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发 > 测试

菊花石怎么获得(菊花石的基本程序及工艺)

1. 菊花石的基本程序及工艺

金沙江石

金沙江石,主要出自云南省昭通市一带的金沙江沿江漫滩中。金沙江全长2308公里,起源于青海省玉树,止于四川省宜宾市,流经昭通市的昭阳、巧家、永善、绥江、水富五个县区。金沙江流域地层出露完整,各地层富含多种矿产资源,矿床沿江分布,矿石经江水携带分布在江岸阶地及漫滩,而微细矿物颗粒悬浮于江水之中,日照之下漫滩及江水金光四射,金沙江因此而得名。

金沙江石为江河卵石,形成年代和所含矿物成份不一,其硬度及质地各有差异,岩性包括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卵石质地有褐铁矿、铜矿、铅锌矿、金沙矿、石英矿、磷矿、硫矿及花岗岩、玄武岩等。金沙江石石质坚硬细腻,多数卵石摩氏硬度为5~7左右;石肤较为光滑,触感尤佳;石色清爽明快,线条流畅,底色干净,反差大;石体无污染,水洗度高,外观形状好,自然古朴。有的石中含多种矿物,不同颜色差形成千姿百态的图案,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金沙江石储量丰富,品类较多,有图纹石、造型石、化石和矿物晶体等。从陡峭上游搬运滚磨而来的大小石头沉积后,经江中沉淀的硅、铁、铝、镁、钠、钙等矿物质浸染和水流洗磨,变得光滑如玉。其图纹石纹理变幻无穷,线条生动流畅,形状乖巧别致,圆润光滑,色彩斑斓,似水墨丹青,显示出山川草木、人物风景、鸟兽鱼虫等图案,清晰、豪放。造型石形态各异,有人物肖像、飞禽走兽等,神形兼备,栩栩如生。

绥江县境内金沙江流程82公里,河床开阔,沿江两岸有许多碛坝河滩,淤积着大量奇形怪状的卵石,主要为图纹石,当地称绥江卵石或绥江画石。其色黑如墨、红如火、黄如金、白如雪,有的质莹如玉,肤若脂凝。

巧家县境内金沙江流长138公里,平缓宽敞,其中上至蒙姑下至葫芦口大桥60公里地段内,有许多天然形成的图纹石,每年江水回落后的沙滩上都能采捡,藏量丰富,种类较多。除主体石种图纹石外,还有芙蓉石、梅花石、菊花石、浮雕石、珊瑚化石、竹叶石、彩陶石、虎皮石、冰花石、千层石、黄蜡石、龟纹石、玛瑙石等多个品类。尤其是芙蓉石,石上呈现出红、紫、黄色等独特的纹理,颇具神韵。金沙江芙蓉石属变质石英岩卵石类,色彩基调以红为主;摩氏硬度为6左右,石质细腻,水洗度高,部分石品具玻璃光泽;由于受铁、锰等矿液长期浸染,呈赭、暗红、淡红、鲜红及玫瑰色;大部分纹理流畅,如行云流水,画面古朴厚重,典雅华贵。

金沙江卵石大多比较干净,采回后即可配座观赏。对一般用清水和毛刷难以清洗的污染

2. 菊花石的种类

1、成因不同

菊花石的“花”蕴育于几百万年以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

而珊瑚玉是经历数亿年的地壳运动、地热煎熬、高温高压才能形成的化石玉,它的花纹,会因为珊瑚的大小、种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天然花纹图案,或呈放射状,或呈卷纹状。

2、花型不同

珊瑚玉:由于珊瑚是多种多样的,一般珊瑚玉有菊花型,凤尾纹,卷纹,管状纹等等,最常见的是菊花型。

菊花石:菊花石的花型酷似异彩纷层的秋菊,花呈乳白色,且纹理清晰,界线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

3. 菊花石工艺品

石头上都是小白花,这种奇石应该是菊花石。

相关资料如下:

据科学家考证,早在两亿多年前,湖南浏阳的东乡一带是浅海,几经沧桑,自然界慢慢形成了由白色方解石组成的菊花瓣状的石菊花。由于日月的磨砺,石菊花便显得形态各异,绚丽多姿。菊花石是地质中的一种天然“花卉”。菊花石是由天青石或方解石矿物组成花瓣,花瓣中心由近似圆形的燧石构成花蕊,活似怒放盛开的菊花,故名“菊花石”。我国最早发现的菊花石产地是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据《浏阳县志》记载,约在清乾隆年间,浏阳永和镇的欧锡藩偶然发现了菊花石,并取石雕砚,一时传为奇物。菊花石质地细腻,花态逼真,白色晶莹的菊花,陪衬黑色基质岩石的底色,黑白分明,古色古香,充分展现了自然造化的神奇。再若以精工雕琢成工艺品,更是锦上添花,精美绝伦。

天然菊花石,又名"石菊花",产于湖南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其"花"蕴育于二亿多年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亦可称"取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其花型酷似异彩纷层的秋菊,花呈乳白色,且纹理清晰、界线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蔚为奇观。此未经雕琢之永和菊花石坯,再经千百年来世代遗传的石雕艺人巧夺天工、随形遐想、着意于心。一幅幅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艺术珍品,或束之高阁,或散佚民间……

菊花石据传发掘于清、乾隆年间。相传当地乡民取石垒坝,惊诧发现石中含有"菊花",乡中石匠,如琢如磨雕刻,遂使奇石成为贡品,被历代朝廷、官员、富商作为收藏、馈赠的佳品。据《浏阳县志》史载。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我国工艺大师戴清升之绝创:"映雪"花瓶、"梅、兰、竹、菊"屏风参展,令世人瞠目,拍案惊奇"石头能开花"。一举荣获"稀世珍品金奖",至今保存在联合国博物馆。195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浏阳人民将一尊巨型立体雕件"石菊森山"呈献北京人民大会堂,供各族人民观赏。 1997-1999年,举国欢腾,喜庆香港、澳门回归,浏阳人民特意创意了二件具有纪念意义的菊花石雕,分别献给了香港、澳门特区政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形质兼美的菊花素与名人有缘。唐·元稹《菊花》咏:"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芳千古,被后人奉为圭臬。陶令始成爱菊的象征,他以菊的清雅、高洁自喻,不为五斗米折腰。南宋陆游"收菊作枕"。清·蒲松龄亦是爱菊之君,他自称:"我昔爱菊成菊癖,佳种不惮求千里"。人称民国时期张恨水之作品,常得菊花之灵气,有诗咏:"飘逸尚留高士志,幽闲不作媚人装"。唐·黄巢更是托菊言志:"《题菊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扬州"三菊",皆为画菊痴迷,吴砚耕画菊300多种,数年"沉溺"盛栽名菊之瘦西湖,暮鼓晨钟,与菊为邻,为友、为师。及至毛泽东将其中南海丰泽园居室书房命名"菊香书屋"毛泽东之《 桑子·重阳》一词中"战地黄花分外香",更是成为泳菊的名句。当代书、画家启功诗咏:"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文渊阁菊石雕艺,愿将此中华菊雕文化继承下来,愿将此菊花抗寒傲霜,挺拔不群,把个深秋点缀得"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精品,贡于您的庭院、馆所、大堂、居室、大厅、案前…… 文渊阁人步明于谦《石灰呤》原韵取其意,作《石菊咏》: 鬼斧神工出自然,千雕万刻视待闲, 粉身碎骨皆不怕,留得高洁在人间。

山缘石而奇,水缘石而清, 人缘石而雅,石缘菊而珍。

4. 菊花石是啥

石头的种类就比较多了,你比如说常见的石头有孔雀石,有芙蓉石,有黑云母片石,有蜡石,有菊花石,有石英石,有龟纹石,还有砂片石,有千层石,有鹅卵石,有宣石等等。在日常生活当中石兔应该还是比较常见的,你比如说小溪边会有各种各样的鹅卵石,另外在装修行业当中石头的运用也是非常的广泛,比如说很多人则会运用大理石来进行装修。

5. 菊花石怎么形成的

岩石按其成因主要分为火成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整个地壳中,火成岩大约占95%,沉积岩只有不足5%,变质岩最少。不过在不同的圈层,三种岩石的分布比例相差很大。地表的岩石中有75%是沉积岩,火成岩只有25%。

距地表越深,则火成岩和变质岩越多。地壳深部和上地幔,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构成。火成岩占整个地壳体积的64.7%,变质岩占27.4%,沉积岩占7.9%。其中玄武岩和辉长岩又占全部火成岩的65.7%,花岗岩和其他浅色岩约占34%。

这三种岩石之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随着构成矿物的变化,它们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它们会转变为另外一种性质的岩石。因而有人认为这种分类法较为武断。

一、火成岩

火成岩是由熔岩或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岩石。火成岩按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岩浆出露地表凝却而形成的火山岩(喷出岩);另一类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在地表以下缓慢凝却而形成的侵入岩。

喷出岩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迅速降低,可能来不及结晶或结晶较差,代表有浮岩和玄武岩;浅成岩是岩浆侵入到距离地表3千米之内,结晶较细小;而深成岩则是岩浆侵入到距离地表大于3千米的地壳深处,由于温度、压力高,结晶良好。典型的侵入岩如脉岩、花岗岩等。

目前已发现约700种的火成岩,大部分都在地壳表面以下形成,依其化学成分,形成时的温度及压力,其性质也有所不同。鲍氏反应系列描述了不同化学成分的火成岩在不同的温度及压力下结晶的情形。

火成岩是一种硅酸盐岩石,依二氧化硅比例,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及超基性岩。若中性岩的氧化钠及氧化钾成分偏高,称为碱性岩。

地壳体积的64.7%都是火成岩,可分为橄榄岩、玄武岩、安山岩、花岗岩、粗面岩、响岩、脉岩及火山碎屑岩八大类。其中16%为花岗岩、17%为花岗闪长岩及闪长岩,只有0.6%是正长岩,0.3%是橄榄岩及纯橄榄岩。海底的地壳99%是玄武岩,是铁镁质的火成岩。花岗岩和类似的岩石(称为元花岗岩)形成许多大陆的地壳。

二、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其中一部分又叫“水成岩”,是由水将风化或水侵蚀的物质搬运沉积,经过压密和胶结作用形成的。

沉积岩是在地表因水中固体物质沉积及胶结而成,固体物质可能是旧有岩石或矿物的碎片、有机体、或是水中生物成长或是化学沉淀而成。过程中会使碎屑岩沉积物或是有机物质碎屑开始累积,或是溶液中的物质沉淀形成(即蒸发岩)。而沉积物质在相当的温度及压力下压缩并且胶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沉积物可能是由风化作用形成,或是其他岩石因侵蚀作用形成,之后由水、风、冰、冰川或是崩坏作用运输到后来的位置。其中mud rock(泥岩、页岩及粉砂岩)占65%,砂岩占20到25%,而碳酸盐岩(石灰岩及白云岩)占10到15%。地表约7.9%的岩石是由沉积岩组成,其中82%是页岩,其他的包括石灰岩(6%),砂岩及长石沙岩(12%)。

沉积岩中常会有化石。沉积岩是在重力的影响下形成,一般会是以平行地面(或地层)或是接近平行的方式分布,也称为地层岩。沉积岩中一小部分沉积在陡峭的山坡上,其中一层岩石在在界面上突然停止,而另一层岩石覆盖了原来的岩石,会看出交错的纹理。

沉积岩按沉积结构和组成可分为:砾岩 - 页岩 – 砂岩 – 石灰岩 – 生物岩 – 化学岩, 主要分布在地表浅层。

三、变质岩

变质岩是由于地球内力的高温高压造成岩石中的化学成分改变或重结晶形成的。

变质岩是沉积岩、火成岩或是其他较早期的变质岩,在不同的温度及压力下所产生的,此过程称为变质作用,会让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有显著的改变,变质作用前的岩石称为原岩,在变质作用后变质成其他的矿物,或是产生再结晶作用,变质成同一矿物的不同形式。

变质岩可以依原岩分为两大类:“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正变质岩是火成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副变质岩是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作用的温度需高于150 to 200 °C,压力需大于1500 bars,都是比地表的温度及压力要高的条件,变质岩约占地壳体积的27.4%。许多主要的经济矿物都是在变质岩中生成的。

变质岩可以依变质的机制分为三类:因为岩浆的侵入,加热附近的岩石,会产生接触变质(contact metamorphism),是以温度为主的变质。当沉积物埋在地下深处,会产生压力变质(pressure metamorphism),也称为埋藏变质(burial metamorphism),以压力为主,温度的影响不大,这类变质会产生类似玉之类的矿物。若热及压力都有相关影响,这称为区域变质(regional metamorphism),一般会出现在造山区。

依结构的不同,变质岩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有纤维状平面组织的称为有叶理,另一类则是无叶理的。岩石的名称会依其中有的矿物而定,片岩是有叶理的变质岩,主要含有像云母等薄纹性矿物,片麻岩有不同亮度的可见带,最常见的是花岗片麻岩,其他有叶理的变质岩有板岩、千枚岩及糜棱岩。常见的无叶理变质岩有大理石、滑石及蛇纹石,无叶理变质岩也包括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以及角页岩。

上一篇:传承铭文怎样搭配(传承铭文怎么搭配)

下一篇:王者荣耀安琪拉通用铭文推荐(王者荣耀安琪拉通用铭文推荐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