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下怎么获得(斯科特的最后探险)
1. 斯科特的最后探险
人物介绍:
第一,穆罕默德二世的辉煌:拜占庭的陷落。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陷落,欧洲文明开始了新纪元。
第二,巴尔沃亚: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1513年9月25日,想必他翻过那座山的一刹那,就已经从历史的眼睛里望见了永恒。欧洲人,发现了地球上迄今未知的最后一片碧蓝而未知的海洋,太平洋。
第三,亨德尔:亨德尔的复活。他在瞬间中迸发的灵感,为他谱写了永垂不朽的圣歌《弥赛亚》,并让其在激情中复活。
第四,鲁热:一夜之间的天才。1972年4月35日,法国军队默默无闻的年轻上尉,有感于神召,谱写了一曲激昂斗志的《马赛曲》,流传至今。
第五,拿破仑:滑铁卢的一分钟。1815年6月18日,少将格露希尔未能及时增援,拿破仑的时代结束了。
第六,歌德:玛丽恩巴德悲歌。1823年9月5日,歌德从卡尔斯巴德到魏玛途中的马车厢里写下了著名的爱情悲剧《玛丽恩巴德悲歌》,这也是他告别激烈而炙热的爱的痛苦,进入平静祥和、勤奋写作暮年的序曲。
第七,苏特尔:黄金国的发现。1848年1月,苏特尔在他的农庄里发现了黄金,从此引发了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殊不知也是其厄运的开始。
第八,陀思妥耶夫斯基:英雄的瞬间。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最关键的时刻,刑场一幕,使其心理开始了深刻的变化。
第九,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菲尔德在1866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通过海底电缆从美洲向欧洲传来清晰的电报信号。
第十,列夫·托尔斯泰:逃向苍天。
第十一,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斗争。1912年1月18日,斯科特一行人终于抵达南极点,却被阿蒙森捷足先登。
第十二,列宁:封闭的列车。1917年4月9日,列宁从苏黎世火车站登上开往俄国的列车,这趟列车就像一枚炮弹,摧毁了一个帝国,却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第十三,西塞罗:生命的最后四年。西塞罗捍卫共和,却在公元前43年12月7日被政敌安东尼的部下残忍杀害。
第十四,威尔逊:梦想与失败。威尔逊领导着美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却在失败中结束政治生涯。
2.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1911年1月,挪威人阿蒙森乘着“弗拉姆”号船,经过半年多的航行,来到了南极洲的鲸湾。阿蒙森在那里建立了基地,准备度过6个月漫长的冬季。同时,阿蒙森也着手南极探险的准备工作,他率领3名队员,带着充足的食物,分乘3辆雪橇。从南纬80度起,每隔100千米建立一个食品仓库,里面放置了海豹肉、黄油、煤油和火柴等必需品,仓库用冰雪堆成一座小山,小山上再插一面挪威国旗。这样,在茫茫雪地上,很远就能发现仓库的位置。阿蒙森一共建立了3座食品仓库。
当阿蒙森回到鲸湾的时候,英国人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也到了,两个竞争对手进行了友好的互访。阿蒙森看到斯科特带的西伯利亚小马和摩托雪橇。而他自己率领100多条爱斯基摩狗组成的雪撬队探险,阿蒙森坚信,爱斯基摩大狗有着比西伯利亚小马更惊人的耐寒能力,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10月20日,阿蒙森带领4名队员,分乘4辆由爱斯基摩狗拉的雪橇,正式向南极进发了。斯科特在11月1日,也踏上了南极探险之旅。两支探险队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展开了一场争夺光荣与梦想的竞争。
阿蒙森前进的速度很快,他用了4天时间就赶到一号仓库。在到达南纬85度时,出现在他面前的是连绵起伏的南极高原。阿蒙森下令,把较为瘦弱的24条狗杀掉,用18条强壮的狗牵拉3辆雪橇,带足60天的粮食,轻装上路。这时,南极地区天气异常恶劣。暴风雪连续刮了5天5夜,为了抢先赶到南极,阿蒙森他们顶风冒雪,艰难的前进。12月15日,阿蒙森终于率先到达了南极。
与此同时,恶劣的天气好给斯科特他们带去了灾难的探险队带来了,他们西伯利亚小马部在探险途中全部冻死。虽然斯科特在1月18日也到达了南极,但由于他们的体力衰竭,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在归途中相继倒下了。8个月后,营救人员发现了他们的遗体,和斯科特留下的一本日记。
挪威的两位伟大极地探险家弗里德约夫•南森和罗阿尔•阿蒙森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历史的巧合之一。阿蒙森1872年出生于挪威南部的萨普斯堡,比南森年轻11岁。他放弃了原来计划的医生职业,决定献身于极地研究。作为一名合格的海员,他曾经在一艘航行于北极海域的商船上工作过。后来,他以大副的身份参加了1897至1899年“贝尔吉克号”在南极首次越冬的探险。
在以往航行中获得的经验,为阿蒙森提供了充足的信心。他决定挑战困扰航海家达300年之久的“西北航线”。探险家们长久以来一直意识到北美大陆以北有一条连接欧亚的航道,但是从未有任何一条船能够完成全部航程。阿蒙森购买了排水量45吨造型坚固的“格约亚号”。船上装备有风帆和一个13匹马力的引擎。“格约亚号”于1903年夏季从奥斯陆峡湾缓缓驶出,六名船员准备在布满坚冰的“西北航线”水域完成航行。
“格约亚号”于1906年8月突破最后一段航线成功地完成了航行。水手们在航行过程中还收集到了宝贵的科学数据,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地磁和北磁极准确位置的观测。此外,他们还积累了有关“西北航线”沿途爱斯基摩人的人种学资料。
在初战告捷的鼓舞下,阿蒙森将注意力转向北极。他计划在白令海峡北部让自己的船冻结在浮冰上。然而,他无法得到必要的经济资助。1909年9月传来了美国人罗伯特•皮尔里和弗雷德里科•库克抵达北极的消息。阿蒙森遂决定推迟探索北极,并同时争取在罗伯特•法尔康•斯科特之前抵达南极,而这时斯科特已经率领一个大型远征队出发了。
阿蒙森于8月份驾驶由南森提供的“前进号”向南出发。当时,船只为了通过白令海峡必须绕道合恩角。因此,当“前进号”驶向南方时,没人猜测他已经改变了计划。
当船只在马德拉岛停泊时,阿蒙森通知探险队员他们将继续向南,而不是向北航行。斯科特收到一份电报,得知挪威探险队正在向南极进发的消息。那之后的戏剧性竞赛至今仍然吸引着读者。
阿蒙森在鲸湾安营扎寨。这里与斯科特的出发地点麦克默多海峡相比距离南极更近。不过,鲸湾与南极之间的地形尚无人知晓,而斯科特却可以沿着他的英国同胞沙克尔顿1908年标明的路线前进。阿蒙森与四名伙伴、四部雪橇和五十二条极地犬于1911年10月19日离开营地。阿蒙森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快到达南极。这项任务在两个月之后完成,比斯科特和他精疲力竭的队员们提前5个星期。斯科特抵达南极时发现了阿蒙森的旗帜和帐篷。
挪威国旗于1911年12月14日在南极上空冉冉升起。为了抵达一个冰川交错的高大山脉的脚下,挪威探险队曾穿越遍布危险的罗斯屏障。在当时看来,继续前进的征程上充满了风险。然而,由于他们技术娴熟和运气较好,探险队员们奋力登上了海伯格冰川,翻越了山脉,并最终抵达了通往南极的高原。
对于像阿蒙森这样的探险天才已经不存在挑战了。然而他还想做一件事情:在空中探索北冰洋。他和探险队于1925年乘坐“N25号”和“N26号”水上飞机冒险远征。飞机在北纬88度被迫在冰上着陆。但探险队成功地使其中一架飞机重新起飞,于三星期后返回斯瓦尔巴德群岛。
美国人林肯•埃尔斯沃思资助并和阿蒙森共同参加了这次飞机探险。翌年,阿蒙森、埃尔斯沃思和意大利人安贝托•诺比尔共同领导了从斯瓦尔巴德群岛乘“挪威号”飞艇飞越北极前往阿拉斯加的探险飞行。这些探险家飞越了此前人所未知的地域,填补了世界地图上最后一个空白点,白色的荒原。
阿蒙森为极地探险而生,并为极地探险而死。当诺比尔两年后乘坐“挪威号”的姊妹飞艇 “意大利号”进行第二次北极飞行时,探险队失踪。阿蒙森参加了前往寻找飞艇的搜救队。另外一只搜救队发现了飞艇和仍然活着的诺比尔。但是,阿蒙森与他的伙伴却再也没有回来。
3. 斯科特的最后探险家是谁
先说结论,两位著名的探险家的例子,并说出他们的贡献如下。
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舰队由加纳利群岛沿着非洲大陆一直向南航行发现了好望角以后,紧接着进入了印度洋,开辟了从欧洲到达印度的航线。
麦哲伦率领的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
4. 斯科特的最后探险者是谁
因为他们虽然南极探险失败了,但是他们那种为科学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精神是无比崇高的,永远激励后人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向前!
5. 斯科特探险队共有几个人分别是谁
人物经历
1911年
1月
同时,阿蒙森也着手南极探险的准备工作,他率领3名队员,带着充足的食物,分乘3辆雪橇。从南纬80度起,每隔100千米建立一个食品仓库,里面放置了海豹肉、黄油、煤油和火柴等必需品,仓库用冰雪堆成一座小山,小山上再插一面挪威国旗。这样,在茫茫雪地上,很远就能发现仓库的位置。阿蒙森一共建立了3座食品仓库。
当阿蒙森回到鲸湾的时候,英国人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也到了,两个竞争对手进行了友好的互访。阿蒙森看到斯科特带的少量的爱斯基摩大狗、西伯利亚小马和摩托雪橇。而他自己率领100多条狗组成的雪撬队探险,阿蒙森坚信,爱斯基摩大狗有着比西伯利亚小马更惊人的耐寒能力,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10月20日
阿蒙森带领4名队员,分乘4辆由爱斯基摩狗拉的雪橇,正式向南极进发了。斯科特在11月1日,也踏上了南极探险之旅。两支探险队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展开了一场争夺光荣与梦想的竞争。
阿蒙森前进的速度很快,他用了4天时间就赶到一号仓库。在到达南纬85度时,出现在他面前的是连绵起伏的南极高原。阿蒙森下令,把较为瘦弱的24条狗杀掉,用18条强壮的狗牵拉3辆雪橇,带足60天的粮食,轻装上路。这时,南极地区天气异常恶劣。暴风雪连续刮了5天5夜,为了抢先赶到南极,阿蒙森他们顶风冒雪,艰难的前进。
12月15日
阿蒙森终于率先到达了南极。
与此同时,恶劣的天气给斯科特他们的探险队带来了灾难,他们的西伯利亚小马都在探险途中全部冻死。虽然斯科特在1月18日也到达了南极,但由于他们的体力衰竭与暴风雪的提前到来,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在归途中相继倒下了。8个月后,营救人员发现了他们的遗体,和斯科特留下的一本日记。
人们知晓斯科特最后一次旅行的详情,因为他的日记记到了最后一天。1912年11月,一支搜寻队发现了这本日记,以及斯科特等3人的尸体。3人的尸体被就地掩埋,如今于南极冰下的深处。奥茨的尸体至今未被找到
6. 斯科特 探险
故事梗概:
《伟大的悲剧》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作。
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 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 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斯科特队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科考目的地,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归途中不幸遇难。
写作背景:
1911年底,挪威科考队和英国科考队,在南极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伟大的悲剧》是作者依据斯科特探险队遗研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日记遗书等创作的。
作者对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海军军士埃文斯、科学家威尔逊、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士上尉奥茨等这些有特殊经历的人的民族性格、文化精神以及心理世界等了解和谐熟。《伟大的悲剧》作品写的是斯科特一行从探险准备到出发南极,从绝望而归到悲壮毁灭的全过程。
7. 斯科特之墓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
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8. 斯科特探险的意义有什么
20世纪初,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类先后到达地球上的各个无人区,地球的神秘面纱被人类一层一层揭开,随着1909年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尔瑞到达北极点,地球只剩下最后一片人类没有踏足过的处女地——南极点。英国著名探险家,第一位到达南极大陆的罗伯特·斯科特着手远赴南极点的计划,誓要踏上南极极点。
斯科特的计划受到了全英国的支持,大量志愿者报名申请加入考察团。英国王室资助了这次探险行动,英联邦成员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政府也相继出资。斯科特重金购买了一艘捕鲸船,并加以改造。他从8000多名报名的志愿者中精挑细选了65位科学家、军人、水手、能工巧匠,组成了南极考察团。
就在斯科特的考察船到达墨尔本时,他收到了一封电报,这是一封挑战信:“请允许我知会你,前进号将开赴南极。”
这封电报来自于挪威探险家罗阿尔德·阿蒙森,阿蒙森原本打算乘坐他专为极地探险准备的“前进号”考察船赶赴北极点,但路上得知已经被人抢了先,于是调转船头驶向南极,要把“第一个到达南极”这个荣誉抢到手。航行途中听说斯科特的行动,于是下来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