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发 > 测试

什么是黄河的自然属性(黄河的自然条件)

1. 黄河的自然条件

黄河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是几字型大弯。一,滚滚黄河北流水,滋润了大西北干旱地区,是天下黄河富宁夏,富河套。富西北干旱地区。

二,大河奔流穿过西北地区崇山峻岭,形成了巨大的落差,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大黄河,使黄河变害为宝。

三,是伟大的黄河在数万年以来造就了华北平原,黄淮平原。没有它的运动就没有大平原的形成。

四,黄河的泥沙还在继续为我们国家造陆地。是伟大的母亲黄河每年为它的儿女造了数十亩地。

所以黄河才是中国人民的真正伟大奉献的母亲!

2. 黄河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1)变化:北部河道向东移动,南北航程缩短原因:隋朝时,长安、洛阳是我国的政治中心,黄河流域是经济重心。元朝时,政治中心东移,经济重心南移,经济上对南方的依赖性增强

(2)物质文化关系是一方面,自然对物质文化景观影响较大,主要反映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京杭运河沟通南北五大水系,沟通了南北航运。但后来由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而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另一方面,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的影响。京杭运河沟通了南北内河航运,活跃了商品经济。沿岸地区可运用大运河进行排涝灌溉,开发运河沿岸的旅游资源,带动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

(3)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3. 黄河的自然环境

黄河水系自然环境特点:

1,水量不稳定,年内变化相差 悬殊.

2,水体含沙量大,多年平均含沙量大约为34.6公斤/立 方米,最大量为88公斤/立方米,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区,该 区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 7亿吨。

4,黄河下 游地区河床高于地面3〜5米,成为世界上闻名的地上河,由于下游河床高于地面,沿岸城市、工厂的污水不能直接排 入致使下游的水质好于上游中游

5,黄河有很强的自净 能力,污染物浓度能较快下降。

4. 黄河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千米;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千米。

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 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千米。

2、地形地貌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 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3、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4、水文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

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千米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主要有呼伦湖、贝尔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岱海、居延海等。

5、矿产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自1958年以来,中国获得国际上承认的新矿物有50余种,其中10种发现于内蒙古,包括钡铁钛石、包头矿、黄河矿、索伦石、汞铅矿、兴安石、大青山矿、锡林郭勒矿、二连石、白云鄂博矿。

5. 黄河流域自然条件

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目前的开发只能占其一小部分,如果不丰富,占的比例就大了;我国的国力还比较有限,而且开发晚;我国的开发水能资源的技术比较落后,所以利用率不高;我国的水能资源开发的环保技术比较落后,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

6. 黄河流域的自然特征

黄河在上游形成“几”字状,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呈矩形的河流,其特有的曲线美当属世界大河之首。大约在50万年以前,黄河流经的地方并没有大河,只是一些湖泊和小河,像星星一样密密分布。黄河不但以“地上悬河”闻名世界,且黄河水素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最大年输沙量可达43.9亿吨,平均年输沙量也可达16亿吨。这16亿吨泥沙中有4亿吨沉积在河道中,12亿吨被带入海口。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凌汛;中游含沙量大;下游多地上河、凌汛。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7. 黄河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黄河形成的时候还没有具体的朝代,而且黄河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的 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

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详解: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备注: 地质历史时期主要是指现代以前的即第四纪全新世以前的各个地质时期。

上一篇:王者荣耀猴子惩戒铭文(王者荣耀猴子铭文怎么搭配伤害最高)

下一篇:花木兰32攻速铭文(花木兰攻速阈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