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发 > 测试

耳机的什么属性影响解析度(什么决定耳机的解析力)

1. 什么决定耳机的解析力

不是呗,解析力相当于图片的分辨率,解析力越强,证明耳机能将声音的细节辨析的更好、而清晰度应该包含在解析力里 。

(解析力直观的说就是声音的清晰度和细节信息量的表现能力,接触过电脑知识的都知道,屏幕有分辨率一说,如“1280x800”和“1440x900”,这个指标关系到画面的清晰度问题,在摄影领域我们用像素总量来概括这个指标,比如700万和1300万的相机;对于音频器材来说也有类似的说法,我们管它叫解析力或解析度,但并无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只能靠人耳来进行主观评测。)

2. 耳机的解析力由什么决定

这个要和阻抗方放一起看,阻抗越高需要的功率越高越难推,灵敏度越高,同电压下耳机就越响。就推好而言,高阻低敏需要大功率,低阻高敏需要大电流,中等的阻抗和灵敏度最好推。还有音质和灵敏度阻抗没直接的关系,一般的发烧大耳机都是高阻抗低灵敏度,需要上耳放才能发挥其功力。随身听设备一般推力较小,所以对应的高敏低阻的耳机可以直推。像宇音pk1,阻抗150欧灵敏度109db,它素质秒杀森海的px200,32欧115db。而我有一条威士顿的um2,27欧119db,同样秒杀px200。我有px200的。所以这个和灵敏度无直接

耳机参数不能单看灵敏度的,还要结合阻抗,阻抗越大越难推,灵敏度越低也越难推,我们平时用用的普通随身耳机阻抗60以下,灵敏度100以上就很好了,从这个参数也不能说明音质好不好,因为一些几千元几万元级别的都是几百欧的阻抗,灵敏度也不是很高的,不是发烧友平时听听的话灵敏度是越搞越好了

呵呵我也不给你解释一大堆啥啥啥的原理了,灵敏度是越高越好,这个值是表明耳机对声音的解析力度,这度越大当然声音越清晰了。

耳机不存在灵敏度,耳机讲究的是音质和频宽,它是一种声音还原。好的音源,要有好的播放器,好的播放器要有好的音箱或耳机,才能欣赏还原出来好听的音乐。

灵敏度最好在100dB/mW左右或更高这是最佳范围

灵敏度高的耳机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推,解析度也相对高一些。

结合信躁比,阻抗,频率什么的来看呀,灵敏度适当就可以了,不然就有点听着不舒服咯

3. 耳机解析力高会听到左右耳不一样吗

你描述的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我尝试帮你分析下:

1、一般我们播放电脑中的音乐时,都是播放某个MP3或WMA或其他格式的音频文件,而不是音乐制作中还处于各个分轨状态未合成的文件。所以,一般情况下,音乐声大,人声小的问题,是不应该发生的。

2、最有可能的是,由于你的播放器设置,或你的声卡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因为这有将音乐文件中中端声场压缩降低后,才有可能导致你说的问题产生。

3、请打开你的音乐播放器,有关音频设置选项,选择类似“还原原始设置”的选项后,再播放音乐听下,是否有所改善。

4、如果还没变化,在保持播放器“原始设置” 状态下,进入电脑的“控制面板”中你电脑的声卡输出控制面板中,将“均衡器”设置在“默认”位置。再播放音乐听下,是否有所改善。

5、一般情况下,你的问题都应该已经解决了。如果还未解决,那就再换一付耳机听下,如果好了,说明你的耳机出了问题。该换新的了。希望我的回答有帮到你。

4. 耳机的解析和什么有关

以佩戴的方式来区分,主要有耳塞式、入耳式、头戴式、挂耳式(以及定制耳机)。

1.头戴式:

封闭式隔音比较好,但容易有桶音(嘴巴对着木桶说话,有压抑和回声的感觉就是桶音);开放式声场比较自然和大气,但隔音不好;半封闭式(半开放式)就是前两者比较中庸的选择。

2.耳塞式:

平头式耳塞,佩戴一般比较舒适,隔音一般。

3.入耳式:

入耳式耳塞,隔音比较好到非常好,佩戴容易产生不适,卫生处理不好容易引起耳道感染。

4.耳挂式:

挂在耳朵上的耳机,有耳塞式的也有耳机式的,佩戴比较牢固,但隔音比较差。

5.后挂式:

一般运动型的耳机都是后挂式为主,佩戴比较牢固,音质通常比较一般。

6.定制式:

根据每个人耳道的形状,定做耳机外壳的耳机。定制耳机是从助听器发展而来,最早是用于歌手和乐手们进行现场表演的时候能获得准确的音乐节奏和拍子,最近十年开始民用化,一般人只要愿意花钱也可以做自己的定制耳机了。定制耳机的优点:隔音非常出色,佩戴舒适,几乎达到隔音的极限。(隔音好的定制即使在飞机引擎旁边都听不到噪声)缺点:价格非常高,佩戴的舒适感见仁见智,一般油耳人士无法使用。近几年国产定制耳机开始发展,把定制耳机的价格降低了很多,但音质水平参差不齐。

————————————————————————————

以耳机的主要功能分类,主要有监听式、HIFI式、游戏电影式、降噪式、便携式、运动式。

1.监听式:

以听清楚声音里面的各种细节为设计重点。优点:声音一般都比较清晰,音质比较好,听什么都不错;缺点:人声缺乏感情,似乎听什么都到不了最佳的效果。

2.HIFI式:

以欣赏音乐为设计重点。

优点:声音比较有特点,对口的音乐表现会非常迷人,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缺点:一般都是针对性的设计,例如特别适合人声的,就不太适合乐器演奏,特别适合乐器演奏的,就不太适合人声,可谓针无两头尖。

3.游戏电影式:

以模拟多声道为设计重点。

优点:看电影和玩游戏都很有震撼的效果,声音定位清晰;

缺点:回放音乐的效果不佳。

4.降噪式:

以减少环境噪声为设计重点。

优点:就算在很嘈杂的环境也能清晰的听到音乐;

缺点:降噪算法会降低音质,价格比较高。

5、便携式:

以出门方便携带出门为设计重点。

优点:比较轻便,隔音一般也比较好;

缺点:音质通常比较一般,佩戴舒适度也比较一般。

6.运动式:

以佩戴牢固为设计重点。

优点:佩戴结实不容易掉落,适合运动使用;

缺点:音质一般比较差,佩戴舒适感也较差。

从欣赏音乐的角度来说,一般来说,同价位的音质表现:HIFI式>监听式>便携式>降噪式>游戏电影式>运动式。

————————————————————————

以耳机的主要单元种类,分为动圈式、动铁式、圈铁式、平板式、静电式。

1.动圈式:

大部分的耳机和耳塞都是这种单元,驱动单元一般就是小型的扬声器单元,和音箱的单元非常相似的。优点是发声原理接近人类耳膜,因此声音自然耐听,低频宽松舒服;缺点是单元体积越大,需要的功率越大,越高级的动圈耳机对前端的要求也越高。现今已经研制出了微动圈单元,体积比传统动圈单元小很多,越来越接近动铁单元。

2.动铁式:

近二十年开始风靡世界的新单元技术,驱动单元可以做得很小,动铁单元一般大约只有米粒般大小。优点是单元特别小,普遍用来做成入耳式耳塞,驱动所需的功率非常小,隔音效果一般都非常好,音色通透明亮,另外由于是金属微型振膜,因此一般高频都比较优秀;缺点是动铁单元的发声原理和人类耳膜比较不同,因此动铁单元的频率响应一般比较窄,声音比较不自然,特别是低频方面一般表现都比较差。现今多采用多单元分频技术来解决动铁声音不自然的问题,即不同频段采用不同的动铁单元来进行互补。

3.圈铁式:

耳塞里采用动圈单元+动铁单元的组合。

优点是优势互补,动圈单元的低频自然宽松,动铁单元的高频亮丽和高解析力,相得益彰;

缺点是分频点选择非常难,简单来说就是把两个好声音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好声音的技术非常困难,难以出现优秀的产品。

4.平板式:

简单来说是将线圈嵌入轻薄的振膜中,永磁体集中在振膜的一侧或两侧,振膜中线圈内变化的电流产生磁场,在永磁体的产生的磁场中受力被作用,从而震动发声。这样的设计需要注意的是线圈需要均匀分布在振膜上,使驱动力平均分布。

优点:音质失真小,信息量丰富,动态更好。

缺点:耳机体积大,重量大,难以驱动,一般需要专用的前端才可以驱动好,另外售价比较贵,一般从2000元起步。

5.静电式:

静电耳机原理大致是将音频型号放大接在固定的极板上,变化的音频信号会在两极板之间产生变化的电场。耳机的布满金属离子的振膜处于两极板之间,外接上极高的电压,振膜镀上的金属离子会充满某种电荷(比如正电荷),在音频信号产生的变化电场中,振膜上的电荷受力,从而使振膜发生摆动,形成声音。

优点:失真更小,音质更细腻,更快的速度感,更佳的瞬态反应,更强的细节表现力。

缺点:耳机体积大,重量大,难以驱动,需要专用的前端才可以使用(一般套装销售),而且每次开机都要预热一段时间,对防潮有比较高的要求(南方潮湿最好配备专业的防潮箱),保养比较麻烦,整套系统体积重量都很大,只能放在家里欣赏音乐了,另外售价也非常高,一般从10000元起步。

——————————————————————

以耳机的参数作为分类,但其实需要关注的重点参数就是抗阻,阻抗代表耳机是否容易推动。所以分别有低阻耳机、中高阻抗耳机、高阻耳机。

1.低阻耳机:

一般32欧阻抗以内都是标准的低阻耳机,随便什么前端都可以驱动。

2.中高阻抗耳机:

32欧到100欧一般称为中高阻抗耳机,不是那么好驱动,但一般前端也能推出比较大的声音。

3.高阻耳机:

超过100欧的都称为高阻耳机,一般对前端的输出功率有一定的要求。

对于一般的用户,建议优先考虑购买低阻耳机。

补充备注:耳机的隐藏参数

1.解析力:就像高清电视和普通电视的区别,解析力越好的,每一个音符就越清晰。

2.声场:必须说明,耳机的声场都是虚拟出来的,所以声场只有大小的区别,大的声场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效果,小的声场就像在房间里看电视,很好懂是吧。

3.高中低三频:高频听小提琴和钢琴,中频听人声,低频听摇滚,这几种音乐类型都是比较容易体验高中低三频的效果。每个耳机的三频表现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人对高中低频的喜好也都不一样,所以不同耳机就具有不同的风格,也有不同的喜好人群。

4.动态:就是象玩蹦极那样,声音从高往低一下子瞬间滑落,然后从低向高一下子提升的感觉,犹如坐过山车,大动态对于耳机的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

(待补充……)

5. 耳机解析力越高越好吗

耳机的驱动单元尺寸与音质没有直接关系,更多跟制造工艺有关。

40,50这分明是大耳机,不是耳塞,不能放进耳朵里。可以说耳机驱动单元的大小不是耳机音质的决定性因素,就像很多40mm单元的耳机素质也可能优于50mm的一样,不过有的时候,50mm单元有可能比40mm带来更大的声场与低频下潜,因为一般随着驱动单元尺寸变大,输出也有可能变大,动态场面有可能提高,有可能耳机本身素质有提高,不过不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的解析度,下潜,高频延伸,还有低频质感等等多数只是和单元本身的素质和厂家调音有关,和大小一般没有关系。

6. 怎么判断耳机解析力

作为终端回放设备的耳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与青眯,面对市场上林林总总的品牌和种类,从几十元到百元的,数百元的高中低档,甚至数千元的发烧级耳机。

您是否感觉迷茫不知如何入手呢?现在我们来交您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耳机: 挑选耳机“五步法”第一步:根据您喜欢的音乐类型挑选不同音乐表现力的耳机如果喜欢听流行乐和摇滚乐,应着重选择低音强劲的耳机,喜欢轻音乐的应选择高中频细腻,整体听觉偏向轻柔、娟秀的耳机,与数码随身产品搭配可采用互补性配法,简单说:声音较冷的设备选配音色偏暖的耳机,声音偏暖的设备选配音色清亮的耳机,可以达到互补协调的听音效果。第二步:从外观和手感来判断耳机外壳手感平滑,有一定的抗压力和韧性。线的触感柔软有弹性而不发硬。插头镀层平滑均匀,不会留有毛刺,整体感觉做工精细。第三步:从佩带舒适度上判断优质耳机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佩带舒适、简单的方法,试带10—15分钟后不应有压迫涨痛和头晕的感觉出现。第四步:选定一个好音源进行试听选定一个好的试音音源很重要,要为试听提供必要的保障,好耳机的声音特征:1)声音清晰,无任何令人不悦的“嘶”、“嗡”、“哄”声2)大音量下不失真或失真很小3)平衡感好,声音不会过亮或过暗,高中低频过渡顺滑平整4)高频细腻而柔顺,中频失真极小,人声亲切自然,低频深潜而清晰5)解析力好,细节丰富,微小的信号也能清晰的重放第五步:从性能指标判断耳机频率范围一般要达到18----22000HZ,不小与20MW的功率,小于或略等与0.5%的波失真,一些小厂生产的质量不过关的耳机性能指标或则胡乱添写,或则夸大奇词。如果说明书上的性能指标达不到以上要求或写的太高的产品,最好不要选购。

7. 耳机的解析力和什么有关

棉塞增加音染,降低解析力,增加低频和音场效果。对高频削弱,解析下降,中频厚度增加,低频量提升并且宽、散。

8. 耳机解析好坏有什么区别

耳机的音质影响存在很多方面,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材质、单元、调音技术和参数等都能够影响耳机的音质。但是对于初级烧友来说,只能从最基本的做起,那就是从耳机参数进行初步判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简单快速的从参数中看出耳机音质的好坏呢?

1、首先我们要了解影响耳机音质的参数有哪些。其中阻抗、灵敏度和频响范围是我们最常见也是最常用来判断耳机音质的基础。

2、阻抗:对于耳机来说,阻抗表示着耳机是否容易被驱动,阻抗小的话,只需很小的电流就可以驱动,也更容易发出正常的声音效果。阻抗越大,音源输出影响越小,耳机能够得到的电压越就接近音源,越接近,真实程度就越高。同时阻抗越大,耳机需要输出的功率就越大大,也就是俗话说的难推(一般3.5mm接口电压是一样的)。

3、灵敏度:往往和阻抗同时出现的参数是灵敏度,灵敏度一般用XXdB/mw来表示,灵敏度代表了每一毫瓦所发出的音量大小,指输出1毫瓦功率在1KHZ下的声压级。灵敏度数值越大,耳机的音量越大,当然,音量大并不代表就能得到好的声音,这两点不是必然关联性的。但是灵敏度越高,意味着对信号更敏感,也就是说能听到更多的细节,当然也包括杂音。灵敏度高带来的是瞬态表现更好,对音乐的动态表现、瞬间细节表现、声音密度都更高!

4、而灵敏度与阻抗之间存在微妙的关系。音量相同时,阻抗同样大小的耳机,都非常容易出声,但是会存在音量的大小不同。这是由于耳机灵敏度不同,所以才会在同一音量下达到的声音大小的不同。灵敏度高的耳机,在统一输出功率下的分贝更高,音量会更大。当然灵敏度并不直接表现音质上好坏。所以对于阻抗越高耳机越难推动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灵敏度才是影响耳机难不难推的因素。

5、频响范围:频响范围广的耳机,能还原出更多的细节,但这根“好听”是两码事。因为频响范围是指能发出的声音频率覆盖的范围。众所周知,人的耳朵能感知的频响范围在20Hz-20000Hz,超出这个频率范围是不能够被人耳所感知的(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感知),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人类的耳朵是听不到的,但是对于厂家说,这个值是越大越好。 所以低于或者是高于人耳的感知范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况且现在成熟的耳机工艺都已经达到了这个范围。

6、总的来说,能够评判耳机音质的参数有很多,在从参数评判的时候,最好还是应该确定自己的听音风格,听音取向,这样在选择耳机的时候能够缩小选择的范围。而客观的评价一个耳机音质,可以从三频的量、声场、解析、结像、分离度、动态、控制力、音色、亮度等等来试音,具体的可以参考我们前面写过的关于音质术语的文章。

7、当然,这些都只是宏观的概念。具体到电压、电流等前端设备参数,都会对耳机产生不同效果。所以在评价耳机音质的时候,还是不必太在意这些客观的因素,最主要还是主观的听音感受。

9. 耳机解析度和什么有关

耳机40mm和50mm区别:

50mm单元能比40mm带来更大的声场与低频下潜。一般随着驱动单元尺寸变大,输出也有可能变大,动态场面有可能提高,有可能耳机本身素质有提高,不过不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耳机驱动单元的大小不是耳机音质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的解析度,下潜,高频延伸,还有低频质感等等多数只是和单元本身的素质和厂家调音有关,和大小一般没有太大的关系。

10. 耳机 解析力

  

1、解析度是一个耳机最基本的素质,耳机的解析度是分析的程度,简单将会提供更多的信息量。但是解析不是越高越好,极高的解析听久了耳朵会累。  

2、声场是发音源和耳朵之间形成的空间感。听交响比用耳塞听流行空间感要大的多。但空间感不是越大越好,应该说越自然越好。用好的前端配IE80可以听出这种良好的声场。  

3、三频指中、高、低。一般HIFI耳机很多三频都是平衡的,也就是听着最自然的感觉,但有些有风格的耳机三频会突出某一频段。比如突出中频这样可以在听男声音乐时得到很厚实的感觉。有的突出低频,听摇滚电吉他贝司可以得到很震撼的感觉。突出高频,在听女声轻音乐或管弦乐能得到陶醉的声感。  

4、MP3格式和无损格式差别很大,MP3删减了大量的高频,使得整个音乐没有一点高频的真实感,声场更是删减完了。

上一篇:无畏战车符文2019(无畏战车符文2022)

下一篇:棵字五行属性是什么(树字五行属什么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