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cell联席首席人才官 Lesley:没有绝对的崇拜,只有持续的迭代
2022-05-31 12:00:27
出处 : 游戏陀螺
点击 : 1次
评论 : 0
写在前面在今年3月24日的游戏开发者大会(英文: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简称GDC)上,Supercell联席首席人才官(英文:Co-Chief People Officer)Lesley Mansford分享了过去12年来Supercell的公司文化演变历史,并强调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评估刷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演讲全文大家好!很高兴终于能在线下跟大家进行现场交流,希望今年的GDC能令各位不虚此行。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没有绝对的崇拜,只有持续的迭代——谈Supercell的文化演变之旅。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说起Supercell,可能我们出的五款游戏更为大家所熟知,包括《部落冲突》《海岛奇兵》《卡通农场》《皇室战争》和《荒野乱斗》。我们的月活玩家有2.5亿之多。大家对我们游戏团队一贯的行事作风应该也不陌生:如果无法真正实现我们想为全球玩家打造的体验,再喜欢的游戏也会被团队亲手毙掉。目前公司的员工人数接近400人,其中绝大多数都常驻赫尔辛基——Supercell的诞生之地。上一张图片里展示的几款游戏都是在赫尔辛基开发的,现在我们在上海分部也做游戏开发,最近还刚公布了在北美开设工作室的消息。我们的初衷和梦想是要打造值得广大玩家畅玩多年、铭记于心的优质游戏。不得不承认,创业的时候因为自己做过好几个蛮失败的游戏,所以曾一度转行,投身到了慈善事业,想要在游戏外的领域探索一番。谁曾想兜兜转转,我又重新回归游戏这一老本行,加入了Supercell,为公司牵头做慈善项目。目前在Supercell我主要负责的就是慈善这一块,当然我也同时担任很多其他头衔,包括成为Supercell第一位联席首席人才官。我非常高兴也很自豪能和我的黄金拍档Frida Johansson一起共同担任这一职务。言归正传,我们来聊聊文化。如果你听过我们之前的分享,应该会对接下来的几张幻灯片有点印象。我们讨论过:传统的公司运营模式是自上而下的——高层领导为团队制定愿景、下达指令,然后团队负责执行。而Supercell从一开始就打破传统,将这一模式颠倒了过来。在Supercell,游戏团队才是大小决策的核心,领导层或管理层其实是打辅助的,帮助游戏团队专心开发最好的玩家体验——这当然不是我们文化的全部,但绝对是内核:团队可以独立决策,不用获得外部或领导批准。下面想跟大家讲一讲文化演变,包括文化演变的重要性,同时我也会谈一谈在公司层面我们的文化发展之旅,并跟大家汇报一下去年开展的最新文化评估的成果。Ilkka总说,“引领我们一路走来的,未必能带着我们走向未来”——我一直以为这是他的精彩语录,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从马歇尔·古德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那里抄来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也反映出我们在Supercell探讨的主题:重视学习和进阶,拒绝止步不前。这是我们最新的文化备忘录,后面我会展开讲一讲。备忘录的末尾其实说的是未完待续的意思。“文化永远未完待续”——我们对此坚信不疑。下面让我们一起简单回顾一下Supercell走过的路:时间轴从2009年Supercell成立的前一年开始,蓝色数字代表员工人数,游戏logo代表每款游戏推出的时间。在Supercell成立的前一年,Ilkka看到了《Netflix文化集》(NetflixCulture Deck),当然现在大家都应该读过了,但当时《Netflix文化集》才刚发布,提出了围绕自由、独立和责任的核心理念。其实Netflix本身的文化非常注重个人以及个人的工作方式。当时Ilkka就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团队模式。在2010年创建Supercell时,Ilkka和几位创始人借鉴了《Netflix文化集》中的一个观点,或者说概念,提出了“最棒的人做最棒的游戏”。Ilkka自己承认犯过一次“巨大的错误”(这是他的原话),就是在Supercell举办的第一个节日聚会上,他没能将任何内容用笔记下来。他当时想聊文化,于是干脆直接打开了《Netflix文化集》来给大家做分享。后来到了2012年,Ilkka有一次跟几个早期的Supercellian聚了聚,聊起了责任这一话题,他意识到其实每个人对“责任”一词的定义都有不大一样的解读。从那时起,他开始正视这一问题,并着手优先推进和文化相关的工作。Ilkka基本和当时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单独面聊了一轮,就为了弄清楚公司应该具备哪些价值观。但直到几年后Supercell才正式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集,阐述了最优秀的人才、团队共事方式和公司目标等重点内容。文化集当时是在一个外部会场上展示给大家的,内容非常翔实精辟,但从诸多角度来说,信息有些过于密集。我们在那几年也逐步意识到,公司文化的内容过于丰富,很难让大家记住一二。于是我们调转方向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觉得有必要对内容来一次大删减,也因此犯了另一个错误——也许不如之前“巨大的错误”那么严重,但确实是一次教训。好在那次文化评估也带来了一些很好的成果。前面提到过,我们之前一直在讲“最棒的人做最棒的游戏”,但几年后我们渐渐明白,不一定是“最棒的人做最棒的游戏”,而应该是“最棒的团队”,是团队中优秀成员的齐心合作。这是我们思维上的一次根本转变。也正是在那次文化评估中,我们第一次写下了公司的梦想和使命。我们重新思考了为追求梦想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我们需要最优秀的人才、最优秀的团队以及最好的文化或环境来助力梦想的实现。而我们当时犯的错误就是把所有东西都简化了,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最后却把文化喊成了一堆口号。“Supercell First(Supercell第一)”算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以想象,当时大家对这句话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甚至将其解读为“Supercell高于一切,高于个人生活和健康幸福”。这绝不是我们的初衷,这句口号是想说,在一个聚焦团队的环境中,我们会提供指示和帮助来实现更好的团队协作。到了2019年,我们出了第一个文化备忘录(Culture memo)。和口号有所不同,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文化备忘录中补充一些干货。做成备忘录的形式是为了便于阅读,而文化集只是用作陈述和演示。在备忘录中,我们阐释了在不同场景下应有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去年,我们再次对公司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彻底底地重新审视,在跟大家介绍具体细节之前,我还想分享一件事。2021年年初圣诞假期结束后,我们回到公司跟Ilkka作了新年的首次汇报,Ilkka当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发人深思并很有启发的问题:Supercell最辉煌的日子已然过去,还是尚在前头?(点击查看2022CEO年度信)当然,我们的回答是辉煌尚在前头,但对于所有Supercellian来说,这个问题不仅耐人寻味,我认为它也为2021年全年甚至为我们开展的文化评估定下了基调。我们是如何重新审视文化的?我先从我们的心得体会说起吧。我一向非常重视制定目标并公布目标这一流程,所以我们在年初的时候就宣布,年底前会完成文化评估。虽然后来我们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最终收尾,但毕竟工作内容足够重要,值得多花一个月的时间去做。其实每2到3年我们都会有意识地审视公司文化,而我们的方针一直都是“哪里可以改善”而非“是否需要改善”。在探索文化评估的内容时,人们往往会关注实操和实践。因为归根结底,文化关乎的就是行动和行为,而这也是我们进行文化评估的过程。首先,我们组织了跟领导班子进行前期小组讨论,参与者包括公司“元老”——在公司工作了很多年的游戏开发老员工,也包括一些入职不到一年的“新人”。新员工可能刚学习完公司的文化备忘录,所以我们会跟他们聊聊,看看我们是否在真正践行他们读到的那些内容。我们做的第二项工作是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并组织焦点小组进行深度讨论,再最终对文化备忘录进行修订。调查其实只问了两个简单的问题:第一,我们的文化中有什么是你特别喜欢且永远都不想改的内容?大家的答案涵盖了各种主题,很多都是在公司成立之初就确定下来的文化核心——独立、信任、自由、责任。第二个问题是:为了能让你在Supercell有最好的工作状态,我们需要在哪里做出改变?这一次,大家在回答中提到了很多方面,包括沟通;有人说无需改变;也有人提到了心理健康以及Supercell不断变化的领先地位。紧接着在第三方机构的协助下,我们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话题探讨。我们一共组织了11个讨论组,参与者占全公司员工数的大约四分之一,大家自行选择并加入感兴趣的话题组。讨论话题覆盖了一些大家认为可以改变的方面,以提高Supercell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同时,一些其他焦点小组也围绕着公司自身强项展开了探讨,比如如何进一步发挥独立和信任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之上变得更强?整个文化评估工作全面而细致,历时8个月之久,并最终让我们收获了一版新的备忘录。当然,在新版本中Supercell文化的核心和精华依旧没变。我们的使命没变,独立、责任、信任等内核也没变。同时,我们还对备忘录做了新的补充,有的内容可能一直都有说,但在新版中被划上了重点。第一项内容,即我们内部说的“改进型思维”,和Carol Dweck在《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到的“成长型思维”是同一个概念,探讨的问题包括:如何继续改进?如何每天学习?如何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风险和新想法?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每一天都让游戏变得更好?在新版文化备忘录中,身心健康和幸福成为重点关注的主题。我认为这一转变其实不在于个人或个人责任,而是要试图探讨这一问题背后的根源是什么?Supercell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团队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并鼓励员工能在团队层面正视并讨论这一话题。我们还讨论了健康的团队规模。一直以来,小团队都是Supercell的标志之一,就算是现在和许多别的公司相比,我们仍然是小团队。不过我们已经认识到团队大小没有一刀切的标准,面对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开发新游戏的话,2到5个人足矣。但当游戏进入测试阶段并成为在线游戏时,我们就需要换个视角看问题,比如,玩家对我们的期待到底有多高?我们可以为玩家社区带去什么?——这是玩家视角;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确保Supercell员工能有一个最健康的工作体验?——这是员工视角。最后,我们再次强调了包容和归属感的重要性,因为这是成就高效团队的基石,有利于打造一个开放而安全的环境,让每个人的观点得到倾听,无论是谁。最后,在正式发布前,Greg Harper就文化备忘录进行了陈述和汇报。Greg Harper是负责管理海外办公室的总经理,其实在汇报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我们的CEO Ilkka听完后突然上线,抛出了一堆问题,比如:大家觉得还少了什么?大家对这个怎么看?这些PPT上讲的东西、这些话都有落实吗?哪些贯彻得还不够?哪里还能做得更好?——你看,这正好体现出我们不断学习、检讨的精神,就算是新版备忘录上线的第一天也没落下。下面,想跟大家重点分享一下我们的几个经验教训:“尽早开始,用笔记下”——尤其对于那些刚起步的创业者来说,这点很重要,因为要做的事情总是太多;“设定目标,努力倾听你的团队”——他们说了什么?你听到的又是什么?“敢于挑战神圣不可撼动的理念”——这需要了不起的毅力和果敢,因为困难重重;还有就是,文化在于行动,而不是PPT、文化集和备忘录。最后别忘了分享的强大力量:当你看到文化得到践行时,将它分享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最后,我就用“文化永远未完待续”这句话来结束吧。Supercell的文化将不断演变,相信只要我们学习的步伐永不停歇,我们的文化也将一路前行。问答环节Q1:在疫情期间,远程办公是否为文化的维系带来了挑战?第二个问题是,Supercell的办公室遍布全球,那不同的国家能践行相同的企业文化吗?A1:这两个问题都问得好。当然,和其他公司一样,疫情对于Supercell来说也充满挑战。但鉴于Supercell本身就有强大而扎实的文化基因,这对于克服疫情挑战很有帮助。当面对面的连接缺席时,我觉得必须要进行过度沟通。和别的公司一样,我们一直在尽最大努力克服困难。很多员工是在疫情期间加入Supe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