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台 > 手游

六耳猕猴的属性是什么(六耳猕猴是谁?)

1. 六耳猕猴是谁?

是六耳猕猴被打死了。

六耳猕猴只不过是悟空的心魔作祟而已,与其说是六耳猕猴,不如说其就是悟空另一个自己,六耳猕猴就是恶的那个悟空!而悟空杀掉六耳猕猴也就表明了悟空彻底除掉心魔,从而可以坦荡的去取经。所以,你看六耳猕猴以后的那些回目,悟空变得懂事了,其实这就是悟空除掉了自己的心魔,摒除了自己恶的那份,可是很多阴谋论者总认为孙悟空被六耳猕猴打死了,以后和唐僧取经的是六耳猕猴而不是孙悟空,我想这就有些夸张了,其实书里已经明确写了,假悟空听到如来说话就害怕要跑,你觉得真悟空会害怕吗?

2. 六耳猕猴是谁分辨出来的?

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心魔,他想取代唐僧团队去西天取经成就正果,最后在灵山被如来收伏。

3. 大泼猴六耳猕猴是谁

孙悟空和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是谁?

为什么突然出现?

又为什么突然消失?

一身武艺缘何得不到如来的重视,反而因为一次犯错就被一棒打杀?

可怜!可惜!

可怜的是被孙行者一棒下去,一身武艺一世功名化为乌有,从此绝种;可惜的是选错道路,未曾跟着灵山那位,一失足成千古恨。

可是,仔细想想,六耳猕猴犯的错,孙悟空也犯过(大闹天宫),还不止一次。甚至,孙悟空曾经犯的错,比六耳猕猴严重得多。

只不过,六耳猕猴没有孙悟空这么幸运,可以最终赢来赎罪的机会。

可是,六耳猕猴真的跟孙悟空没有关系吗?

如来佛祖说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既然“知前后,万物皆明”,那它为什么还要去送死?

六耳猕猴

这,还要从唐僧师徒的那些矛盾说起。

按说,孙悟空也真是个不长记性的。自从第一次因为白骨精事件被师傅“恨逐”之后,好不容易通过拯救师傅于“虎牢”之中而再次获准回归。谁料没过几年,旧病再犯,不听师傅劝阻,打死了一伙强盗,终于再次被逐。

想当初他志得意满,“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获封“齐天大圣”的时候,可曾想过今日之窘迫?

却说孙大圣恼恼闷闷,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帘洞,恐本洞小妖见笑,笑我出乎尔反乎尔,不是个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宫,又恐天宫内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岛,却又羞见那三岛诸仙;欲待要奔龙宫,又不伏气求告龙王。真个是无依无倚,苦自忖量道:“罢!罢!罢!我还去见我师父,还是正果。”

真个是上天入地,无处容身。

及至遇到了观音菩萨,忍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于是,孙悟空就只能在菩萨那里呆着,既像等待远方丈夫的妻子,又像因过被逐的大臣,等待着唐僧的回心转意。

这个时候,六耳猕猴出现了。

孙悟空

六耳猕猴出现得正是时候,为何这么说?

因为师徒之间有了嫌隙。

师徒之间的嫌隙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这件事,还得从白骨精说起。

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白骨精则一气化三人,分别变作女孩、老妇人、老公公,千方百计也要吃到唐僧肉。虽然没有吃到唐僧的肉,却着着实实撩动了唐僧和八戒的心。

唐僧眼睁睁看着和他一样的血肉之躯在他面前倒下,那猴头居然还说他们是妖怪,实在是太过凶残!

不但凶残,而且凶顽!

屡次三番劝解,以紧箍咒相恐吓也不管用,导致自己的领导能力受到了严重挑战。

作为一个凡人,尽管自己身份尊贵,但是他唐僧并不具备降妖伏魔的本事,很多方面自己无法分辨真伪,这就不得不依赖于大师兄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他所拥有的,就只有自己的肉体凡胎。

倘若孙悟空背着自己变着花样哄骗自己,那他就只好孙悟空说啥就是啥,听凭孙悟空发落了。

想到这里,唐僧不禁打了个寒战。

这样的话,我不就是个傀儡了么?

在唐僧看来,你孙悟空出身本来就不好,不过是佛祖手下的“在押人员”,天生凶残,又有一些小聪明,做出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可能。

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

宁可赶你走,也不要让佛祖认为我唐僧助纣为虐。

再加上猪八戒的别有用心,撺掇唐僧说孙悟空杀了无辜之人,让唐僧越发坚信自己的论断没有错:孙悟空,一定是错杀了好人。

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猪八戒在他面前撺掇了三次,让他越发信了自己的推断。

嗯,这个猢狲,为了掩饰自己打杀好人的罪过,就这样给我做障眼法。

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

难道只有你孙悟空能认得妖怪,八戒和沙僧就不认得?

这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说实话,你信谁,源于谁的看法与你想象。

人呐,其实最终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

但是人都是有劣根性的。倘若没有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你越坚信自己(再执迷不悟的话),就越容易将贤愚错置,黑白颠倒。

因为观众都是全知视角,所以才会痛骂唐僧是非不分,黑白颠倒。

可是,你想一想,假如你带一个团队,一个人屡次不听指挥还说自己本事强,另一个人顺着你的话说,处处彰显自己的老实,你愿意相信谁?

这下,明白了吧?

一个美少女,一个老婆婆,一个老公公,哪个看着都比孙悟空良善。

只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上一次如是,这一次,仍旧是。

师徒三人

嫌隙就像衣缝,一旦拉开,就会越扯越大,最终撕裂。

孙悟空本事越大,唐僧的疑心病就越严重。

如此,六耳猕猴才得以乘虚而入,让本就不信任孙悟空的唐僧师徒在孙悟空不在的时候又给孙悟空记下了一个“大过”——打杀师傅。

几乎是不约而同,八戒和沙僧就认定:

“不消讲!不消讲!这还是孙行者赶走的余党,来此打杀师父,抢了行李去了!”

而被救起来的唐长老,也毫不犹豫地说:

“徒弟,你们刚去,那悟空更来缠我。是我坚执不收,他遂将我打了一棒,青毡包袱都抢去了。”

当然,没有包袱不行,八戒第一时间自告奋勇要去索回包袱。

可是被唐僧回绝了,理由很简单:

“你去不得。那猢狲原与你不和,你又说话粗鲁,或一言两句之间,有些差池,他就要打你。着悟净去罢。”

唐僧心疼八戒的“老实”,所以让沙僧去冒这个险。

沙僧奉命到了花果山,果然看到一个孙行者,不仅如此,对方还告诉他,我这里什么都有了,根本不差一个唐僧,我自己去西天取经就是。

沙僧

六耳猕猴做的,未尝不是孙悟空心里想却没有做的。

当然唐僧沙僧等人不管,他们认定那个“假悟空”就是“真悟空”。

其实仔细想想,纵然孙悟空真有六耳猕猴的想法,那错就都在孙悟空吗?

当然不是。

作者早已在回目中作了提示: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悟空打杀草寇固然有几分不对,但唐僧优柔寡断,耳根子软,听信谗言,全然不顾师徒情谊,两次狠心驱逐孙悟空,做得更错。

此举之过,过在“道昧”。

“昧”在何处?放纵自己的疑心病持续发酵,从而做出了“放心猿”这样的事情。

六耳猕猴的本事是什么?

“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也就是说,六耳猕猴善于察言观色,知道师徒矛盾的前因后果,也知道适时出现,才能造成师徒之间的“认假为真”。

六耳猕猴只在合适的时候出现。

你唐僧放了“心猿”,自然就会出来“六耳猕猴”。

当然,某种程度上,是猪八戒的怂恿成就了“六耳猕猴”。

猪八戒

后来,当孙悟空和六耳猕猴一起打上地府的时候,谛听虽然听出了谁真谁假,却依旧不敢说出。原因也很简单——“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

这充分说明,当你不是足够强大的时候,说真话是需要代价的。

不仅如此,观音也不能辨。至于原因是否与谛听一样,就不好说了。

直到如来佛祖出手并且道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这“二心”,就只是孙悟空对唐僧的“二心”么?

当然不是。

《西游记》诗曰:“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

西行漫漫,归根结底,二心归一,收回自己的“心猿”(孙悟空),你才能取得成功。

悟空是谁?

悟空就是唐僧的“心猿”。

六耳猕猴,也是。

欲知更多《西游记》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4. 六耳猕猴是谁?为什么代替孙悟空成佛?

成佛的是孙悟空,不是六耳猕猴。

《西游记》原著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原文之中,作者始终写“两行者”“他两个”“两人”,看似真假难辨,但实则作者早于暗处埋下伏笔,这个伏笔就是作者描写二人说话时的称呼。真假未分之前,作者称呼孙悟空为“大圣”,而称呼假悟空为“行者”。如来分出真假后,作者仍称孙悟空为“大圣”,而称呼假悟空为“那猕猴”“那怪”。可见作者一直有意区分二者。最后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也是写“孙大圣忍不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

因此,所谓六耳猕猴代替孙悟空成佛,被打死的是孙悟空这种说法不过是营销号瞎编乱造而已。

5. 六耳猕猴是谁扮演的角色

六耳猕猴,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角色。如来佛祖所言的“混世四猴”之一。

趁唐僧赶走孙悟空、师徒生二心之际,变化成孙悟空的模样,为非作歹,打昏唐僧、夺走行李包裹,还自己变化出一队唐僧师徒,意欲自去取真经成正果。

六耳猕猴的本事和孙悟空一般无二,孙悟空久战不能与六耳猕猴分胜败,观音菩萨、诸路神将、唐僧师徒、幽冥众仙尽皆分辨不出真假,只有谛听和如来佛祖能辨认六耳猕猴的真身。

最后如来佛祖揭穿六耳猕猴本相,以金钵盂生擒,孙悟空一棒将其打杀,绝此一种。

6. 六耳猕猴是谁的手下

六耳猕猴如同孙悟空一样神通广大,而且也深知孙悟空曾轻而易举就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所以他必定也知道如来的本事,肯定能分出真假悟空,那他为什么还去送死?其实如来早就知道这只猴子,还有过一段恩怨。

  如来道:天地间有四猴不如轮回,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原来六耳猕猴也是盘古开天辟地时的一个神猴, 曾受如来指点迷津,但是猴子桀骜不驯并未听从如来教诲,如来未修得金身之前,六耳猕猴不信他的佛法,后来如来成佛修成金身,希望普化他,六耳猕猴依旧不信,冥顽不灵,后来如来送了六耳两件本事,一双灵明金目,能识万物本真,一副聆察六耳,能听众生本心。

  让六耳猕猴可到那六道轮回之内,万世万劫之中,去印证因果的道理。不料六耳猕猴傲慢堕身阿修罗入魔界,佛祖慈悲曾劝六耳:“轮回注定,并非你我 所能作为。你也不必怨我。” 再后来六耳猕猴被如来降服!

  六耳死后魂魄里有怨,化成孙悟空,去如来那被现回原形,其实也是希望与如来讨个前世的公道......谁知又被悟空打死。

  从识破到丧命,六耳没有辩解,也没有求饶,一句话没说,就被悟空敲死。可能此时他才明白佛祖的话吧!“轮回注定,并非你我 所能作为。多做善事!善哉!善哉!“六耳猕猴从万世万劫之中,去印证了因果的道理。

  六耳猕猴为什么不怕如来,他真正的师父是谁?

  讲到六耳猕猴其实也是很悲剧的,听如来佛祖讲,他本来也是天地间的灵猴,就那么无缘无故的被打死了,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灵猴不做,偏偏要去冒充孙悟空找死呢?

  其实是有原因的,他其实压根就不怕如来佛祖,他的师傅也大有背景,那么六耳猕猴的师傅到底是谁呢?为什么他的法力和武术和孙悟空一模一样呢!

  要知道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首先,我们要来看下孙悟空的师傅,孙悟空的师傅大家都知道是菩提祖师,而菩提祖师和如来佛祖的师傅又是混鲲老祖!

  能教出武功和孙悟空一模一样的来,无非就是这三位了,菩提祖师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已经教出了孙悟空,而如来佛祖也不可能,是他制服六耳猕猴,所以孙悟空才打死他的。

  所以,看的出来,六耳猕猴其实是混鲲老祖的弟子,是和如来佛祖、菩提一样的辈分,孙悟空都是他的小字辈,自然六耳猕猴不怕如来佛祖,只是学艺不精,最后还是被如来佛祖给降服了。

  但是,六耳猕猴能知道未来,压根就知道自己后面能复活,所以也不怕到如来那去走一遭,后来的六耳猕猴还是被复活了,在西游记后传的时候,无天佛祖到地府把六耳猕猴给救了,后面六耳猕猴就做为无天的第一号打手,去进攻佛教。

7. 六耳猕猴是谁变的

六耳猕猴也是天地间的一种灵猴,是四大灵猴之一,它也是女娲补天的时候剩下来的灵石。如来告诉孙悟空,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这四种猴子分别是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以及六耳猕猴。

8. 六耳猕猴是谁派来的

菩提

我们都知道,孙猴子的师傅是菩提,那同样六耳猕猴的师傅也就是菩提了,毕竟六耳猕猴是孙猴子的二心。

都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老祖,而悟空在取经路上也遇到了一个本领、模样,乃至兵器都和自己一样的假悟空六耳猕猴。可能很多人都好奇六耳猕猴的师傅是谁,在我个人看来六耳猕猴的师傅可能也是菩提老祖。一方面因为他的行为、举止,法力都和悟空一样;也只有同一个师傅才能够教导出这样的一个徒弟来。另一方面六耳猕猴也有可能是孙悟空心里的阴暗面,由孙悟空自身所幻化出来,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他的师傅还是菩提老祖。

9. 六耳猕猴是谁的坐骑

如果只论西游记的话,灵明石猴,通臂猿猴,赤尻马猴,六耳猕猴分别是混世四猴,他们不在五仙之内,不属于天地神人鬼;也不属于五虫的蠃鳞毛羽昆。这几个东西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在花果山中分别有两只,是孙悟空的四健将,其中有一只通臂猿猴类似于大长老,他好像什么都知道,是孙悟空的专业解说。小说没明确写过孙悟空就是灵明石猴,不过那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怎么看都是孙悟空的天赋。在《续西游记》一些明代同人小说中也有另外的石猴,《南游记》中还有孙悟空的女儿。至于通臂猿猴,在战国时期就有了白猿传功的传说,人类模仿白猿学习搏击和剑术。比如金庸的短篇中就有越女剑的故事,改编自赵处女的传说。我国现在还有流传的通臂拳,相传也是由白猿所传授。蜀山剑侠传中衡山派有牛逼的猿公长老,在武侠小说中猿公剑法或越女剑法被称为剑术之祖。其外还有张无忌在昆仑山遇到的白猿,习得九阳神功。封神演义中的袁洪实力与二郎神无二,他就是白猿。九天玄女也传授过白猿法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确实有点通晓神功武学的感觉。《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勾践十三年〉  越王又问相国范蠡曰:「孤有报复之谋,水战则乘舟,陆行则乘舆,舆舟之利,顿于兵弩。今子为寡人谋事,莫不谬者乎?」范蠡对曰:「臣闻古之圣君,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今闻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国人称善。愿王请之,立可见。」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桥,未堕地,女即捷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六耳猕猴又称久炼千灵缩地精,因为他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是一个学习能力超能的怪物,可以说拥有写轮眼的能力。在孙悟空跟菩提老祖学习的时候,说过此间无六耳,然而六耳猕猴学会孙悟空所有本领,很可能孙悟空一切行为都没逃过他的耳目。当然,换成禅道的解释,六耳猕猴可以说是孙悟空另一个化身,他的出现象是孙悟空精神分裂出来,象征的是孙悟空另一个心理。孙悟空的结拜兄弟猕猴王又通风大圣,大概也属于六耳猕猴一类擅于善聆音,能察理,能跟牛魔王、美猴王结拜的绝非凡辈。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不知道是谁把赤尻马猴牵强附会到无支祈,无支祈是被大禹击败一位巫族首领,在传说中被描述成妖猴,无支祈作为水神,他霸占长江一带,统领山妖精怪作乱,还强行把龙女抓来交配,生了三只龙猴混种的怪物,同样本领超凡,有人也认为无支祈是孙悟空的原型之一。在中国一些地区还存在猴神治水的传说,并非全是反面形象。

10. 六耳猕猴是谁识破的

如来。

首先说下观点:真假美猴王是孙悟空的一体两面,而世上也没有什么六耳猕猴。留下的悟空,是善心,打死的也是悟空,是恶念。

导致大家难分辨真假孙悟空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如来的混世四猴科普,其实这完全是如来临时胡诌的。

先说说真假美猴王的前因后果。唐僧一行人过了女儿国和蝎子精之后遇到一座高山,几个人嫌走的慢,孙悟空吓了一下白龙马,导致白龙马脱缰,唐僧脱离了队伍,然后被一伙强盗绑了起来,孙悟空赶到之后打死了两个头目。晚上寄住在杨老汉家里,杨老汉的儿子是那伙强盗中的一个,两拨人晚上在杨老汉家又照了面,第二天临走的时候,孙悟空又锤翻了那群强盗,于是就被唐僧赶走了。接着就是经典片段,“假猴王痴心夺行李,沙悟净千里追师兄”和辨认真假美猴王的环节。

从观音念紧箍咒难辨真假,一直到被谛听识破真身后不敢直言,推给如来。

如来说了这么一段话:

“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如来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请看分析:

一、“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这句话为后面引出混世四猴铺垫,先强调了有些事你们是不知道的,只有我知道,接着指出“有四猴混世,不计入十类之种”的言论。乍听好像是佛祖见识广博,实则是为瞎编的话做铺垫。毕竟论年纪他没有燃灯等古佛年长,论见识也没有观世音等菩萨三千化身行走天下来的广。

二、后面详细介绍的四猴也是有漏洞。先说灵明石猴,都知道指的孙悟空,是天地独一份,在有孙悟空之前,世上就没有灵明石猴,有孙悟空之后一直到辩真假猴王,也没人称孙悟空这种猴子叫灵明石猴,直到现在如来为了证明假猴子的身份,发明的一个词,这肯定没人知道啊。再说赤尻马猴和通臂猿猴只是花果山中两种普通的猴子种类,在书中第三回的第一段就有出现,至于所谓的“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纯粹是为了凑排比,空穴来风的,连生死簿都免不了,又怎么会有这些神通。最后再弄个六耳猕猴,再来句“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前面的铺垫是为了增加这一句的可信度,但细细品来,又能有多少可信度。再说了一个从来就没人知道的知识,如来又是从哪听来的呢?大概只有发明创造了。

三、侧面论证如来关于混世四猴的说法是胡说八道、章口就莱。如来瞎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中,先是一段如来天花乱坠的讲道,讲道结束后开始讨论西天取经的问题。

如来讲罢,对众言曰:“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这里西牛贺洲和南赡部洲的介绍直接实锤,西行九九八十一难,前期多是鸡鸣狗盗,后期都是妖魔鬼怪,甚至黑风山上的黑熊精都能算上谈佛论道的雅士,所谓“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也就那样了。

再看第九回开头是如何描写长安城的:

此单表陕西大国长安城,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汉以来,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华夷图上看,天下最为头,真是奇胜之方。今却是大唐太宗文皇帝登基,改元龙集贞观。此时已登极十三年,岁在己巳。且不说他驾前有安邦定国的英豪,与那创业争疆的杰士。

接着讲述了泾河龙王犯天条,魏征入梦斩龙,一派君明臣贤,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又是从哪看出来“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的。

可见如来是向来喜欢胡编的,而且往往编的时候不喜欢打草稿。

那最后被打死的到底是谁呢?

真假猴王是孙悟空的一体两面,一是存善之念,一是恶念集合,被打死的是恶念集合。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一个是西游记第五十八回的标题“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这一回主要写的是分辨真假猴王的故事,从珞珈山观音辨真假一直到雷音寺如来定乾坤,这里的二心指的就是真假孙悟空。一体二心,标题是有明确指示的。

还一个是真假猴王情节前后孙悟空的性格变化,之前动不动就口出恶言,又随随便便杀人,之后安安分分保唐僧西天取经,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主要是因为除了恶,留下了善,所以孙悟空前后的性格差距较为明显。

再有就是唐僧自此以后再没念过紧箍咒,从诱骗孙悟空戴上紧箍到紧箍形同虚设者之间的呼应。在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孙悟空因打死六个强盗被唐僧骂离,又被观音劝回戴上紧箍,在这一劫也是因为打死盗贼,出现假猴王,后一心归正,紧箍形同虚设,十四回的六个强盗和六耳猕猴都是悟空心中的邪恶。前后呼应同时暗示假猴王是心魔怨念,打死假猴王意为除魔向善。

11. 六耳猕猴是谁扮演的

蒋龙。《大话西游之爱你一万年》是由春秋时代(霍尔果斯)影业有限公司、乐视视频联合出品的古装魔幻爱情喜剧,由刘镇伟、朱锐斌执导,白一骢编剧,黄子韬、尹正领衔主演,赵艺、刘天佐、杜若溪、温心等联袂主演。

上一篇:S8扁鹊铭文4级搭配(s24扁鹊铭文)

下一篇:守护骑士带什么天赋宝宝(守护骑士带什么天赋宝宝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