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的天赋(内向者的天赋读后感)
1. 内向者的天赋读后感
ISFP天生喜欢探险,不单指喜欢极限运动,他们还可以为自己的理想孤注一掷。为热爱的工作和事业注入灵魂和情感,并秉持高水准的要求毫无动摇。而且——这一切的核心动机是狂热,其次才是铜臭。
01
天生的探险家
外向感觉的辅助功能帮助他们善于营造舒适、有品味、优美的环境,他们通常有很强的审美天赋。擅长创造新颖、实用的作品(产品)来打破或挑战常规的审美文化,也有人将他们称为喜欢冒险的、不受约束的艺术家。
在工作和事业中,他们喜欢冒险的特质体现在不太关注某份职业带来的实际收入,或者不善于认真思考职业发展的前景。更偏向于选择自己热爱、喜欢的工作类型,宁愿放弃高薪工作全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因此,他们是最具工匠精神的人。对自己的作品有极高要求,通常在作品中注入内心的情感,或者说作品是他们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达。
在职场中,他们痛恨只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追求客户满意度的企业主,可能不假思索选择离职。在利益第一位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更适合做一名安静、自主的自由职业者。
02
厌恶批评与指责
ISFP的天赋所在是主导功能情感,因此他们对别人的情绪和感受都异常敏感。对他们而言,在一个和睦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害怕冲突和争执。
哪怕是别人的错,他们可能也会倾向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宁愿自责也不愿意批评或指责他人。
内倾情感和外倾感觉的性格特质使得他们不善于深入地表达自我情感,反而擅长通过实际行动进行表达,因此他们容易被同事和朋友所误会。
通常,他们害怕自己被批评和指责。主观的批评很容易导致他们爆发愤怒的情绪,好在他们的知觉型偏好和感觉天赋帮助他们活在当下,不会对不愉快的争执耿耿于怀。
03
外向感觉天赋
ISFP适合从事时尚领域的工作。他们善于通过外向感觉紧跟潮流和时尚,跟大多数SP性格类型一样,他们充满好奇心且喜欢冒险。外向感觉天赋使得他们具备很强的审美天赋。
适合的职业类型有:
摄影师、形体塑身达人、化妆/美发/美甲师、形象设计师、造型师、色彩搭配师、橱窗陈列/整理师、漫画/插画/素描/动漫师、时尚买手、室内设计/装潢师、时装设计师、舞蹈或钢琴演员/教师、厨师、裁缝、地质学家、机械工、动物学家、考古学家、机械维修等。
04
内向情感天赋
主导功能内向情感天赋使得他们天生具有爱心和同情心,因此可以在医疗保健和服务行业领域帮助病人康复及服务客户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通常,他们是很称职的医生,通过外向感觉天赋观察病人的病症,搜集病人的病历,最后才对症下药,我认为这才叫医德。另外,他们能给到病人情绪上的安抚,耐心解答病人的疑惑。
适合的职业有:外科医生、牙医、护士、服务员、美容师、社会工作者、老年人/儿童护理、情感治愈师、按摩师、瑜伽/健身教练、营养管理师、家庭保健医师、营养学家、个人健康顾问、食疗师等类似职业。
这些职业还可以满足他们与实际、实实在在的服务/产品打交道的偏好。
05
充分发挥工匠精神
为什么说他们最具工匠精神?——首先,知觉型偏好使得他们喜欢体验生活,通常表现为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在玩和工作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才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我很享受和热爱我从事的工作。
其次,他们绝对不会牺牲太多玩耍的时间拼命挣钱,这意味着他们创造某件作品的主要动机不是赚钱,而是追求高品质、高标准的审美和体验。这也是为什么商业时代缺乏工匠精神的主要原因。
因此,ISFP的主导功能情感和感知偏好导致他们极力排斥与自己的价值观不匹配的职业类型。我的建议是充分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将他们乐此不疲的兴趣爱好发展成自己的事业是取得成功和成就的最佳途径。
2. 内向性格的力量读后感
不算太好,会容易压抑感
3. 内向者的天赋读后感500字
其实也不是不善言辞,内向的人也有自己的语言天赋,只是要看用在什么地方
4. 内向的力量读后感
内向与热情分跟谁和你对话题的知识多少都有关系。内向性格的人往往会沉闷,在一般场合不说话,但谈话的内容和你的知识点正好匹配,那么内向人也有可能会话多。
热情的人一般感情比较放得开,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遇到话不投机的人,会收敛自己的感情。所以内向和热情是相对而言的,并不发生冲突。
5. 内向者的天赋在线阅读
性格内向的人学外语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将来翻译书籍也能挣钱。还不用和太多的人打交道。学好外语主要在于熟练。每天学上一两个小时。效果大于一礼拜,学10个小时。因为学过的东西会遗忘。你不停的重复昨天学习的内容。内向的人正好安安静静在家里面心无旁骛的学习。
6. 内向是一种天赋
相关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世界上25%、50%、甚至57%的人都是内向者。在有天赋的人当中,内向者居多。
如果你身边有内向的朋友,你或许会认为所有的内向者都很害羞、不爱说话。然而,内向与害羞没有关联,害羞是自身在一个场合中感到尴尬、不舒适,以及不喜欢周围有其他人的存在。
7. 内向者的天赋读后感800字
一、内向者在外向型社会中的困扰
自工业革命以来,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有外向化的倾向,规模化大工业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使得我们越来越重视个体性格中团队合作和积极主动的特性,性格外向的人成为我们喜欢和推崇的目标。在家里,父母会更多的关注和爱那个嘴甜爱表达的小孩;在学校,老师会更喜欢那个积极发言主动沟通的学生;在公司,那些主动找领导聊天和同事愉快合作的人更容易获得领导的青睐。
文化习惯把外向的人想象为乐观、开朗、热情、自信、进取,把内向者联想为保守、压抑、退缩、不安、胆怯、不合群。差不多会识字的人都会说外向是社会欢迎的,内向却不那么好。这样的社会和文化氛围给那些从小就不爱说的、不喜欢拥挤人群和过多社交的、含蓄内敛的人带来很多的困扰,自懂事以来,父母和周围的人都有意无意的说他们这样不好,不合群、孤僻、无趣胆小怕事等,他们应该向隔壁的那个外向的活泼自信的伙伴多学习,慢慢的他们就会因为自己内向的性格莫名的自卑,觉得自己不如人。
性格内外向是一种个性特征。它不容易被改变。我们可以学着利用它,而不是对抗它,就是尽可能的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势,而提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效用值和幸福度。
二、内外向的划分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的态度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内向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内部,易产生内心体验和幻想,这种人远离外部世界,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的结果感兴趣。外向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外部,易倾向客观事物,这种人喜欢社交、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感兴趣,我们大多数人对于内外向的理解都是以此理论为依据,但是现在的研究证明这样的理论稍显偏颇。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凯恩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这本书里对于内外向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和分析。她认为一个人究竟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1、获取能量的方式----充电电池和太阳能电池
性格内向和外向最大的区别方式就是其获取精力的方式不同,有人比喻说性格内向的人就像是充电电池。内向的人在处理公共事务、与人发生社会交往时会觉得是一种能量流失与消耗的过程,他们必须从人多的地方抽离出来,回到自己私人的空间里独处一会,他们在自己内部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和流动中获得能量。哪怕每天只有一个小时,听音乐看书看电影甚至发呆冥想都行,以便再次充电,第二天又能精神能量慢慢的去社交去工作。
性格外向的人就像是太阳能电池板。对性格外向的人来说,最不能忍受也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一个人独处或是沉思。对于他们而言,与不同的人觥筹交错、谈笑往来、共同分享的过程就是不断补充自身能量的过程,太阳能电池板需要太阳来再次充电——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到外部世界去四处活动以获得充沛的精力,因此他们在拓展人际关系上有很高的天赋和更好的表现,他们也习惯于让自己处于人群中,在很多时候他们更加符合社会人的定位。
2、对刺激程度的偏好不同
内向外向区别的第二大标准就是对刺激程度的偏好不同,比如进入一个陌生的社交环境中,外向者会觉得很开心,他们想抓住生活中每一点能抓住的刺激,多样性是刺激和精力的源泉,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较强。
但是内向者可能会觉得刺激太多,而产生焦虑或者恐慌的情感,以至于想要逃离。但是内向者在刺激少的熟悉的环境中会觉得更加的自在舒适。缺点就是注意力转移比较慢,容易因为错失很多机会。
3、理解问题的宽度和深度不同
性格外向与性格内向的第三个差别涉及宽度和深度这两个概念。总的来说,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宽度,他们对任何事情都知晓一点,是一个通晓多方面知识的人。你说任何话题,他们都能搭上,但是却很难有深度的系统的分析。
性格内向的人喜欢深度,善于独立思考,专注力和耐力很高,思维比较集中并且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深度,他们喜欢深入地钻研问题,做任何事情都喜欢追本溯源,善于理性分析和控制,拥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深度思考能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深入了解的问题就会口若悬河谈论很多。
8. 挖掘内向者的语言天赋
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太仓捉了,把一个个不完美的人都创造出来,其中就有不爱说话的人。那么如何要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开口呢?上帝又吩咐:这些不爱说话的人,在生活中自己完善自己,改变自己吧!
以上只是一个幽默,其实让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开口,采取以下的方法可能改变自己。
一,朗读文章,诱导讨论,变内向性格转为外向
一般说,不爱说话的人是内向性格,他们思想感情丰富,对有些事的看法,不善于表达,其内心有自己思想方法。
我们要诱导他争辩、讨论,必要时要他大声朗读文章,改变他临阵怯场的感觉,多次反复的练习,在空旷的地方或在家中关起门来练习,时间长了,可能改变他不爱说话!
二,与最亲近的人交流:父母亲或朋友
人最亲近的人,是父母亲了,在童年时就要让他有表达的想法,父母亲不能阻拦他,逐渐培养爱说话的习惯,到了青少年由于叛逆期同父母沟通少,他同他的朋友或闺蜜讲话多,这个时候要充分尊重他,他说话不能打断他,让他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样他就愿意多说话,从而改变他不爱开口说话。
三,恋爱、结婚,到了三人世界,更需要说话来交流
无论是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这个时候属于成长时期,讲些话很少被大人们所尊重,常常讲一半都被大人所打断,时间长了,造成不爱开口说话,也就讲话都比较少了,到了恋爱、结婚,到了三人世界,自然而然地说话就多了,随着阅历和经验增多,自信心有了,你不让他说话,他也要说,这也无须担心他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四,不爱说话,也有可能自闭症,就要看医了
如果真正是不爱说话,父母的诱导、朋友的引导,他的自顾自忙自己的,进不了他的内心世界,就要看医生了,找一位心理学医生看看,作出病情分析,然后对症给出解决办法,我想是能治好的。
我们无需对一个不爱说话的人,过度担心,除非生来就是病态,我们改变不了,如果不是,我想在以后生活中,他自己也会改变不爱说话的习惯,因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讲话、交流、沟通,到时候你不用扬鞭,他也自己奋蹄,除非你想让他变成一个辨论家,拔苗助长他,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是合肥宝迅,对“怎么让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开口?”提出一点看法和建议,你的看法和建议又是怎样的呢?希望能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