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高效通关(中欧班列通了吗)
1. 中欧班列通了吗
2021年9月10日,全国首列“铁路快通”中欧班列正式发运,发运仪式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一列国际班列也通过“铁路快通”模式由霍尔果斯口岸进境驶往重庆,这标志着全国海关对中欧班列的监管进入全新阶段,中欧班列开行地与口岸地间的海关作业环节彻底打通。
2. 中欧班列开通了吗
中欧班列(重庆)于2011年3月19日开通,线路诞生至今已形成亚欧沿线、东南亚等区域的全覆盖,运输货值累积超4000亿元。
3. 中欧班列的开通有何意义
首先,中欧陆路运输方式更加多元均衡。中欧陆路联系距离长、面积广、覆盖国家和地区多,中欧铁路、公路、跨国油气管道等运输形式联动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陆路运输网络布局,衔接更加便捷。
其次,中欧陆路运输系统在中欧经贸往来中的作用日益上升。亚欧大陆不同地区的公路等级和通行里程大幅提升,特别是随着中欧班列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行,中欧陆路运输的承载量、运力、频次等都实现爆炸式增长,中欧陆路通道的新时代正在开启。
第三,中欧陆路运输的口岸通关和过货更加通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各国开通更多口岸,各国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之间的协调取得突破性进展,通关更加便捷,极大提升了中欧铁路和公路的运输效率,进一步放大了陆路运输便捷快速的优势。
4. 中欧班列通关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霍尔果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创新勤务模式,搭建最小“作战单元”,与海关和铁路部门积极沟通,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最大限度压缩查验时间,执勤民警24小时驻守一线,随到随检,保障中欧班列安全高效运行。
中欧班列是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铁路国际联运列车。目前中欧班列在全国的开行数量已累计超过4万列
5. 中欧班列开通的影响
1.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从重庆团结村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站,全程约11000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货源主要是本地生产的IT产品,2014年已开始吸引周边地区出口至欧洲的其它货源。首列于2011年3月19日开行,截至2014年8月1日,共开行114列,其中2014年开行22列。
2.中欧班列(成都~罗兹)。从成都城厢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至波兰罗兹站,全程9965公里,运行时间约14天。货源主要是本地生产的IT产品及其它出口货物。首列于2013年4月26日开行,截至2014年8月1日,共开行58列,其中2014年开行26列。
3.中欧班列(郑州~汉堡)。从郑州圃田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汉堡站,全程10245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货源主要来自河南、山东、浙江、福建等中东部省市。货品种类包括轮胎、高档服装、文体用品、工艺品等。首列于2013年7月18日开行,截至2014年12月17日,已累计开行92班,累计承运货物4.26万吨,货值总计约4.55亿美元。其中,2014年承运货物3.37万吨,货值累计4.05亿美元。[3]
4.中欧班列(苏州~华沙)。从苏州始发,由满洲里出境,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至波兰华沙站,全程11200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货源为苏州本地及周边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屏、硬盘、芯片等IT产品。首列于2013年9月29日开行,截至2014年8月1日,共开行16列,其中2014年开行15列。
5.中欧班列(武汉~捷克、波兰)。从武汉吴家山站始发,由经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到达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相关城市,全程10700公里左右,运行时间约15天。货源主要是武汉生产的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周边地区的其它货物。首列于2012年10月24日开行,截至2014年8月1日,共开行10列,其中2014年开行9列。
6.中欧班列(长沙~杜伊斯堡)。始发站在长沙霞凝货场,具体实行“一主两辅”运行路线。“一主”为长沙至德国杜伊斯堡,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全程11808公里,运行时间18天,2012年10月30日首发。“两辅”一是经新疆霍尔果斯出境,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全程6146公里,运行时间11天;“两辅”另一条经二连浩特(或满洲里)出境后,到达俄罗斯莫斯科,全程8047公里(或10090公里),运行时间13天(或15天)。[4]
7.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自义乌铁路西站始发,作为铁路中欧班列重要组成部分,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的首发线路,将贯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义乌铁路西站到西班牙马德里,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西班牙,全程13052公里,运行时间约21天。首趟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有41节列车,运载82个标准集装箱出口,全长550多米,于2014年11月18日上午11点多首发,是目前中国史上行程最长、途经城市和国家最多、境外铁路换轨次数最多的火车专列。
与其它“中欧班列”相比,“义新欧”创下了五个第一:
一是运输线路最长。比原来线路最长的“苏满欧”班列(全程11200公里)长1850公里,是所有中欧班列中最长的一条。
二是途经国家最多。除了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外,还增加了法国、西班牙,共计8个国家,几乎横贯整个欧亚大陆。
三是国内穿过省份最多。从浙江出发横贯东西,经过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在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共计6个省(自治区)。
四是境外铁路换轨次数最多。其它“中欧班列”在哈萨克斯坦、波兰两次换轨,“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还需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伊伦进行第三次换轨。
五是与第一批列入“中欧班列”序列的重庆、成都、郑州、武汉、苏州城市相比,义乌是唯一一个开通中欧班列的县级城市。
上述班列开行初期,各地政府通过补贴等措施培育市场,为保证班列稳定开行,树立中国至欧洲铁路国际联运品牌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6. 中欧班列是干嘛的
首先,中欧班列因为是我国政府的项目,也有补贴,但实际上,费用和海运相比,还是没有优势的,也还是要比海运高一些。但是在运输时效方面,时间要比海运时间短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里的优势比较明显。
中欧班列运输速度比较快,大约15-20天左右就可以到欧洲各国,货物运载量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因为是国家一带一路的计划,所以可靠性强。
海运的货物运载量要比铁路更大,而且费用比较便宜,整体运营成本比较低;但是速度慢,像是到英国的话,要大约30-40天左右,可靠性也比较差。
7. 中欧班列经过哪些国家通了吗
中欧通过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
8. 中欧班列怎么样了
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成功开行以来,成都、西安、郑州、武汉、苏州、广州等数十个城市也陆续开行了去往欧洲多个城市的集装箱班列。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铺划了西中东3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
9. 为什么要开通中欧班列
2018年11月30日下午,“齐鲁号”中欧班列(兖州—华沙)成功开行,本趟班列是兖州北站始发到欧洲的首列直达班列,也是山东省统一“齐鲁号”欧亚班列以来,全省范围内首列直达欧洲腹地的班列。
此次班列发车经过了兖州区物流业发展指挥部、济宁海关、兖州车务段、兖州区酒仙桥街道办事处、山东高速物流集团的通力合作,完成了直达班列从货源组织到检验、装箱、报关、施封等环节,共发送箱柜42个,主要产品是耐磨剂(白炭黑)、赖氨酸等,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经俄罗斯、白俄罗斯,直达波兰华沙,全程运行10800公里,运行时间15天。
“齐鲁号”中欧班列(兖州—华沙)的开通标志着兖欧班列正式纳入全省统一运营平台,有利于济宁及周边地区更好的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兖州“齐鲁号”中欧班列将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营,并规划建设兖州国际陆港和保税物流中心,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上再提速、再上档,使兖州成为连接济宁及周边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10. 正式启用中欧班列
坐中欧班列应该可以去瑞士,做中欧班列从重庆那里开始,可以一直到欧洲!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
铺划了西中东3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1]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发出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开启了中欧班列创新发展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