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发 > 测试

数字心理学天赋数字(数字心理学数字含义)

1. 数字心理学数字含义

民俗上说:“神三鬼四人五六”,意思是说:与神有关的,用“三”数;与鬼有关的,用“四”数;与人有关的,则用“五六”数,但为什么那么多数,和人有关的偏偏用“五六”呢?这要从中国古人对数字的偏好和特殊寓意说起:

一、“一”不能用 前文说了,重大活动都要取“一”,所以“初一”这样的日子一般老百姓是不能用的,只能留给寺庙、道观和大型活动用,民间办喜事都避开初一,否则大家都逛庙会、烧香去了,谁来参加你家的喜事呢?

二、双数不能用 “二、四、六、八”数都是双数,现在人们都觉得双数好,但古人可不是这么认为的,在古人看来,双数都是“阴数”,凡是阳间的数都要用“阳数”,选日子更是要选阳日子了,所以,“红喜事”皆选“阳数日”,“白喜事”才选“阴数日”,这样“红喜事”可选的日子只有“一、三、五、七、九”了,刚才说了“一”数不能选,因为那被宗教活动或是大型集会占用了。 三、“三”不能用 “三”数不能用,因为被敬神占用了,这是神数,凡人随便用了,是犯忌讳的。 四、“七”不能用 “七”数不能用,前文也说了,“七”数是个“变数”,好事、喜事、吉事要的是“定”,“变”可是不好的,所以,一定要避开。 五、“九”不能用 “九”数不能用,因为皇帝就“九五之尊”,“九”是阳数中最大的一个,代表最高权威、最高地位,只有皇帝结婚或是办事才能选“九”数日子。 六、“五”可以用 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最后剩下的日子就是“五”数了,因为这个阳数可是天子特意留给百姓的,而且是阳数中最中间的一个,象征着“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站”,自然这中间的阳数属于中间的人了。 五对于人有什么寓意? 很多与人有关的信息,都是要用“五”来表示的,例如每个人的命相都有“五行”所属,每个人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成为“五脏”,头部的感官分为“五官”,而人的味觉又可品尝“五味”,人伦的关系分为“五服”,夜晚分为“五更”,每个人的手脚都长着“五指”,人们将自然界的方向分为“五方”,人们的主要食物又是“五谷”,音乐分为“五音”,念书又要学《五经》。所以,“五”数与人们本身和人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为什么“五”和“六”要搭着呢? 在这一点上也体现了老祖宗的智慧,“六”虽然为阴数,但正所谓无阴不成阳,求阳阴中取,阴阳相济,才能趋于平和、圆满,人也是一样的,如果将“五”看作男人的话,则“六”就是女人,只有男人和女人搭配在一起,才能构成家庭,构成和谐,无数个和谐的家庭,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古人将“人五六”和“人五人六”中的“五”和“六”搭配在一起使用,就是要表示阴阳、男女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在一起配合才圆满。古代凡是表示同等重要的内容,多会用“五六”的搭配来展现,例如:五藏六府、五冬六夏、五心六意、五黄六月、五音六律、五抢六夺、五马六猴、恨五骂六、五积六受、五亲六眷、五角六张等,无论褒义贬义,都是用“五六”串联起同等重要的词语,一方面不相上下,另一方面互相配合,最后还有共同进退的深意。 这是中国民俗、官俗、皇俗,在对数字的使用中最为特殊的一个,也是唯一打破了在取数使用时,“取单不取双,取阳不取阴”的原则。也体现了古人对事物辩证的看法和态度。 “六六大顺”与“大不顺” 为什么人们会说“六六大顺”呢?很多人认为是出自《左传》,即“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谓六顺也。”但其实这“六顺”指的是非常具体的六种良好关系,但并不是所有成“六”之数都是顺。而“六六大顺”真正的出处是出自《易经》,其中“六”代表阴爻的开始,六六则为“坤”卦,为上六爻,卦象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是大不顺的卦象。但正是因为不顺,人们才希望它顺,所以才用“六六大顺”去掩盖这“六六大不顺”,以表达心中对吉祥的期望。 就好象过年时大家在一起吃饭,正高兴的时候,孩子把碗摔碎了,要说这么吉祥的时刻,碗碎了,这是非常不吉利的,这不是添堵吗?但这时往往家长是不会骂孩子的,而是会一边收拾碎片,一边口中念着:“岁(碎)岁(碎)平安、岁(碎)岁(碎)平安”。而后一笑置之。一样的道理,“六”和“六六”都是人们躲不开的数字,与其“六六大不顺”,不如“六六大顺”,即便是阿Q心理,但也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以上这些数字的了解,包括之前的几篇文章,我们会发现,最吉祥的数字应该是“一、三、五、九”了,而且现在没有了皇帝,“九”还可以随便用了,真是生在了好时代。这么极致的吉祥数字,当然是用的越多越好了,所以,看完以上文章的朋友,对于手机号码的选择、车牌号码的选择,以及在所有能选择的与自己有关的数字选择上,马上有了方向与判断了,不要再迷信什么双数和“八”就是“发”了,有“好的开始”和“长长久久”比什么都强,快快将吉祥的数字拿走,围绕在自己的身边吧。

2. 数字心理学1-9属性

其实从10--19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来最后都等于9,从20--29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来最后都等于18,从30--39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来最后都等于27,从40—49,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来最后都等于36,从50--59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来最后都等于45,从60—69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来最后都等于54,从70--79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来最后都等于63,从80--89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来最后都等于72,从90--99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来最后都等于81。

而只要你稍微对照一下所谓水晶球右边的那些数字与符号,很容易发现9、18、27、36、45、54、64、72、81所对应的符号都是一样的,这样不管你选什么数字来计算最后对应的符号都是同一个,当然就“猜中”你心里想什么的咯

3. 数字心理学 数字详解

1.一号完美型人的潜在动机第一型人的动力是想事事完美、正确,争取更佳表现,帮助他人和自己上进,想证明自己的地位,希望能堵塞别人的批评和非议。

2.二号助人型人的潜在动机这类人的主要动机是渴望被爱,所以他们先无私地给出大量的爱,以换取别人的注目和感激,有时又渴望别人在“爱”的掌控下依赖自己。小时候,他们就学会必须让人喜欢才能获得爱和关注,所以拼命令自己变得乖巧,处处讨人欢心,让所有人都获得充分的关注和爱护,这形成他们日后惯于保护别人的个性。

3.三号成就型人的潜在动机这类型人的主要动机就是渴望被肯定,追求与众不同,接受众人的注意、被人钦羡,誓要在别人心目中留下Super star(超级明星)的深刻印象。

4.四号艺术型人的潜在动机他们早年可能遭到遗弃,又或太恐惧被遗弃,所以整天活在别人舍他而去的惶恐中。为了在没完没了的担忧中支撑下去,他们自觉要追求一种独特性,这样一来别人就会留意他,而就算别人不理会他,凭着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他们亦可以内在地圆满自足。然而他们始终极端期望别人的爱,所以他们总是找机会表现这种渴求,如果遭到拒绝,就会退到自己的世界中,从此筑起一道围墙,以幻想与现实打交道。

5.五号理智型人的潜在动机第五型人觉得这个世界是充满变数、无法掌握的,处处充满威胁,所以他们很怕被人事牵涉在内,因此选择不参与这个现实世界,而躲在自己的安全密室中,通过累积知识的方式,慢慢窥探外界。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知识,以阐释发生在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以及作为面对环境和威胁时自我防卫的武器。

6.六号疑惑型人的潜在动机他们早年认定世界充满了威胁和破坏性,所认不断地用猜疑、试探、想象去求得安全的保护罩。为了生存,他们认同一个团体,希望在这里获得接纳、安慰。他们需要有权威者来指导方向,这样便会安心交托自己于群体中,向团体奉献耿耿忠心和干劲。

7.七号活跃型人的潜在动机 想要更多快乐,自娱娱人,欣赏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并借此逃避不想面对的阴霾,成了他们生存的动力。

8.八号领袖型人的潜在动机第八型人很早已发现,要在这个充满竞争、威胁的世界生存,必须培养出钢铁一般的超人能力和意志,强者才是最后的赢家,所以他们不期望别人喜爱,只求获得别人的尊重。在早年的家庭经历中,他们多是公然与父母、长辈对抗的叛逆分子,不过这并非因为他们天性顽劣,而是出于对自立自主的诉求而已。到成年以后,他们锻炼出一

4. 数字心理学数字含义解释

传说如果13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其中就会有一个人在这一年内死亡,一个月中的第13天是不吉利的,而13号星期五是最不幸的一天。在西方有这许多关于13不吉利的传说。所以13是不吉利的数字主要来源于欧洲。有心理暗示的原因,不信就好了。

5. 数字心理学每个数字代表什么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人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

案例:有一个年轻人失恋了,一直摆脱不了事实的打击,情绪低落,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他没办法专心工作,因为无法集中精力,头脑中想到的就是前女友的薄情寡义。他认为自己在感情上付出了,却没有收到回报,自己很傻很不幸。于是,他找到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告诉他,其实他的处境并没有那么糟,只是他把自己想象得太糟糕了。在给他做了放松训练,减少了他的紧张情绪之后,心理医生给他举了个例子。“假如有一天,你到公园的长凳上休息,把你最心爱的一本书放在长凳上,这时候走来一个人,径直走过来,坐在椅子上,把你的书压坏了。这时,你会怎想?”

“我一定很气愤,他怎么可以这样随便损坏别人的东西呢!太没有礼貌了!”年轻人说。“那我就告诉你,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想呢?”心理医生接着耐心地继续问。“哦--原来是个盲人。他肯定不知道长凳上放有东西!”

年轻人摸摸头,想了一下,接着说,“谢天谢地,好在只是放了一本书,要是油漆、或是什么尖锐的东西,他就惨了!”“那你还会对他愤怒吗?”心理医生问。“当然不会,他是不小心才压坏的嘛,盲人也很不容易的。我甚至有些同情他了。”

心理医生会心一笑:“同样的一件事情--他压坏了你的书,但是前后你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可能是因为我对事情的看法不同吧!”

对事情不同的看法,能引起自身不同的情绪。很显然,让人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情绪ABC理论的观点。

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C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同一件事,人们的看法不同,情绪体验也不同。

上一篇:王者荣耀关羽的5级铭文(王者关羽铭文怎么配)

下一篇:黄金怎么便宜获得(黄金怎么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