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八剑怎么通关(蜀国八剑怎么通关的)
1. 蜀国八剑怎么通关的
装备给刘备
刘备、赵云、诸葛亮、元歌、刘禅、黄忠、张飞
蜀国阵容
1、蜀国战士(7蜀国2战士)
刘禅+刘备+赵云+元歌+诸葛亮+黄忠+张飞+赵云
阵容解析:以蜀国为主要羁绊,回蓝快技能释放快,阵容成员输出核心多,多点开花;
2、蜀国魏国战士(3魏国3蜀国8战士)
典韦+曹操+吕布+刘备+赵云+诸葛亮+李信+花木兰+宫本武藏
阵容解析:以战士为主要输出核心的阵容,蜀国和魏国为辅助提升DPS和防御。
2. 蜀主八剑隐藏的宝箱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词为明代杨慎所作,清代毛宗岗父子将其放在全书开篇。
历史如滚滚的江水,昼夜不停地向前奔去,只有极少数的人能青史留名,流芳后世。
青山、夕阳的永恒更凸显了人事的瞬息万变。
古来的是非成败流传到后世,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首词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人事的无常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展现出一种笑看历史变迁的豁达和通透。
02
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原出自宋代南戏《张协状元》,《水浒传》第35回中被宋江引用。
缘分是人力难以操控的,众多世事,缘分到了自然就能成全。
而对于有些无缘的人和事,懂得放手,未尝不是好的选择。
03
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事至终总是空。
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踏实。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花开复见却飘零,残憾莫使今生留。
对于心怀理想和抱负的人来说,理想和现实的隔膜常常令人迷茫、徘徊,自我怀疑。
但只要脚踏实地,能在狂风暴雨的蹂躏中岿然不动,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莫因信念的动摇而事业未成,抱憾终生。
04
满庭芳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
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
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
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
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这首词是一位樵夫吟诵的,为菩提祖师所教授。
菩提师祖见樵夫生活辛苦,家中有老母要照顾,不能修行。
所以教他这首词,一为散心,二为解困。
日常生活中也可修行,词中所说的就是樵夫的日常生活,但能“狂笑自陶情”、“行歌市上”,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苦中作乐;“不会机谋巧算”,“恬淡延生”,淡泊处世,有“对月枕松根”般的生活情趣,就已超脱了平庸。
05
争名夺利几时休?
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名利本身无所谓好坏,是努力奋斗之人应得的胜利果实,水到渠成、实至名归。
但是世人见名利而眼红,为求名利而逼迫自己,甚至不择手段。
身心被名利所累,每日战战兢兢、劳劳碌碌,不得舒心和自由。
有多少人能从名利场中抽身回头呢?
06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第八十五回,悟空用乌巢禅师《多心经》中的这句话来提醒唐僧。
人的内心都有成佛的潜质,和佛一样的智慧与慈悲其实都存在于自己的心中。
一切的经文学习和修炼,都是为了将这个原本就存在于心的内在宝藏发掘出来。
外在的工夫最终还是要以自己的心为皈依,莫执着于外物而忘了根本。
07
好了歌
跛足道人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在世人眼中,神仙是神通广大的,神仙的生活是逍遥自在的,令世人羡慕。
然而,幻想成仙的世人,实际上是无法挣脱尘网的。
歌中举出四样:功名、金钱、美色和后代,是大多数世人都挂念心怀、无法抛却的。
曹雪芹在经历家难、饱尝人世冷暖后写下这悲歌。
我们默念此歌,也会感受到一切终将成空的悲哀。
但生活在尘世,这些都不能放下,不能轻易的抛妻弃子、放弃理想和志业。
最高的境界莫过于:看透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08
世难容
(妙玉)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妙玉大概是大观园里最孤僻的女孩,清高自许、目无下尘,与世俗中人难合。
太过清高,不食人间烟火,会难容于世。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高洁过度也会成为“洁癖”了,是一种病态的精神。
09
聪明累
(王熙凤)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王熙凤精明强干,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
机关真的能算尽吗?
一味地要强,做事心狠手辣、不留余地,甚至害了人性命也不以为意。
到最后,反而把自己也算了进去。
所以,做事不必太聪明,不必处处争强好胜,不妨有所保留,给别人留几分余地,也是给自己留了后路。
10
人物判词
(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落难时才能看清人的真面目,谁是真心、谁怀假意,前两句浸透着曹雪芹本人的深切体验。
后两句则是说,王熙凤接济过刘姥姥,当时是不屑于这穷亲戚的,但她后来成为救女儿的恩人。
你此时滴水般的善良,可能在将来会获得涌泉般的回报。
11
五美吟·西施
林黛玉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西施因貌美而被范蠡挑中,入吴国王宫,成为越王灭吴的棋子。
东施虽然容貌丑陋,却能在家乡平安终生。
正如庄子所说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美有美的烦恼,丑有丑的幸运。
祸福总是相依,相貌或美丽或平庸,家庭或贫穷或富贵,都会有幸运的一面,也会有不幸的一面。
12
临江仙·咏絮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3. 蜀主八剑怎么过
刘备造了八把宝剑: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用金牛山的铁矿,铸造八把宝剑,锋利无比,后世称为蜀主八剑。宝剑各长三尺六寸,刘备自己佩带一把,其它七把宝剑分别赏赐给诸葛亮、刘禅、梁王理、鲁王永、关羽、张飞、赵云。这八把宝剑上的文字全是诸葛亮亲自书写。
赵云的佩剑,据传被慈禧所得,因为慈禧非常喜欢赵云,喜欢看关于赵云的戏,后来慈禧得到了赵云的佩剑,也不知哪里来的,可能是心有所念必有回响,死后便用赵云佩剑做了陪葬。
1928年,孙殿英盗了慈禧墓,孙殿英就得了这把宝剑。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孙殿英被擒,赵云佩剑由开国少将肖永银收缴。
其他几把宝剑,目前下落不明。
4. 蜀主八剑是真的吗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陈寿《三国志》
父母双亡
诸葛亮从小出生于官吏之家,家里有一个哥哥诸葛瑾(后为东吴大将军),一个弟弟诸葛诞(后为曹魏大将军),还有两个姐姐,父亲是汉末兖州泰山郡丞,俸禄600石,再加上诸葛氏在琅琊属于名门望族,生活上也算得上是丰衣足食。但是在诸葛亮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离世,虽然后来父亲再娶一房,不过仅仅过了五年,诸葛亮的父亲也因病逝世,失去了家庭支柱,给这个家带来了很大的打击,由于太小无法支撑起整个家庭,于是八岁的诸葛亮、年幼的弟弟诸葛均以及尚未出嫁的两个姐姐全部由叔父诸葛玄抚养。诸葛玄的生活也并不稳定,先是听命袁术赴任豫章太守,后来又去荆州投奔刘表。
隆中对策
诸葛玄去世之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在此期间他熟读经典,研习兵法,并且时刻分析着局势的变化,当然最终也期望能够有朝一日大展宏图。都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恰巧此时刚被曹操打败的刘备也来投奔刘表, 但是刘关张三人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想要兴复汉室,当务之急就是任用贤人,后来司马徽和诸葛亮的好友徐庶纷纷推荐诸葛亮,后来诸葛亮又推荐另一人,那就是凤雏庞统(与诸葛亮同拜为军事中郎将,曾给刘备出上中下三计,不过后来不幸被箭射死),接下来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刘备三顾茅庐,年仅27岁的诸葛亮,在分析乱世如何破局之后,向刘备描绘着“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
火烧博望坡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这个典故最早就是出自于诸葛亮。曹操平定河北之后,派遣夏侯惇领军十万直逼南阳新野,虽然诸葛亮有退敌之策,无奈关羽张飞并不听从,诸葛亮只有借用刘备令剑方才威服二人,命两人各带一千兵马埋伏在豫山、安林之中;诸葛亮另外派遣赵云领老弱残兵,假装败战,引诱夏侯惇进入山林窄路;又遣关平、周仓、刘封等人潜入曹军后方,焚烧物资,曹军受制于道路狭窄,又处于树木交杂之处,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死伤十分惨重,夏侯惇等将领败逃回许都。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第三次火烧赤壁,百万曹兵惨败,最后跟随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从此之后,全军上下莫不佩服诸葛亮!
赤壁之战
在博弈论中,合作博弈是非常重要的类型,也就是联盟,从而达到两者的利益最大化。诸葛亮知道仅凭目前的实力对抗曹操,刘备并无胜算,因此只有寻求孙权的帮助,才可能相互抗衡。孙权并不想惹火烧身,而是采取观望的态度,两边都不得罪。诸葛亮亲自跑到江东,他先是给孙权分析了曹操打败刘备的后果,然后给了孙权两个选择:要么一起攻打曹操,要么向曹操俯首称臣。并且告诉孙权刘备决不投降,而且曹军远来疲惫,再加上北方人不善于打水战,曹军必败!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另外两场是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而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同时也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汉中之战
后来刘备向孙权承诺,一旦夺取益州,就会立刻归还荆州。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在张松的怂恿下,派法正到荆州请刘备保护益州安全。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刘备亲自率军在谋士庞统的陪同下进入了益州。后来刘璋发觉张松私通刘备,下令守关诸将不准刘备兵马通过,刘备直接向成都挺进。建安十九年,诸葛亮为了支援刘备,与张飞、赵云率兵溯长江而上,攻克巴东,与刘备会师成都,刘璋只能被迫投降交出益州。
建安二十二年十月,曹操准备南侵汉中,一旦汉中被夺取,刚占领的益州也将保不住。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对峙不下,曹刘双方都投入了非常多的战力,持续了将近两年之久,有30多万人参加战斗。刘备方参战将领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曹操方参战将领有:夏侯渊、曹休、曹真、张郃、徐晃、郭淮等,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可谓三国时期阵容最豪华的战争。在国难危机时刻,刘备派人到成都让诸葛亮调兵来支援,男子上阵杀敌,女子保证运送粮食,最终取得胜利。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汉延康元年,曹丕篡汉自立,传言称汉献帝刘协为曹丕所害,于是群臣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同意后,于221年称帝,国号为“汉”,任诸葛亮为丞相。至此,完全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制定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
白帝城托孤
在登基两年之后,刘备病重紧急召回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延至四月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蜀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南征,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十二月班师成都。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蜀建兴四年,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睿继位,缺乏统治经验,诸葛亮决定出师北伐。至于北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为了报答刘备,完成遗愿;二、如果不攻打曹魏,一旦曹魏强大之后,必定灭掉蜀国;三、将内部的阶级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
第一次北伐
建兴六年春,汉军准备北伐,诸葛亮放弃魏延提出的子午谷之计,选择了先攻占陇右作为进攻跳板的战略。由于蜀军的突然进攻,毫无防备的魏军手忙脚乱,姜维、梁绪等纷纷投降,顷刻间陇右五郡有三郡投降了诸葛亮。远在洛阳的魏明帝曹睿急率大军亲自坐镇,派大将军曹真防御赵云,张郃抵抗诸葛亮,徐邈率军反攻南安郡。诸葛亮料到张郃此番率军前来,必定来取汉军咽喉之地街亭,马谡请命应战,马谡是诸葛亮的心腹,诸葛亮再三叮嘱马谡,并要求马谡到街亭后立刻描绘街亭的山川地理图本以及安营扎寨的位置。又派大将王平作为副将,同时让高翔在列柳城接应马谡,又命魏延在山谷之中接应马谡。可是马谡根本不遵循出兵前诸葛亮安排的部署,执意将大军屯兵于一座孤山上,张郃派人,切断汉军水源。汉军因为缺水而陷入内乱,马谡弃军逃亡。张郃乘势进攻,汉军大败,街亭失守,蜀军丧失了全部有利形势。对曹魏产生极大震动的第一次北伐就此失败,回到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己也上疏愿意自贬三等。
第二次北伐
曹真和张郃在汉军撤出后,快速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平定,曹真又认为汉军今番进攻祁山失败,褒斜道又被赵云烧毁和大水冲蚀,下次该会以陈仓作目标,便派将军郝昭、王生等与千余人屯兵陈仓,重修陈仓城。对于诸葛亮来说,只要有一口气,就绝对不放弃北伐。建兴六年冬,诸葛亮听说魏军大举东进进攻东吴,于是领兵数万包围陈仓。但郝昭已筑好防备。由于曹魏已经事先在陈仓做好了充足准备,加上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相方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此时汉军粮草不继,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再退回汉中。
第三次北伐
建兴七年春天,诸葛亮遣陈式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率军牵制郭淮。魏军知道汉军主力到临,便紧急撤退,汉军顺利占领二郡。因成功夺取二郡,刘禅再次恢复诸葛亮为丞相。230年七月,曹魏想转守为攻,大司马曹真率主力军改为由子午道进发;大将军司马懿率军从汉水而上,欲与曹真军会师汉中;张郃从褒斜道进兵,直指汉中。诸葛亮知道魏军来攻后,立即加强要地的防守,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人。曹军的前锋夏侯霸先在曲折的谷中下营。被蜀地百姓看到,指示汉军攻击,夏侯霸在鹿角间战斗,最后援军到达,夏侯霸才得以解围。因蜀地艰险,期间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栈道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至九月,三路大军受诏撤退。同年,诸葛亮派魏延、吴壹入南安,魏延攻破郭淮,吴壹攻破费曜,最终取得了防守反击的胜利。
第四次北伐
建兴九年春,诸葛亮乘曹魏雍凉地区半年没有下雨,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堡,并在祁山堡东北修建卤城作为蜀军大营,曹睿改派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司马懿先派费曜、戴陵与四千精兵前往上邽防守,自己则率其他兵力随后前进。诸葛亮知道后,留下王平继续领军攻打祁山堡,自己率主力北上上邽。司马懿深知诸葛亮舟车劳顿,拒不出战。司马懿改为进军卤城,诸葛亮也撤出对祁山的包围,将全部军队集中在卤城,司马懿派张郃打通了和祁山堡的联络,并命他攻卤城以南的的王平,自己则率众进攻卤城以北的诸葛亮主力,力图以钳形攻势,击败诸葛亮。
六月,诸葛亮眼见粮草接应不上,而又收到后主刘禅下令北伐军撤退的圣旨,诸葛亮只有引军退回。都说兵不厌诈,司马懿强行坚持要张郃领兵追击,张郃无奈前往追击。最后于木门道,被埋伏于高处的汉军射中右膝,伤重病逝。第四次北伐之前,诸葛亮派李严负责准备粮草,后来,李严怕粮运不济,就谎称谕旨要求诸葛亮撤军,后被贬为庶民。
第五次北伐
诸葛亮考虑到前几次北伐都因为运粮不继,导致功败垂成,于是开始屯田生产粮食,虽然孙权权也响应蜀汉,率军十万北上攻魏,但被曹睿亲自率军打败。曹睿亲征迫退吴军之后,有人建议他到尚未分出胜负的西线督战,曹睿说“权退亮胆破,大将军已制之,吾无忧矣”,显示出相较与对东吴孙权的重视,诸葛亮的北伐可能并未对曹魏造成多大的撼动。
魏、汉两军相峙了百多日,其间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其后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想要激怒司马懿出军来进攻自己布置好的阵势。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司马懿假意上表给魏明帝请战。后来司马懿从诸葛亮派出的下战使者口中探得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使者答道:“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 上的责罚,都亲自披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告诉人说:“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认为诸葛亮活不了多久。
秋风五丈原
八月,诸葛亮病情日益恶化。诸葛亮病重之际,蜀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军前问候,同时询问国家大事。李福返回之前,两次跟诸葛亮谈话:“日前确实不曾询问,等到您百年之后,谁可以担负国家重任,所以就又返回。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又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费祎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没有回答。同时,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去世。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其后,司马懿视察蜀军遗留的营寨,感叹说:“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
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刘禅
5. 蜀八剑下落
方土、东极、波母、南极、编驹、西极、不周、北极当然是游戏里编的。
你就凑合着用吧!
6. 蜀国八剑怎么通关的啊
【蜀汉八神兵】 触发条件:
1,刘备为君主,等级大于20
2,刘备军攻破金牛山、火焰山
3,东极、南极、西级、北极、编驹、方土、波母、不周 皆未现时 事件结果: 刘备军获得东极、南极、西级、北极、编驹、方土、波母、不周 内政的时候会自动触发八神兵任务!
7. 蜀主八剑赵云剑在哪收藏
赵云,字子龙,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将领,一生追随刘备,忠勇无双,勇猛智慧,长板坡单骑救主,截江救主,汉水之战,智勇双全,威振天下,被蜀主刘备称之为虎威将军,赵子龙勇猛而且不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曾数次为蜀汉的发展出谋献策,是一位全能的将领,他的四字昵称为,虎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