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美学的双重属性是什么(书法美学内涵包括)
1. 书法美学内涵包括
美学本身是一种哲学性质的学科。
美学涉及到的领域范围很广,但最终脱离不了与人的关系。美学主要以哲学美学和文学美学为主。文学美学主要研究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一般规律等知识。2. 书法美学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中国书画艺术本质属性就是写意精神。我们可从以下四方面略窥其部分“美学原理”。
1、极饰反素,归于平淡。
“平淡天真”是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性格。
2、唯道集虚,计白当黑。
庄子的“虚”“静”“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始终是中国书画“写意”精神的内核。
3、澄怀观道,穷理尽性。
书法艺术的意境不是一个单一浮面的文字再现,而是一种深层的意态创建。
4、唯观神彩,不见字形。
“形”是书法字体基本形式结构,“相”即书艺的意象。“无形之相”为高格隽永之意。
3. 书法美学内涵包括哪些
书法艺术的阳刚之美,其境界显示出一种开阔雄浑、包容无度的胸襟和气度;其气势奔放雄健、遒劲、劲险、豪挺、沉雄、痛快、俊迈、郁壮、雄房、劲拔、坚密、浑厚、沉实、豪放、大气、磅礴等,均属阳刚美之列。古人书论中所形容的“龙跃天门”、“虎跃凤阙”、“龙威胡振”、 “剑拔弩张”、“壮士弯弓、熊人猎虎”、“戈戟森列”、“金刚怒目”、“大士慧泉”等,都是从阳刚之美得到的印象或联想。
4. 书法的美学
颜筋柳骨,怀素狂草,欧阳询。
5. 书法美学内涵包括什么
书法与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联系呢,就是他们都属于这种艺术,第二个呢,书法,而且他是还包括在美学当中,所以说他们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们包括在绘画的同时,也要把字练好,要把书法练好,而且他们还是一种国粹,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啊,是这是一个联系,区别呢,就是书法跟美术,它是两种不同的专业,书法学的,他的大学里当中会有专门独立的专业,美术也有专门的独立的美术、美术专业,比如说油画、版画、雕塑,所以说这里还是有区别的,还是分开。
6. 书法美学是什么
内涵很丰富,有雄强美,有隽秀美;有崇高美,有悲壮美等。
7. 书法的美学原理是什么
1、在“实”与“虚”两个方面,即“形质”与“性情”两大方面。
2、“实”(形质)方面
“实”(形质)方面是有形、可见的。就是外在形态;主要从线条与间架结构上去鉴赏;它包括用笔、结构、章法等内容:
用笔有迟急、起伏、曲折之分,笔锋有正侧、藏露之别,笔画形态有方有圆,还要讲求笔力与笔势;
结构有奇正、疏密、违和等法理;
章法有宾主、虚实、避就、气脉连贯和行列形式等表现方法。
三者之间既区别又相辅相成。
3、“虚”(性情)方面
“虚”(性情)方面是无形的,就是内在精神,则须从作者对线条与结构章法的处理上显现出的个性特征与艺术风格上去体认。包括神采、气韵、意境等内容。两方面互相依存,相互为用,共同表现出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
神采、气韵、意境,都是无形之物,它须要通过有形的用笔,结构与章法加以表现:
神采是书法艺术的灵魂,古人评论书法,早有“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说法,但同时又指出“规矩既失,神则无存”。神采美只有通过形质美才能表现出来。
气韵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是形与神之间的桥梁,是表达情性的介质。书法家掌握了熟练技巧,运气达于毫端,以气行笔,点画之间气脉相通,气韵和神采才表现出来。
意境也是书法艺术的内在美,包含意境、情调、风度、品格等内涵。他与神采、气韵相比,更偏重于作者主观精神的表现,是更高层次的书法审美内容。书法的意境美是可以通过作品的字里行间确确实实的感触到的。
8. 书法的美学基本构成规律
中国的书法文化历史悠久,书法是汉字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毛笔在以写为主的文字系统中扮演主角。书法的线条和不同类型的字体结构是书法艺术的主要元素,亦是书法艺术美的主要体现。
一、书法艺术的线条美
线条是书法构成的主要元素与基础,是书法形成的重要媒介.亦是作者传情达意,流露情感气质的载体。汉代的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与里程碑,其中以汉隶所体现的解放线路最为典型。线条可以说是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沟通的桥梁。线条是书法作者生命的特征体现,在我国书法艺术中,书法线条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力量感
书法中所体现的力量感是一种巧力。作者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适当调整掌、指、腕、臂的力度大小,将作者的心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笔力是中国书法的主要特征之一,典型的代表是唐代中期书法家颜真卿,其代表作主要有《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在这些作品中看似清秀飘逸的书法中蕴含着苍劲有力、铁骨松风的力量感,其笔法精湛,结构严谨,可谓入木三分。
(二)立体感
书法作为平面的艺术形式,立体感仍然是其不可缺少的,如果仅仅是单纯的线条,则会单薄乏味,缺乏意蕴。融入立体感的书法体现的是沉着、浑厚的并能让人感受到线条中蕴藏的作者的丰富情感。立体感也可以说是一种骨感美,是作者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抽象地经过提炼的空间。根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作品的不同,再加上作者的观念思想认识的不同,从而使立体感的表现形式亦有所不同。
立体感也可以说是一种骨感美。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与颜真卿有着“颜筋柳骨”之美誉。在书法艺术节有着“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其书法作品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柳公权的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在书法艺术中中锋技巧是绝对的。而侧锋技巧是相对的,从书法美的角度来看,其需要与中锋相互融合、交叉,从而突出书法作品的线条美。
(三)节奏感
书法作品的结构感是其活力的具体体现,书法作品生命力的展示。书法的节奏感是通过对比展示、体现的。具体的比如:空间结构,空白结构,即空白大小、形状之比。用笔起伏节奏,即墨迹的粗细、方圆,都是节奏感的具体体现。
与力量感与立体感相比,节奏感的原则相对比较简单。根据其力度和线条的厚度,欣赏者可以从一个起点出发,从字的整体上对其作出深层次的描述。立体感、力量感与节奏感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线条美的所有特征。而且在线条美的三种具体表现形式中,在书法的运笔技巧方面,亦蕴含了全部的空间内容。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结构美
书法艺术的结构美是指毛笔字的结构体现出现实中各种事物形体结构美的问题。尽管古代的象形文字如今早已不存在,但其是中华民族汉字发展、形成的必经阶段,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仍然具有造型的意义。平正、匀称、参差、连贯、飞动等多反面的有机融合与交叉、渗透,构建了字的结构之美,是其不可缺失的基本元素。
平正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会给人一种稳定、心情舒适的感觉。书法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最终是由现实的生活所决定,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人的审美观念与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