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秦国弓弩怎么获得(秦国 弓箭)
1. 秦国 弓箭
铍。这是一种相对古老的长兵器,在我国古代殷周时期,就开始使用了。在战国、秦朝时期,铍在军队中的装备,达到了顶峰。在两军交战中,铍是一种很实用的兵器,它的首和短剑很类似,长度约三十厘米,刃口非常锋利,并且装有长约3米-3.5米左右的柄,战斗中主要用于砍、钩两用。秦朝时期,多以铜铍为主,这个在秦始皇兵马俑中得以印证。
长枪/戈。相信大家对此武器并不陌生,战场中,主要用于进攻、刺杀,同样也装有长柄,5-7米不等,差不多相当于人身高的3倍左右。作为秦军武器中最长的一种兵器,它主要武装于战车。不过,士兵用这么长的武器,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否则容易乱了阵线。
弓箭。开战时,强大弓弩部队在前,远距离打击敌军,削弱其力量,然后再步兵、车兵、主力部队依次上阵。战国时期,弓箭主要配备于骑兵,尤其是在秦朝北伐匈奴的时候,弓箭部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左右。历史上有一个很出名的典故,叫做: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秦灭赵之后,很好的吸收了这个战斗技能。
青铜剑。秦朝很注重剑这类兵器的打造。秦不断从楚国引进铸剑术。在秦始皇兵马俑出土文物中,就有很多把青铜剑,虽然埋藏于地下2000多年,但出土后,依旧锋利无比,而且甚至有的青铜剑埋藏于地下压弯时间2000多年,出土后竟然能自然恢复笔直,令人惊叹无比。秦剑多为青铜剑,拥有当时最为先进的制造工艺,淬炼打造时,加入了合金,使得秦剑无论是在韧度、硬度、强度等方面,都十分优异。秦朝正是拥有了削铁如泥的青铜剑,才在六国之战中,领先于对手。
弩。秦军在战国时期,素有虎狼之师的称谓。秦军不仅彪悍,而且还有诸多手中利器。弓弩就是其中一项,它让敌手闻风丧胆。大型秦弩最远射程能达到800米,是现代手枪有效射程的两倍,威力巨大,相当霸气。弩其实在秦朝之前就有,只不过秦朝将它进行了改进,使得它威力更为强大。秦朝建有弓弩部队,每场战争,弓弩手势必例行先放箭,既试探军情,也威慑敌方,远距离打击敌军。先进的兵器六国军队的箭,都不如秦弩的远、快、准,使得秦军于战车占尽先机。
先进的兵器,有利于克敌制胜。一国军事的强大,兵器势必亦强大,秦灭六国,南平岭南,北伐匈奴,除了君主、战将的英明决断,将士的彪悍,手中的利器也是增强战斗力的法宝,而这方面,秦朝走在了前面。
2. 秦国的弩是谁建造的
2000多年前的战国七雄时期,最先进的武器莫过于弩,弩是一种源于弓而不同于弓的远射武器。考古发现的青铜弩机晚至战国时期,根据考古资料证明,最晚在商周以出现了弩。弩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木弩转变成青铜弩机的弩。秦弩是冷兵器时代的远程攻击武器,它的最大射程可达600米左右。秦军打仗时讲究排兵布阵,“强弩在前,锬戈在后”,因此秦军中弓弩营的比例当在30%左右,单兵弩装备率当在80%以上。天下劲弩多出于韩,但是韩国的弩机制造技术在秦国得以发扬光大,其标准化施工之下,秦弩在数量与质量上都远超六国。
秦朝人弩分为蹶张和臂张两种,蹶张弩就是脚踏弩脚踏弓身,臂拉腰拽,以全身之力上弦,所以弩的发射速度远不如弓。蹶张弩手上弦时都是坐地,伸直腿脚蹬弓干,脚夹弩臂,手臂借腿力腰力上弦,而后取箭咬弦瞄准射击。一排排的弩手不断分批的拉弦、上箭、射击组成了漫天箭雨,而且每个人都带百支箭,持续作战能力非常强。蹶张弩发射出的箭镞威力极大,飞行速度几倍于弓,发射出的箭镞刺破空气,弓弦回弹与空气剧烈的摩擦,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张艺谋导演《英雄》秦军战前高呼“大风大风”的来源之一
3. 秦国弩射程
古代弓箭能射50到70米。
1、古代没有复合弓,只有英式长弓和反曲弓,一般而言满弓拉力都不会超过100磅,45度的仰角,落点射程可以达到300米,但有效杀伤距离很短,不超过70米,如果只是一般的弓磅45/60磅, 距离就更短, 杀伤只能在30/45米之间。
2、弓者揉木而弦之以发矢。最简单的曲射武器,常用于射程较短,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弓非到用时,不可轻开,否则弓弦会失去张力。一般也不能遇水,下雨天要将弦取下。合成弓除外,水会使得弓体易折,弓弦变松。
3、单兵弩在一百步一百五六十米的距离上实现精度射击,双臂弩基本可以认为是宋代弩射击的标准姿势,交战距离不会超过100米,弩是接近平射而非抛射,中世纪的长弓射程据估计可达160米到220米左右,现代的长弓复制品发射轻箭可以达到320米,重箭可达250米。
4. 秦国 弩
秦汉时的弩张力大、射程远,但射速慢、使用不便,还需要其他士兵保护,而随着马镫的出线,骑兵的发展很快,到南北朝时已出现了大规模的骑兵,交战方的运动速度都加快了很多,秦汉时的大张力弩不仅笨拙,还无法在马上使用,所以就逐渐被淘汰,除了代之以较为轻便的弓外,弩也分化成了两类:携带方便而射速高的轻型弩和专用的大型弩,如神臂弩和床弩。
5. 出土秦弩
原因有以下几点
秦国弓弩的第一个特点是可以批量生产。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发现的秦国弓弩的遗迹或者是出土文物,通过测量,可以看出不同弓弩的弓背、弩臂等相关数据的尺寸基本相同,青铜弩机是弓弩的核心部件,其模铸非常精细,即使是小小的弩机栓塞也可以互换。这个特点使得秦国弓弩一方面可以较大规模批量生产,对生产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准要求降低了,可以比照标准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遇到弓弩部分零件损坏的情况,可以及时更换零件。
秦国弓弩的第二个特点是弩臂远超六国弓弩。
战国时代弓弩的臂长一般在50厘米左右,比如长沙扫把塘第138号战国墓出土的楚国弓弩,臂长51.8厘米,较之秦国弓弩弩臂相差20多厘米。弩臂的加长,增大了弓的张力和弓的射程,对远距离的射击目标形成的威慑力更大。
秦国弓弩的第三个特点是弓弩拥有独特设计。
含口是固定弩臂的重要部件,秦国弓弩的含口设计是下部两侧加耳,并且将耳与弓背通过细绳进行了交叉绑扎,进一步加固了承弓部位的结合部位,防止发箭后的含口脱落,这个特点使得秦国弓弩手在实战操作中弓弩的故障率相对较低。
6. 考古秦国弓弩怎么获得的
秦人弩威力无穷,青铜箭也威震六国,在兵马俑中出土的青铜箭,竹木制的箭身早已腐朽但是留下来的箭头却都是三棱形的。经研究,这种箭头射出,可轻易穿透敌人的铠甲,造成致命击,但是三棱箭头工艺复杂,制造困难。古代武器专家、历史学家迈克·罗兹说:“这种弓箭远远领先于当时的技术,可以说领先了2000年。
7. 秦国的弩能射多远
在汉朝刘熙所著作的《释名·释兵》中有写到:“弩,怒也,有执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似齿牙也。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下日悬刀,其形然也。含話之口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也。”弩这种兵器是从弓发展而来的,属于远程杀伤性兵器,是一种可以延时发射的弓。但是不同的是其弓背之中横置一臂,发矢不仗人力,而用机关,力强而及远,射程一般比弓远许多,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为十字弓。
它由弓和弩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弓横装在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以扣弦、发射。弩的关键部件是弩机,从为数众多的出土铜制弩机中可以看出其结构:弩机铜郭内的机件有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心和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其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样,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内,使箭顶在两牙之间的弦上,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
古代弩的起源早至原始社会晚期,但是,弩在军事上受到重视则迟至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弩就成了列国大量使用的重要远射兵器。战国时期,用青铜制作弩机,其构造已很先进,配上强度较大的复合弓,大大提高了弩的射程和杀伤力。战国中期的弩机,虽然悬刀、钩、牙等已用铜制,但无铜郭,弩机直接装在木质弩臂上,承受不了太大的张力。
战国晚期的弩机外增铜郭,强化了机槽,这一部件就是为了适应以足踏张弦的撅张而产生的。此类劲弩装有粗壮的弓,要用相当大的力量才能张开弦,因而要求弩机更加坚固。
到了秦代,秦弩制得如同现在的自动步枪一样精密。它既可以延时发射,也可以精确瞄准,与只靠臂力拉弦的弓不同。秦弩基本上都是蹶张弓,也就是脚踏弓干,臂拉腰拽,以全身之力上弦,所以弩的发射速度远不如弓,但发射出的箭威力极大,飞行速度几倍于弓。所以弩机发射时,箭刺破空气,弓弦回弹与空气剧烈地摩擦,便会发出尖锐的呼啸声。
秦弩由国家统一督造,弓干扁圆,一般长130-145厘米,为桑木制作,但却又不是所谓的单质弓,因为整个弓干皆由密实的皮条缠扎。这样不仅增强了弓干的结构强度,而且皮条的韧性极好,弹力强,可以积蓄更多的能量,以桑木为芯、外缠皮条的复合弓干,结合了自然界中的植物弹力和动物弹力。
弩的射程和穿透力也是惊人的。据考古学家王学理先生估计,威力最强大的弩的射程当大于600步,相当于现在的831.6米,张力也超过了12石,相当于现在的738斤,这样的劲弩,单靠人的臂力拉开是十分困难的,恐怕只有采用“蹶张”才能奏效。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根据兵器力学基本原理,12石的韩弩如果能劲射800多米的话,若助推力减半,射程只减少约1/3强,那么6石的秦弩则可以劲射500米左右,其威力也是很强大的。
秦弩手有轻装和重装之分,轻装弩手称为“引强”,重装弩手称为“蹶张”,这是以引弓的不同方式进行命名的。引强是指用手臂张弩,蹶张是用足踏张弩。在敌军迫近时,立姿射手先发强弩,跪姿射手继之再发弓箭,就这样一起一伏,轮番射击,从而保证箭矢不绝,产生持续的攻击波,使敌人冲锋的势头得到遏制,同时,蹶张重弩也会在军阵的前方和两翼形成异常密集的火力。在以身体接触为主的冷兵器时代,能够在非接触的状态下给敌人以连续的打击,这也是秦军战斗力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8. 秦国有弩吗
秦朝,距今2000多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大一统的帝国,雄厚的国力让秦国可以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武器,秦人制造的武器,是按照标准化制造的,误差之小,让人难以想象,他们制造的青铜剑,在现代人眼里,最长只能到60厘米,但秦人制造的青铜剑,竟可以达到100厘米,秦人拥有一种步兵方阵,手持7米长矛,将它端平,靠它很长的优势刺伤敌兵,秦朝的弩,射程比手枪还远,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准的武器,甚至还拥有一套自己的瞄准系统,秦人在作战时,在没有短兵相接的时候,就通过秦弩重创敌人的主力。
9. 秦国的弩威力有多大
“弩”的读音是[nǔ]。
释义如下
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弓。~机。~手(弓手)。~箭。~炮(发射石块的弩机)。
词语及例句如下
弩车[nǔ chē]:专载弩弓的战车。
例句:列阵则如意车在外,以旗蔽障,弩车当阵门,其上寘床子弩,矢大如凿,一矢能射数人,发三矢可数百步。——《宋史·魏胜传》
弩弓[nǔ gōng]:古代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例句: 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於京师。——《史记·梁孝王世家》
弩机[nǔ jī]:装置在弩的木臂后部的机械,控制发射用,青铜制。
例句:夫弩机,差以米,则不发。—— 《吕氏春秋·察微》
弩箭[nǔ jiàn]:用弩发射的箭。
例句:从十来岁开始学射弩箭,一直盼到没有力气拉开弩弓的时候。——黄昌禄 《苦聪人有了太阳》
弩括[nǔ kuò]:弩弓用以发箭的机栝。
例句:曰“弹力”,骤起击压,无坚不摧,如弩括突矢,突矢贯札然。——清 谭嗣同 《仁学》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