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口通关条约(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
1. 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
答案A
本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地理知识,以具备初步的读图、识图能力。通过阅读《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可知,《天津条约》中开放的最北、最南口岸分别是营口、琼州。故正确答案是A项。
2. 增设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
1858>: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清政府赔偿英法两车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产损失200万两白银
1860>:清政府承认>有效
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准许华工出国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 天津条约的通商口岸有哪些
通商口岸就是约开商埠,是商埠的一种。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共有16处(包括《南京条约》5处通商口岸、《天津条约》10处通商口岸和《北京条约》1处商埠)。
1842年,南京条约中划定的通商口岸由北至南依次为 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加上原来唯一的通商口岸 广州,一共五处。英国也由此逐步打开了中国市场。
4. 开设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
主要内容是:
①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③外籍传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④外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
⑤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⑥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
⑦对英赔款银400万两,对法赔款银200万两
5. 天津条约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不列颠(英)帝国、法国、俄罗斯帝国(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87年与葡萄牙签定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亦称《中葡北京条约》。
中英北京条约》共9款,主要内容有:1.1858年秋大学士桂良等与英专使额尔金所达成的英公使暂不驻京的谅解无效,英公使是否驻京由英国决定。2.赔偿英国军费600万两和英商的损失200万两。占领天津、大沽、登州、北海、广州等处英军,赔款交清时方才撤离。3.凡有情愿出国做工之华民,“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4.中国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5.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6. 天津条约的11个通商口岸
清政府与英国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
约文中英文共10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7. 天津条约10处通商口岸
辛丑条约并没有开放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
《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条约规定: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8. 天津条约11个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的签定时间1958年6月13日。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1、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2、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4、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
《天津条约》意义:
1、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3、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于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结束。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9. 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
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牛庄口 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
10. 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有哪些
1858年6月,清政府在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的形式下,被迫同俄,美,英,法四国分别订立了《天津条约》。其中有一条规定:增设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牛庄(后改为营口),登州(后改为烟台),台南,淡水,朝州(后改为汕头),琼州十处为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