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天赋(陈丹青成就)
1. 陈丹青成就
主要作品编辑
群展
(部分)
·《全军美展》(《进军西藏》中国美术馆·北京1977)
·《全国美展》(《泪水撒满丰收田》中国美术馆·北京1977)
·《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西藏组画》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1980)
·《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展》(春季沙龙·法国巴黎1982)
·《中国当代艺术展》(曼哈顿·美国纽约1982)
·《群展》(圣塔安娜现代美术馆·美国洛杉机1987)
·《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哥根汉姆现代美术馆·美国纽约1998)
·《二十世纪新古典主义回顾展》(伍斯登现代美术馆·比利时2001)
·《中国·德国当代艺术对话展》(杜依斯堡现代美术馆·德国杜依斯堡2002)
·《最初的形象Ⅱ·当代纸上作品展》(艺博画廊·上海2003)
·《艺术与战争》(格拉兹美术馆·奥地利格拉兹2003)
·《感觉·记忆》(艺博画廊·上海2004)
·《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展》(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2004)
·《艺术与中国革命》(亚洲协会美术馆·美国纽约2008)
·《多伦5年·中国当代艺术回顾展》(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2008)
·《非常状态·中国当代艺术十二名家展》(墙美术馆·北京2009)
·《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名家邀请展》(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2009)
·《原曲2011夏季联展》 (原曲画廊·上海2011)
·《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路易斯·布鲁恩基金会·英国伦敦2010)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绘画篇》(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0)
·《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中心·北京2010)
·《精神与历程》(全国巡回展2010)
·《2010海上油画·雕塑名家邀请展》(张江当代艺术馆·上海2010)
·《轨迹与质变·北京电影学院60周年邀请展》(空间美术馆·北京2010)
·《青春叙事·知青油画邀请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10)
·《爱与希望·支援日本灾区儿童》(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1)
·《视觉记忆》(上海美术馆·上海2012)
·《四十年的故事·时间友谊艺术》(上海南昌2012)
·《融汇·拓新——海外归国艺术家绘画作品展》(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北京2012)
·《群珍荟萃·全国十大美术馆藏精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3) [2]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心·跳”》(意大利·威尼斯2013)
个展
·《陈丹青作品展》(纽约·美国)
·《陈丹青作品展》(波士顿·美国)
·《陈丹青作品展》(洛杉矶·美国)
·《陈丹青油画展》(国立国父纪念馆·台北1995)
·《陈丹青作品展》(香港科技大学艺术中心·香港1998)
·《陈丹青1968-1999素描油画展》(北京武汉沈阳广州南京上海2000)
·《陈丹青版画展》(三木国际艺术·北京2010)
·《陈丹青·归国十年》(中国油画院·北京2010)
策展
·《回到写生》(中国美术馆·北京)
·《面对原典》(中国油画院·北京)
·《上海记事·1960年代影像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杨明义百桥图展》(苏州博物馆·苏州)
馆藏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江苏省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
·美国哈佛大学
·欧洲、美洲、亚洲数十机构、藏家
画集
·《陈丹青素描稿》
·《陈丹青速写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陈丹青画集》(香港中文大学)
·《陈丹青画册·静物》(香港科技大学艺术中心)
·《陈丹青素描集》(广西美术出版社)
·《陈丹青1968-1999素描油画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当代艺术家丛书·陈丹青》(四川美术出版社)
·《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丹青素描油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文集
·《纽约琐记》上下集(吉林人民美术出版社)
·《陈丹青音乐笔记》(上海音乐出版社)
·《多余的素材》(山东画报出版社)
·《退步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退步集续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与陈丹青交谈》(上海文艺出版社)
·《笑谈大先生》(牛津大学出版社)
·《荒废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音乐在外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跟陈丹青聊天》(湖南文艺出版社)
·《草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谈话的泥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著
·《陈丹青说色彩》(湖南美术出版社)
·《我与西藏组画》(今日美术馆出版社)
编著
·《文学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论文
·《美术》
·《美术研究》
·《中国油画》
·《美术丛刊》
·《江苏画刊》
·《美术周刊》
·《美术家》(香港)
·《雄狮美术》(台湾)
·《艺术家》(台湾)
·《陈丹青谈艺录》
演讲
(部分)
·《鲁迅与死亡》(上海交通大学)
·《还原美国梦里真实的纽约》(北京大学)
·《异端的命运》(北京歌德学院2007)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美学与美术的对谈》(南京大学)
·《如何成就大师》(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文学与拯救》(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符号与中国文化》(中国科技大学)
·《读书的困境》(云南大学)
·《讯息与主见》(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苏俄影响与中国美术》(中央美术学院)
·《谁养活了艺术家——世界艺术赞助史浅说》(北京大学)
·《寻找艺术教育的原点》(西安美术馆)
·《阅读与书写》(暨南大学)
·《漫谈归国十年》(北京首都图书馆)
·《机会与困境·兼谈毕加索》(上海世博园中国馆)
·《历史还是现实?》(理想国沙龙)
·《谈谈中国艺术》(北京师范大学)
访谈
(部分)
·《油画家陈丹青》(中央电视台·科教·人物)
·《陈丹青出走清华》(中央电视台·新闻·新闻调查)
·《鲁迅已经面目全非》(《南方人物周刊》)
·《我最讨厌中国的卫道士》(《南都周刊》)
·《华丽转身转回深处》(《青年时讯》)
·《艺术的“中国世纪”来了吗》(《南方周末》)
·《不必证明是画家》(《新民周刊》)
·《赳赳国民》(《新周刊》)
·《我其实是个裸体的人》(《中国青年报》)
·《木心一个无解的迷》(《凤凰网》)
2. 陈丹青笔记
书:徐振亚的《土耳其旅行笔记》陈丹青《无知的游历》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一座城的回忆》(描述了很多过去伊斯坦布尔城的面貌)、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有一篇“圣索菲亚大教堂最后的弥撒”(西方文明彻底失去了对东方地区的领土控制)当然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最新版的LP对于旅行来说比较实用。纪录片NHK2007版丝绸之路系列《土耳其与库尔德的对立》、《文明之道》中有几集是关于马其顿帝国的内容、探索发现环球采风系列也有关于土耳其的纪录片《拜占庭帝国》、BBC《奥斯曼帝国》、《多瑙河渴望川流不息》。个人觉得还有一些关于塞尔柱突厥人的历史也可以看一下,其实土耳其最重要的历史就是拜占庭及奥斯曼的历史。在拜占庭之前的一些古迹很少了,拜占庭和奥斯曼都是非常庞大的帝国,欧洲有很多描述这段历史的片子,至于近代,大部分都是1战的事情,也有很多纪录片都会提到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的情况。
3. 陈丹青人物
答:这句话出自于陈丹青于2005年6月5日在北京鲁迅纪念馆所发表的演讲中,该稿也收录于《笑谈大先生》,意思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具有中国人的典型特点,且兼具“五四”时期学者的风范,就如一袭长衫,一双布鞋,一头短发,一条围巾,语言铿锵有力。
该部分原文摘录如下:“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4. 陈丹青 成功
1、吴冠中(1919-2010),既是油画家又是国画家,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享誉世界的绘画艺术大师。融合了中国笔墨的细腻与西洋油画色彩的和谐。用笔简练,诠释自然之美,耐人寻味。
2、赵无极,是20世纪华人当中最成功的打入国际艺坛的艺术家,他以其东方人特有的审美和智慧为20世纪的世界美术史谱写了精彩的一页。画作色彩变幻、气势磅礴,充满东方式的灵性和诗意。在绘画创作上创造了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代表人物。
3、靳尚谊,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我国当代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将欧洲古典油画精髓与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相融合,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4、罗中立,中国油画协会副主席。1981年油画《父亲》获全国美展一等奖,被认作是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5、陈丹青,艺术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曾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西藏组画》奠定了其中国美术里程碑式的历史性地位,被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经典之作。
5. 陈丹青图片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油画作品:朝圣的小姑娘
6. 陈丹青的水平
在中国油画市场上,大陆收藏家的投资方向始终追逐着本土画家。2004—2005年间最活跃的中国油画家主要有四个群体,他们作品的价位之高、增值幅度之大,成为中国油画市场蓬勃向上的象征。
第一、以吴冠中、林风眠、靳尚谊为代表的老一代油画大家,他们在艺术道路上已经取得辉煌,属于功成名就的巅峰人物,其作品的价位之高令许多后辈们望尘莫及。(吴冠中《鹦鹉天堂》,2005年11月17日北京保利,成交价3025万元;靳尚谊《小提琴手》,2005年5月14日中国嘉德,成交价363万元)。
《鹦鹉天堂》吴冠中
第二,以陈丹青、陈衍宁、姜国芳为代表的当代中年画家,他们都有海外成功艺术活动的背景,仿佛是去西天取回真经的唐玄奘,市场表现格外令人看好。(陈丹青《进城》之三,2005年11月5日华辰,成交价418万元;陈衍宁《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2005年11月4日中国嘉德,成交价1012万元;姜国芳《宫门》2005年11月4日中国嘉德,成交价253万元)。
《进城》陈丹青
第三,在2005年,北京有两个自发组织的油画学术团体备受关注。
其一是中国写实画派,发起人是刚刚故去的陈逸飞和杨飞云、艾轩、王沂东,此四人均为中国油画市场上的重量级人物,他们的作品单幅价格均已超过百万,其中王沂东的油画作品《深山里的太阳》,在2005年11月4日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拍出了506万元的个人最高价,震动了市场。
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自从这个画派公开露面之后,所有人的作品价格都开始猛涨,这其中包括一些原来并不怎么出名的画家。由此可见中国写实画派在中国油画市场上的号召力之大。
其二是中国现实主义画派,其成员包括孙为民、徐惟辛、忻东旺、郑艺、王宏剑、孙向阳和陈宜明等七人。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的教授徐惟辛。据中国艺术品门户网站雅昌网公布的资料表明,在2003年之前,他并没有作品被拍卖记录。
在2003年11月25日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他的代表作《圣地拉萨》以58万元成交,而另一小幅作品《藏女》在同年的广州嘉德拍卖会上,在2万元的估价上仍遭流拍。但在2005年12月11日北京翰海秋拍中,他的《打工图》拍出308万元,创出个人最高纪录,在短短的三年中,其作品的增值速度之快,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深山里的太阳》王沂东
第四,以刘小冬、王广义为代表的当代画家的作品开始受到喜爱先锋类艺术的收藏家的追捧。刘小冬的作品《死猪》,在2005年12月11日北京翰海秋拍上,以198万元成交。
《死猪》刘小东
中国油画院
中国油画院隶属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是集油画创作、研究、教学为一体的国家级艺术机构。中国油画院成立于2007年9月26日,是建国以来首家国家级油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集艺术研究、创作、教育为一体,这一发展战略构成了中国油画院成立的背景。中国油画院的专家由在院专职画家和特聘画家两部分组成,集合了当代中国油画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