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通关(保税区通关一体化)
1. 保税区通关一体化
珠海保税区
根据保十琴一体化规划,将保税区、十字门北片区、洪湾商贸物流中心、洪湾片区、保税区北片区等区域面积合计25.97平方公里纳入与横琴一体化发展范围。围绕"六个一体"(一体推动对澳对港深度合作、政策一体覆盖、空间规划一体布局、基础设施一体推进、产业一体规划、一体推动对西部地区的联动发展),经过5-10年的努力,逐步把一体化改革发展区域打造成为珠海开发强度大、产业聚集高端、生态环境优美,与澳门交相辉映的"大桥经济区",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发展成为珠海城市新中心。”2018年9月18日,横琴新区官网正式公布该文件,表示根据《规划》指导一体化地区的开发建设
2. 保税区一体化报关
报关流程:
一、进出境报关1.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境自用货物——报关制,填写进出口报关单2.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境非自用货物(加工出口、转口、展示、仓储)——备案制,填写“进出境货物备案清单”
二、进出区报关 进区,报出口,填写出口报关单,要有“加工贸易登记手册”或“加工贸易电子账册”,提供有关许可证件,不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退税证明联出区,报进口,按实际流向办理进口海关手续三、进出区外发加工 进区提交外发加工合同向海关备案,加工出区后核销,不填写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免缴纳关税,应设立“银行保证金台账”的设立台账,加工期限半年,可延长半年四、设备进出区 投资设备进出区向海关备案,进区不填写报关单,免缴纳关税,不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退税证明联;设备从国外进口已征收进口税的,不退进口税;设备退出区外的,不填写报关单,但需向海关销案五、监管与报关要点 1.不实行进口许可证件管理,免交验许可证件,开展加工贸易,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2.国家明令禁止或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不得进入保税区3.从非保税区进入保税区货物,按出口货物办理,出口退税在货物实际报关离境后办理4.对转口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如分级、挑选、印刷运输标志、改换包装5.制成品和边角余料运往境外,免交出口关税;内销,办理进口手续,依法纳税,但免交缓税利息6.含有境外保税料件的制成品内销,按进口料件数量征税;对所含品名、数量、价值申报不实,按制成品征税
3. 保税区通关一体化项目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成立于2006年,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条件最好、政策最优、效率最高、通关最便捷、环境最宽松的 保税港区。东疆保税港区集 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保税物流园区功能于一体,在拥有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区域的全部政策的同时,充分享受国家批准的涉及税收、口岸监管、外汇管理等方面的众多优惠政策。东疆港保税港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4. 海关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的措施
航空港是指位于航线上的、为保证航空运输和专业飞行作业用的机场及其有关建筑物和设施的总称,是空中交通网的基地。航空港由飞行区、客货运服务区和机务维修区三部分组成。其中,飞行区是航空港面积最大的区域,设有指挥台、跑道、滑行道、停机坪、无线电导航系统等设施。航空港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客货运输服务,保养与维修飞机,保证旅客、货物和邮件正常运送以及飞机安全起降。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5. 保税区海关监管模式
封关是指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即货物尚处于海关监管之下的,从一个关区运往另一个关区办理海关手续时,须使用经海关登记备案的监管运输工具,并由起运地海关施封,由目的地海关开启封志。
在保税区或保税港区境内的货物享受保税的优惠政策,保税区建立之初各种设施或功能应该还不完善,等保税区建设完毕之后,封关就是可以使保税区正常行使各种优惠待遇或功能了,可以进行正常保税区进行的正常工作了。
扩展资料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封闭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份印发了《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要求,现有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及符合条件的保税区将逐步整合为综合保税区;新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统一命名为综合保税区。
逐步统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统一监管模式。同时,结合实施《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符合条件的大中城市设立综合保税区。
6. 保税区通关一体化集拼出口
威海综合保税区规划区位于威海国际机场东侧,大水泊镇驻地南部,规划面积3.42平方公里,其中封关区2.3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成为文登招商引资的新平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威海市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强势板块。
去年10月份,综合保税区通过市场化运作,成功引进青岛一家公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铺设雨水管道4100米、污水管道2000米,“五纵四横”交通路网已经基本成型。 威海综合保税区筹建处规划建设部主任张志强介绍,今年,基础设施建设仍是筹建工作的重点,目前她们已制定详细具体地施工进度计划图,各项工程将全面动工,强力推进,全年计划投入建设资金3亿元,基本打造起功能完善的产业发展承载平台。 今年,威海综合保税区将完成区内总长8800米的路网硬化以及绿化、亮化及各种管线埋设,海关、商检及综合保税区公共服务中心大楼主体工程也将完工。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综合保税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服务贸易功能,采取委托招商与自主招商相结合的方式,积极走出去开展各类宣传推介活动,吸引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
7. 综合保税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
是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浦东境内,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将面积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
8. 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
清关一体化,简单说就是“多地通关,如同一关”,它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关最具革命性的变革”。一体化指的是有的企业在一个地方,但是货物的进出口可能在另外一个城市,原来海关的分布是按照属地化的,一个地方的海关自身是一个独立的监管体系,现在实现了区域通关一体化以后,企业可以自主地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和通关模式,以往需要在多关办理的手续可以在一个海关办理,进一步简化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