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天赋小说(小说家天赋)
1. 小说家天赋
天赋有9种
1、语言智能。
这种人对声音、意义、文字的节奏都高度敏感,能用语言文字传递及理解复杂意义。
语言智能是应用最广泛的人类智能,诗人、作家、记者、演说家都具有发达的语言智能。
2、数理智能
进行概念及抽象思考、辨别逻辑及数字图案的能力。
这种人擅于计算、量化、抽象、关联、思考假设及命题,能顺序推理,也能归纳演绎。
他们是科学家、侦探、银行家和工程师。
3、肌体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Body Smart)
控制身体动作、技巧性操作事物的能力。
这种人能很好地操控身体、操作物体,他们很有时间感,身心能完美协作。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工匠人均有发达的肌体智能。
4、空间智能
Spatial Intelligence (Picture Smart)
进行精确而抽象的图像思考的能力。
这种人能立体思考,他们想象鲜活,能进行空间推理及图像处理,喜欢设计和装饰。水手、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建筑师、摄影师均具有空间智能。
5、人际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People Smart)
正确探知、恰当反馈情绪、动机、需求的能力。
这种人擅于理解别人,能进行有效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对情绪和性格很敏感,能在不同场景应对自如,擅长交朋友,有影响他人的能力。
优秀的教师、社会工作者、演员、政客都有人际智能。
6、音乐智能
Musical Intelligence (Musical Smart)
生产及欣赏音乐的能力,能轻松记住歌曲。
有音乐智能的人能分辨音高、音色、音调、节奏,音乐家和高水平的听众都需要具备这种智能。
7、博物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Nature Smart)
识别和分类自然界事物的能力。
这种人对动物、植物、云、石头……都非常敏感:在原始社会他们是好猎手;在农业社会他们是种植专家、产粮大户;在现代社会他们是植物学家、明星大厨。达尔文、袁隆平、日本的寿司之神,应该都是这种人。
日常生活中,那些超越常人的精明买家——对不同品牌、年份、型号的汽车、运动鞋、化妆品、酒都能分辨出细微差别的人,也具有“博物智能”。
8、生存智能
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Spirit Smart)
处理关于人类存在的问题的能力。
这种人是哲学家,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很敏感,会关心“为什么我们会死”、“我们从哪里来”之类的深层问题。
9、内省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Self Smart)
自我觉知,感受内心、价值观及思维过程的能力。
2. 顶级天赋小说
小说名称:大魔王`小说作者:逆苍天小说类别:玄幻小说小说状态:已完成小说字数:3790438字小说主人公:韩硕这就是你找的内个`
3. 小说家天赋加点
雷神天赋加点顺序推荐:优先升级元素爆发,然后升级元素战技,最后升级普通攻击。
在原神这个游戏里面,雷神这个角色他是一个辅助类型的角色,所以说他是不需要升级普通攻击的,毕竟升天赋的时候是很消耗材料的,所以说就没有必要为了升级普通攻击而消耗材料。
4. 小说中的天赋
小说主角们的天赋和小说的类型有很大的关系,不同小说主角的天赋不同,有的天赋可以拿出来,有的拿不出来,有的可以住人,有的可以治病。1、神奇血脉。神奇血脉这种天赋一般都是出现在修仙玄幻小说中,也可以认为是特殊体质。大多数小说中主角的神奇血脉一开始都是没有觉醒的,各种废材和卖惨,然后突然血脉觉醒,修炼逆天,吊打同级甚至是越级的对手,看的好不爽快。当然了,为衬托小说主角血脉的优越性,也会给反派一些次一点的血脉,不然没有对手的主角,怎么看都很平淡。
2、寄生灵魂。寄生灵魂一般也是修仙小说,当然一些都市小说也会有。即一个凡人突然有一次机遇,身体内存在两个灵魂,而另一个灵魂以前是非常了不得的大能,能够帮助这个主角拥有非凡的能力。即相当于主角是一个老怪物,主角属性得到了加强,还有一些保命的技能。试问,对手如何打的赢哦。
3、逆天宝物。随身携带逆天宝物转生是小说常见的套路,一个小说的主角身上没有一个逆天宝物,都不好意思做主角。这种宝物既然逆天,那么就没有干不了的事情。例如逆天宝物可以住人、当仓库、解毒、隐身、飞行等等,总之有了这个宝物,吃喝拉撒行住拿都不存在问题。
4、转生重生。转生重生的小说有很多,也非常的流行。通常转生重生会重现二世,即现在回过头来走前世一样的路,既然是转生重生,那么早已对未来的事情了然于胸,那还有什么好怕的。主角分分钟可以躲避各种危险,秒秒钟把妹,各种资源获取都不是事,因为剧本在手天下我有。
5、现代仓库。穿越类的小说喜欢使用这种仓库,各种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SHA人的、救人的都有,尿不湿、姨妈巾也不在话下。有这么个好宝贝,穿越回到过去,虐的对手不要不要的,把妹也成了行家里手。再怎么说,不管哪个年代的妹子,都爱吃、爱喝、爱玩嘛。
6、现代科技。这也是穿越小说常用的主角能力,学霸穿越啊,对于科技的掌握像电脑一样,是复制粘贴的,哪有什么学习啊。想想你在初中、高中学习累的跟狗一样,成绩还是中上,丢不丢人,气不气。
7、大能传承。没有传承的修仙世界是无趣的,这就像走路一样,低着头走路检不到钱那走什么路啊,做飞机算了。大能的传承可以让小说主角迅速崛起,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从而飞升仙界。
8、逆天身份。有一些小说比较正常,不会出现前面几种乱七八糟的天赋,简直有损读者的智商嘛。那么好了,给小说主角来一个逆天身份吧,然后从小流落在外,被各种欺凌,终于有一天被父母长辈寻获,从此乌鸡变凤凰,一发不可收拾。
9、骨骼惊奇。小说主角本身就是一个异类,具有各种特异功能。这种的小说还是比较少的,毕竟拓展性不是很好,整体的反派设定能力也不会太高,对于读者来说没有一种爽的阅读感,但与现实比较贴近。
10、寄生他物。前面有小说中自己的肉体被大能的灵魂寄生,那么自己的灵魂强大了,当然也能寄生他人了,甚至是物体,还自带系统升级的功能,简直给了你无限可能。
5. 天赋小说排行榜
无限之进化系统,无限召唤,无尽武装
6. 小说家天赋第五人格
九型人格里,5型人格对应的就是典型的intp,大部分intp都是学者型,理科类或者人文社科类学者这一类的人,他们爱好逻辑与抽象,享受宏观与意念,万物追求逻辑自恰,较少运用情感。
他们具有文学天赋,但是,intp作家都是典型的“识大体但无小爱”,作品构建出来的世界观非常棒,脑洞大,可以在故事情节上多下功夫。
缺点是不擅长写日常情感,主角情感不丰富,不容易引起读者共情。
7. 小说家的天赋
小说家带天赋,一般带双弹。因为你去救人的话你可以看到监管者的正脸。去收集记忆样本。到你拥有一个技能。然后救人这时候用技能控制监管者五秒。足以让你的队友有时间逃跑。。
所以不要带那个搏命,否则一个大天赋就会浪费掉。
再来一个回光返照大天赋,这是必须要的。因为开门战就靠他了。
8. 小说家天赋加点图2021
2021十大文化创意事件
时间在加速,时间也在变缓。有人困在时间里,有人则冲出了时间的约束。在行将告别2021之际,回看这一年时间长河的水面,总会有一些耀眼的“光斑”跃入眼帘。它们或让凝滞的时间流动得快了一些,或抓住了一些飞快消逝的美好事物的尾巴。不忘一些有意思的事,是为了抵抗平庸。而在有意思的事当中寻找意义,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1.菜市场里书法展
5月1日,艺术家邱志杰的书写计划——“民以食为天”,在北京市朝阳区三源里菜市场“开展”。近百幅书写了古诗词、流行语、招牌或菜谱的书法作品,挂满了菜市场的每个通道与角落。
这一融合书法、行为艺术、市井生活、人间烟火的日常展示行为,彻底颠覆了公众对于“书法展”的认知。让书法很大程度上走出了狭隘、精致、窒息的小圈子,拥有了蓬勃的活力,也刷新了公众心目中对于书法、艺术与艺术家的固有认知,让文化从高处落入尘埃,并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菜市场里书法展提供了一个切实有效的路径。
迄今为止,那些书法仍完好无损地保存于菜市场,摊贩们对此已熟视无睹,但前来打卡的慕名者看后无不“深受触动”,书法所承载的一种文化精神,无痕地散落于那些平常无奇的蔬菜身上,进入了购买者的家庭当中。
2.作家开讲脱口秀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大先、治辰、黄平等一些作家、编辑走上脱口秀舞台,旁边坐着的是李敬泽、梁鸿等嘉宾评委;4月25日,评论人毛尖在《宋方金和他的朋友们》所作的主题演讲刷屏……
作家走到了脱口秀的风口之上。这个风口很大,但没吹乱他们的衣袂和头发。在“蹭完”脱口秀的热点之后,他们纷纷回归本位,没人因此成为一名职业的脱口秀选手。在讲段子与搞创作之间,幕后工作的习惯与传统,力量巨大得像个漩涡,再次把他们卷入沉默当中。
但作家群体拿起脱口秀话筒,仍然具备标志性的意义,这意味着作家的表达正在被时代奋力地拖拽出纸张,虽然他们仍然想紧紧地粘结于印刷品上,但总有无形之手在拉扯着他们走入陌生之地。他们在讲脱口秀时的激动与紧张,并没有遮挡被话筒放大的声音里藏着思想的锋芒。莫言都带货直播了,别让作家脱口秀的舞台空着,2022的脱口秀舞台,作家们有必要卷土重来。
3.水下洛神舞刷屏
6月13日晚,《洛神水赋》(原名《祈》)作为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开场节目,赢得海内外网友喜爱。
《洛神水赋》交织了新鲜感、神秘感、熟悉感等多样元素,在调动起观众好奇心的同时,也给予观众满足感和想要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心——这也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它从来不曾衰竭,并且很容易被激发。
和《唐宫夜宴》一样,《洛神水赋》也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在没有赋予它们过重的文化责任的前提下,反而起到了很强的传播与输出效果,美是相通的,美是可以共情的。
视觉奇观会带来心灵的革命,被眼睛捕捉到的震撼影像,会激发心灵对美与未知的扩延想象,在赞叹”奇迹”之余,人们也会由衷地感谢美。
4.县长回应曹县走红
因为山东曹县一名主播的土味吆喝,山东菏泽曹县一夜爆红,诞生了“北上广曹”“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宇宙中心曹县”等“曹县梗”。
网络造梗向来是一柄双刃剑,因为“梗”的背后总是隐藏着网民丰富、复杂、细密的情绪,这种情绪往往由嘲讽、调侃、鄙视、羡慕、向往等构成,如果无法真实地辨别“梗”的本质,很有可能将好牌打坏。
山东曹县县长梁惠民对曹县走红的回应,成功地化解了“曹县梗”所隐藏的内在风险,她对网络情绪的客观认知与精准判断,以及一句“欢迎大家来曹县玩”,剔除了官方回应的僵化与无趣,在让网友发现“曹县实力”的同时,也对曹县风土人情与美食等产生了兴趣。这是一场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地方形象与品牌推广。
5.背后故事带红《漠河舞厅》
歌手柳爽的《漠河舞厅》发行于去年,但直到今年10月,才从短视频网站一路走红至各个网络平台。最直接的原因是,歌曲主人公张德全因失去爱人而常去舞厅独舞的故事被传播后,网友被他的深情所打动。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1987年5月6日发生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原始森林的一场大火,借助这首歌,再一次浮现于人们的记忆。
柳爽的歌词写得诗意而含蓄,单从歌词表面,更容易接受它是一首悲伤的情歌,而在张德全以及火灾的现实元素融入之后,《漠河舞厅》打开了它社会化的触角,为更多听众提供了更多的接受入口。于是,它从一首偏小众的音乐,变成了一个人人都能从中获取共鸣的流行歌曲。
像其他网红歌曲一样,《漠河舞厅》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包括明星在内的一些模仿与改编,但歌曲的本质无法和模仿改编造就的娱乐化相融合,因此《漠河舞厅》的走红也很快进入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在沉重的灾难面前,情感可以起到慰藉作用,但煽情与娱乐化又会把这种慰藉破坏掉。不管怎样,《漠河舞厅》都是2021年最令人难忘的一首歌。
6.书店开到慢火车上
4月23日,由济南开往泰安的7053次慢火车上,多了一家书店,“阡陌书店”入驻此次列车,这是全国首家开在火车上的书店,可以在缓缓而行的绿皮火车上买书、读书、聊书,让这列本就很有名的慢火车,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注意。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如果能在慢火车上更好。绿皮火车所承载的公众情感早已溢出,需要更多的接受体。这几年,在对慢火车的回忆潮当中,人们表达着对快节奏生活的抗拒,还有对美好事物逐渐远去的一种挽留之意。虽然知道无法抵挡,但仿佛只要内心还有眷恋,就能够证实自己并没有被时代彻底同化。
实体书店作为同样处在生存挣扎线上的产业,当它与早已被淘汰的慢火车产生联系,于是一种“化学反应”便产生了,这种反应给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以精准的一击。登上慢火车,坐在火车书店里翻书喝咖啡,这种临时的诗意生活,将会是许多人长久追寻的目标。
7.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校友合唱《少年》
2月5日,央视新闻抖音号上传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合唱团在央视网络春晚演唱的《少年》,一天之内获得点赞1300多万,“酷、帅、硬核、热泪盈眶”,成为网友评价这条视频使用最多的关键词。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平均74岁的清华校友合唱团,用一首歌完美地演绎了这句流行语。在他们合唱《少年》的视频中,丝毫看不到暮气,没有任何的呆板,自然没有拘束,这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仿佛一柄利剑,刺穿了长期以来借助广场舞、买黄金等行为,对老年群体进行讽刺调侃的叙事基调,呈现出老年群体的另外一副面孔。
当然,“清华”这个关键词,对于老年版《少年》受欢迎有着很大作用,它让人感受到知识力量之于生存状态的作用,它也能让人觉察到享受当下的一种乐观精神,像“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这样包含着青春热情的歌词,也驱逐了精英主义所包含的一些居高临下的成分。更为关键的是,合唱团与《少年》还为那些对老年生活抱有忧患意识的中年人与青年人,给出了一种可以借鉴的解决方案。
8.作家余华化身段子手
9月19日,贾樟柯导演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全国公映。作为这部纪录片镜头所对准的人物之一,作家余华在片中贡献了让不少观众发出笑声的金句。化身段子手的他,意外地为这部文艺色彩浓厚的纪录片,贡献了具有商业吸引力的笑点,为影片的宣传立下汗马功劳。
余华在电影中的段子,其实已在此前多年的采访或写作中讲过多次,但这些老段子之所以还能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刷屏,一是说明网络平台与传统媒体已经完全分化,两端的受众重叠性变得极低;二是说明在这个脱口秀时代,如果一部作品没法把受众逗笑,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大的关注焦点。《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公映中后期,将宣传重点转移到余华身上,这种妥协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余华的小说看上去沉重,但生活里的余华显得很轻盈,他在写作与现实当中,都找到了脚踏实地的落足点,这其中的智慧,远比他讲的段子更有探究的价值。
9.新晋网红张同学
临近年终岁末,家住辽宁营口一村庄的张同学,在某短视频平台的粉丝突破了1400万,他凭借剪辑节奏极快的农村情景短剧,呈现出真实的东北农村生活,看了容易让人产生怀旧、感动、唏嘘的情绪。
在铁山靠被平台封杀,李子柒与经纪公司产生纷争,网红产业被质疑的背景下,张同学仍然能够脱颖而出,让人看到短视频产业背后的巨大能量。张同学并不是李子柒的“替代者”,也并不靠哗众取宠出位,之所以受欢迎,恐怕还是互联网上庞大的关注农村的网民,以及四处流动的乡村生活情怀,需要张同学这样的人来讲述与表达。
随着影响力的剧增,对张同学的批评声音也开始加大,如同其他一些爆得大名的网红一样,张同学也被推到了一个略显危险的境地,这需要他在自我定位与认知方面、在创作与呈现方面,有敏感的意识与坦然的定力。互联网需要什么样的网红?这一问题必然又会在张同学身上进行再一轮的试验。
10.不好意思的文峰公司
12月10日,江苏文峰集团在公号上发表《不好意思,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一文,对上海文峰美容美发公司总裁陈某(“上海浩哥”)引发的舆论事件进行公开回应,认真的回应态度,与“上海浩哥”的荒诞一面,相映成趣。这也许是2021年成本最低的借势营销广告。
内部员工的“彩虹屁”,企业会议的“传销风”,使得“上海浩哥”所主导的企业文化,遭到了网友大面积嘲讽,虽然后来不乏有声音认为,这样的嘲讽有些过了,但事实上的舆论伤害已经形成,对于上海文峰来说,这会让其品牌吸引力明显下降。
江苏文峰所发布的声明,是为了避免舆论误伤而发出的,除了标题带有调侃味道之外,其内文基本上是严肃认真的,并没有“落井下石”,而且不失时机地推广了旗下几个其他品牌。
对于舆论的透彻了解,以及对于推广时机与口吻的良好把握,考验着经营者的判断力,这次不好意思的“江苏文峰”,就深深地从一桩负面事件中,好好地得利了一把。
9. 作家的天赋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家。
作家,是需要灵感的。
然而,灵感永远不会光顾一个无所事事的人。
一位学者这样概括:“灵感,不是心血来潮、灵机一动的产物。
只有当自己完全被沉思占有时,才可能有灵感。
” 俄国画家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
” 柴可夫斯基说:“灵感是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
灵感真的是一个令人敬畏的伟大而神圣的词汇, 不管是小说、散文、诗歌,还是剧本,任何一种文学体裁的创作,作家们都要面对创作灵感的问题。
灵感这个精灵很有意思,我觉得很像小时候学骑自行车。
第一天无数次跌倒,重重的;第二天车子就似乎听话多了,不再那么无情;第三天仿佛找到了一点感觉,心想所要的好像快来了;到了第七天的某一刻车子突然任你摆布了,你变成了它的主宰,此刻心花怒放,我想,这一瞬间的反应就该叫做灵感。
创作灵感最终以怎样的面貌或哪种形式或什么时间出现,似乎都不可预知,但只要坚持、坚守,心怀信念,它一定会到来。
我觉得灵感这个东西没有什么信誉可言,很捉弄人的,对它急不得,恼不得。
它绝不完全受你的主观支配,要么它迟迟不来,急得你抓耳挠腮,坐立不安;要么来得不够质量,不够深度,不够马力,派不上更好的用场,不足以调遣你迅速投入最佳的创作状态。
灵感到底从何而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涉及层面非常广泛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文学创作经验大至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但远远不只这些。
灵感来自作家的天赋。
你如果天生就是作家的坯子,那你选择作家这一职业当然对了,也就一定不乏灵感。
因为你的血液里流动的是作家的基因,所以你才会产生和具有创作灵感的潜质,但这种潜质必须要不断开发出来,事后才有产生稀世灵感的可能。
灵感来自作家的悟性。
人的悟性真的是有区别的,有的人看似知识渊博,但悟性不见得高,有的人没有什么文化,但总能悟出事物所折射的哲理。
具有悟性,遇事就能做出快速反应,就能举一反三,联想逍遥。
创作灵感就是作家在不断“悟”的过程中,一个个突然降临了。
灵感来自作家的学习。
学习是一把万能钥匙,它能打开众多疑惑之门。
人的一生中坚持不断学习,多读名著,多读大家、名家的文学作品,是获取灵感的重要源泉。
作为作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或经验,很多灵感就是在一本书、一个笑话、一个经典的句子中获得的。
灵感来自作家的勤奋。
我对勤奋的理解,就是一个人认真的、不懈地、刻苦地、从不间断地、富有成效地在做着一个又一个的有用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
于是,灵感也一定会光顾那些勤奋写作的人。
灵感来自作家的交流。
碰撞出火花,交流能有效提升信息浓度。
善于交流的人,往往能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一些启发、启示、能使人源源不断地接收到有用的信息流,从而分拣出一些有益的精神五谷,这些有益的东西积累得多了,输布周身,营养大脑,就不免产生创作灵感。
灵感来自作家的激情。
激情,是指强烈的激动的情感。
一个满怀激情的作家,他一定是充满好奇、热爱生活、情感夸张的人,他对人与事物的感受和认知也会更透彻、更超前、更深入。
激情与灵感似乎是同胞兄弟,灵感来了一定赋予人激情,有了激情,一定激发人的灵感。
灵感来自作家的观察。
观察,是有心人的特征。
细心观察、周密观察,是每一个作家的基本功。
生活中发生在作家周围的点点滴滴,不管是作家熟悉的事物,还是不熟悉的,都需要作家做长期而细致的观察,只有细心了解并熟悉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启发作家的创作灵感。
灵感来自作家的思考。
广度思考、深度思考、高度思考,都是获取高质量灵感的重要路径。
文学创作不能重复自己,更不能重复别人,要创新、要推新,怎么办?就要求作家对新问题、新事物,进行认真、深入、全方位的思考,在思考中做出判断,在思考中获得新的启示。
灵感来自作家的性情。
我相信,绝大部分作家是性情的,这是作家这个职业所面临和选择的人群特点。
具有性情中人的性格,相对要敏感、感性、重情感的多,容易被感动、被感染、被打动,当然,灵感在这时就容易产生。
如果像块冰,你都不感动,怎么去感染别人、感动别人、感化别人。
灵感来自作家的人生。
哪一个作家的作品,都没跑出他人生的体验和经历。
我想,作家的人生都伴随着各式各样的一串串酸甜苦辣,经历着相似的一番番春秋冬夏。
战争、灾害、坎坷、磨难、婚姻、家庭、知足、幸福,所有的生活阅历、经历,感悟、感受,都会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涌至作家的大脑,而后迸发出无尽的创作灵感。
总而言之,创作和实践是激发和捕捉灵感的最基本的条件。
“得之于顷刻,积之于平日”,愿作家们的文学创作灵感犹如泉涌,大作、佳作连连。
(周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