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发 > 测试

露娜怎么出装和铭文(露娜的出装和铭文搭配)

一、露娜的出装和铭文搭配

一、2022露娜最强六神出装推荐

1、出装顺序:抵抗之靴、噬神之书、极寒风暴、痛苦面具、辉月。

2、出装思路:这套装备既能打出伤害,又能抗伤,但是需要找准时机进场。

二、露娜打野爆发出装推荐

1、出装顺序:符文大剑、抵抗之靴、噬神之书、冰痕之握、极寒风暴、辉月。

2、出装思路:露娜频繁普攻可以触发符文大剑被动,极寒风暴可以回蓝,总之这套装备能大幅强化露娜的生存能力。

二、露娜的出装及铭文

出装推荐

  符文大剑+抵抗之靴+进化水晶+噬神之书+极寒风暴+虚无法杖

  后期极寒风暴可换成贤者的庇护

  铭文推荐

  贪婪x10+心眼x10+凶兆x10

  法术吸血+1.6%

  攻击速度+0.6%

  法术穿透+6.4

  法术攻击+4.2

  攻击速度+0.6%

三、露娜的出装和铭文搭配最新

1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最优出装策略。
2 由于本次更新后,露娜属性和技能都有所调整,同时装备、符文等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因此目前还没有最优的出装方案。需要进一步尝试和研究才能找到最适合露娜的出装策略。
3 我建议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游戏风格和对战对手的情况,进行出装的选择和调整。可以尝试搭配各种装备和符文,结合实战体验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出装方案。

5级铭文推荐

红色铭文:红月,攻击速度+1.6%、暴击率+0.5

解析:我们都知道,普通攻击是露娜叠加印记的重要手段,也是让她实现月下无限连的基础,因此她对攻击速度有较高的要求;而如果在局内选择增加攻击速度的装备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会让她白白的损失一定的输出能力,因此在铭文上下功夫是最佳思路,故在红色铭文上选择红月。此外选择红月的另一个好处是兼容性强,因为马可波罗、鲁班七号、狄仁杰等射手英雄也会使用到它,这无疑降低了小伙伴们收集铭文的难度和成本。

王者荣耀:露娜要是用这套铭文,5杀超神不费力

蓝色铭文:轮回,法术攻击+2.4、法师吸血+1%

解析:露娜的打法主要是近身作战,在与敌人刚正面时肯定会吸收不少的伤害,此时续航能力的重要性就开始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到达4级之后的第一波GANK,如果能将敌人击杀,将会快速获取比赛的优势;而到了中期,虽然噬神之书可以增加一定的法术吸血,但在频繁的团战中这些还是稍显不足。综上,在蓝色铭文上选择轮回是最明智的。

王者荣耀:露娜要是用这套铭文,5杀超神不费力

绿色铭文:心眼,攻击速度+0.6%、法术穿透+6.4

解析:露娜对爆发力还是有较高要求的,在绿色铭文中能大量增加输出的就只有心眼,它提供的法术穿透可以保证露娜前期的输出优势;另外,它增加的攻击速度对露娜同样适用,尤其是在配合红月的基础上,开局就拥有22%的攻击速度加成,保证她更快的叠加印记,为中期CARRY全场奠定基础。

王者荣耀:露娜要是用这套铭文,5杀超神不费力

铭文属性总和:法术攻击+24、法术穿透+64、法术吸血+10%、攻击速度+22%、暴击率+5%

四、露娜的出装和铭文装配

1、红色铭文槽:“凶兆”x10 --- +42法术攻击、6%攻击速度;

2、蓝色铭文槽:“轮回”x10 --- +24法术攻击、10%法术吸血;

3、绿色铭文槽:“心眼”x10 --- +6%攻击速度、64法术穿透;

4、抵抗之靴:露娜娜主要靠技能突进打伤害而往往由于自身的脆皮被控制到基本秒死所以抵抗之靴减少控制时间很适合露娜。

5、噬神之书:吸血书25%的吸血下毫无疑问加大了露娜的生存能力并且附带额外的技能CD让露娜可以更平稳的打出伤害增加英雄的稳定性。

6、痛苦面具:生命值的加成和冷却还有法穿增加露娜伤害的同时还有一定血量。

露娜出法装好

法装出装:巨人之握+抵抗之靴+冰痕之握+极寒风暴+噬神之书+虚无法杖;

出装思路:露娜作为辅助并不适合直接硬扛,这套装备承受伤害和输出都很高,极寒风暴减CD,噬神之书加法攻加生命。

露娜即是战士又是法师,可以出法装也可以出肉装,建议法装。露娜前期主打野清兵发育,多去拿蓝,这样不会断大招。其机动性也十分不错。

五、露娜出装及铭文推荐技能介绍

露娜铭文最强搭配:1:狩猎*10、红月*10、心眼*10。2:红月*10、心眼*10、狩猎*9、贪婪*1。3:狩猎*5、贪婪*5、心眼*10、红月*10。

1、出装顺序:抵抗之靴+痛苦面具+噬神之书+极寒风暴+魔女斗篷+时之预言/贤者的庇护/辉月/炽热支配者。

2、出装思路:这套出装的露娜属于半肉的边路出装,打持续输出,主要以消耗为主。后期可以换复活甲或者辉月。

露娜技能加点:主加1技能,有大加大。

露娜技能连招:1技能+3技能+平A+2技能+3技能。

上一篇:猎人怎么设置宝宝天赋加点(3.13猎人宝宝天赋的加点方法)

下一篇:怎么获得鲨鱼裤子碎片(鲨鱼裤什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