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最有影响的天赋(曾国藩厉害之处)
1. 曾国藩厉害之处
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晚清重臣,相传为巨蟒转世。曾国藩出生前其祖父曾玉屏梦到有巨蟒飞入屋中缠在柱子上,第二天曾国藩出生,更为奇怪的是后来曾国藩得了一种怪病身上不断掉皮,所以曾国藩自己也深信不疑。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据考证曾国藩当时得的皮肤病可能是牛皮癣。提到曾国藩多数人的印象是:满清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者、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卖国贼等等,其实真正的曾国藩还有另外一面,作为晚清重臣的曾国藩并不是一个天才,他甚至有些“笨”,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是“拙”。曾国藩到底有多“拙”呢?我们先看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曾国藩小的时候读书就非常刻苦,每天不背一篇文章不睡觉。一天一个小偷来到曾国藩家准备偷点东西,看到曾国藩正在背书,小偷就打算等到曾国藩背完书睡着了再偷。于是小偷藏到了房梁上,只听到曾国藩一遍一遍在不停的背,时间一长小偷睡着了,等小偷一觉醒来看到曾国藩还在背书,小偷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下来破口大骂:“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啊?听你读的这几遍我都会背了,听着我给你背。”说完小偷背诵一遍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目瞪口呆。看完传说再来看真实记载,曾国藩考秀才时曾经六次落榜,前五次榜单上都没有曾国藩的名字,第六次虽然榜单上还是没有,但是曾国藩却在另外一张告示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原来他的文章竟然成了反面教材,曾国藩并不气馁他总结经验终于在第七次考上了秀才。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曾国藩在刚开始同太平天国作战时经常战败,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没什么大不了,可曾国藩竟然因战败而多次跳河自杀。可见曾国藩真的有点“拙”,这么“拙”的曾国藩为什么最终能取得成功?这正是曾国藩的独到之处,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是“勤”,曾国藩深刻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他在家书中曾多次提及“勤”。
二是“恒”,曾国藩强调“人而无恒,则终身一事无成”。
三是志向远大,宽以待人。
正是因为这些使得资质平平的曾国藩取得了成功,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人物。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作为基督徒的蒋介石有两本书常年不离手,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就是《曾国藩家书》可见蒋介石对曾国藩的推崇。曾国藩为人处世、做学、治家之道对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
2. 曾国藩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3.众争之地勿往,久利之事勿为。
4.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5.轻用其芒,深藏若拙。
6.做事要花未全开月未圆,做人要“求缺惜福”
7.打脱牙和血吞;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8.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9.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10.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11.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
3. 曾国藩很牛吗
曾国藩最牛的老师有两位:一是湖南善化人唐鉴,此人当时官居太常寺卿。另一个是有“理学大师”之称的倭仁(字艮峰)。
唐鉴,字镜海,湖南善化人,嘉庆十二年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检讨、御史、府、道、臬、藩等官,道光二十年,内召为太常寺卿。唐鉴服膺程朱之学,是当时义理学派的巨擘之一,蜚声京门。唐鉴潜心研究人性理学,和清代大学士倭仁同以理学相号召,有“理学大师”之美誉。
倭仁(1804—1871),清蒙古正红旗人。乌齐格里氏,字艮峰,清代大臣。为理学家唐鉴的弟子。穆宗同治间的“理学大师”,清政府中顽固派的代表。
倭仁是宣宗道光间进士,1832年授编修,1844年升至大理寺卿。与曾国藩、何桂珍等“讲求宋儒之学”,以封建卫道士自居。1871年授文华殿大学士。著有《倭文端公遗书》。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晚清名臣,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扩展资料:
其他老师:
第一位老师:他的父母。
唯一的“幼儿园”老师:陈雁门老先生。学习了《三字经》和《百家姓》。
最忠实的老师:在曾国藩所有的老师中,对他最忠实的老师,非他老爸曾麟书莫属。
最“信得过”的老师:汪老先生的教学宗旨是“经世济用”,他让从山沟里走出来的曾国藩眼界大开,终生念念不忘。
最能奉献的老师:曾国藩在衡阳时师从欧阳凝祉。欧阳先生颇有学行,站讲台四十余年,是莲湖书院的高级教授。
4. 曾国藩厉害之处是什么
因为年轻时喜欢阅读曾国藩,对曾国藩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传奇仰慕有加,读过他写的《曾国藩家书》《冰鉴》以及和他相关的人物传记。希望回答能让您满意。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提出做人的最高境界为,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在中国历史上立言着有之,立德者有之,立功者亦有之,然而真正同时做到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人却为数不多,曾国藩便是其中之一。他有写《曾国藩家书》教导后代,有写《冰鉴》识人用人奇书,在晚清时期维护清朝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曾国藩功与过
曾国藩创立湘军、洋务运动发起者之一,且为晚清四大名称之首。在晚清时期,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曾国藩所代表的是,维护封建势力的同时,走强国的道路。
曾国藩是清朝的大臣,他的出发点,自然是为了清政府的利益,包括后期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他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被很多人诟病,甚至被称为“曾剃头”“刽子手”。如果曾国藩是一位农民,那他自然会拿起锄头反抗清政府。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导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曾国藩晚清清政府走下坡路的时候曾作出过努力力图挽回败局,也做出过努力平定国内暴乱,因为权大事多,自然引来功与过的评论这是无可厚非的。
总体上来说曾国藩的功是大于过的。而且站在清政府的角度来讲,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也当记曾国藩有功。
曾国藩的自我完善
曾国藩的成功除了他的历史机遇外,与他个人的某些过人之处是分不开的。曾国藩出生在普通家庭,自幼勤奋好学,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组建湘军,镇压动乱。他一生修身律己,治国持家。
1、天资并不出众,但毅力顽强,智慧过人。在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篇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虽是笑话,但不是空穴来风。一代名臣还有这种笑话流传,可见其天资并不聪明。曾国藩也是几经周折在27岁时中进士。在他的传记中,记述了曾国藩年轻时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后来他自我革新,开始抄写古文,练习书法,修正自己。
曾国藩写的《冰鉴》是识人用人的奇书,里面介绍了一个人的气质长相所反映出来的一个人品质和性格。这是一本对非常实用的书籍,曾国藩对识人用人方面颇有研究,当时名臣李鸿章就是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并得到提拔。
2、爱护身体,勤俭持家,修身养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曾国藩创办湘军,镇压叛匪等无不对身体和精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曾国藩平时注重爱护身体,保养真气,静坐养气。在《曾国藩家书》里面可以看到曾国藩对家庭长辈的关切,对晚辈的谆谆教导爱护有加。
凭曾国藩的天资成为一代历史人物绝非偶然。徐中约曾这样评价:“曾国藩的政治家风度、品格及个人修养很少有人能予匹敌。他或许是十九世纪中国最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和提升适合每一个人学习,他在家书中记述了很多实践的方法对后人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曾国藩对后代人的影响
曾国藩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有他的书籍、他的事迹等等。《曾国藩家书》既是写给亲人,又是写给自己。在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曾国藩对亲人深深的关切,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这本家书足以可以用来教导后人,尊老爱幼,励精图治。曾国藩的《冰鉴》是识人用人的书籍,对现在的管理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清代李鸿章就是得到曾国藩的赏识一步步提拔起来的。
综述
纵观曾国藩一生,其有功也有过,功还是大于过的,而且他的智慧还对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的过人之处——毅力顽强、智慧过人、勤俭持家、修身养性等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请大家多多留言交流。
5. 曾国藩厉害之处在哪
曾国藩受用一生的好习惯有十三个,具体是:
一、主敬:
衣冠整齐,神情严肃,无论何时都不胆怯;没有事情的时候心就保持安静,控制住身体的冲动,出现事情,解决事情的时候要专一,不要有杂念,不要被事情的附属诱惑或影响。
主要是对身心的要求,也是最务虚的一条,却也是最关键最难掌握的一条,需要时时详读,仔细揣摩。
二、静坐:
每天不论什么时候都要静坐一小时,感受自己隐现的仁义的心。正襟危坐,内心踏实安稳,就像宝鼎的沉稳一样。
吾日三省吾身,静坐常思己悟。
三、早起:
天亮就要起床,睡醒就不要再留恋床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熬夜、不贪睡,珍惜一日之中最好的时光。
成功的人士基本都遵循早起早睡,不贪恋床,这或许就是早起的力量吧。
四、读书不二:
一本书没有读完,切不可翻看其它书;东翻看西阅读,随意读书,都是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讲究读书专心致志,做学问一心一意,万不可随心所欲。
五、读史:
每天要用圆圈或点的阅读十页二十三史,即使有事情也不能间断。
因为丙申年借钱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训诚说:"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就是说:你借钱买书,而我替你还钱,你要好好读,才不能辜负我。自此之后,曾国藩每天都读上十页。
六、写日记:
每天须用楷体写日记,反思白天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行为不端之处,想法不对之处、言语过失之处,都要写下来,一生都不能停止记录。
七、作字:
每天饭后都要练半个小时的书法。
凡是有文笔书画的的应酬,可以当做自己每日练习的机会。
任何事情都不可拖到明天,否则事情会越积累越多,就越难去完成。
就像我们常说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八、谨言
每时每刻,说话要小心谨慎。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言语出口前,要仔细斟酌。
九、养气
浩然正气储藏在丹田之中,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自己的所作所为要光明正大、表里如一,一身正气,为人光明坦荡。
十、保身
曾国藩曾经收到父亲的书信上说:“节制操劳,节制欲望,节制饮食。”一定遵守父亲大人的手谕,控制欲望、避免劳累、控制饮食。
《黄帝内经》有云:“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就是说饮食有规律、不暴饮暴食,每日作息要有规律,不要胡乱地操劳事情、要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
十一、日知其所亡
每天读书,记录内心的感悟,明白自己有哪些没有的。
就是说每天进步一点点,终会积少成多。
十二、月无亡所能
每个月不能疏于练习,忘记写作的能力,每月要写数篇诗词文章,以此检查自己积累了多少的文化,自己的涵养、文气是否充足。
十三、夜不出门
晚上不出门应酬,耗费精力、精神疲劳,一定要戒除。
就说戒除那些使人精气、神情疲惫、荒废休养的应酬,要修身养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的一生,践行这十三准则,要想成就自己,就是必须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