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形沉淀怎么获得(晶形沉淀应选用什么滤纸)
1. 晶形沉淀应选用什么滤纸
沉淀作用应当在适当稀的溶液中进行。
这样,在沉淀过程中,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不大,均相成核作用不显著,容易得到大颗粒的晶形沉淀。这样的沉淀易滤、易洗。同时,由于颗粒大,比表面小,溶液稀,杂质的浓度相应减小,所以共沉淀现象也相应减少,有利于得到纯净的沉淀。但是,不能理解为溶液愈稀愈好,如果溶液太稀,由于沉淀溶解而引起的损失可能超过允许的分析误差。因此,对于溶解度较大的沉淀,溶液不宜过分稀释。
2. 晶型沉淀沉淀时要遵守哪些原则
1、碳酸钙:无机化合物。呈中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盐酸;
2、碳酸钡:含有剧毒的化学物品,形态呈六角形微细晶体或白色粉末。碳酸钡难溶于水,易溶于酸;
3、硫酸钡:又名重晶石。为无臭,无味的无色斜方晶系晶体或白色无定型粉末。性质稳定,难溶于水、酸、碱或有机溶剂;
4、氯化银:银的氯化物,白色粉末,见光变紫并逐渐变黑;
5、氢氧化镁:无色六方柱晶体或白色粉末,难溶于水和醇,溶于稀酸和铵盐溶液,水溶液呈弱碱性;
6、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难溶于水,受热分解;
7、氢氧化铁:棕色或红褐色粉末或深棕色絮状沉淀或胶体;
8、氢氧化亚铁:白色固体,极微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9、氢氧化铝:白色非晶形粉末。
3.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可以用哪五个字来描述
HCl增加了Cl-的浓度,从而减小了Ba离子的溶度积,使沉淀更完全。也是为了防止产生BaCO3,BaHPO4,BaHAsO4沉淀以及防止生成Ba(OH)2共沉淀。
一、BaSO4重量法既可用于测定Ba2+的含量,也可用于测定SO42-的含量。称取一定量的BaCl2·2H2O,以水溶解,加稀HCl溶液酸化,加热至微沸,在不断搅动的条件下,慢慢地加入稀、热的H2SO4,Ba2+与SO42-反应,形成晶形沉淀。
二、沉淀经陈化、过滤、洗涤、烘干、炭化、灰化、灼烧后,以BaSO4形式称量。可求出BaCl2·2H2O中钡的含量。
三、Ba2+可生成一系列微溶化合物,如BaCO3,BaC2O4,BaCrO4,BaHPO4,BaSO4等,其中以BaSO4溶解度最小,100mL溶液中,100℃时溶解0.4mg,25℃时仅溶解0.25mg。当过量沉淀剂存在时,溶解度大为减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四、硫酸钡重量法一般在0.05mol·L-1左右盐酸介质中进行沉淀,这是为了防止产生BaCO3,BaHPO4,BaHAsO4沉淀以及防止生成Ba(OH)2共沉淀。同时,适当提高酸度,增加BaSO4在沉淀过程中的溶解度,以降低其相对过饱和度,有利于获得较好的晶形沉淀。
五、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时,一般用稀H2SO4作沉淀剂。为了使BaSO4沉淀完全,H2SO4必须过量。由于H2SO4在高温下可挥发除去,故沉淀带下的H2SO4不会引起误差,因此沉淀剂可过量50%~100%
4. 晶形沉淀可用什么滤纸过滤
楼上的同志答非所问。
热溶液中沉淀BaSO4的目的是增大产生晶核时硫酸钡溶解度,降低过饱和度,避免沉淀过于细碎,在冷却后过滤,使沉淀更完全。陈化的目的是通过溶剂的溶解-结晶过程减少杂质的吸附和裹夹,纯化沉淀。5. 晶形沉淀用什么洗涤
晶形沉淀 稀溶液 慢加入 搅拌 陈化 加热
非晶形沉淀 浓溶液 热溶液 加入电解质 不必陈化
晶形沉淀具有规则的结构,可以通过XRD解析出单一的晶胞结构.而非晶形的组成毫无规则,比如用的蜡烛就是非晶形的.
晶型沉淀的条件包括:
【1】在适当的稀溶液中进行;
【2】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沉淀剂
【3】在热溶液中进行
【4】沉淀完成后的“陈化”
6. 晶型沉淀的条件有哪些?
1 锂枝晶是由于电池内部化学反应不均匀,导致部分区域的锂离子浓度超过了极限,就会在电极上生长出枝状晶体的现象。2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充放电循环会导致电极材料的体积发生变化,这也会造成锂离子浓度的不均匀,从而产生锂枝晶。3 锂枝晶会对电池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缩短电池寿命,甚至引起电池过热起火等问题。因此,研究机制以及如何避免锂枝晶的产生,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
7. 晶形沉淀用什么滤纸过滤
欲得到纯净而易于分离和洗涤的晶形沉淀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适当稀的溶液中进行沉淀,以降低相对过饱和度.
2.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地加入稀的沉淀剂,以免局部相对过饱和度太大.
3.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使溶解度略有增加,相对过饱和度降低.同时,温度升高,可减少杂质的吸附.
4.陈化.陈化就是在沉淀完全后将沉淀和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在陈化过程中,小晶体逐渐溶解,大晶体不断长大,最后获得粗大的晶体.同时,陈化还可以使不完整的晶粒转化为较完整的晶粒,亚稳定的沉淀转化为稳定态的沉淀.也能使沉淀变得更纯净.
8. 晶型沉淀
氯化银是凝胶乳状沉淀,只有晶形沉淀才需要陈化,AgCl无定型沉淀放置时间久会吸水而聚集紧密,使得其吸附的杂质更加难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