示。支委会或支部大会讨论确定发展对象之后,报上级党委预审,在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发展前,将计划发展对象情况进行公示.

公示的内容:公示对象的自然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学历、职称、现任职务、工作简历、申请入党的时间、确定为积极分子时间、确定为重点积极分子时间、确定为拟发展对象时间、参加培训班情况等。

2、转正前公示。在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前进行公示。

公示的内容:预备党员基本情况,预备期起止时间,党组织培养教育情况。

3、公示的时限:7天。

三、公示的形式

1、公示由党委或培养发展对象的支部负责实施,在发展对象所在单位内设立公示榜,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

2、公示坚持“发扬民主,实施监督,保证效果”的原则。上级党组织对党支部的公示工作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

3. 确定的检测参数应遵守什么原则

真值、测量值与误差

【真值】一个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它是一个理想概念,一般是无法得到的。

【约定真值】一个接近真值的值,它与真值之差可忽略不计。实际测量中以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足够多次的测量值之平均值作为约定真值。

【相对真值】指当高一级标准器的误差仅为低一级的1/3以下时,可认为高一级的标准器或仪表示值为低一级的相对真值。

【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别。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绝对误差】指误差偏离真实值的多少。绝对误差的实质,是仪表读数与被测参数真实值之差。仪表的绝对误差只能是读数与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之差。

【相对误差】仪表的绝对误差与真值的百分比。

相对百分误差=(测量值-真值)/(标尺上限值-标尺下限值)×100%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量程的百分比。例如:2% F.S.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仪表量程)×100%

【基本误差】intrinsic error,又称固有误差。在参比条件下仪器仪表的示值误差。其计算公式为:基本误差=测量值-真实值

【基本误差】在标准条件下,基准值(量程)范围内的引用误差。

【基本误差】又称引用误差或相对误差,是一种简化的相对误差。仪表的基本误差定义为:

基本误差=(最大绝对误差/仪表量程)×100%=MAX(仪表指示值-被测量真值)/(测量上限-测量下限)×100%

【重复性误差】repeatability error,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对同一个输入值在短时间内多次连续测量输出所获得的极限值之间的代数差。

【线性误差】实测曲线与理想直线之间的偏差。

【线性度】校准曲线接近规定直线的吻合程度。是测试系统的输出与输入系统能否像理想系统那样保持正常值比例关系(线性关系)的一种度量。

在规定条件下,传感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ΔYmax)与满量程输出(Y)的百分比,称为线性度(线性度又称为“非线性误差”),该值越小,表明线性特性越好。表示为公式如下:

δ=ΔYmax/ Y×100%

以上说到了“拟合直线”的概念,拟合直线是一条通过一定方法绘制出来的直线,求拟合直线的方法有:端基法、最小二乘法等等。

【线性范围】传感器在线性工作时的可测量范围。

精度等级划分

【准确度】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仪表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叫仪表的准确度。

【准确度等级】在工业测量中,为了便于表示仪表的质量,通常用准确度等级来表示仪表的准确程度。准确度等级就是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及百分号。准确度等级是衡量仪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工业仪表等级分为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并标志在仪表刻度标尺或铭牌上。仪表准确度习惯上称为精度,准确度等级习惯上称为精度等级。

仪表精度=(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仪表量程)×100%

以上计算式取绝对值去掉%就是我们看到的精度等级了。

请教各位高手,仪表精度等级是如何定义的?如测压范围是10~100Pa的压力表,精度等级是1.0级,55Pa处的最大误差应该是多少啊?谢谢指教!

全量程都应该是±(100-10)×1%=±0.9Pa

仪表精度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分成几个等级的。某一类仪表的允许误差是指在规定的正常情况下允许的百分比误差的最大值。我国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的精度等级有0.005、0.02、0.1、0.35、0.5、1.0、1.5、2.5、4等。一般工业用表为0.5~4级。精度数字越小说明仪表精确度越高。

【精度】是反映仪表误差大小的术语。由传感器的基本误差极限和影响量(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电源波动、频率改变等)引起的改变量极限确定。

δ=(△max)/(Аmax)×100%

式中:δ为精度等级;△max为最大测量误差;Аmax为仪表量程。

【精度等级】又称准确度级,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划分成的等级。引用误差的百分数分子作为等级标志。为了便于量值传递,国家统一规定了仪表的精确度(精度)等级系列。将仪表的基本误差去掉“±”号及“%”号,便可以套入国家统一的仪表精确度等级系列。

根据仪表测量所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值来计算出仪表的精度等级,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仪表精度等级=(允许绝对误差/测量范围)×pan >100%

我国仪表精度等级有:0.005、0.02、0.05、0.1、0.2、0.35、0.4、0.5、1.0、1.5、2.5、4.0等。

级数越小,精度(准确度)就越高。如果某台测温仪表的基本误差为±1.0%,则认为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符合1.0级。如果某台测温仪表的基本误差为±1.3%,则认为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符合1.5级。

科学实验用的仪表精度等级在0.05级以上;工业检测用仪表多在0.1~4.0级,其中校验用的标准表多为0.1或0.2级,现场用多为0.5~4.0级。

『等级』- 对功能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

『准确度等级』- 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内的测量仪器的等级、级别。

『测量准确度』-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量的约定真值』- 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仪表的相对误差 = (测量结果-被测量真值)/仪表量程×100%

实际上你说的仪表精度是仪表的相对误差,他和仪表的精度等级还有一些区别,比如说标准仪器有些是按照“等”来划分的(如:一等、二等),有些采用的是绝对误差(如:砝码)。

按百分比划分的有:0.01级、0.02级、0.05级、0.1级、0.2级、0.5级、1.0级等。按等划分的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般在检定规程中有规定。

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仪表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叫仪表的准确度。在工业测量中,为了便于表示仪表的质量,通常用准确度等级来表示仪表的准确程度。准确度等级就是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及百分号。准确度等级是衡量仪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工业仪表等级分为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并标志在仪表刻度标尺或铭牌上。仪表准确度习惯上称为精度,准确度等级习惯上称为精度等级。

仪表精度=(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仪表量程)×100%

以上计算式取绝对值去掉%就是我们看到的精度等级了。

仪表精度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分成几个等级的。某一类仪表的允许误差是指在规定的正常情况下允许的百分比误差的最大值。我国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的精度等级有0.005、0.02、0.1、0.35、0.5、1.0、1.5、2.5、4等。一般工业用表为0.5~4级。精度数字越小说明仪表精确度越高

4. 确定监测对象的程序是什么

三类监测对象指突发严重困难户、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三种类型。

突发严重困难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突发状况,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

边缘易致贫户:指各方面发展条件、特别是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监测范围,或不稳定,且有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

脱贫不稳定户:指各方面发展条件、特别是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监测范围,可支配收入增幅或不稳定,且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

5. 确定检测对象的检测程序是

1/5

个人提交入党申请书:

个人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并提交入党申请书,党组织在1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2/5

确定、培养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

经党小组提名,团支部推荐,党支部研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党支部指定1至2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进行经常性的培养考察,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学党的理论或集中培训,帮助其思想进步

3/5

确定、审查和培训党员发展对象:

经过1年以上教育考察,符合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意见,组织群众评议的基础上,经党支部讨论同意,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的政治考核和不少于3天或24个学时的集中培训,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4/5

接收和审批预备党员:

确定党员发展对象后,应有2名正式党员作为其入党介绍人,经党支部审查后,报上级党组织预审:预审合格后,由党支部提交党员大会逐个讨论表决,接收其为预备党员,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5/5

预备党员转正:

预备期满一年后,本人可向党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党支部听取党小组和群众意见,支部委员会审查,党员大会逐个讨论表决通过,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批

注意事项

预备期可延长,但延长期不少于半年,不超过一年。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6. 检测对象是什么

认识的对象:

认识对象是指自己的身体、动作行为和内心活动.自我意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与人交往中和认识外界中产生的.它的萌芽经历了四个阶段2、认识对象是指进人认识活动的整个被认识之物,而认识客体并不是该事物整体,只是被认识的对象的所有要素和关系的集合

检验是认识真理的标准:

(1)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2)就真理的本性而言,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要判明主观同客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只在主观范围内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同时,客观世界本身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够充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沟通起来的“桥梁”,即社会实践。 (3)就实践的特点而言,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其中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它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主要根据。

上一篇:貂蝉铭文和出装cd最多是多少钱(貂蝉最短cd铭文搭配)

下一篇:砂糖天赋用加不(砂糖天赋可以叠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