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发 > 测试

乌龙茶是什么属性的(乌龙茶属于什么茶热性凉性)

1. 乌龙茶属于什么茶热性凉性

首先得看你喝茶的目的以及你的体质,找了几款茶的功效供参考。 绿茶+柠檬更护心 儿茶酚等多酚类化合物被公认为是绿茶中对健康有益的关键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包括预防癌症、改善心血管健康、减肥、抵御电离辐射等。 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发现,在绿茶中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食物,能提高人体对儿茶酚的吸收效率,可使儿茶酚的保健功效增加4倍。实验表明,柑橘类食物中,柠檬的效果最好。 柠檬配绿茶,口味清新酸凉,尤其适合夏天饮用。将泡好的绿茶放至可入口的温度后,再加进一两片切好的柠檬,或者滴入几滴柠檬汁,这样能避免高温造成的维生素C损失。 乌龙茶+桂花更开胃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其富含单宁酸、茶多酚、植物碱等活性物质,它们都可以消食去腻。搭配上香味清新、有醒脾开胃、缓解咽干口燥、口臭牙痛等功效的桂花,可以让人胃口大开。桂花性味辛温,与性平的乌龙茶一起喝很适合。 泡乌龙茶最好用紫砂壶或盖碗杯,而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可在冲泡开后加入3克左右的干桂花。但需要注意,易失眠的人少选这种搭配,因为桂花还有醒脑的功效,饮后不易入睡。 茉莉花茶+菊花更明目 茉莉花茶辛甘、性温,不仅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和胃的功效,还能清肝明目。而气味清香的菊花归肝经,同样具有平肝、清肝明目的功效,两者搭配可谓“强强联手”。 用开水冲泡茉莉花茶时,放入五六朵白菊花,也可以再加几颗同样有滋补肝肾功效的枸杞,使花茶明目的作用加强。 茉莉菊花茶泡10~15分钟以后即可饮用。菊花性偏寒,一般阳虚体质(平时怕冷)和脾胃虚寒(一吃凉东西就胃痛、胃不舒服)的人应注意少喝。 普洱+陈皮更消食 普洱茶品性温和,对脾胃刺激相对较小,还能缓解肥腻之物给消化系统带来的负担。陈皮,就是通风阴干后的橘子皮,也有健脾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的功效。 普洱茶要先用10秒钟泡洗茶,滤去杂质后,再加几块陈皮一起冲泡,两者搭配既有陈皮的清新果香,又有普洱的陈香浓郁,回味甘甜,最适合积食时饮用。 饭后不要马上喝普洱茶,因为普洱茶含一定量的咖啡因,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少饮或不饮为宜。 红茶+姜更暖身 从中医角度来说,红茶性温,能温中驱寒,特别适合胃寒、手脚发凉、体弱、爱拉肚子的人饮用。而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温胃补阳。两者都有暖身作用,搭配在一起效果加倍。时值盛夏,不少人受寒湿得了“空调病”,可以用这个组合来驱寒解表。 冲泡红茶要用刚煮沸的水,再加入少许姜片或姜丝,泡的时间也可以相对更久些,这有利于红茶中的黄酮类物质充分溶解,有益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性体质的人不适宜用生姜配红茶,喝得太多易出现内热症状。(来源:《生命时报》)

2. 乌龙茶属凉性还是热性

乌龙茶既不属于热性,也不属于凉性,而是一种中性茶,适合大多数人饮用。因为乌龙茶属于发酵茶,而且茶叶比较粗、老,因此必须用100℃的沸水来冲泡。

  一般来说,茶叶的茶叶主要包含凉性、寒性、中性和温性。而茶叶在制作过程中的发酵程度决定了茶叶的茶性,茶性是指茶叶表现出的性味及特性。

  乌龙茶属于发酵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多种工序制出来的优质茶叶。乌龙茶是一种中性茶,既不属于热性,也不属于凉性。

  乌龙茶适合大多数人饮用,在冲泡乌龙茶上也有些许讲究。尤其是对茶具的选择,江苏的紫砂壶是专门用来冲泡乌龙茶的。

  紫砂壶具有很好的吸香性和透气性,茶叶在里面冲泡更容易溶解出营养物质,并且泡得越久,泡出来的茶汤就越香。

  其次,就是对水温的选择。因为乌龙茶属于发酵茶,且茶叶比较粗、老,因此最好用100摄氏度的沸水来冲泡茶叶。

  然后就是冲泡茶叶,需要先温杯;温完杯之后就要按照茶壶的大小来放入茶叶的量;接着,用悬壶法加入开水,泡一二分钟后即可饮用。

  冲第二遍茶的时候,需要静置两、三分钟。在冲泡第第三遍、第四遍等的时候,冲泡的时间要依次增加。一般来说,好的乌龙茶在冲泡七、八遍以后还是有余香。

3. 乌龙茶是凉性还是热性的

都是一样的,主要喜欢喝,什么样的茶都是好的。

乌龙茶(oolong tea),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

乌龙茶的制作工序:

采摘

季节

闽南茶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周期长,一年可采四至五季,即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片。具体采摘期因品种、气候、海拔、施肥等条件不同而差异。一般采摘期,春茶在谷雨前后,夏茶在夏至前后,暑茶在立秋前后,秋茶在秋分前后,冬片在霜降后。各茶季的采摘间隔期为40-50天,在具体掌握上,应做到“开头适当早,中间网刚好,后期不粗老”。

标准

乌龙茶的采摘标准,叶梢比红、绿茶成熟。其采摘标准为:待茶树新梢长到3-5叶将要成熟,顶叶六七成开面时采下2-4叶,俗称“开面采”。所谓“开面采”,小开面为新梢顶部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1/2,中开面为新梢顶部第一叶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2/3;大开d面新梢顶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面积。一般春、秋茶采取“中开面”采;夏暑茶适当嫩采,即采取“小开面”采;产茶园生长茂盛,持嫩性强,也可采取“小开面”采,采摘一芽三四叶。

茶农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虎口对芯采摘法”即将拇指和食指张开,从芽梢顶部中心插下。稍加扭折,向上一提,就将茶叶采下。一般采叶标准是:长三叶采二叶,长四叶采三叶,采下对夹叶,不采鱼叶,不采单叶,不带梗蒂。采摘时,应做至“五分开”,即不同品种分开,早午晚青分开,粗叶嫩叶分开,干湿茶青分开,不同地片分开,以利于提高毛茶品质。

选择晴天午青鲜叶

春季乌龙茶采制季节,常遇阴雨连绵的大气,这对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连续的阴雨天气,鲜叶水分多,又无法晒青,致使做青“走水消青”困难,内含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优质乌龙茶。在一日中,由于鲜叶采摘的时间不同。对乌龙茶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早青:上午10时以前采摘的鲜叶,大多带有露水,其制茶品质较差。

上午青:上午10时以后至中午12时以前所采鲜叶。因茶树经过一段时间的阳光照射,露水已消失,制茶品质优于早晚青。

下午青:午后12时至下午4时以前所采下鲜叶,新鲜清爽,具有诱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晒青时间,制茶品质优异。

晚青:下午4~5时以后所采鲜叶。因鲜叶下山时间较迟,大多错过了晒青的最佳时机,不能利用阳光晒青萎凋,制茶品质也欠佳,但优于早青。总之,制优质乌龙茶,应选择连续几天晴朗天气的午青鲜叶制作。

制作

乌龙茶制作工艺。制作程序有晾青、摇青、杀青、包揉、揉捻、烘焙。乌龙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为“跳动做青”、“摇动做青”、“做手做青”三个亚类。

烘焙技术

烘焙目的

降低茶叶含水量,保持含水量在4%—6%之间,防止茶叶贮存期品质劣变而陈茶味,进而延长贮藏寿命;借烘焙技术去除茶叶青臭味及其它异味,增进茶香,以提高茶叶品质;使茶叶中所含氨基酸类与还原糖类加温时经脱水转化成香气成分;还有杀菌,降低农残等作用。

烘焙作用

脱水糖化作用(熟化)、异构化作用、氧化作用及后熟作用。后熟作用的好坏与茶叶含水量、储藏条件和茶中有效化学成分变化有密切关系。

技术要素

1. 含水量:茶叶烘焙首要工作是降低茶叶含水量至安全范围(4%—6%),延缓茶叶后氧化作用,并能延长茶叶贮藏寿命;茶叶水分达到8.8%,霉菌开始出现;水分达到12%以上,就会逐渐变质。而含水量不同的茶叶,烘焙条件也不同,一般而言含水量高的茶叶,最初阶段其烘焙温度应高些(约95℃-100℃),时间要延长;若继续烘焙三个小时以上时,必须调低温度至85℃左右,徐徐入火,烘焙出茶叶甘醇之滋味。含水量高的茶叶应摊薄些,否则易导致闷变而降低茶叶品质。

2 .原料老嫩度:烘焙较粗老的茶叶,需中温(85℃-90℃)烘焙,烘焙时间则视茶叶需求而在4h-10h作弹性选择。原料粗老而带微香的茶叶,烘焙时间宜缩短。幼嫩茶叶烘焙温度比粗老的茶叶微高,先中高温(90℃-100℃)烘焙,时间约4h-10h,再以(80℃-85℃)烘焙2h-4h,以确保茶汤滋味甘醇不苦涩而保留香气及原则。

3. 形状紧纬度:外形紧结的茶叶则较耐烘焙,宜采用中低温(85℃-90℃)而较长时间烘焙,反之外形松散的茶叶宜采用中温(100℃)而短时烘焙。

4 .香气:香气是乌龙茶的主要灵魂之一。茶叶香气属挥发性物质,烘焙过程中香气成分易逸失,因此,一般清香型品质好的茶叶应低温短时烘焙;香低中等茶叶,可采用较高温度和较长时间烘焙;陈茶而异味重的茶叶,以去除异味和降低含水量为主,应先高温短时烘焙,次日再80℃2h→90℃2h→ 100℃循序烘焙;依消费者市场需求而定烘焙程度。空调做青的乌龙茶,为了保持其翠绿的色泽和高锐的香气,应采用(60℃-70℃)的低温烘焙至足干,使茶叶含水率在5%-6%,及时真空密封包装,以免香味散失。

5 .滋味:滋味甘醇的茶叶,先中温(80℃-85℃)烘焙4h-6h,次日再以(75℃-80℃)烘焙2h-3h,防止高温使茶叶带熟味或火味而降低茶叶品质。

6 .火候的把握:火候的实际作用是使茶叶内产生热物理化学变化的程度。火候能影响茶叶的外形色泽及叶底汤色等,火候掌握适应可以弥补茶叶品质的某些不足,掌握不当会降低品质。特殊品种的茶叶,火候掌握恰到好处,能衬托特殊的香韵特征,俗称“茶为君,火为臣,君臣佐使。”就是这个道理。茶叶的品种不一样,耐火程度也不一样,如铁观音、大叶乌龙、梅占就较为耐火,黄旦、奇兰等香气较外露的品种较不耐火。

4. 乌龙茶属于温性还是寒性

红茶类的热性最强。茶叶有热性和寒性之分。茶叶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有发酵和不发酵两种茶。分为红茶、黑茶、黄茶、白茶、青茶、绿茶六类。其中红茶是全发酵茶,其热性最大,绿茶是不发酵茶,其寒凉性最强。以上按次序往右其热性逐渐减弱,寒凉性逐渐增强。

绿茶一般夏季喝最好,具有清凉散热的功效,冬季一般喝其它茶,暖和性较好。当然喝哪一类茶也得根据各人的体质及爱好决定。茶性的分类1、凉性的茶:绿茶和青茶中的铁观音,由于发酵程度比较低,属于凉性的茶。

5. 乌龙茶是热性还是凉性的

秋冬季节。

乌龙茶又名青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性平半发酵,乌龙茶有着不热不寒,抗衰老的功效,其品种也比较繁多,由于乌龙茶性平的特点,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以饮用,而秋冬两季为最佳饮用时间。

6. 乌龙茶是热性还是寒性

热的好喝。乌龙茶是可以用来做奶茶的,用乌龙茶做出来的奶茶口感会比较好,染色也会鲜亮一些。

把水煮沸之后放入3~5克的茶叶,加盖焖5分钟后倒入300毫升温牛奶,继续加热至煮沸,加入适量白糖,晾凉后便可饮用了,这样做出来的奶茶奶香和茶香完美结合,香味浓郁。

7. 乌龙茶属于什么茶热性凉性的

鹤峰骑龙茶作为富硒茶的佼佼者条索紧细圆直,色泽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醇厚,叶底嫩绿匀整;天然含硒。该茶曾获“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中国“陆羽杯”名优茶评比金奖、湖北省名优茶评比特等奖,获“中国国际名优茶推荐产品”、“湖北省十大名茶”、“湖北省人民政府名牌产品”等称号。著名茶学专家刘祖生教授在品饮此茶后挥笔题词:“中国鹤峰,盛产名茶;香高味醇,名扬全球。”

一、什么是硒,人体为什么缺硒?

  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首次宣布(1996年再次确定):硒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 硒是1817年被瑞典化学家贝捷利亚发现的以希腊月亮女神的名字命名的,它的符号是Se,化学周期表中序号34,介于砷与溴之间。我国约有72%的地区属于国际上公认的缺硒地区,自然环境低硒,故粮食天然植物含硒量极低,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硒,在预防疾病时又不断流失,从而导致缺硒。

  二、缺硒的生理表现:

  我们已经知道,硒是一种人体必须的微量无素,但人体缺硒,会怎样呢?

  大约六十年前,人们在中国黑龙江省的克山县发现一种奇特的病。病人的面色苍白,手足冰凉,气短,呕吐等。死亡率相当高,由于当时对病因一无所知,故称为克山病。后来,研究发现,克山病发病区的家畜普遍患有白肌病,而白肌病可用硒治疗。因此,在有关部门的协作下,用硒进行了防治克山病的试验,效果十分明显。后来得出结论:克山病的原因就是缺硒。大骨节病:表现在患者的软骨组织多处出现一小块一小块的坏死斑点,骨头严重畸形,指关节异常粗大。后来经研究,也得 出结论:与克山病的原因一样,缺硒是造成大骨节病的主要原因。

三、富硒茶所具有独特性:

  1、富硒茶抗氧化能力强,能清除水中污染毒素,隔夜茶能够饮用。

  2、富硒茶温、凉、冰均可饮用,此茶浓、苦而不涩,后口甘甜;淡,清香爽口。

  3、富硒茶具有安神作用,因此饮用此茶不会导致失眠。

  4、富硒茶饮用后,胃不反酸。

  四、富硒茶的饮用方法:

  用80-90℃的冲泡3-5分钟即可。每天饮用量不限。前期如出现大便、尿增多,属于排毒现象。2-3天后即正常,可继续饮用。 晚上泡好,转天早上空腹饮用二至三杯凉茶效果更好。

  五、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普及

  1.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二) 鹤峰富硒茶简介

  鹤峰富硒茶产于著名的鄂西南武陵山茶区,鹤峰骑龙茶、绿林翠峰、伍台绿针、雾洞绿峰是鹤峰富硒茶的佼佼者。绿林翠峰茶由鹤峰县绿林茶场生产;伍台绿针由宣恩县伍家台贡茶总厂生产;雾洞绿峰由利川市雾调茶厂生产。其品质特点以富硒、味鲜、香高、色绿、形美、显毫六绝著称于世,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茶叶评比中获奖夺魁。全州现有茶园面积25万余亩,年产量20万担,年产值近2亿元,年创税1000万元以上。

  全市现有茶园10.1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占57%,位居湖北省第一,被省农业厅授予“湖北省良种茶园第一市”。现全市年产茶3256吨,产值7051 万元。鹤峰市硒资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埋藏浅等特点。硒矿主要赋存于二迭系茅口组二段(硅质岩段)地层中,主要分布在沐抚—板桥、罗针田—马者—铁厂坝、向家村—奇羊坝、中间河—黄村—沙地花被、双河—红土溪—石窑、芭蕉—盛家等地。硒矿储量达50多亿吨,含硒品位为230—6300克/吨。双河渔塘坝(前坪背斜与太山庙背斜之间双河向斜南西段)拥有世界上唯一的独立硒矿床,已探明储量64万吨,纯硒平均含量3637.5ppm,改写了“硒不能形成独立工业矿床”的传统结论。全市含硒碳质页岩和石煤出露面积为850平方公里,矿层厚度3.6—9米,硒矿储量达50多亿吨,每吨含硒500—5500克,最高达84公斤,土壤硒最高178.8ppm,平均19.11ppm。以硒矿床为中心的乡镇均为高硒区,占全市总面积的73%。

  鹤峰市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硒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一。所产茶叶无污染且富含人体必需的硒元素,茶叶平均含硒量1.068ppm。长期日均饮用富硒茶500ml,是人体补充有机硒的最佳途径,具有抗癌防癌、抗高血压、延缓衰老的功效。

鹤峰富硒茶尤以芭蕉侗族乡为甚。芭蕉侗族乡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建成了“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第一乡”。该乡生产的“鹤峰玉露”,历史悠久,中外驰名,1991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载入《中国名茶》。 近年来,还研制了“龙潭翠峰”、“金星玉毫”、“炒青绿茶”等产品,这些产品多次在“鄂茶杯”评比中获金奖。2003年举办了“鹤峰茶叶文化节”,吸引了众多外地客商。

  鹤峰富硒茶不仅茶汤口感清香、鲜美、回甜味持久,能使人们享受到茶香的乐趣,而且又为人们补充了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国内专家对富硒茶深入研究发现,该茶具有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抑制动脉粥状硬化班块的形成,预防和治疗动脉粥状硬化的作用,以及促进生长发育、延长生长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进行茶叶加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消费群体广泛,由于具体特定的区域资源优势,使得产品不仅在省内,而且在国际、国内均具在广泛的市场开发前景和空间。

  著名的富硒茶有:鹤峰骑龙茶、鹤峰富硒茶、紫阳富硒茶。其中以鹤峰的富硒茶最为闻名,在世界享有很高声誉。

 (三) 关于鹤峰富硒茶的研究

  1989年9月6日,陕西省科委在北京召开了鹤峰富硒茶开发研究鉴定会,对鹤峰富硒茶品质、含硒水平及保健作用研究成果,进行了科学鉴定。经以亚太地区营养学会执行主席沈治平教授为首的三位营养学、茶学、医学专家鉴定认为,鹤峰富硒茶主要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有益成份丰富,自然品质好。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测定,含氨基配3.08%;最高达5.69%;茶多酚30.35%;茶叶自然品质好,是适合制绿茶的优质原料。

  2、无农药污染,符合卫生标准。鹤峰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经商业部茶叶加工研究所检测,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总局、卫生部颁发的关于绿茶、红茶卫生标准,是天然的绿色食品饮料。

  3、富含硒元素。平均含硒0.6530mb/kg,最高值为3.853mg/kg,比我国非富硒茶地区茶叶平均含硒量0.15mg/kg高5.5倍,具有很强的营养保健作用。

  4、鹤峰富硒茶,是具有广阔前景的保健品,特别对人体补硒有益,并有一定的增强机体活力、抗衰老、防癌、抗癌、抗辐射作用。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饮鹤峰富硒茶后欣然题词“健康佳品,驰誉神州”。中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题词赞誉:“鹤峰茶富硒抗癌色香味具佳系茶中珍品”亦有学者题联语赞曰:“陆羽闻知应奋笔,茶经续写富硒茶。”

  天然鹤峰富硒茶的珍品为鹤峰毛尖系列,分翠峰、银针、翠芽等,其品质特征是:芽叶嫩壮匀整,白毫显露,色泽翠绿,香气高长带花香,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美、回甘,叶底嫩匀成朵。短短的几年来,鹤峰名茶分别于1987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8年被评为省地方名牌产品,同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1年获中国优质保健品金奖。1990年获陕西省优质保健品金奖,1991年获中国优质保健食品金奖,获国际茶文化节名茶奖,1992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和国防大学旅游购物节金鹰奖,1994年荣获中国亿万群众最佳喜爱的国家用品最佳消费奖;1998年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

 (四)富硒茶的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一、简要技术说明

  安徽省桐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省农科院土肥所合作,1998-2000年研究鹤峰富硒高产栽培技术,2000年全国著名专家许厥明研究员关于“安徽‘十五’计划大家谈——鹤峰的综合开发利用与高效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研究”的建议,获得张平常务副省长的重视,并批示省计委会同省农委研究这一建议,省计委根据其批示立项,桐城市开始鹤峰富硒茶、鹤峰富硒干菜开发技术研究。

  世界大多数人口在区缺硒地生活,鹤峰富硒食品开发成功,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硒源。每亩鹤峰可制作富硒花茶5公斤,产值1000元;富硒茎叶茶10公斤,产值600元;富硒干菜10公斤,产值200元。每亩鹤峰可生产富硒食品1800元。另外,剩下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鹤峰还可作为绿肥或饲料,鹤峰富硒茶和富硒干菜生产增加了绿肥生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鹤峰的恢复和发展,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大量的优质有机肥料。在全国种植水稻地区均适宜发展鹤峰富硒茶和鹤峰富硒干菜生产,但要继续研究完善生产工艺保证产品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加速产业化进程。

  二、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

  我省鹤峰历史悠久,耕作制度主要为肥—稻—稻,常年绿肥种植面积300万亩,鲜草亩产量在1500kg左右,利用途径历年绝大部分都作肥料,少量的农户在翻压前在把鹤峰作为青饲料喂养畜禽,经济效益较低。通过开发鹤峰富硒茶和富硒干菜,每亩鹤峰可制作花茶5公斤,产值1000元;富硒花茎茶10公斤,产值600元;富硒干菜10公斤,产值200元。合计第亩可提供富硒产品价值1800元。另处剩下的地上部份和地下部份还可作为绿肥或饲料,初步预测仅桐城市每年鹤峰可创价值3.96亿元。我国植稻地区均能发展鹤峰富硒茶及富硒干菜生产,根据专家预测,本产品可进入国内久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鹤峰富硒生产基地建设,将充分利用秋冬季温光资源,加大我省冬季农业开发的力度,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鹤峰富硒产品的开发利用,提高了农民种植鹤峰的积极性,鹤峰单产和总产将大幅度提高,增加了优质饲料来源,推动畜牧业发展,发展鹤峰生产是培肥地力,建立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鹤峰是一种无污染的生物肥料,养分齐全,是进行无公害生产和绿色食品生产的优质肥料,可促进我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同时,鹤峰在冬春季覆盖地面达4-5个月之久,可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淋失和雨水对土壤表层的冲刷。鹤峰具有固定空气中氮的功能,不仅能够为农作物提供无污染的氮素营养,减少化肥施用量,节约能源,提高农作物对病虫的抗性,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能改善土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作用。

  鹤峰富硒制品的开发利用,绿肥经济效益提高了,推动了绿肥的生产发展,同时,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建立鹤峰富硒新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系,加速产业化进程。

  在人体内,硒是一种称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组成部分,该酶具有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不受过氧化物的破坏的作用。而维生素E是人体内的抗氧化剂,它能抑制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他一些不稳定的化合物的过氧化,从而保护机体的组织器官,延缓人体的衰老。可见,硒能加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二者在这一功能上有密切的协同作用。

  因此,富硒食物宜与含富维生素E的食物搭配同食。富硒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海产品、肉类等,植物种子油、禾本科植物麦、米和花生、大豆、牛奶、蛋类、肉类等富含维生素E。

  如何掌握泡茶的时间

  沏茶的水温,有嫩、中、老之分。水煮到接近沸时,开始如鱼目散布,微微有声,这时叫嫩汤;接着四边泉涌,累累连珠,此时叫中汤;最后则腾波鼓浪,水气全消,这时叫老汤。

  泡茶以中汤(约80一85C)为最好,茶叶既能朵朵展开下沉,茶质溶出,而且不致泡熟。如果已经沸腾,则须待沸止、汤清后再泡。泡时,最好先注少许开水点一点,待茶展开后再泡。一般讲,高档茶用中汤水沏为好,而中、低档茶可用开水(老汤)直接冲泡。

  一般的红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茶和普通绿茶,冲泡时要求水温高一些,可用沸水(老汤)直接冲泡,可使茶中有效成分迅速地浸出。某些著名的嫩度很高的绿茶,如龙井、碧螺春、都匀毛尖、雨花茶等,均应用中汤冲泡,以使汤色翠绿明亮、香气纯正、滋味鲜爽甘醇,可充分显露名茶的特色。

  高档名茶,如用老汤(100C)的水冲泡,茶叶被泡熟,汤色深,香气钝,有熟汤味,便失去了细嫩茶叶应有的风格。

  如要用老汤泡高档茶,可先将煮沸的水倒入暖水瓶中,稍等几分钟,待温度降低些再用。

上一篇:pvz电脑版怎么才算通关(pvz1电脑版)

下一篇:先天天赋异禀的人实例(天赋异禀的孩子出生有啥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