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梗传通关攻略阻止相爱(水浒传梗图)
1. 水浒传梗图
有一些人物对应关系,比如:
刘备vs宋江,相同之处:志向远大,手里都有钱
不同之处:宋江在哪都被认大哥,刘备只能四处认老师,投靠别人
卢俊义vs吕布,相同之处:都是武力天花板,听不进忠言 不同之处:卢俊义顶多有点傻,吕布是人品不行
吴用vs诸葛亮,相同之处:都是智商天花板
不同之处:丞相是士族,军师只是个教书的
关胜像关羽就不用说了吧
从原文描述看,除了胡子其他都像。关羽身高更高。
张飞vs林冲,相同之处:长得相似,武器也都一样 不同之处:性格不一样
花荣vs赵云,相同之处:长得帅,与主公关系深 不同之处:云妹比较自由,花荣还得被欺负,有点傲
朱仝vs关羽,相同之处:长得像,重义气 不同之处:朱仝对任何人都很平和,关羽对外人很傲
2. 水浒传梗概图
《水浒传》结局:宋江、卢俊义等领袖接受朝廷的招安,还是被朝廷中奸臣毒害,宋江恐李逵再叛朝廷,将李逵毒死。吴用、花荣闻讯极悲,在寥几洼哭祭宋江等人后,双双白缢而亡。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浒英雄事业,仅因宋江一念之错,除李俊等人隐逃外俱遭惨死。
《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然后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3. 水浒传斗图
热火朝天、如火如荼、轰轰烈烈、不相上下、旗鼓相当
1、热火朝天
读音:rè huǒ cháo tiān
解释: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但这几天热火朝天的参军运动,也冲击着他们的身心。”
2、如火如荼
读音:rú huǒ rú tú
解释: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出处:巴金《家》六:过了两年“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
3、轰轰烈烈
读音:hōng hōng liè liè
解释: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轰轰烈烈,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4、不相上下
读音:bù xiāng shàng xià
解释: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出处:唐·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译文:隐藏在树叶的下面,仰着头咬叶子,像饥饿的蚕子吃桑叶那样快
5、旗鼓相当
读音:qí gǔ xiāng dāng
解释: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处:《后汉书·隐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
译文:如果公孙述侵犯汉中,甚至骚扰长安的话,我希望能得到你军队的帮助。这样,在西方战场上,我就可以和公孙述旗鼓相当了。
4. 水浒传的梗
来自崆峒(谐音“恐同”)一词+《水浒传》里的“逼上梁山”这个成语+电视剧《陈情令》、《从前有座灵剑山》的部分观众的心理感受。
比如现在一些耽美电视剧和动漫非常的火,有很多片段都是官方刻意卖腐,然后有很多男性观众看不下去了,就调侃说看了这个视频,自己要连夜爬上崆峒山了,表示对过度卖腐行为的应激反应。
5. 水浒传梗图考试
《水浒传》第十七回讲的是鲁智深杨志曹正智取二龙山的故事,“故事梗”应该是“梁山好汉不打不相识”,因为此回中杨志和曹正不打不相识,杨志和鲁智深也不打不相识。如果问的是“故事梗概”,如下:
杨志丢失生辰纲后本欲自尽,后来想通。随后赶路肚饥,吃霸王餐后与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不打不相识。曹正告知此处有个二龙山,山上有个宝珠寺,寺中和尚还俗成了强人打家劫舍。杨志便欲夺取宝珠寺做安身之处。去的路上又遇到花和尚鲁智深,两人再打一场结为好友。
双方说起缘由,原来鲁智深被高俅迫害逃难江湖,也想上宝珠寺入伙。无奈其首领邓龙不肯接纳,双方打了一架。邓龙不敌,拴了三关不出来,此山易守难攻,鲁智深无可奈何。
两人回到曹正酒店商议办法,曹正想出一计:把鲁智深绑缚,骗开山门,进入山寨大厅,见到邓龙时众人一齐发作,杀死邓龙及其心腹。从此鲁智深,杨志落草二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