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上单天赋加点图(木木技能加点顺序)
1. 木木技能加点顺序
主q抓人,副e一级W,有大点大
2. 英雄联盟木木技能加点
技能加点:主W副Q是泽丽比较好的加点,Q必须要7次以上才能超过击中W的输出,且因为Q能受到暴击加成所以辅Q比较合理,e可以通过CD缩减和飓风还有穿透Q等进行缩减。
Q技能是泽丽主要的输出方式,虽然Q分为七段伤害但是攻击特效只有第一段可以触发(黑切特例)。这不是一种优点反而是一种限制,七段普攻伤害反而会被阿木木女坦的技能削减七次(当你每段伤害比削减伤害低时Q技能无法造成伤害)。可以过r技能让Q的七段变为三段。q会被其他单位挡住弹道。
W技能可以W墙来开视野,同时相对Q技能来说有更高的每级成长。(一级Q10基础,每级5成长。一级W40基础,每级35成长)也就是说你主Q比主W来说至少要攻击到7次或七次以上才能得到等量或者超过的输出。因此主W可能相对主Q在前期更加有好一点。
E技能可以重置Q技能的CD(相对其他英雄的重置普攻)类似的有vn卢锡安诺手等。技能或者普通攻击命中英雄会缩减1.5sCD(Q一次可以打多个分裂箭命中两个英雄也能多加2次)
R技能是泽丽主要的击杀手段,Q技能是输出方式而R就是强化输出方式。大部分泽丽的击杀都是围绕R技能的。泽丽开启R技能可以突破1.5的攻速上限,R技能加成的攻速部分Q技能也会缩短Q技能CD(猜测)因为1.5攻速就是每一秒可攻击1.5次(2秒可以攻击3次),0.66的CD其实就是一次攻击要0.66秒(攻击3次需要花费2s)他们是等量的所以不要觉得q和其他英雄普攻速度慢他只是限制了上限1.5攻速也就是0.66s。
3. ap木木技能加点
阿木木打野加点推荐
符文推荐:
当前版本木木的持续输出十分出色,而且技能和普攻可以较快触发征服者效果从而获得一定回复能力和高额的AP加成,副系建议点出恶意中伤和贪欲猎手。
4. 阿木木技能加点顺序
殇之木乃伊:阿木木定位:控制、后期、团战,售价:1350金币、1000点卷,英雄分析:阿木木前期需要发育,如果有很大把握可以去GANK,不要蹲太长时间,不然的话很影响发育,因为六级后的阿木木GANK成功率很高。
远距离GANK时Q起手留人,或者绕后直接EW打开靠红BUFF粘人,对面交位移技能时自己再用Q跟上留住。团战:Q先手拉到人,如果能够控制住大多数人果断开R,随后使用WE追着对面脆皮打。单挑:开WE跟对方顶,如果是在线上,最好顶着对面小兵跟对面英雄打,因为阿木木E技能有个被攻击时减少CD的效果,因此顶着小兵很E的CD可能1秒多就好了(1级顶着对面小兵跟对面英雄拼命的时候基本没英雄能打过),大招和Q技能先留着,等对方要逃跑的时候再用,而且对面打野来GANK的时候也可以留R逃命。技能加点:R-E-W-Q,装备推荐:五速鞋-打野刀(巡林者的利器-圣贤)-兰顿-深渊-女妖-冰杖。5. 木木主加什么技能
不太值得,一般
石英黑科技--木木枭
因为觉得木木枭很可爱,且技能描述很强,就二队养了一只,说一下感受。(因为是二队,资源给的也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强)(大佬请忽略)
一、6v6很差,这只精灵不适合pvp,很脆,和烈空差不多脆,而且大招要蓄力一回合,所以很难活到放大,所以,不建议主养。
二、石英很强,前提八星以上,八星以上怒气满了直接隐身,稳定放大,我的12星,开局2然后就隐身了,再放个1,满怒再隐身,然后放大,所以对面开局直接吃我一套技能,经常对面没出手就没了。
三、输出堪比小烈空,身板也和烈空一样脆,所以很需要速度,携带王者最好,其他携带没试过。
6. 手游阿木木技能加点
主系:主宰-恶意中伤-贪欲猎手
副系:精密-征服者-凯旋-传说:韧性-坚毅不倒
属性碎片:技能急速+护甲+魔法抗性
出装顺序推荐:
帽子+卢登/海克斯火箭腰带+虚空之杖+巫妖之祸+中亚+法师鞋/急行之鞋,这套出装既增加了英雄的法术强度,也增加了英雄的生命值,还提高了英雄技能急速。
技能加点推荐:
在开局一级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先加E技能,等到二级的时候我们学W技能,三级的时候添加Q技能,等到四级的时候就可以再添加E技能了。
7. 木系加点和技能
问道手游木系玩法最多的就是体木,敏木,力木。加点分别是力木全力,体木全体,敏木全敏。
8. 木系技能怎么加
问道木系怎么加点,体木 我们所熟知的体木在一般的概念里是3体1敏木,这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主流木系加点法,虽然本人一直不赞成木加敏,但是如果要求一个刚接触问道的新手一开始就按照全体的去加点也并不实际,因为对游戏的不熟悉以及没练过高级木号,在被人讥笑速度慢的情况下未必就能坚信自己后期的强大而动摇,所以在这里我也不再完全否决这种主流体木加点法,因为在练到高级以后相信练号者本身也能知道木并不需要那每级可怜的一点敏捷来支撑自己的出手速度。 全体木的强大只有在练过了85级以后才能体会,打不死小神童的称号运用在全体木身上并不过分,利用加点器稍微计算我们就可以知道在练到出5法这个级别的全体木原始血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0000+和7000+的防御,即使只用一般JP的装备全体木也已经能有60000+的血和20001+的防,这是任何任务都必须的强者,有这样的木在队里扛着不断的心7,任何一个队友都能完全放心的把自己的命运和不会灭队的重责交给他。 配点法:全体(3体1敏木可于80级后拥有双速度跑鞋的情况下洗点) 相性点:先木后水,最后点金相(加强抗金效果) 装备选择:高敏高体装,鞋子一定要是跑鞋,技能武器并不重要,那只是一个5级别以内的技能误差,高相性的武器才是首选,70级以后高反击高伤害的武器也是必备的,尤其在掌门挑战中,道行相当的情况下木的大秒比起高毒更具有稳定的杀伤力,高反击搭配高伤害的武器能确保PK中对方的战士不敢随便对你施以重锤 BB选择:敏宠对于体木来说几乎完全没必要,体木最适a合带的是和自己一样的血牛宠,因为木的蓝少这是恒定的事实,一次毒攻击和一次心就能让自己的一管蓝完全耗尽,所以这时候体木需要的是一个能扛住给自己不断加蓝的血宠,而不是能辅助攻击的敏宠,所以全体的云和雨是体木的首选,有罩子的最好,如果没有,就把乌龟或蜥蜴一直带下去吧 技能参考:先出秒3,后心3,最后才出毒。我一直强调这个顺序,因为太多人一开始就出的是毒,为什么要先出秒3?因为毒需要道行的支持,没有足够的道行和技能点无法稳毒目标,而且毒的升级需要耗费比秒更多的潜能点,这对早期靠CB和低级CY升潜能的新人来说压力是巨大的,也会拖延了练级的时间,而第二出心3更多的是出于对练级和CB、CY过程中所可能面对的危险情况做准备,没有人会拒绝一个40多级没有毒只有秒3但是会心3的木加入自己的队伍,因为这也是为自己的安全做考虑 优点:绝对的不死神童,令人放心的任务之王 缺点:要忍受比一部分甚至大部分怪慢的事实和来自陌生人的讥讽;不适合PK尤其是单P 建议: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要清楚自己的天职,你是队伍里的不倒神和医生,队伍里的每个成员都需要你的“爱心”,你的任务并非拥有多高的毒伤害,而是确保队伍的安全和对友的攻击效率,所以在怪剩下不多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出手攻击,要选择防御或者打心,不要做害人的“超级毒手”,这样你将会是所有人都最欢迎的偶像2力木 木的灵活在于木的毒攻击并不取决于武器的伤害程度和加点方式,它只与技能高低成比例,所以力木的迅速崛起也是有原因的,尤其对于冲新区的玩家,谁都知道早期力号升级的速度是法号所无法比拟的,一砍就是一个怪的这种效率也造成了现在冲新区的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先练成力号,到后期再去洗点的方式,这里面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力木。 力木到后期的强大表现力也是我近期才开始了解和关注的,但是首先要注意的一个前提是力木不同于力火力金力水和力土,其他四个系的力都可以先练成敏战而到后期开始洗点转型敏封,力木不能练成敏战的原因还是在于木没有控制性的障碍技能,所以力木如果练成和其他系一样的敏战那只能注定这个号到后期将是废号一个,为什么?因为如果力木练成敏战,到后期杀星清BOSS一来速度比不上怪根本连手都不能出就已经倒地,二来血不多扛不住不能一直稳住加心保障队伍,三来没有封技不能帮助队伍在必要时控制怪的出手,这就注定了力木敏战到后期的一无是处,所以力木比体木更不能加敏,甚至是一点都不能加,不要为早期的速度快感先出手砍了对方或怪而沾沾自喜,练号要有一个长远的目光,问道的魅力在于BOSS系统而非练级区那些任你宰割的怪。 再次借助加点器的帮助,我们可以看到力体木在练到出5法这个级别时惊人的表现力——40000+血,9000+防,18000+伤害,这只是假设一般全改4的100级装备和全套无属性100级首饰,如果搭配JP全改5改6装备的话,力体木的能量将更加强大。这样的话,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个能扛住BOSS怪的猛攻气定神闲先打好心然后再或砍或毒助攻的强大力木号,在PK中这样的号即使被封住了也同样能对对方造成巨大的威慑力,因为他不同于力敏木被封住或者根本不需要封住只需要一个大秒就可以解决,他能扛住2个甚至3个金系的大秒,但是偶尔的反戈一击却能对对方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这样的力木才是最强大的力木,也是任何任务在缺少体木的情况下都能胜任体木职责的力木。 配点法:2力2体,或者土相点满前3力1体,后面全部加2力2体 相性点:先土后木,最后加水(可以媲美2敏2体水的灵活相性选择) 装备选择:同样需要敏体装,JP跑鞋。武器早期有连有必的是首选,后期连击或必杀搭配反击的武器是必备的,战士克星(强大的防御和高血对方战士不可能一击击倒你,而你的反击却是致命的)BB选择:力木的BB选择比较有趣,由于速度慢,可以很容易就把自己的BB调成比自己速度稍快而不会造成乱敏,所以力木的BB首选是3体1敏或者3.5体0.5敏加点的罩雨或雪女,打上高速妖石让BB速度比自己永远快80点左右就可以,这样的BB既有强大的生存力,也同时帮助自己在PK中无往不利 技能参考:先心3,再毒3,后面怎么点都随便了,高毒可以先不出,但心和高心一定要能点多高就点多高 优点:无须赘述,能扛能砍能心能毒,问道的全能冠军,可以充当任务中体木的替代者和全能打手 缺点:速度太慢,如果攻击欲望过强不懂得适时收手打心将会是人见人憎的害人精 建议:要练好力木号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攻击欲望,虽然你是打手,但也是个毒手神医,要懂得什么时候该攻击什么时候该使用你天生的辅助技能来保障队友的安全和队伍的攻击体系,另外,不要以为你是力号就无需刷道,相反的,你要付出比体木更多的精力来刷好你的道行,否则杀高级星的时候你会是所有人都不愿组的灭队煞星,而非我前面所说的全能冠军3法木 法木似乎是个比较另类的加点方式,也同样的,由于比较另类和不多见,所以法木的加点法也存在不少误区,其中最主要的一点也还是前面所说的和法金一样加了敏。在这里我需要再不厌其烦的强调一遍——任何木都不需要加敏,包括法木,特别是高级了以后。 法木的表现力活跃在什么方面?答案是任何方面,法木也和力木一样是不可多得的全能王,能扛能秒能心能毒,这样的木在平时练级以及杀星清BOSS等等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人人欢迎的对象,特别是在职业歧视比较严重的现在法木的存在也能稍微打破一下这个格局。木系的血牛本质和法师的特性在法木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冲击新区的另一个热门职业。 配点法:2体2灵,或金相打满前3灵1体,后面全部加2灵2体 相性点:先金后木,最后加水(让法金比较头疼的狠角色) 装备选择:高灵高敏装,同样需要配备JP跑鞋。武器以高伤高相为上品 BB选择:法木与体木力木不同的地方在于法木在攻击和辅助技能上体现的更灵活,因为法木的蓝足够支撑他出两次技能,所以BB的选择也同样变得比较灵活,可以配备血宠,也可以配备敏宠,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BB以适应战术,这是法木相比较体木力木最大的优势 技能参考:先秒3,后心3,毒可以迟点出甚至不出(但为了应付某些特殊抗性的怪也还是得出),秒技能加到80级可以先打住不加,把大秒点上,计算好技能点到120级需要的潜能先存着,心全部能点多高点多高 优点:全能,灵活,多变的战术选择可以让对手防不胜防;比体木更适合新区冲级,因为只需要出一个秒3一个心3就可以直接练级到70以后再慢慢把道刷上去,而不需要像体木一样级和道必须成正比;一个超级的打手、血牛兼医生,十分受欢迎的对象 缺点:速度慢(这是木的通病了...),与力木一样,需要控制自己的攻击欲望,学会什么时候该攻击什么时候该打心 建议:和力木一样,虽然你是高伤法师,但也不能像法金一样把自动点上就去看电影打电话,你必须时时留意屏幕里的动静,尽量做到不去害人,另外,没有控制性的障碍技能也是你与其他任何一个系别的法所不同的地方,法木可以一直练到70甚至80才开始刷道都可以,因为队伍不需要你的封,只需要你充当一个全职打手或者全职医生,但也不表示你可以放任自己的道行比谁都低,杀比较高级的星时如果没有体木和力木只有法木的话,你由于道低被混住封住了也将会对队伍的生存力提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道还是要刷的4敏木 敏木是一直以来比较有争议的加点法,许多人不赞同我的观点也在于他们都没把自己手里的敏木号练到85+以上,还没看到敏木到后期的表现力有多么无能.第一,没把木的特点搞明白,木无论是练级还是杀星或者群P,角色定位就是队伍的定心丸,练级遇大怪和蜘蛛了,要的不是你的出手快去毒怪,或者在队伍还没受到怪的伤害时就早早的把心给打上浪费,而是以你的高血高防一直站着不会倒下给人拉血拉心,假如木的敏捷加多了,速度太快,变成队伍里的避雷针,一来血少二来防低,那么在现在改动后**那么BT的速度一轮攻击后连木都倒下了还能指望谁来给队伍提供保障?所以第一点,敏木的速度快不是好事,而是拖累全队的垃圾号;第二,木要和别人拼速度,和谁拼?别指望你那2体2敏的木号到后期能和其他任何一个系的玩家比速度,后期金和水甚至土都可以把点洗到敏上面去做封手,或者3敏甚至全敏,木可以这样洗么?没可能,所以木无论怎么加点都摆脱不了后期速度最慢的事实,所以与其这样,倒不如练个由头到尾一点敏都不加的木号好,无论是全体木还是力木,嫌速度比怪慢了可以适当换跑鞋和敏装,而不是把珍贵的点加在敏捷上.绝对的高血高防才是木的唯一出路,当然力木除外.第三,木的技能注定了木不需要速度,无论是毒还是心,后出手总比先出手的好,退一步来说,即使在某个阶段敏木比法金或敏水出手快,那么这么点优势能体现在什么方面?先出手很无谓的毒对方一下然后再让对手封以取得这样阿Q式的心理安慰?事实证明木不适合单P,因为没有封和混的技能,先出手只不过是毒掉对方几千血而已,木的价值只体现在修道杀*打BOSS时的医生角色,群P木的角色是很鸡肋的,可有可无,很多人群P时都不选择加木进去.
9. 楠木技能加点
一、文房四宝的历史
1、笔的历史
在林林总总的笔类制品中,毛笔可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了。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魁力。不过由于毛笔易损,不好保存,故留传至今的古笔实属凤毛麟角。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战国时,毛笔的使用已相当地发达。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与毛笔的使用分不开的。古笔的品种较多,从笔毫的原料上来分,就曾有兔毛、白羊毛、青羊毛、黄羊毛、羊须、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貂鼠毛、鼠须、鼠尾、虎毛、狼尾、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鸡毛、雉毛、猪毛、胎发、人须、茅草等。从性能上分,则有硬毫、软毫、兼毫。从笔管的质地来分,又有水竹、鸡毛竹、斑竹、棕竹、紫擅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况香木、雕漆、绿沉漆、螺细、象牙、犀角、牛角、麟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银、瓷等,不少属珍贵的材料。从笔的用途来分,有山水笔、花卉笔、叶筋笔、人物笔、衣纹笔、设骨笔、彩色笔等。
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毛笔之源一般人都以为是秦代的蒙恬,但考殷墟出土之甲骨片上所残留之朱书与墨迹,系用毛笔所写。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而蒙恬实为毛笔之改良者。
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市、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内蒙古自治区古居延地区的汉笔,武威的西晋笔等都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2、墨的历史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墨的发明大约要晚于笔。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右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
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成形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
中国画的用墨也是很讲究的。墨分“油烟”和“松烟”两种,油烟墨用桐油或添烧烟加工制成;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加工制成。油烟墨的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松墨的特点是色乌,无光泽。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只有着色的画偶然用松烟。但在表现某些无光泽物如墨蝴蝶,黑丝绒等,也最好用松烟。中国画的墨,一般是加工制成的墨锭,我们在选择墨锭时,就要看它的墨色。看墨泛出青紫光的最好,黑色的次之,泛出红黄光或有白色的为最劣。磨墨的方法是要用清水,用力平均,慢慢地磨研,磨到墨汁浓稠为止。用墨要新鲜现磨,磨好了而时间放得太久的墨称为宿墨,宿墨一般是不可用的。但也有画家喜用宿墨作画,那只是个别的。
我们现在有多种书画用墨汁,如“中华墨汁”、“一得阁”、“曹素功”等,可以代墨使用。
3、纸的历史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
在纸张发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采用什么来作为记事材料的呢?根据文献和实物资料,最早的人们是采用结绳来记事的,遇事打个结,事毕解去。后来又在龟甲兽骨上刻辞,所谓“甲骨文”。在青铜产生以后,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义,即“金文”或“钟鼎文”。再后,将字写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如较宽厚的竹木片则叫“牍”。同时,有的也写于丝织制品的嫌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记事材料外,还发现了刻于石头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石鼓文”。
一般人们皆知,纸是在东汉由蔡伦发明的。但近年的考古发掘,却对此提出了疑问。随着西北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的进展,许多西汉遗址和墓葬被发现,其中也不乏纸的遗物。这些右纸均据其出土的地点而被冠名。
从目前出土古纸自身的年代顺序,可以分别排列为: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灞桥纸、悬泉纸、马圈湾纸、居延纸,西汉晚期的旱滩坡纸。这些纸不但都早于蔡伦纸,而且有些纸上还有墨迹字体,说明已用于文书的书写。
4、砚的历史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砚三者密不可分。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
砚,是磨墨用的。要求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无渣。砚也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种类之分,最负盛名的是广东产的端砚和安徽产的歙砚。不过,作画用砚,也不一定那么讲究,一般选择那种石质好,砚池深、稍大有盖的,研磨时发墨快、水份不易挥发的就可以了。
二、文房四宝的种类
1、笔的种类
笔之种类甚多,现在所使用的,以紫毫、狼毫、羊毫及兼毫最为重要。
紫毫笔乃取野兔项背之毫制成,因色呈黑紫而得名。南北方之兔毫坚劲程度亦不同,也有取南北毫合制的。兔毫坚韧,谓之健毫笔,以北毫为尚,其毫长而锐,宜于书写劲直方正之字,向为书家看重。白居易紫毫笔乐府词云:“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将紫毫笔的特性描写的非常完整。但因只有野兔项背之毛可用,其值昂贵,且豪颖不长,所以无法书写牌匾大字。
狼毫笔就字面而言,是以狼毫制成。前代也确实以狼毫制笔;但今日所称之狼毫,为黄鼠“狼”之“毫”,而非狼之毫。狼毫所见的记录甚晚,有人也以“鼠须笔”即狼毫笔,则狼毫之用便可推至王羲之晋代之前,但无法肯定。黄鼠狼仅尾尖之毫可供制笔,性质坚韧,仅次于兔毫而过于羊毫,也属健毫笔。缺点与紫毫相似,也没有过大的。
羊毫是以青羊或黄羊之须或尾毫制成。考其始于南北朝之前,至秦时蒙恬改良之新笔已成制笔材料。书法最重笔力,羊毫柔而无锋,书亦“柔弱无骨”,故历代书法家都很少使用。羊毫造笔,大约是南宋以后才盛行的;而被普遍采用,却是清初之后的事。因为清一代讲究圆润含蓄,不可露才扬己,故只有柔腴的羊毫能达到当时的要求而被普遍使用。羊毫的柔软程度亦有差等,若与纸墨佩合得当,亦能表现丰腴柔媚之风格,且廉价易得,毫毛较长,可写半尺之上的大字。
兼毫笔是合两种以上之毫制成,依其混合比例命名,如三紫七羊、五紫五羊等。蒙恬改良之笔,以“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即属兼毫笔。兼毫多取一健一柔相配,以健毫为主,居内,称之为“柱”;柔毫则处外、为副,称之为“被”。柱之毫长,被之毫毛短,即所谓“有柱有被”笔。而被亦有多层者,便有以兔毫为柱,外加较短之羊毛被,再披与柱等长之毫,共三层,所以根部特粗,尖端较细,储墨较多,便于书写。特性依混合比例而不同,或刚或柔,或刚柔适中,且价廉工省,此皆其优点。
2、墨的种类
墨色浓淡之变化,可表现书法之韵味,如此书法之美遂多彩多姿。墨如绘画之颜色,作用很大,种类有石墨与松烟之别,分述于下:
石墨
石墨乃自然之物,是一种“悉如墨”之山石。上古无松烟墨,要写书法唯有使用石墨,以石墨做书之证亦有不少。但石墨做书自魏晋以后无闻,石墨之用于做书,乃在魏晋之前,后则为松烟所取代,书法遂转入另一新境。但今天既已无存,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松烟墨
松烟至魏晋之后取代石墨之地位。松烟起源甚早,至汉代已有名贵松烟。历代制墨名家中,享名最盛者为南唐李廷圭,相传其质地之坚硬,不亚于石墨,且“其墨能削木,误坠沟中,数月不坏”。后世之制墨名家尚有北宋潘谷、元吴国良、明程君房、方于鲁,及清以来曹素功、胡开文等,皆堪称巨擘。
3、纸的种类
造纸的主要源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与木为主,木之纤维柔韧,制成之纸,吸墨较强;竹之纤维脆硬,所制之纸,吸墨性较弱,故以此分为两大类:
弱吸墨纸类:
多系竹纤维制成,纸面较光滑,墨浮于表面,不易慢开,所以色彩鲜艳。以笺纸类为主,如澄心堂纸、泥金笺,还有今之洋纸也属之。
澄心堂纸:
为南唐李后主所使用之名纸,与廷圭墨齐名。特性平滑紧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玺”之称,为弱吸墨纸之上品,差一点的称玉水纸,次差的称冷金笺。“轻脆”,即其特性。
蜀笺:
据说西蜀传蔡伦造纸古法,所产蜀笺,自唐以来颇富盛名,如薛涛笺、谢公笺等。据说其地水质精纯,故其纸特优。“谢公笺”以师厚创笺样得名,因有十色,又称十色笺。“薛涛笺”则因涛得名,但此种彩色笺纸,虽系遵古法制成,染色易败,不能传久,为应酬把玩罢了。
藏经纸:
藏经纸乃佛寺用以书写或印制佛经者,又名金粟笺,有黄白两种。
明清人常用之泥金笺、蜡笺,今天已很少见,冷光笺虽为表光之最下者,也很少见了。今天一般都用日本制的鸟子纸,但价格昂贵,又不能持久,实在也并不实用。
强吸墨纸类:
多系木质纤维所制,吸墨性强,表面生涩,墨一落纸,极易漫开,书写常加浆或涂蜡,光彩不若笺纸鲜明,较为含蓄,以宣纸类为主。虽然较晚出现,但今已取代笺纸,成为最名贵的书写用纸。
宣纸与彷宣:
今日最名贵之书写用纸便是玉板宣了。玉板宣,合桑、短节木头、稻杆与檀木皮以以石灰浸之制成,吸墨性最强,质地最优。宣纸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实不产纸,而是周围诸地产纸,皆以宣为散集地的原因。
继续来讲名贵的玉板宣。这种纸可不是人人有办法用的,因为它非常吸墨,所以运笔过慢的人,用的就很辛苦了:只要笔稍停,墨就会渗出来,形成一个大大的墨团!但也有人利用它的特性,写出别有风味的字,像包世臣的淡墨书,齐白石的大笔写意画等。
因为宣纸过于吸墨难写,所以就有人加以改良:或用砑光,或加胶矾,还有加浆而成的。经过改良之后的宣纸吸墨性略减,比较容易书写。
毛边纸、元书纸与棉纸:
宣纸昂贵,一般习字时多用毛边纸。这种纸本来是用于印书的,但因为纸质好,有人买了书之后裁来练字,所以称为“毛边纸”。此纸所用原料,以竹为主,色呈牙黄,质地精良,和我们今天中小学生习字簿所用的机器制毛边纸有很大的差距。元书纸和毛边纸近似,但今已无闻。本省所制的棉纸也可以算是这一类,质地渐佳,颇具韧性,价格亦不甚贵,可以做为习字用。
4、砚的种类
端砚:
歙砚和端砚并称,而端砚又较歙砚更佳,据说历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主时端溪石已竭,不得已才采用次之的歙。
端砚为砚之上品,亦可再分等级。它出产自广东高要城斧柯山,唐之前属端州,故得名。山下际潮水,距江滨三、四里处,逐渐升高分下岩、中岩、上岩、龙岩、蚌坑等采石之所;下岩洞在山底,终年浸水,而砚石贵润,所以下岩之品质最佳。
但浸在水里的下岩想开采可不容易,只有每年秋冬河水降低之时才可进入,潭水无出口,须七十个人排排座,一个个将装水的瓮往上传至岩口,如此做个月余,潭水始得涸,才能进入取石。明年春天水涨,则又得重新来过了。
但若非如此,下岩之石所做的砚岂能如此发墨,“天欲降大事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嘛。但下岩到北宋时已开采净尽,明后另辟的新坑或中、上岩,品质就没有那好了。
端砚还有另一个特征,为“有眼”。如“鹦哥眼”、“了哥眼”等,据说是石嫩则眼多,石老则眼少,也有以眼来发品质优劣的,最上为活眼,再来是泪眼、死眼等。
其实所谓“眼”便是砚上石纹,倒不一定和品质相关了。写字时多个水灵灵的眼注视是不错,又可增加砚的可欣赏性,但若生的地方不好,影响磨墨,却不如不要的好。
另外端石的颜色也被视为和品质有关,有紫、青、白等颜色,而以白色最佳,紫色最下。
端砚的优点,一是下墨,二是发墨,三是不损亳。
歙砚:
与端砚并称,因产于古歙州﹝今安徽婺源县﹞而得名。
端砚之发实是巧合,在唐开元时,猎人叶氏追逐野兽至长城里,见那儿的石头莹洁可爱,便带了几块出来,琢磨成砚。数世之后,他的后人,将砚赠与州令,州令十分喜爱,找人再去开采,于是便传扬开来。至南唐元宗时,因圣上着意翰墨,歙守又献砚,皇上大喜,提拔他为官。
歙砚因为李主而扬名天下,名声甚至大过了端砚。歙砚的正式开采至南唐才开始,它的地点也是浸在水中,质地也因此而润泽。
歙砚有“纹”,如同其砚之眼,所谓的罗纹砚,即称其石纹如罗谷葫者。纹有粗细之分,而细纹为砚之奇才,粗粗罗纹亦为上品,皆足以和端溪下岩媲美。而眉子砚,则是石纹如人,画眉而得名,与罗纹砚无异。
歙砚之特性亦如端砚,而歙重于发墨,做大字,端重于细润停水,写小字。
三、文房四宝的选用方法
1、笔的选用方法
笔有“四德”,即“尖、齐、圆、健”,下面逐一介绍:
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瑞。笔尖则写字锋棱易出,较易传神。作家常以“秃笔”称自己的笔,但笔不尖则成秃笔,做书神彩顿失。
选购新笔时,毫毛有胶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检查旧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
齐: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万毫齐力”。因为需把笔完全润开,选购时就较无法检查这一点。
圆: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
选购时,毫毛有胶聚拢,是不是圆满,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健:即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笔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弹力较羊毫强,书亦坚挺峻拔。
关于这点,润开后将笔重按再提起,锋直则健。
四德指的是笔本身的功能,选笔时也要顾及临摹的碑帖。所谓“用某家所用的笔,又写他那一种字”也。要判断所使用的是那一种笔,直接看他的字迹是最好的方法:风格健劲的,选用健毫;姿媚丰腴的,选用柔毫;刚柔难分的,则选用兼毫。笔的特性亦影响写出来的书法,如此才能臻乎书法之妙境。
还有一点是字体大小方面,写大字用大笔,写小字用小笔。小笔写大字易损笔且不能使转自如,大笔写小字则杀鸡焉用牛刀了。
2、墨的选择方法
质细:
选墨首重质地细致,则所谓制煤时所得煤灰粗细得中,无白灰夹杂其间,胶亦可均匀,两者完全融合,故质地精纯,上砚自然无声。这点只须磨了自然知晓,用看的并不能完全明白。
胶轻:
指含胶不宜过重,过重则黏性多而滞笔,过轻又质地而无光彩。“凡煤一斤,古法用胶二斤。”此即为煤、胶的“黄金比”,所谓“对胶”。胶过轻或太重皆不好,但选择之法,须待书写后才能知道,如果墨虽浓而不黏稠,又容易施笔,就是好的了。也有另一种以轻重判别的方法,胶多则轻,胶含量适中的话就没有畸轻畸重的感觉。
质坚:
指墨之质地坚硬,浸水不易化,李延圭墨的“能削木”就是如此。如果在制墨的胶与煤比例论当,捣的次数也足以使之充分融合到不可分离的程度,质地自然细而坚硬了。
墨色黑而亮:
墨的黑是因为煤,过多就会黑而无光;亮则因为胶,过多则光而不黑,制墨之难,难于煤与胶之调配,所谓“对胶法”,两者名半,则乌黑有光泽,就像用了海伦仙度丝一样...至于黑不黑亮不亮,就像看人头发发质好不好一样,用眼睛看啦~
墨味香而轻:
墨以有恶臭的煤,易腐的动物胶为主要原料,所以需要加点香料,如龙麝等,一来可以散发宜人清香,二来可以防腐,但是含量也需适中,太多会降低煤与胶之成份,太少又不能达到功效,皆非善类也。
3、纸的选择方法
质地柔韧厚密:
选择纸张的时候质地是最重要的,质地不佳的纸既容易损笔,又不易保存,古今名纸,莫不以品质见称,如澄心堂纸“密如玺”,玉板宣“柔韧、耐久”。纸质坚韧紧密是最好的,选择时以目测就可以知晓。
色彩洁白:
纸如果不白,就是原料不好、或水质欠佳,都算不上是好的纸。洁白无比的玉板宣便以檀木为原料,蜀笺则“以浣花潭水造纸”,都是实例。若是染色的,也要精纯洁白,才是本性佳之纸,但染色之纸不易传久,若希望作品百年后能放在故宫博物院,还是避免使用的好。洁白不洁白用眼睛看就能明白,这也不需要我多言吧。
表面光涩适中:
纸之表面有光滑和粗涩之分;光滑固易行笔,但若过滑而笔轻拂而过,便无笔力可言,若粗涩则与之相反,易得笔力,但过涩则难于施笔,易损笔锋,所谓“细而不涩”也。这个可凭视觉与触觉分辨,就不多谈了。
吸墨适度:
纸须能入墨,否则墨浮纸表,易于脱落,不能久存。一般而言,宣纸类吸墨较强,笺纸则反之。吸墨太强,若运笔稍慢,则点画俱成墨团。但若吸墨性太弱,墨不易入纸,亦非所宜。故择纸时要考虑到书体及个人运笔速度,要以墨汁能入纸但不成“团”为佳,选购时若店家允许,仅管用墨去试,一试便知。
据碑帖择纸:
临摹碑帖,若要求形似神肖,不仅要注意到笔,纸也是条件之一。择纸先辨其吸墨性,视真迹的入纸程度而定,入纸多则选用强吸墨纸,反之便选较弱者。若无法窥知入墨实况,如石板所印者,亦可就其风俗辨之,锋芒显露,神彩奕奕者,多用笺纸类;温润含蓄,风华内敛者,则可选用宣纸类。
依个性择纸:
当然,个人的喜好也是该考虑的,否则若买回不爱用的纸,只怕用都不想用了。另运笔急者,宜选强吸墨纸,其墨方能入纸,行笔迟缓者,则可选弱吸墨纸,不然墨团跃然纸上,可不大妙啊。
4、砚的选择方法
以石质为主:
砚材固多,铜、玉、砖、瓦、陶、石皆是,另有多金者以玉为砚,堪称上品。但多金人少,其切合实用且兼具各种特别者当推石砚,而其他都不合用一些。
润泽有光:
砚石最贵润泽,端、歙俱以此着称,因若不润则墨中水分易被吸收,导致浓度太高,滞笔难运。端、歙石长年浸于溪中,故润泽有光,润泽与否可以目光辨之。
肌理细腻:
砚石纹理精细,则表面平滑,易于磨墨,磨出来的墨亦匀细可佳;这种砚不但发墨,且不损笔亳,端、歙二种砚皆为此中之最。若表面不平,上砚有声,墨必粗劣不匀,且损笔锋。这可以视觉、触觉、观查得知,并不难明白。
质坚而差软:
石质以坚硬为尚──废话,您能想像在一团棉花果冻上磨墨吗?──而石若过坚,扣之声响者亦较坚而差软,扣之声低者为差。故砚石宜润,润则无刚硬之性,即所谓“差软”,石坚而差软,乃有温润之性,故能发墨久不乏。选砚时扣之声高者质坚较劣,低而有韵者,石差软较优。
四、文房四宝的保养方法
1、笔的保养方法
有了好笔之后保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启用新笔,首须开笔。将买回来的笔以“温水”泡开,且浸水时间不可太久,至笔锋“全开”即可,不可使笔根胶质也化开,否则就会变成“掉毛笔”,毫毛易于脱落。紫毫较硬,宜多浸在水中一些时间。
润笔是写字前的必要工作,不可以笔一拿沾墨便要写字。方法是先以清水将笔毫浸湿,随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笔根之胶化开。之后将笔倒挂,直至笔锋恢复韧性为止,大概要十数分钟。笔保存之时必须干燥,若不经润笔即书,毫毛经顿挫重按,会变的脆而易断,弹性不佳。
之后才可开始写字,这“入墨”也是有很大学问的。为求均匀,且使墨汁能渗进笔毫,须将清水先吸干,可以笔在吸水纸上轻拖,直至干为止。所谓“干”,并非完全干燥,只要去水以容墨即可。“笔之着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无力也”,墨少则过干,不能运转自如,墨多则腰涨无力,皆不佳。
书写之后则需立即洗笔。墨汁有胶质,若不洗去,笔毫干后必与墨、胶坚固黏合,要再用时不易化开,且极易折损笔毫。
洗净之后,先将笔毫余水吸干并理顺﹝同入墨之前﹞。再将笔悬挂于笔架上,可使余水继续滴落,至干燥为止。需注意置于阴凉处阴干,以保存笔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曝于阳光下。保存笔之要领以干燥为尚。
2、墨的使用方法
以清水逐渐加入:
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则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至于加水,最先不宜过多,以免将墨浸软,或墨汁四溅,以逐渐加入为宜。
墨正:
柳公权有所谓的“笔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观,磨出的墨也不均匀。
力匀而急缓适中:
磨墨时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墨汁皆必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沬,色亦无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指按推用力”,轻重有节,切莫太急。
浓度适中:
这里要先澄清一下,即使是董其昌的淡笔,也是用浓墨写的,差别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浓淡。如果墨汁含水过多,笔一下到纸上便迅速扩散,形成一团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墨团,怎么有笔画可言?但也别矫枉过正了,拿浓到像半凝果冻的墨来写字也是很可怕的。还需记得用洁白纸,以浓墨为佳,若用有色纸,则可以稍淡。
随磨随用:
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胶与煤逐渐脱离,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书,极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现成墨汁,有些胶重滞笔,有些则浓度太低,落纸极易化开,防腐剂又多,易损笔锋,不宜采用。
储放匣内:
研墨完毕,即将墨取出,不可置放砚池,否则胶易黏着砚池,干后不易取下,且可防潮湿变软,两败俱伤。也不可以曝放阳光下,以免干燥。所以最好还是放在匣内,即可防湿,又避免阳光直射,不染尘,是最好方法。
3、纸的使用方法
宜平:
书写时必需平放,才易于书写;若纸皱,便不易书写了。惟有人写古篆隶时,故意将纸揉皱,以求斑驳之致与古意。
洁净:
纸上污秽,会影响观瞻运笔与墨色,灰尘也会影响运笔,若与墨汁相杂,墨既不坚,亦乏光彩。这虽然只是小事,但也是很重要的哦!
分格:
书法书法,写字最重法度,故“书”、“法”并称,尤重间架与章法,布置章法有纵行横列之分,立定间架则有九宫、田字、米字诸式。线条亦有明暗之别,凡篆隶行草楷诸体都是如此,尤其是楷书更是重要;据说唐人重“法”,丝毫不苟,看留下来的名家诸法,其法度之谨严,空前绝后,故有九宫创于唐人之说。
分格也需随书体而定,法度最严的楷书和篆隶,纵横需整齐,行列皆可画分,而行草惟有直行,不宜加横列,以免缚手缚脚,不得纵放。明线宜细,以免妨害观胆,暗线用书宜轻,不必涂抹,以免损毁纸张。若折纸易起皱折,妨碍运笔,亦须避免。
固定:
书写时纸需固定,若纸随笔动,字便不能随心应手。方法除了以左手按纸,也可以用镇尺压在适当位置,使纸固定。
垫吸水布:
以笔饱蘸浓墨写字时于顿挫重按处,力透纸背,墨渗纸外,不但会沾污桌面,且笔画染开,也会破坏画面。所以需要以吸水纸或布垫在纸下,可以将渗出的墨吸干净,保持画面整齐。
待干收纸:
墨汁未干时收纸的下场大家都很明白吧!好好的一个字平白多了个“镜像”,有时实在令人哭笑不得。还有,不要自作聪明的将作品“盼干”,或是想用卫生纸吸干,这样不但会使墨易脱落,且会使墨色受损。收拾时,不要任意折叠,以免损纸,有碍观胆。
藏诸干凉处:
纸受潮易腐朽,过度干燥又会破裂,因此若想使贵大作能长长久久,就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其他如虫蛀也需注意。
4、砚的使用方法
平时储水:
砚也需要滋润,平时需要每日换清水贮之,砚池不宜缺水,以前的人叫做“养研”。
使用须换清水:
可别偷懒直接以养砚研水磨墨,也别以为用茶、糖水磨出来的墨会“别有特色”,这些东西和墨相混会使墨色大减,也不能发墨。热水伤润损墨,切记避免。
用后刷洗:
砚石使用之后,必须将余墨涤去,不可使之凝于砚上。不然残墨干则结成渣块,第一妨碍研磨,第二伤笔亳,且会损害砚面。若与新墨相混,则无下墨或发墨之利。
洗的时侯可以用丝瓜穰等物助之,但不可以坚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伤害光滑美丽可爱大方的砚面哦。如果须要带出场的话,最好阴干,不要用纸类擦拭,以免残屑留存,与墨相混。
新墨轻磨:
新墨棱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损伤砚面,使用时轻轻磨就可以了。
将墨取出:
研墨之后,即须将墨取出,不要放在泡中,否则墨与砚胶黏难脱,易损砚面。若不小心黏住了,可别用力拔,可先用清水润之,将墨在原处旋转,待其松脱后再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