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战日版通关(抗日反击战1.0攻略)
1. 抗日反击战1.0攻略
滇西缅北会战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地点是在中国云南省与缅甸北部交界地区,起始时间为1943年12月初。其战役目的为打通中印公路。1945年3月底,中国远征军、英军及麦瑞尔突击队于芒友会师,日军则失缅北要塞。
盟军由中美英三国军队联合组成,其中中国参战部队有中国驻印军、中国远征军等部队。战役总指挥为国军卫立煌将军,战役副总指挥为美军的约瑟夫·史迪威将军。日军主力为日军缅甸方面军,战役指挥有河边正三、木村兵太郎、田中新一等人,兵力总结达150,000余人。
缅北滇西战役历时一年半,盟军以阵亡31443人、负伤35948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5000余人,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收复滇西怒江西岸全部失地。
2. 抗日战略反攻战役
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1946年6月~1947年6月)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军集中193个旅,约160万人,相继对中原、山东、苏皖、晋冀鲁豫、晋绥、晋察冀、东北等解放区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军事进攻。人民解放军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按照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的战略方针”,坚决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中原战场:国民党军于6月底,以30个旅,30万人的兵力,围攻位于战场南端而态势突出的中原解放军。中原解放军以一部兵力分散坚持游击战争,以1个旅向东突围,与华中解放军会合,而主力分两路向西突围。第359旅8月底进入陕甘宁解放区,其余部队则展开于鄂豫陕、鄂西北地区,创建新的游击根据地。
华东战场:国民党军集中46万兵力,企图首先消灭苏皖解放军,或逼其北撤山东,然后在山东与之决战。华中野战军主力于7月中旬至8月下旬进行了苏中战役。同时,山东野战军分别在津浦路和胶济路上作战。待山东、华中野战军主力靠拢后,于12月至1947年1月,举行了宿北、鲁南战役。2月,取得了莱芜战役的胜利。至此,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歼国民党军20余万人的重大胜利。
晋冀鲁豫战场:国民党军在该区周围集中30万以上兵力,分路进攻,企图次第打通同蒲、津浦、平汉等铁路。晋冀鲁豫解放军先后发动了陇海路汴(开封)徐(州)段战役、定陶战役,11月进行了滑县战役,1947年1至2月,举行了巨(野)金(乡)鱼(台)和豫皖苏边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打通平汉路的计划,有力地配合了华东野战军的作战。
与此同时,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并太岳军区部队,从7至9月,先后举行了闻(喜)夏(县)、同蒲路、临(汾)浮(山)等战役,又与晋绥解放军相配合,于11月至1947年1月,进行了吕梁、汾(阳)孝(义)战役。以上共歼国民党军23万余人。
晋察冀、晋绥战场:国民党军25万人于1946年8、9月间先后占领承德和冀东解放区所有县城,随即从东、西两个方向,向张家口对进。晋察冀和晋绥解放军于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举行了晋北战役、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保卫战役,连续取得了易(县)满(城)、保(定)南战役的胜利。至1947年2月,基本上阻止了国民党军对晋察冀解放区的进攻。
东北战场:自1946年10月起,国民党军以50万人兵力,向南满根据地发动进攻,南满解放军首先攻克了西丰,并取得了新开岭战役的胜利。12月至1947年4月,举行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扭转了东北战局。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经受住了战争头8个月的严峻考验,虽暂时撤出了105座城市和一些地方,但却歼灭了国民党军66个旅,71万余人,迫使国民党军停止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3. 魔兽抗日反击战1.0攻略
侏罗纪公园 兄弟 荒岛余生 僵尸岛 LT生存反击战 这几个RPG地图比较不错,都可以建造建筑,可以单人玩,不需要玩家对战的,我也是一个人玩这些图的. 不过其中僵尸岛和LT生存反击战要单通很困难. 另外还有战役地图 自然的呼唤-蜘蛛女王 自然的呼唤-龙之回归 魔界 这几个战役地图有点类似魔兽自带的4种族战役的地图,有很多关的,不过地图比较大.
4. 抗日战争战略大反攻
《论持久战》书中三个阶段是: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战争实际情况:
第一个阶段基本是1937年—1938年秋,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
第二阶段就是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
第三阶段就是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 反抗反抗攻略
你至少也得说清楚,到底是什么事情吧!说到“反抗”,无非是遇到歹徒,或者被人强暴,再要么就是有人违背自己的意愿,逼迫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知道你所指的,到底是哪一种??
6. 抗日战争从防御到反攻
1939年12月是抗战战略相持阶段。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战略防御阶段;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汪精卫公开投敌,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3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对日伪军发起局部反攻,抗日战争也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7. 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开始
抗日战争分3个阶段是:
第一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标志是卢沟桥事变
第二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标志是日军改变战略方针
第三阶段:战略反攻阶段——德国法西斯投降,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标志是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此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顽强抵抗,与日寇浴血奋战。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规模会战,这些大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作战实力和精锐部队,中国军队以空间换时间,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战略相持阶段。
第二阶段:1938年到1943年底,是抗日战争中时间最为漫长的战略相持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又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1938年11月至1941年11月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武汉后,开始改变策略,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伪中央政权。国民党顽固派加剧了反共摩擦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妥协和分裂的方针,敌后战场开始发展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1941年12月至1943年底,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后期。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北上进攻苏联,亦不能西进进攻印度。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大发国难财,使其统治日趋腐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度过了抗战中最困难的阶段。
第三阶段:1944年初至1945年8月,是局部反攻和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时期。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攻。国民党军在滇西缅北作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赢得了美英盟国的巨大赞誉,但在豫湘桂战役中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溃败。豫湘桂战役的溃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了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中国共产党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获得人民的热烈响应。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本土先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我国东北。国民党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举行反攻。日本帝国主义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中国跻身世界四大国之列,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8. 抗日战争绝地反击
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成文用法
联合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9. 抗日 战略反攻
从 9.18 事变开始,到 1945 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大致经过了 三个阶段:
1、从 1931 年的 9.18 事变到 1937 年的 卢沟桥事变,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忙于围剿红军,而对日本则妥协退让,希望靠国际联盟制止日本侵略,抗日战争的形式主要是部分军队自发的抵抗日寇。
2、从 1937 年的 卢沟桥 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份结束的武汉会战,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日军进攻,中国国民党军队防守,国民政府逐步后退到西南大后方,而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则积极开往前线。
3、武汉会战结束后到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中日双方处于相持状态,虽然有战争发生,但规模不大、时间不长,日军只攻打一些重要城市比如 南昌、长沙、南宁、宜昌、常德,以打击中国军队为目标,或封锁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国民党片面抗战,日军进攻时国民党军队有些积极防守,有些则消极防守,所以战场不协同,自身损失大,对日军的打击力度小。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则深入到敌后乡村,积极发动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场抗战。
4、太平洋战争爆发 到 1945 年日本投降,是第四阶段。这一阶段日本在总体上是退守、撤退,不断收缩兵力到大城市,虽然也有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态势。由于蒋介石看到美国参战,抗战非常消极,坐等美军反攻、日军自动退却,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积极主动打击日军。
除了在国内抵抗日本侵略,中国还积极协助英、美在东南亚(属于太平洋战场)的对日战争,先后派出 十万余人出国作战,歼灭大量日军,保护了中国运输物资的交通线,更有力策应了盟国的太平洋战场。
抗日战争历史 14 年,遍及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全部省份及西南的云南、广西、贵州,国共军队共伤亡 400 多万人,平民伤亡不计其数,财产损失无可估量。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打死日军近 50 万人,打伤日军 190 多万人。
因中国的顽强抗战,日军被迫把大量军队留驻中国(日本投降时,关内还有 120 多万日军),无法向太平洋战场投入更多兵力,限制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能力,大大减轻了太平洋上盟军的损失,缩短了盟军反攻进程。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杰出贡献,正是这杰出的贡献,使得中国在战争中就废除了多个不平等条约,战争结束后成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从而进入大国行列。
10. 抗日战争反击战
一、对外的战争有:
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英国法国;帮凶美国俄国导火线——“马神甫事件”“亚罗号事件”
2、中法战争。1883年底至1885年。
3、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1895年4月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
5、局部抗日。1931年-1937年7月7日
6、全面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9日(这是中国战区受降日期)
7、建国后: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
二、国内的
1、太平天国运动和北方的捻军起义。1851年1月-1864年6月
2、义和团运动。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
3、1911年辛亥革命
4、1915护国运动,1916张勋复辟,护法运动。
5、1926-1927,北伐战争
6、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
7、1946-1949,全面内战及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崩溃。
11. 抗日大战斗攻略
淞沪会战(别称:八一三战役)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
武汉保卫战: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8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武汉地区抗击日军进攻的防御战役。
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