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矿怎么获得(爵士世界有什么矿石)
1. 爵士世界有什么矿石
应该是所谓的“血石”吧,详细的矿物分布,请看以下说明:
主世界:紫晶矿石——位于39层以下。翡翠矿石——位于19层以下。褐铁矿石——位于29层以下。硫铜锑矿石——位于29层以下。蓝宝石矿石——位于9~5层。铀矿石——位于19层以下。
深渊:血石矿石——位于50层以下。
天堂:微晶矿石——随机位置。
地狱:余烬石矿石——位于40层以下。
秘境:神秘矿石——位于40层以下。
黄金:钢铁矿石——随机位置。
格瑞克:阴森矿石——随机位置。恐惧矿石——随机位置。
爵士:镁矿石——随机位置。钛矿石——随机位置。虚空矿石——位于25层以下。硫铁钾矿石——随机位置。
传说:头骨碎片——位于40层以下。胸骨碎片——位于40层以下。腿骨碎片——位于40层以下。足骨碎片——位于40层以下。
深层:电磁铀矿石——位于67层以上。沉睡之石——位于70层以上。
晶体世界:水晶矿石——随机位置。
2. 爵士是世界性的
很高想为小编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了解音乐知识,品味更好的艺术。
关于巴赫,是巴洛克时期乃至整个音乐史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被称作音乐之父。可以说,后期所有的音乐发展都离不开巴赫对音乐的探索。音乐是一个以作品说话的艺术门类,我就结合巴赫一生的结晶——《平均律钢琴曲集》来说明一下巴赫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平均律钢琴曲集》集复调音乐之大成,精美的旋律、千锤百炼的主题和匪夷所思的复调作曲技法随处可见,代表了巴赫器乐创作的最高成就。在这种完美的音乐大厦面前,后人只有惊叹。肖邦曾说:“《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音乐的全部和终结,其对音乐史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点:
1、把器乐的魅力展现世间
众所周知,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而巴洛克时期最令后世惊叹的便是复调音乐的发展。复调音乐是一种“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含有两条以上(含)独立旋律,通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音乐就叫做复调音乐。在巴赫之前的年代,复调音乐已在教堂圣咏的人生演唱中得以实现,只是当时的人们忽略了器乐,甚至更愿意采用无伴奏的形式来进行复调音乐的探索。
在巴洛克时期,工业技术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管风琴、小提琴家族的出现及完善使人们发现了世界上除了声乐还有其他更美的声音。巴赫便是为这些声音制定法则的探索者与开拓者,《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全部由前奏曲与赋格(复调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构成,而且各个前奏曲与赋格在主题上没有直接的联系,靠调性和内在的思想情感结合在一起,既形成对比又相互补充,对器乐能够发展的所有可能均进行探索并予以作品解读。
2、大小调取代了中古调式并影响后世
所有音乐爱好者几乎都知道所有的音乐作品必须有其调式,比如在很多谱子前面都会标记出1=C这样的标记,就是说明了这首曲子是C调的,此种规则被大部分音乐作品所采用,而在人类音乐启蒙阶段,人们采用的是中古调式。
中古调式是由古罗马神学家波伊提乌提出的中古世纪的教会调式共有八个:四个正调式和四个副调式,副调式音阶的音域比正调式低四度。其音阶由七个音构成,全部都是自然音,没有变化音,就好像人们只在钢琴的白键上弹奏,因而人们把这些调式也称做“自然调式体系”。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对于音乐的发展,像爵士体裁的出现,无法使用中古调式来展现。
巴赫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时,正值人们探求至今任运用与于键盘乐器的十二平均律调律体系的历史背景下,很显然,巴赫的横空出世解决了这一世界性难题。《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共两卷,各24首。
巴赫的这部《平均律钢琴曲集》,以C大调开始,根据各音为主音的12种大调以及12种小调分别写成前奏曲与赋格,按调性发展而排列。在排列过程中,以细微的差异体现变化、体现转调的魅力。这些前奏曲与赋格,在主题上彼此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们靠调性与内在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巴赫在每一调性的表现中,都充分拓展了该调性的音乐内涵,每一调性的表现和调性间的关系,充满手法上的变化,使人回味无穷。
3、集巴洛克所有作曲技法之大成
巴洛克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同于宗教音乐的空灵与虔诚,而是更加关注人类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宏伟壮观、热情如火、充满活力,情感戏剧性的完美展现。巴赫作有这样的说明:“《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使用一切全音和半音的调,和有关的大三度do、mi,小三度re、fa作成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集”
《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共两卷,各24首。第一卷BWV846-869;第二卷BWV870-893。在第一卷的扉页,巴赫作有这样的说明:“《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使用一切全音和半音的调,和有关的大三度do、mi,小三度re、fa作成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集。这不仅能给热心学习音乐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也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能使熟悉此类技巧的人从中获得乐趣。”
前奏曲与赋格或幻想曲与赋格,井不是古老的曲种。这种曲体起源,可能是自由的即兴部分与赋格曲部分所交替的多段体的托卡塔。前奏曲作为小型器乐曲之一,诞生于十五六世纪,一直是声乐曲之前的引子,并无确定的形式。前奏曲大多是和声性音乐。有的以和弦为基础展开,有的具有复调风格,有的类似小型练习曲,有的属于法国序曲风格,有的是意大利大协奏曲风格。巴赫将前奏曲放在赋格曲、组曲之前,作为与后面的主要乐曲形成对比的序奏,赋予了其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前奏曲的意义不仅因为体裁、织体、风格与赋格形成对比,还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赋格在巴赫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展现了巴赫高超的创作技巧和丰富深刻的内心世界。赋格是单一主题的发展,巴赫赋格中的主题性格有的悲痛,有的是世俗舞曲,有的节奏富于动力,有的抒情歌唱,有的英勇雄伟。它们在织体、形式和处理等创作手法上各有千秋,不拘泥于陈规,都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准。而后世所有音乐的发展,在音乐理论都是借鉴巴赫的研究成果。
比如前奏曲原来是乐曲的即兴部分,并无确定形式,所以巴赫在这部作品中,赋予各种形态,大约可分为3类:1、音形装饰化;2、旋律型,在和弦伴奏之上,流动着美妙的旋律;3、创意曲型,主题以对位方式运作。赋格曲形态也是千变万化,大致也可分为两类:1、浓缩型,有较多次的主题导入,主题的反行或紧密发展等使用较多的对位技法。2、弛缓型,与浓缩型相反,除呈示部,全部声部的发展都是绝无仅有。
3. 爵士世界有什么矿石吗
爵士世界产出虚空矿石25层下生成,烧制可得虚空锭
4. 搜索爵士世界
Chick Corea是过去三十年间最重要的爵土乐音乐家。这个评价毫不夸张,因为在过去的三十年问,Chick Corea的音乐大大丰富了爵土乐舞台,他的风格几乎影响到每一位现代爵士乐音乐家。
从个性来看,考瑞阿是一位从来不安于现状,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功的音乐家,他总是不断进取,在最近二十年里,他参与了几乎所有重要的爵士乐活动,始终占据爵士乐流行的最前沿。而今他对于爵士音乐本身的认真求实的探索精神从未减弱过。
考瑞阿早在四岁时就开始学习钢琴,在他早期的音乐中。人们可以发现霍里斯.Silver和巴德.鲍威尔风格影响的痕迹。在早期的音乐实践中,考瑞阿曾经先后在多支重要的乐队中工作过,人们可以从他参加的乐队中寻找到他成长的轨迹。
直到1966年,Chick Corea才首次以指挥的身份录制唱片,这就是《为琼的遗骨写的曲调》,从唱片古怪的名字,人们不难看出当年考瑞阿的音乐个性。1968年他的三重奏作品唱片《现在他唱,现在他哭》成为了经典曲目。
此后,考瑞阿和著名的爵士乐女歌手莎拉.沃尔甘合作过,两人的精彩的现场演出使更多的爵士乐观众认识并接受了这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
1968年,Herbie Hancock退出了爵士乐大师Miles Davis的乐队。戴维斯向考瑞阿发出了召唤。1968年到1970年是融合派爵士乐产生的一个重要时期,考瑞阿在戴维斯乐队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在戴维斯的建议下,考瑞阿开始演奏电子乐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乞里马扎罗山一列人》,《以沉默的方式》和《迈尔斯在菲利莫尔》。在融合派爵土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考瑞阿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离开了戴维斯乐队之后者瑞阿首先选择了前卫派爵士乐作为自己主要的音乐方向。他建立起一支注重音响效果的四重奏,中的成员包括了安东尼.布莱克领,戴夫.霍兰和巴里.阿特尔,这个明星荟萃的四重奏组合在圈内也是完美无缺的。但是考瑞阿从来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功,从1971年开始,他再次转变自己的音乐发展方向。
1971年他再次和斯坦.盖茨合作,显示出他对于拉丁爵士重新萌发的兴趣。不久,他和一些拉丁风格的音乐家组建了一支巴西音乐旋律的乐队--“重返永远”乐队。在短短一年时间,考瑞阿神奇般地将这支巴西旋律的乐队变成了一支演奏时髦的融合派爵士乐的乐队,比尔.克诺斯和莱尼.怀特成为了乐队的成员,节奏强劲的融合派风格使这支乐队成为爵士乐坛最耀眼的明星。
七十年代末期,“重返永远”乐队宣告解散,考瑞阿保留了乐队名称,和克拉克一道建立起一支规模更大的乐队。在其后的几年中,考瑞阿始终如一地保持了自己注重音响效果的风格,无论他的合作者是谁,音乐都带有明显的个人特色。他先后和多位从前的伙伴重新合作,甚至参加了几次古典音乐的演出,表现出他音乐的多样性。
1985年,Chick Corea组建起一支新的融合派爵士乐队,其中帕蒂图西和维克尔成为了考瑞阿八十年代之后最主要的合作者,他们三人曾经组建过一支名为“音响效果”的三重奏组。
进入到九十年代之后,帕蒂图西为了谋求个人的发展,离开了考瑞阿。这并末减弱考瑞阿继续探索电子音乐的倍队他仍然在为爵士乐和电子音乐的结合而勤奋工作。
5. 爵士哪个国家的
爵士是欧洲君主国的一种爵位,是指在战场上立过功劳或因某种特殊的意义,因而得到国王赏赐田地的人。不世袭,不属于贵族 。男爵欧洲各国贵族爵位中的最末一等一般在中文里称作“男爵”。多数国家在男爵以下还有其他世袭称号、职位,但此类身份一般不被认为属于贵族。
6. 世界爵士音乐的缘起
专辑中文名:倾听大地的声音
专辑英文名:Orchid Island
发行时间:2010年8月10日
地区:台湾
语言:英语
简介:
来自加拿大育空地域的马修·连恩(Matthew Lien),在台湾十几年来,时时刻刻都用最真实的激动与热情,亲身领会台湾这块土地上的音乐、文化、一草一木与百姓生涯;用从小自我学习得来的西方音乐才干与看法,融进中国特有的音乐与文化元素,发明了足以展示主体文化,并能到达国际程度的音乐作风。也曾获得金曲奖殊荣及多次进围确定的马修表现,对于音乐获得确定他很开心,但他更盼望大众可以闻声音乐的内涵,他信任每个做音乐的人,尽力尽对不是由于要得奖,而是有更多的使命感。
尽管人人都称马修·连恩(Matthew Lien)为环保音乐家,实在他表现,自己不只对人类生存的这块土地之爱如此深入,对人类与所有物种面对的不正义,一样有着同样深入的关心。马修坚信音乐可以让世界更好,由于每首歌,都代表一个欲望与幻想,一个愿望与爱。马修·连恩,不只是环保音乐家,他自许是一个尽力用音乐唤醒性命之爱的音乐家。
用音乐及热忱,要大家《倾听大地的声音》
新歌《珊瑚挽歌》灵感来自台湾水灾呼吁大家尊敬自然
间隔上一张音乐专辑的发行,已经相隔两年之久,在2010年,马修·连恩(Matthew Lien)也即将推出自己的全新创作音乐大碟《倾听大地的声音》。马修·连恩(Matthew Lien)渴望能够用自己的音乐与热忱,唤醒人们,唤醒世界,让所有的人都清楚,我们所居住的漂亮地球是所有物种共享的。马修也盼望所有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气力,透过音乐强盛的沾染力,传布给每个有知己的人类,透过每个人的力气一同尽力让世界更美妙!
马修·连恩(Matthew Lien)曾多次访问原住民部落,而其中兰屿的丰盛生态使马修连恩念念不忘。而这张专辑是2008年马修连恩(Matthew Lien)受邀担负公视《野性兰屿》纪录片的配乐制造,对于能将如此小岛上居民对大自然的尊敬与保持平衡的概念创作化为音符,转达给更多听众,马修连恩(Matthew Lien)有着无比的高兴及热忱。从2009年到2010年,马修历时12个月的闭门延长创作,亲身将纪录片的配乐改编,参加更多的音乐和更具渲染的故事情节,创作出这张2010年初夏的全新专辑《倾听大地的声音》,从兰屿的土地,我们彷佛闻声了另一座最大的岛屿——地球的呼吸,甚至呜咽,马修说:“这不只是一张用听的音乐专辑,更是一张说故事的专辑!”
透过马修·连恩(Matthew Lien)在专辑中为每一首曲子背后的缘起写成的一篇篇故事,乐迷更能够在每个音符与旋律中,领会到马修·连恩(Matthew Lien)取之于大地,想要传递给乐迷的激动画面与深度意谕。专辑中特殊收录一首《珊瑚挽歌》,是马修·连恩(Matthew Lien(对于台湾往年历经八八风灾的伤痛,为这块土地上自然万物所感而创作的音乐。如同马修·连恩(Matthew Lien)说:“我们在地球上拥有的即为全体,假如我们不先决议看待自然的态度,地球将决议我们的命运”。马修深信:开端学会“倾听”大地的声音,就是一种态度与一个愿望的开端!
曲目:
01. Spirits of Orchid Island 野性兰屿
02. Life Arrives 生命之初 (第一波推荐曲)
03. Human Nature 人之天性
04. The Forest Deep: Darkness Falls 森林物语:暗夜来临
05. The Forest Deep: Night Creatures 森林物语:暗夜生物
06. The Forest Deep: DayBreak 森林物语:黎明破晓
07. Water Taro 水芋之歌 (第二波推荐曲)
08. Coastal Life 海岸生命
09. To Face the Sea 面对大海
10. Ocean Lullaby 海洋摇篮曲
11. Modern Day Evils 现代恶灵
12. Hope Remains 希望尚存
13. Returning Home 重返家园
14. Requiem for the Reefs 珊瑚挽歌 专辑中文名:旅客
专辑英文名:Adventures in the Hakka Heartland
发行时间:2008年07月30日
简介:
《旅客》是史上最精彩丰富的客家跨界音乐专辑!17首精彩歌调,17段感人故事,17则关于爱与音乐的素朴时光!马修·连恩历来最大跨界音乐工程,再创客家音乐蓝调、民谣fusion新风格!全台走一年,实地采录客家传统民谣、山歌、八音、戏曲、创作曲!
谢宇威、陈永淘、徐木珍、吴盛本、刘源治、刘木松、傅清增、许学传、林作长、锺彩祥、杨秀衡、锺来章、黄焕钜、林姿君、涂月光、涂敏晨、徐登志……超过一百位老中青客家音乐人跨刀参与!
曲目:
01. 台湾客翻天 / Ha-Fun Taiwan
02. 这山唱那山 / Among the Rows of Tea
03. 四大山歌王 / The Four Mountain Kings
04. 八音布鲁斯/ Ba-yin Blues
05. 雨的颜色 / The Colour of the Rain
06. 义民冢/ The Yi-min Mounds
07. 莎呦娜啦竹田 / Tzu-tien Station
08. 记忆之河/ River of Memories
09. 大埔之歌 / Planting the Seeds of Song
10. 大树伯公下 / Under This Old Tree
11. 梅农甘苦 / The Plum Farmer
12. 等待 / Wu Bi Ta
13. 黄叔叔的老伙房 / Uncle Huang’s House
14. 梦中微光 / Meet You In My Dream
15. 面具之后 / Behind the Mask
16. 艺界父子情 / Father and Son
17. 学泅水 / Learning To Swim 专辑中文名:水事纪
专辑英文名:A Journey of Water
发行时间:2004年06月08日
简介:
●海下30公尺冒险录音,水底麦克风录下海底温泉涌水声
●另类歌吟,南方澳渔港啧啧称奇鱼货叫卖声
●失传30年,9位伐木工人重唱「亏啊咧」
在「水事纪」专辑出版前,这些声音恐怕只有马修·连恩全部听过。
一场水声录音工程,成就一张令人惊喜的音乐旅行地图。
2001年秋天,一场复杂、浩大、甚至可以说是艰钜的录音计划悄悄成型。最早的规划是想录下台湾四季的声音,融合於马修的音乐创作中,形成一张以马修创作加上台湾大自然为主题的音乐专辑。不过随著心情的转变、有趣事件的不断发生,这个计划最终转变成以海拔高度追踪「水」生命之旅的概念专辑。
经过两年精心擘画及多次协调,一场从高山到海洋的水声录音工程於焉展开。
曲目:
01. 栖兰山雨 Cypress Mountain Rain
02. 斯瓦伊安(为什么) Swa-iyal
03. 万马奔腾 Ten-Thousand Horses Running
04. 茶人之爱 A Labour of Love
05. 梦土列车 Dreamland Express
06. 地心的暖流 The Warmth Within
07. 夏日狂潮 Beiguan Typhoon
08. 回声 Reflections of the Past
09. 宁静河流 Placid Waters
10. 噶玛兰之泪 The Tears of the Kavalan Prince
11. 海洋摇篮 Ocean`s Cradle
12. 美丽之岛 Ihla formosa 专辑中文名:北极
专辑英文名:The Arctic Refuge
发行时间:2003年09月01日
简介:
这里是繁华世界的屋顶 也是生命的起点
当你站在地球的屋顶 太阳永不落下 冰山矗立在北极海
时间 彷佛静止 上万头的驯鹿无声地移动 群鲸在水面浮沈
1992年加拿大音乐家马修·连恩(Matthew Lien)和大地摄影家肯麦德森(Ken Madsen),刚完成了一场有关北极生态摄影与音乐结合的成功演出。10年后,马修再度深入有「驯鹿最后栖息地」(Calving Ground)之称的「1002地」(1002 Land),在北极海的岸边,群山的守护下,马修得著大自然的力量,开始创作「北极」(The Arctic Refuge)生态音乐专辑,他发愿藉著音乐的力量,让北极心灌注于他的血液,传送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因为北极保护区对马修来说,一直是他最大的慰藉。 这种心情也都呈现在北极专辑和以往不同音乐风格上,除了大家所熟知:马修连恩的居尔特音乐外,这次更加多了蓝调灵魂,西部乡村以及欧陆轻摇滚等多样的面貌。
为了确保音乐的完整性,马修花了高昂的制作费,邀请北美最顶尖的音乐家:David Sinclair, Ed Henderson, Tom Keenlyside等人一同录制。专辑中数十种的自然音效如:鲸豚、驯鹿、潜鸟等,都是马修历时10年进入北极6次录到的珍贵野地收音。北极这张专辑是熟悉马修连恩音乐的乐迷,一次不一样的体验。
曲目:
01. 北极心 Heart of the Refuge
02. 地球的屋顶 Among the Rafters Of the Earth
03. 潮流 Currents
04. 山谷之下 Under Mountain and Valley
05. 无火人传奇 legend of the man without fire
06. 月过乌鸦山 Moon Over Crow Mountain
07. 险径 A Perilous Trek
08. 驯鹿归乡 The Journey Home
09. 初生 Renewal
10. 一条大河向海洋 One River to the Sea
11. 群鲸之歌 Whales 专辑中文名:独角兽
专辑英文名:Unicorn
发行时间:2003年02月01日
简介:
《独角兽》(Unicorn)这张专辑是一张很特别的专辑,事实上、她源自於马修·连恩的第一张个人创作专辑《音乐视界》(Music To See By)。《音乐视界》是马修少年时期的作品,充满著对音乐的热情和实验精神,其中丰富的音乐元素,已经可以嗅到日后马修连恩式的音乐风格、正在逐渐形成
《音乐视界》专辑原名Music To See By,意思是「透过音乐让我们看见的事物」。马修的音乐一向有很鲜活的画面和故事性,这个专辑名称就是马修的老师在听了他的音乐之后说「听到你的音乐,我可以看见发生了什麼事。」而为专辑命名。
专辑中原有11首单曲,取材自马修传奇式的少年生活–5岁时因为父母的离异,马修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In Search of Home 描写的是他首度北极海的航行;Kluane 是对马修影响至深的加拿大库鲁阿尼国家公园;Hallingdal 是连恩家族的发源地–挪威的小城侯林达;Molly Moss 是写给一位慈祥的苏格兰老太太,她对马修视如己出;Very Much To Me 则是马修的初恋,发生在德国。听著音乐,我们和少年马修连恩一起旅行。
《独角兽》这首单曲,和其他11首歌同样是马修少年时期的创作,但是从未录制发行,是马修的私房歌。因为亚洲地区即将首度发行《音乐视界》,马修才在2003年初全新收录了《独角兽》这首单曲。奇妙的是,《独角兽》就好像一块失落的拼图,当她重回马修的《音乐视界》时,这张专辑开始由16年前的「不完美」,发酵佳酿而为16年后的「最珍贵」。
经过了16年的物换星移,当年那个对音乐充满热情与憧景的少年,早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音乐家。《独角兽》这张专辑就是这一段非凡旅程的起点,可贵的是,旅程中有你、有我、有我们共同的追寻-那就是对爱的渴望。
加拿大环保音乐家马修连恩在成名之前,有一段很少提及的惨绿少年时代,马修高中时代在美国圣地牙哥念书时,班上有一群死党,被大家视为异类,其中一个叫做Ron的女生是行为举止最奇怪的,甚至Ron的爸妈一度要把她送进精神病院。大家劝她说:你就尽量表现得正常一点吗,免得被送进医院。Ron回答:我并不是不正常,那就是我,我只是一只独角兽。因此,马修写了“独角兽”这首歌送给她,献上他的支持与祝福,因为马修了解Ron的处境,其实和他自己相去不远。
零距离论坛——朋友面对面,《接触零距离》收录在马修连恩独角兽专辑中的12首歌,就是马修在他19岁到22岁时期的作品,那正是他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阶段,充满对音乐的热情和对世界的憧憬。其中许多作品都是马修个人的生活经验,包括他的初恋(Very Much To Me)、第一次接触育空旷野的感动(Kluane)和他七岁时第一次航向北极海(In Search Of Home)等。当时的眼光来看这些作品,并不具有商业价值,因此马修是靠打工和借贷的方式,先筹到了一笔钱再去录几首歌,所以这张专辑前前后后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位刚进入唱片圈的热血青年马修连恩,事实上他的正职是一名铺瓷砖的工人。
6年后风潮唱片首度在亚洲地区发行马修连恩的第一张专辑,并特别全新录制了“独角兽“ 这首单曲,恰如其分地诠释了马修地这段人生历程,“独角兽”专辑的总监彭季康表示:16年前这张不完美的专辑,变成16年后最珍贵的一张专辑,因为马修当初若是没有这一种对音乐的坚持,后来也就不可能有像“狼”“海角一乐园”“提卡尔”等伟大的音乐作品出现。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却也是向前迈进的动力,马修之所以要将自己不完美的第一次展现在所有乐迷的面前,就是要鼓励大家……
曲目:
01. Unicorn独角兽(2003年全新录音)
02. Seasons 四季
03. The Last Waltz 最后的华尔滋
04. A Tune for a Loon 潜鸟之歌
05. Good Company 好朋友
06. Kluane 库鲁阿尼
07. Alley Cat 流浪猫
08. Very Much To Me 情深意重
09. Hallingdal 侯林达
10. In Search of Home 找一个家
11. Molly Moss 茉莉莫丝
12. Heaven's Name 天堂的名字 专辑中文名:旅程
专辑英文名:In So Many Words
发行时间:2001年09月01日
简介:
●大自然吻过的喉咙 清亮真诚的歌声
●原野上第一匹放声高歌的狼 和你一起窝心收藏
●出道五年 第一张个人演唱专辑
●11首旅情歌声 唱出自然与旅行 童年与回忆 爱情与别离
●他的旅程,穿越时光隧道,没有今天明天
为了带给听众一个感人而启发的经验,同时唤醒大众关心陷入险境的荒野,马修和其他北美音乐家、作家、摄影家、画家、冒险家等艺术家合作,发展出育空野地计划。自1993年起的每年夏天,他们都会结伴旅行,足迹遍及育空、英属哥伦比亚及阿拉斯加等北极区,用声音、影像诠释所见所闻。目前,马修的野地录音已捕捉到隼攻击大黑熊、冰河分裂等声响,这些素材在放进六声道环绕音响后,和马修的原创音乐融合无间。
巡回演出.成为国际知名环保音乐家
马修曾在CBCTrue North 音乐会中二度受邀演出,也在1998年CBC渥特华的Day Noon Show中代表育空区演出,这二个演奏会都做了全国性转播。CBC更委任马修创作一些音乐,以欢迎加入加拿大版图的Nunavut。1998年8月,马修更远渡重洋与台湾的音乐家合作,举行「亲爱的地球」环保音乐会,跨国宣扬环保理念。1999年3月,马修获邀在华盛顿特区的加拿大大使馆中演出,继续推展保育观念。
对马修来说,自然已是血液中的一部份。在他那永远充满温暖情感的音乐里,人们始终感受得到他的真诚与尊重。在国际乐坛,马修是如此的独一无二。
曲目:
01. 蓝光 Blue Lights
02. 所恨之人 People that You Hate
03. 伤心民权路 Tears on Min Chuan Road
04. 因果 Cause and Effect
05. 河水 This Water
06. 天堂飞机跑道 Airstrip in Paradise
07. 绳子的背后 Behind the Lines
08. 讶然伫立 I Stand Amazed
09. 消逝的小孩 The Child Slips Away
10. 十种人生(序曲) Life of Ten (Intro)
11. 十种人生 Life of Ten 专辑中文名:美丽新世界
专辑英文名:Touching The Earth
发行时间:2000年04月01日
简介:
《美丽新世界》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她是美丽新世界 从创下销售奇迹的《狼》到献给台湾的《海角一乐园》,马修·连恩的真实自然,令20万乐迷倾心相随。《美丽新世界》是马修大开音乐视界、精心创作的地球村专辑,《大地之母》一曲力邀”狮子王”四位非洲歌手大合唱、《提卡尔》印加音乐弥漫神秘古文明气息、《高屏美地》融合布农、南邹部落人声与克尔特乐风,素描高屏溪谷地的壮丽景观,整张音乐格局横跨四大洲,共邀国际乐坛上百位音乐家同心演出。可说是音乐史上第一张为地球生态创作的专辑,更是马修写给美丽地球及所有生命的音乐情书!
曲目:
01. 大地之母Maame Asaase (Mother Earth)
02. 提卡尔Tikal
03. 生命共同体Common Thread
04. 花与溪The Flower and the Strea
05. 血象牙Blood for Ivory
06. 她She
07. 神佑Via Con Dios
08. 尘土飞扬Kicking Up The Dirt
09. 高屏美地Sweet Earth of the Kao-Ping:The highlands
10. 自由Liberation
11. 大地的呼唤When the Earth Calls Her Children Home
12. 离别Parting 专辑中文名:海角一乐园
专辑英文名:Voyage To Paradise
发行时间:1999年09月01日
简介:
本专辑入围2000年第十一届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演奏专辑奖」
一九九八年八月,马修完成他首度的环岛旅程。从老人弹奏三弦的冈山公园到花东纵谷间的原住民部落,从迂回蜿蜒的南回公路到层峦叠嶂的太鲁格峡谷,从头城的歌仔戏台到恒春的月琴会,我们看见马修与台湾这片土地的真情相对。「海角一乐园」这张献给台湾的专辑,就是马修写给台湾的情书。这是国际知名音乐家首度为台湾写下的赞歌,更传唱著这片土地带给马修的无穷感动。正如马修所说的「与其说我爱上台湾,不如说是台湾拥抱了我!」
Matthew用台湾原住民的传统音乐、民歌以及台湾岛的自然环境声音演绎其原始音乐风情。“天堂之旅”录制历时一年,历经三个主要地区,从高山族的大山河流到伊兰大平原,从陀螺柯岩石地带的奔腾的河流到澎湖列岛。 其中更有国际知名原住民歌手胡天国、潘金英等国宝级艺人跨刀演出!台湾新民歌与克尔特、轻爵士、民谣交织对话,可说是国际乐坛上百位音乐家为台湾打造的唯一专辑!
曲目:
01. The First Encounter [幕起]劝君
02. Island Collage 海角一乐园
03. Rains on Seashore 雨。花莲
04. Grasshopper Flirting 绿色狂想
05. Marble Canyon 太鲁阁
06. Recalling the Past 思想起
07. Tribal Duet 微笑部落
08. Lovesick under the Moom 离骚
09. Pinpu Woman 采蕨猫
10. Country Opera Song 野台
11. Don`t Say Good-bye,Taiwan [幕落~吾爱,福尔摩莎] 专辑中文名:驯鹿宣言
专辑英文名:Caribou Commons
发行时间:1999年01月01日
简介:
马修与八位北美艺术家为驯鹿请命的真情巨作。
1250公里旅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实在录下的溪流声,鸟鸣声,风雨飘摇声自然音响--化身为充满能量的音符,引导人们用最平等的视野,参与一场驯鹿的生命之舞。失去母亲却嗷嗷待哺的乳鹿,荒野间迷失顽皮小鹿,溪畔濒死的母鹿,数百只鹿群的状观迁移,以及,浑然不觉自己即将失去栖息地的无知。悲欢离和,世代繁衍,都抵制不住来自人类石油工业的魔咒。
曲目:
01. A Mlnon To The Past 映照过往的明镜
02. The Gatherlng 会合
03. The Swarm, the Herd 繁殖地
04. Wlldflower waltz 野花华尔兹
Sheep creek waltz 绵羊华尔兹
Dead calf lament 小鹿挽歌
05. 200 Days 200天
06. The Swarm,The Herd 成群结队
07. Just as it Should Be 该如此,就如此
08. birds of prey 猛禽
09. Blood from a Stone 顽石滴血
10. The Land of the Gwich'in 哥威迅人的土地 专辑中文名:汇流
专辑英文名:Confluence
发行时间:1997年
简介:
《汇流》,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自然的气氛,更让我深刻感觉到音乐的无界和共通,介绍上说:“这部作品是五十位中西乐手深情的演出,是一场向大自然致敬的音乐盛会。”是的,作者已经把对世界自然的爱,融合进整部专缉,而且作者整部专缉都体现了音乐无界,是的,的确,我在感受整部专缉的时候,不仅听见了萧与爱尔兰笛的共鸣,琵琶揉合班鸠的婉转,更有二胡与小提琴交织出的合旋律……
《汇流》集合了五十多位来自北美与中国的音乐家共同录制,是一幅美丽和色彩音乐编织的锦图,经由东方乐器与西方同系乐器之间的对话,呈现出大地的壮丽、独特、脆弱、以及纯朴……
一个不受约束的灵魂,将野地精神带回到了文明……
曲目:
01. Flail(欢腾)
02. Confluence(汇流)
03. The Coming Through(蜕变)
04. All That I Could Ask For(我心所求)
05. All Strings Great And Small(弦情逸致)
06. Forever(直到永远)
07. The River(河流)
08. In the Canyon of the Peel(皮尔山谷)
09. Safe Harbour(避风港)
10-The Hills of Terra Firma(群峦大地) 专辑中文名:狼
专辑英文名:Bleeding Wolves
发行时间:1995年
简介:
凄美悲壮的苏格兰乐风,上演着一出狼的音乐祭,三十位音乐工作者为北美育空河流域面临屠杀的狼群, 以音乐与人性写下这部动人的史诗。溪流、风声、急雨、相伴着原野上起起落落的生命强烈的节奏, 是狼奔跑时急促的呼吸,悲伤的萨克斯风,是狼在血泊中舔噬伤口,低沉的法国号。随着狼的心澎湃跳动,音乐记录了原野上活生生的狼群 。
曲目:
01. 飞鼠溪 / Flying Squirrel Creek
02. 归乡之翼 / These Wings
03. 布列瑟农 / Bressanone
04. 战前 / Before the War
05. 狼 / Bleeding Wolves
06. 哭泣的雪特兰 / Tears Over Shetland
07. 力量与悲伤 / Of Strength and Sorrow
08. 床边故事 / Bedtime Stories
09. 再无所有 /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10. 宁静的安息 / In Silent Repose 专辑中文名:狼音乐视界
专辑英文名:Music To See By
发行时间:1987年
简介:
《音乐视界》专辑原名Music To See By,意思是「透过音乐让我们看见的事物」。马修的音乐一向有很鲜活的画面和故事性,这个专辑名称就是马修的老师在听了他的音乐之后说「听到你的音乐,我可以看见发生了什麼事。」而为专辑命名。
专辑中原有11首单曲,取材自马修传奇式的少年生活–5岁时因为父母的离异,马修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In Search of Home 描写的是他首度北极海的航行;Kluane 是对马修影响至深的加拿大库鲁阿尼国家公园;Hallingdal 是连恩家族的发源地–挪威的小城侯林达;Molly Moss 是写给一位慈祥的苏格兰老太太,她对马修视如己出;Very Much To Me 则是马修的初恋,发生在德国。听著音乐,我们和少年马修连恩一起旅行。
经过了16年的物换星移,当年那个对音乐充满热情与憧憬的少年,早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音乐家。《独角兽》这张专辑就是这一段非凡旅程的起点,可贵的是,旅程中有你、有我、有我们共同的追寻﹣那就是对爱的渴望。
曲目:
01. 四季 / The Seasons
02. 最后的华尔兹/ The Last Waltz
03. 潜鸟之歌 / A Tune for a Loon
04. 好朋友 / Good Company
05. 库鲁阿尼 / Kluane
06. 流浪猫 / Alley Cat
07. 情深意重 / Very Much To Me
08. 侯林达 / Hallingdal
09. 找一个家 / In Search of Home
10. 茉莉莫丝 / Molly Moss
11. 天堂的名字 / Heaven`s Name
7. 爵士世界boss
元气骑士红爵士通过挑战纯粹之地就可以找到。
在游戏中玩家需要在指定时间完成1-1至3-4挑战,然后就可以在最终关卡里面和专属首领BOSS进行对战,红爵士就是其中之一。红爵士身边有4位随从,这4个随从带有弓箭、步枪、霰弹枪和长剑武器来攻击敌人;红爵士还有免伤护盾,在其护盾期间每次攻击时只会对其产生1点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