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钢琴简谱(小赋格钢琴曲简谱)
1. 小赋格钢琴曲简谱
开始:小汤,拜耳,车尔尼599,大汤,哈农,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巴赫小前奏与小赋格初级:小奏鸣曲集,车尔尼849,哈农,车尔尼299,巴赫创意曲集中级:哈农,车尔尼740,巴赫十二平均律中较简单的,贝多芬、莫扎特奏鸣曲集,肖邦夜曲,一般所谓钢琴名曲集(一般都不怎么难)高级:严格来说是爱弹什么弹什么,但克列门第名手之道和莫什科夫斯基的钢琴巧技练习曲都不错,而肖邦、李斯特和拉赫玛尼诺夫的练习曲则集难度和艺术性于一身。其余就是缺什么补什么,以前我左手力量差,也练过车尔尼718(左手练习),这就是因人而异了查尔斯·路易斯·哈农(Charles Louis Hanon, 1819-1900)法国著名的管风琴家、钢琴教育家、作曲家、合唱指挥家查尔斯·路易斯·哈农,于1819 年7月2日出生于法国北部一个名叫勒纳斯库尔(Renescure)的小镇上,父亲是是当地一所音乐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位音乐家。哈农不仅从小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而且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他的家庭是一个基督教世家,哈农本人也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三十岁时,哈农在故乡附近的滨海城市布洛涅的圣约瑟夫大教学任管风琴师及唱诗班的合唱指挥。1853年,他干脆离职,专门从事私人教琴和出版乐谱,以维持生活。为了心爱的音乐事业,哈农一生都没有成家,和他弟弟加上一位法语老师住在一起。在当地,他们三人是出了名的慷慨的好人和虔诚的教徒。心地善良的他是一位宽宏大度的人,不仅酷爱音乐事业,也非常喜爱孩子。哈农做了大量的慈善事业,他对待穷人总是慷慨解囊,对教会的各种工作都是认真地完成,他做的大多数工作都是义务性的,从不计较回报,每天做弥撒时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很多音乐家都自愧不如哈农,有人甚至说,“哈农是我们大家的楷模”。不幸的是,他因感染了肺炎,于1900年3月19日在布落涅病逝。哈农不仅是一位管风琴家、钢琴教育家,他还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曲家。除了一些声乐作品以外,还有大量的键盘和钢琴作品。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他在1871年所作的《钢琴练指法》The Virtuoso Pianist 。它既适用于初学者,又适合于钢琴家的热身练习,成为经典的钢琴技巧练习的教科书和宝典。只要正确地使用这本《钢琴练指法》,都能达到手指敏捷、灵活独立的效果。乐谱出版后先得到当时法国音乐界,钢琴界的赞许和推崇,特别是法国顶尖钢琴教育家马蒙泰尔和肖邦嫡传学生们的大力支持。1878年,它获得了世界博览会银奖,于1900年在美国和俄罗斯出版发行英语版和俄语版,并迅速流传到世界各地。除了《钢琴练指法》外,哈农的钢琴作品还有《少年钢琴家的欢乐》(作于1866年,含十二首小曲)、根据贝利尼和罗西尼的优美动机所作的《六首雅致幻想曲》(1871年)、根据爱尔兰旋律《心上人吉拉》所作的《幻想曲》(1863年)等。当时法国乡村教堂里,演奏管风琴的人大多数不识谱,都是靠听会了之后再演奏的,因此演奏得很不规范。哈农于1854年专门为这些人编写了《大众速成键盘伴奏法》。这本教材深受人们的欢迎,也因此哈农收到了教皇的贺信,并被授予“罗马圣塞西利亚作曲大师”的荣誉称号。后来,哈农还编写了《管风琴练习曲大全》(1863-1868,共四卷),还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基础和声教程》。另有《钢琴基础教程五十首》和《钢琴名曲精选》(编写及出版年不详)。声乐作品有:《七首赞美诗》、《五十首众赞歌》等
2. 小赋格钢琴曲简谱完整版
部分曲谱中,t表示主题的意思
3. 小赋格钢琴演奏
六级。
《晓风之舞》是我国当代著名音乐家丁善德的钢琴组曲《春之旅》中的第四首,乐曲创作于1945年春,这是丁善德从钢琴家转向作曲生涯以后创作和正式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它描写了人们庆祝胜利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作者盼望胜利的热切心情。
它是我国1949年前为数不多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是我国钢琴艺术的宝贵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至今在乐坛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是我国钢琴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 小赋格钢琴谱带指法
注意事项:入门时期虽然只相当于业余考级的1—2级,但是相当重要。以后的学习能否顺利进步,关键看入门时期是否开了好头。提请注意:
1、在前几节课必须调动学生的兴趣,必须重视认谱,学习正确的弹奏方法,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状态进行钢琴学习。
br> 2、入门阶段上课周期不宜太长,可考虑每周上两次课,上一次课者要重视和加强陪练;
3、入门阶段进度不能太慢;如果5岁多开始学琴,入门时期的学习最好在一年之内结束,时间过长,容易把学生拖疲。
4、入门时期必须有扎实的基础,才能进入下一个时期。
二、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含义:进入《车尔尼》599的学习之后,钢琴学习进入初级阶段,其程度大约相当于业余考级的2—8级,学习时间大约需要2—4年。
初级阶段主要教学目的:在巩固弹奏方法与识谱的基础上进行手指基本功训练和声部训练,能够理解与表现音乐、懂得一些作者、作品等方面的知识等,其核心问题是手指训练。
主要教材:《车尔尼》599、849、718、748,《莱蒙》、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小奏鸣曲》、《哈农练指法》以及各类中外乐曲等,也可以包括299前部或者大部。
注意事项:在本阶段的教学中,我们仍然应该以《车尔尼》教材为主线,适当补充复调等其它内容。目前还没有其它教材能够代替《车尔尼》。学习《车尔尼》最明显的感觉是不容易弹熟,弹熟的过程就是手指工夫提高的过程。加之《车尔尼》教材音乐形象较为单调,容易影响学生的兴趣,中途辍学者很多发生在这个时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
1、重视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始终有一个良好的状态;
2、重视音阶、琶音等基本练习的学习与训练。音阶和琶音是很重要的基本练习,很多正确的弹奏方法是在这些基本练习中掌握的;
3:《巴赫》作品不要上太早,避免复调的难度与《车尔尼》的难度迭加。上《巴赫》时,学生应该感到不难,才能喜欢巴赫,才容易学好。
4、重视记谱。视奏与记谱是一对矛盾,单纯重视某一方面都是不对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钢琴教学重视视奏忽视记谱,正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现在的许多考级和比赛都要求背谱。学生在回课时已经会背了,并不是坏事。
5、同时学习的教材不宜过多,每次回课1—3本书就够了,如果太多容易分散注意力,进步并不顺利。
6、关注学生练琴情况,指导练琴方法,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三、中级阶段
中级阶段与初级阶段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初级阶段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之后,逐渐进入中级阶段的学习,程度大约相当于业余考级的7—10级或者更高些。
这时期的教学目的是巩固前一时期的手指训练与声部训练,了解音乐史,欣赏更多的作品,学习一定的和声知识,背奏、精练一定量的作品。
主要教材有: 《车尔尼》299,《克拉莫练习曲》,《车尔尼》740,《莫斯柯夫斯基练习曲》,《巴赫二、三部创意曲集》以及其它中级程度作品;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的相应程度作品;肖邦、苏伯特、门德尔松等的作品以及印象派,民族乐派的作品等。
四、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与中级阶段可以有一个大约的分水岭:《车尔尼》299第三部分高质量学习完毕;考过业余10级良好以上成绩;《车尔尼》740高质量学习15条以上。这时业余学琴可以理解为进入高级阶段,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走专业道路的条件(并不是达到了专业水平)。本阶段可以作为将来是否走专业的分水岭,以便在时间与精力的分配上有所区别。本阶段要接触学习广泛的高级作品、大型作品。
这个时期的教学目的是精练及背奏大量的作品,掌握作品的精髓,并学习作品分析,作品创作等
5. 钢琴曲小赋格弹奏
巴赫的复调作品都有难度。
你如果不是为考试或比赛,只为欣赏或表演的话,可以选弹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第一首(C大调)的前奏曲(又叫做序曲),这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里最简单的、仅有的一首。
6. 小赋格曲谱子
常用的有倚音、波音、回音、颤音。
1、用来装饰旋律的音,叫装饰音。被装饰的音是“本音”。倚音是记在本音前后的小音符。有前倚音、后倚音、单倚音和复倚音。车尔尼599NO.73、车尔尼849NO.17、布格缪勒《牧歌》、小奏鸣曲克莱门蒂OP.36NO.5第一乐章、门德尔松《春之歌》都有体现。倚音弹得自然、时值弹够(贝多芬、莫扎特奏鸣曲)、必须圆滑的解决进入本音。
2、波音像一个小波浪标记,本音与上方二度音或下方二度音的反复。有上波音和下波音。车尔尼849NO.17、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中NO.1有上波音和下波音、巴赫二部创意NO.2和NO.5等等。
3、回音是有本音及环绕本音的上方音与下方音构成。分为顺回音和逆回音。海顿奏鸣曲C大调一乐章、G大调第一乐章等。
4、颤音用tr表示本音与上方二度音迅速反复交替。用的非常广泛。巴赫二部创意NO.4、门德尔松《船歌》、C套八级《月光》中时值很长的颤音。颤音弹起来要轻松自如、必须从上方音开始演奏。装饰音的运用是音符生动、连接,形象表达乐曲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能使平凡的的乐句增资添色。装饰音的演奏 装饰音的节奏处理,基本分为两大类:
1、弹在拍子上,也可以说弹在拍子内、拍子里、拍子中。意思是装饰音的第一个音准弹在拍点上。这就意味着装饰音占用了被装饰的本音的时值,而本音则要推移到拍点之后出现了。这种奏法用的较多。
2、弹在拍子前。意思是拍点之前弹出装饰音,把拍点留给本音。这就意味着装饰音占用的是本音的前一拍的一点时值。欧洲音乐作品,巴洛克时代和古典时代的大都采用“拍子上”的奏法。浪漫派以及以后的,大都采用“拍子前”的弹法。每部作品都有各自的具体情况,上述基本原则都会有许多例外。许多乐谱上已将装饰音的弹法按实际要奏的音符、节奏写出,比如巴赫、贝多芬作品等同时还用括号标出了装饰音记号,这时按写出的音符弹出就是了,不要再加装饰。这种情况在巴赫乐曲中常会遇到。
7. 小赋格钢琴教学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 28首 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在考级曲中也就3级左右。
8. 小赋格钢琴谱讲解
我是音乐领域创作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只有多练,要是你练琴有3,5年以上除非很大的跳跃的音,简单的小曲子基本上都不用看键盘。
你要是说现在练习的这一个曲子,那就出了多练还是多练了,背会手在键盘上的感觉就不用看铺子了
要是说哪一个比较难地方,盯住它弹30遍,数好了,谈完了基本也不用看了。
首先要会看无线谱吧:谱号、升降记号、拍号。然后要从手型开始练起:要像手里握着个鸡蛋或乒乓球,放到琴上后,手指要立起来,往里抠,用指尖。再接着就是乐理知识:像表情记号这些。
最好从汤普森开始学起。练手指手型就要从好哈农开始学起。这些练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弹练习曲,依次是拜厄、车尔尼599、849、299、740,克拉莫也许会与299一起练,这些完了就是专业的肖邦练习曲、李斯特练习曲。
除练习曲外,还有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二部创意曲与三部创意曲、十二音平均律;奏鸣曲有小奏鸣曲、莫扎特奏鸣曲;乐曲有约翰.汤普森(4册)、钢琴基本教程(4册)、中国名曲曲库(4册)、外国名曲曲选(4册)。在弹的时候,特别是乐曲,要了解这首曲子作者的生平、主要作品、作品风格和时代背景,不同时期的作曲家或钢琴家,他们的风格当然是不一样的。
还有,要多听。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找到感觉、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这样才会弹得更好。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手指上的功夫,一开始练手指一定要认真刻苦,打好基础,后面的才能弹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望采纳,如果你有更好的意见,请留下你宝贵的留言!
9. 小赋格曲 巴赫钢琴谱
九级A组(1),练习曲,车尔尼。 九级A组(2),前奏曲与赋格,巴赫。 九级A组(3),奏鸣曲,a小调第一乐章 (K 310),莫扎特。 九级A组(4),小丑,维拉.罗勃斯。 九级B组(1),练习曲,莫什科夫斯基 (OP.72.NO.5)。 九级B组(2),奏鸣曲,斯卡拉蒂 (G大调)。 九级B组(3),奏鸣曲(OP.2.NO.1),(F小调第一乐章,贝多芬。 九级B组(4),粤曲 “旱天雷, 陈陪勋。 九级选曲(1), 波兰舞曲,肖邦 (OP.40. NO 1)。 九级选曲(2),前奏曲,普罗科夫耶夫。 九级选曲(3),月光,德彪西。
10. 小赋格钢琴曲简谱图片
钢琴初学教材得看什么年龄段。 小汤姆森是适合年龄较小的儿童,通俗易懂而且附有图片,很有意思。 如果年龄稍大一些,理解能力稍强,可以直接从拜厄开始,顺便回答你的问题,拜尔和拜厄所说应该是同一本书,只是拜厄是教材封皮的正规,拜尔是大家一般口头上说的。 拜厄可以和哈农一起进行,哈农是针对指法练习的,难度不大,特点就是每一条都有固定的指法规律,读谱难度较小,拜厄重点练习各种音符位子,节奏以及弹奏方法等等,是初级入门较快的一种教材。 599 849 299 740是车尔尼的钢琴作品,你所说的顺序是很正确的,599是初级入门的练习曲,但相对拜厄来说,难度稍大,练习可以在拜厄之后。关于教材样子,只要书名说对就可以,因为各教材发展到现在,都会有不同版本,但是基本内容差不多。
入门教材都
《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俗称《小汤》
它采用中央c入门法,从中央do开始学起,分别向上下扩展音域,第一册学完后,高音谱表认读到第二线,低音谱表认读到第四线。从第二册开始采用对比的方法,呈块状音区推进。如《跟着队长》向上推进到小字二组c,《小夜曲》向下推进到小字组c。《小汤》以中央c入门法为核心,逐步渗透音符时值(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八分音符……)、节拍(4/4、2/4、3/4……)、调号、和弦等知识,逻辑鲜明,合理得当。《小汤》采用断奏入门,让少儿体会到手臂重量弹奏法,较为科学。
《小汤》采用中央c入门法,一课学一个音,逐步向上下推进。这一方面使幼儿学得扎实,但另一方面也造成很长一个阶段,双手挤在中央C周围较窄音域弹奏现象。《小汤》使用大拇指弹奏中央C,(大拇指是最难支撑和站立的手指之一),并且双手挤在胸前,不利于手臂力量通畅地贯通下来。(双手位置与肩等宽状态下,力量下落最通畅)。《小汤》由断奏进入到二音连奏(落-滚)技术时,曲目量不够充分。而且,在一进入第三册,出现了乐句概念(加连线)。许多缺乏经验的教师,要求学生随之改为连奏。这样突然的变化,学生无法适应,造成许多学生用按压的方法弹奏的现象,随即出现所谓的“颠手腕”的毛病。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二音连奏——三音连奏——多音连奏(乐句)”的循序渐进的过度阶段。
《小汤》三册之后,技术课题不够明确;连线、句法也强差人意。《小汤》虽然使用了大量儿歌、名曲,但对于中国孩子,其音乐语言仍然是陌生的。这恐怕是所有外国教材都存在的问题。老段我把《小汤》当做辅助教材和其他教材一起使用,但主要用一、二册,三册以后就只是选弹其中的一些乐曲。
《大汤普森》的前言中第一句就说道——“本书是为一年级小学生设计的”,也就是说《大汤普森》是为较大一些的学生编写的入门教材。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是让学生弹到《小汤》第三或第四册时,开始进入《大汤》。这是一个不错的安排。
《大汤普森》的优点是曲目丰富多彩、生动。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给学生布置曲目,不必每一首都弹。
《大汤普森》不足:
很多曲目(特别是第一册)奏法、连线不清楚,需要教师为学生再勾画一下,不能机械地按教材弹。
《幼儿钢琴启蒙教程》(谢耿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幼儿钢琴启蒙教程》认谱之前,先要求幼儿弹奏“音束”(clusters),若干手指同时弹下,(避免了幼儿单个手指软弱,缺乏支撑能力的问题),以体会手臂力量通畅向下的感觉。《幼儿钢琴启蒙教程》是多音入门法。读谱伊始,《幼儿钢琴启蒙教程》就要求学生认识CGF三个音,之后很快介绍了五个do,及其位置特征。在短期内,幼儿的弹奏就能扩展到整个键盘很宽广的音域。
该教材还要通过音程概念及音程指法关系加以引导,让幼儿加强对音符关系的认识,形成快速反应,从而加速视谱能力。如从学习读谱开始就介绍了音程概念,弹的小曲旋律音都是二度关系。之后旋律音阶段性出现三度关系——四度关系——五度关系……孩子很早就树立起这样的感觉:二度级进是相邻的两个音,用相邻的两个手指弹奏;三度跳进的两个音要在线上都在线上,要在间上都在间上,要隔过一个手指弹奏,一般用1、3指、2、4指或3、5指弹奏;四度跳进在谱子上看隔开一线一间两个音,弹奏时常常用1、4指或2、5指;等等。这就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从乐谱到指尖”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视奏能力。试想,当我们弹奏一串快速跑动的音阶时,在瞬间不可能把它唱出来、反应出音名再弹,而是看到了形状就直接反应到手指了。就是这样的道理。
《幼儿钢琴启蒙教程》在从断奏到连奏过度上十分扎实,有许多乐曲可练,如《布娃娃》、《拔河游戏》、《布谷布谷》等等。
《幼儿钢琴启蒙教程》下册附有“小小作曲家”栏目,鼓励孩子进行创作的探索。——如果这一内容能有机融入各课之间效果可能更好
乐谱字体有点小,对幼儿读谱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参考像《小汤》一、二册那样的大小就好了。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但昭义、王雁编著 四川文艺)
该教材采用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比较科学的教学路子,按照技术课题,循序渐进地汇编了大量优秀曲目。第一章钢琴弹奏基础部分,分为“落指”(音束——单音——双音——和弦)、“走步”(两个手指的连接弹奏——三个手指的连接弹奏——四个手指——五个手指)、“手指基本练习”(用C标兵音对称记忆、移位、延伸扩展识谱能力——五指原位的自由移位……)第二章奏法与技法部分,分为两手交替连接的弹奏、跳音、落滚、连音、连音与断音、层次、双音、和弦、分解和弦、轮指、复调、侧击、装饰音、踏板、音阶、琶音、半音阶等等。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
该书严格来说不是教程,不能按照常规那样从第一首乐曲教起,弹到最后一首。它需要教师根绝教学对象,从中甄选教学的内容,合理把握弹奏数量和进度。亦即,该书给出了各种原材料(配菜),教师需要像厨师那样去根据顾客(学生)胃口烹饪。
《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用的是高音谱表入门法,在40多课时,突然出现了低音谱表,让许多学生措手不及,读低音谱表成了大难题。
作为入门教学,已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问题多多。但是它并非一无是处,在学生弹奏到一定程度后,再使用《拜尔钢琴基本教程》做专项训练,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从12课开始的五指固定手位的练习,对训练两只手的呼吸、手指用力的平衡和声音的均匀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套教程以程度深浅分为五辑共24册,每一辑均由基础、乐理、演奏、技巧和视奏5个分册组成。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对应。该教材力图使孩子们在学习钢琴的同时,接受全面的音乐教育,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培养儿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综合能力。
《巴斯蒂安》各分册单独成册,可以说是优点,对某些教师来说也可能是缺点,因为使用起来太复杂繁琐了。另外,它毕竟是国外引进教材,一些原本设计很好的亮点,由于非母语问题,对中国孩子来说,根本不可用了。如:第二辑-乐理-第14页,“音符重组”练习,——重新组合每组字母,使它们成为一个英文单词,用四分音符、二分音符或全音符把每个单词画成音符。共四个小题,第一个是AGB,答案是bag“包”。
除了以上钢琴入门教材之外,李斐岚,董钢锐编著的《幼儿钢琴教程》也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我和我的钢琴》、《新世纪儿童钢琴启蒙教程》也各有特色。特别是《新世纪儿童钢琴启蒙教程》曲目风格与类型多样化,随书附赠cd,每首乐曲都有示范与伴奏两种形式,初学者可以充分享受乐队伴奏带来的无穷乐趣。注重培养初学者的创造性,每课都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快乐钢琴儿童基础教程》(上音),它有演奏、乐理、技巧三个分册,路子跟《新世纪儿童钢琴启蒙教程》、《巴斯蒂安》相差无几,优点相同,弊病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