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体化通关(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
1.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
全国通关一体化是以“单一窗口”为依托,以“三互”大通关为机制化保障,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的高水平通关协作,是实现国家口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全国通关一体化的实施,将为企业带来更多便利,主要表现为办事更顺、通关更快、成本更少、获得感更强。
2.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发展动态
一、主体不同
1、属地报关:指进出口货物装船出运前,向海关申报的手续。
2、通关一体化:企业在一个地方,但是货物的进出口可能在另外一个城市,原来海关的分布是按照属地化的,一个地方的海关自身是一个独立的监管体系。
二、作用不同
1、属地报关:凡是进出国境的货物,必须经由设有海关的港口、车站、国际航空站,并由货物所有人向海关申报,经过海关放行后,货物才可提取或者装船出口。
2、通关一体化:实现了区域通关一体化以后,企业可以自主地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和通关模式,以往需要在多关办理的手续可以在一个海关办理,进一步简化手续。
三、特点不同
1、属地报关:报关涉及的对象可分为进出境的运输工具和货物、物品两大类。
2、通关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让进出口企业有更多的得益。
3.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企业可以选择任意地点进行报关
新能源汽车出口流程
1.申报前准备
出口前,外贸人要了解出口国家或地区对汽车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确保出口产品符合相关安全、环境保护、节能等领域的强制性技术要求——汽车技术法规及产品准入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机关、流程等)。
2.发送舱单信息及进行货物申报
舱单传输人在办理申报手续以前向海关传输预配舱单主要数据。
3.货物申报
根据海关总署规范申报要求,提供箱单、发票、合同电子文本,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海关申报,汽车出口适用于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出口报关地和出境口岸。(ps:纯电动车不需要申领出口许可证)
4.货物运抵
当新能源汽车全部运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后,相关场所经营人以电子数据方式向海关提交运达报告。接到报告后,海关即可办理货物、物品的查验或者放行手续;同时,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反馈相关信息。
若报关单在口岸地被布控查验,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会告知企业货物需查验;接到通知后,企业到口岸地海关查验部门办理查验手续;口岸地海关根据企业申请安排查验计划,按查验指令实施查验,查验完毕后录入查验结果。未见异常,车辆即放行。
5.货物放行
货物放行分有查验和无查验两种情况。无查验的,H2018系统根据电子运抵报告完成报关单自动放行操作。有查验的,则根据查验结果确定后续处置方式。
(1)查验正常的
由查验地海关录入查验处理结果,H2018系统自动完成放行作业。
(2)查验异常的
由申报地海关进行查验后续处理,若可以放行,申报地海关录入综合处置结果完成放行作业。
6.装船出口
海关完成报关单放行后,企业凭海关电子或纸质放行凭证到监管场所办理货物出运手续。
7.结关
货物出运后,系统对符合条件的报关单进行自动结关。
4.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全国通关一体化后,理论上就不存在转关一说,但是现在海关总署还没有给出具体实施细则,目前还处于观望状态,希望可以帮到你。
5.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框架方案
改革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海关,完善我国跨境贸易营商环境,营造更便利与安全的国际贸易氛围,实现通关更高效、监管更严密及服务更优质等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国际通行做法。通关单制度是我国为适应“三检”合一和确保进出口贸易商品安全的一种适应性措施。
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改革后两个部门的查验动作可以合二为一,将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营造更便利的贸易环境。海关将统一负责进出口货物、物品的监管与查验,改变了原先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深化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和完善跨境贸易营商环境。
6.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1、时代环境不同。前者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主权沦丧的情况下提出的,后者是中国政府在中外平等交往,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提出的。
2、主动权利不同。前者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进行殖民略夺;后者是中国主动对外开放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
3、实质影响不同。前者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不利于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后者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扩展资料: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实现平衡充分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改革开放的成绩必须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
7.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RCEP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贸协定;协定的优惠成果直接惠及消费者和行业企业
历时8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终于在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
据悉,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15个成员国的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RCEP不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而且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贸协定。其中,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超过90%。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原有的“10+1”自贸协定。
财政部方面表示,RCEP顺利签署,对增强各国疫后经济恢复、促进长期繁荣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贸易自由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将为区域经贸繁荣带来更大促进,协定的优惠成果直接惠及消费者和行业企业,将为丰富消费市场选择、降低企业贸易成本发挥重要作用。
RCEP是互惠的协定。RCEP成员有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更有一些最不发达国家,成员间经济体制、发展水平、规模体量等差异巨大。RCEP协定最大限度兼顾了各方诉求,在货物、服务和投资等市场准入和规则领域都实现了利益的平衡。协定还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差别待遇,专门设置了中小企业和经济技术合作两个章节,来帮助发展中成员国加强能力建设,促进本地区的包容均衡发展,共享RCEP成果。
RCEP协定签署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RCEP现有15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形成一体化大市场。这将有力提振区域贸易投资信心,加强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各方合作抗疫的能力,助推各国经济复苏,并促进本地区长期繁荣发展。同时,RCEP也将为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提供实现路径和有力推动。
RCEP以实际行动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将提振全球经济的信心。RCEP的签署表明各成员国均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标准壁垒,发出了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强烈信号,有力支持了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有助于对全球经济形成正向预期,拉动全球经济疫后复苏。
8.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的背景
进口清关一体化指的是一体化报关。
一体化报关是海关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实现一体化报关,主要是通过打造两个中心,建立三个制度。
1.打造两个中心:设立一个全国海关的风险防控中心和一个全国海关的税收征管中心
通过实现集中的风险防控和税收的集中统一作业,让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海关面对统一的海关监管政策和要求,享受统一的通关便利待遇。
2.建立三个制度
①一次申报、分步处置:运输工具申报以后,就可以先放行,不用等到所有的项目申报完毕。货物放行以后,企业再做完整的申报,海关完成税收征管;
②改革现行的税收征管方式:原来企业报关报税,应该是票票过筛,每一个票都要审价、归类、计征税收。现在通过改革征管方式,主要靠企业自报,自缴税款;
③改变以往以关区为区块的监管模式:原来42个直属海关,每一个关都是自成体系,所有业务都是一个关完成。下一步按照全国不同的类型,建立若干功能型海关。
9.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转关是指进口货物由进境地入境后,在海关监管下运往指运地海关办理进口通关手续;或者出口货物在启运地海关办理通关手续后运往出境地,由出境地海关监管出境。
企业须使用海关监管车进行转关运输,海关对运输过程实施监管。
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模式下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接单现场,并据此办理申报、接单、征税、放行等通关手续。
对于已在现场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企业可自主选择运输车辆,而不必使用海关监管车。
上一篇:法坦铭文敬畏(可畏的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