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关战略(区域通关一体化到全国大通关)
1. 区域通关一体化到全国大通关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乡村振兴战略
国家战略是战略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性战略概括,指导国家各个领域的总方略。其任务是依据国际国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国家力量,筹划指导国家建设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达成国家目标。
2. 全国通关一体化两中心
答:全国通关一体化的内涵意义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
流程如下:
1.
预录入 区域内企业根据报关单填制规范,按有纸或通关无纸化方式录入 电子数据报关单、传输随附单证,向海关申报。
2.
电子审单 海关计算机系统对报关单电子数据进行规范性、逻辑性审核。对 不能通过规范性审核的电子数据报关单,系统不接受申报;对通过审核 且满足一体化逻辑检控条件的电子数据报关单,系统置相应的报关单 标志,相关报关单审核界面均显示“区域一体化”字样。
3.
通道判别、风险分析 系统根据区域风险参数进行风险分析,并根据区域通道参数条件 进行判别。对需由人工专业审核的,转区域审单中心专业审单人员进 行审核;不需人工审单的,由计算机自动审结。
4.
人工审单 专业审单关员根据相关作业规范、系统提示的重点审核内容等, 对报关单进行人工审核,并根据审核情况确定报关单后续处置方式: (1)审核通过的,审结报关单。
4. 什么叫全国通关一体化
清关一体化,简单说就是“多地通关,如同一关”,它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关最具革命性的变革”。一体化指的是有的企业在一个地方,但是货物的进出口可能在另外一个城市,原来海关的分布是按照属地化的,一个地方的海关自身是一个独立的监管体系,现在实现了区域通关一体化以后,企业可以自主地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和通关模式,以往需要在多关办理的手续可以在一个海关办理,进一步简化手续。
5. 区域通关一体化的意义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彻底改变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战略均衡,推动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加深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2、欧共体实施的关壁垒包括补贴、配额、反倾销规则等,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地区向欧洲的出口;
3、欧共体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一体化阻止了欧洲内部再度爆发战争;拨款解决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和社会上的不平等,形成了一个和而不同、更加多样的欧洲。补充:欧洲共同体: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总称。又称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
6. 区域通关一体化概念
是指已经申报地海关登记的企业,在以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方式申报进口货物时,如货物被布控需查验,除属于列明不得分流的货物外,海关允许需查验的货物分流至申报地海关监管场所实施查验的作业方式。
7. 全国通关一体化的通关流程
全国通关一体化是以“单一窗口”为依托,以“三互”大通关为机制化保障,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的高水平通关协作,是实现国家口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全国通关一体化的实施,将为企业带来更多便利,主要表现为办事更顺、通关更快、成本更少、获得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