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游戏攻略

金旺木弱水来通关(金旺用木克还是用水泄)

1. 金旺用木克还是用水泄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水、火、土、气四元素学说类似,但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这两种物质学说都被否定.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数理: 金为七, 木为八, 水为六, 火为九, 土为五。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中国哲学史上的五行思想类别: “直到现在,我们基本上已把五行的各种意义分析过了,为了清楚起见,我们再把这几种意义综合列举如下:  指五种行为原则,疑为荀子所持。  指五种物性,如尚书洪范及周子太极图说所持。  指人类生活上的五种必须的物质条件,如左传里蔡墨所持。  为分类学上的五种分类原则,如吕氏春秋所持。  指借著阴阳二气之流动而存在的五种“存在形式”,如白虎通及黄帝内经素问所持。  指木材(植物)、火炎、泥土、金属及流水。它们的象征意义分别为生机兴发,活动或变化,孕育或培植,禁制与伏藏。此为萧吉所持。  以上有关五行的六种意义,除(1)及(3)之外,若把其余(2)(4)(5)及(6)这四项结合起来,才是阴阳五行思想中五行的完整意义。  *五行:金水木火土。  *方位:东西南北中。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窃:金窃土,土窃火,火窃木,木窃水,水窃金。  *五行相溺:金蒸水,水溺木,木溺火,火燥土,土掩金。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  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金-乾、兑 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 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 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 坎为水  火-离 离为火  *地支相冲(激):  子(鼠)与午(马)相冲,丑(牛)与未(羊)相冲, 寅(虎)与申(猴)相冲,  卯(兔)与酉(鸡)相冲,辰(龙)与戌(犬)相冲,巳(蛇)与亥(猪)相冲。  *地支相害(穿):  子(鼠)与未(羊)相害,丑(牛)与午(马)相害,寅(虎)与巳(蛇)相害,  卯(兔)与辰(龙)相害,申(猴)与亥(猪)相害,酉(鸡)与戌(犬)相害。  *地支相刑(妨):  子(鼠)与卯(兔)相刑,丑(牛)与戌(犬)相刑,寅(虎)与巳(蛇)相刑,  辰(龙)与辰(龙)相刑,巳(蛇)与申(猴)相刑,午(马)与午(马)相刑,  未(羊)与丑(牛)相刑,申(猴)与寅(虎)相刑,酉(鸡)与酉(鸡)相刑,  戌(犬)与未(羊)相刑,亥(猪)与亥(猪)相刑。  *地支相合(和谐):  地支三合:  子(鼠).辰(龙).申(猴)合水局;巳(蛇).酉(鸡).丑(牛)合金局;  寅(虎).午(马).戌(犬)合火局;亥(猪).卯(兔).未(羊)合木局;  地支六合:  子(鼠)与丑(牛)相合化土,寅(虎)与亥(猪)相合化水,  卯(兔)与戌(犬)相合化火,辰(龙)与酉(鸡)相合化金,  巳(蛇)与申(猴)相合化水,午(马)与未(羊)相合化日月。  *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1、金的特性?  金主义、金曰“从革”,从者,顺从、服从也,革者、变革、改革、故金具有能柔能刚、延展、变革、肃杀的特性。?  金:其性刚,其性烈,四柱中金旺者,面方而白骨骼清秀,体健神清,为人义气,刚毅果断,不畏强暴,仗义疏财,嫉恶如仇,有自知之明,深知廉耻。?  四柱金太过为忌者,作事鲁莽、有勇无谋,好斗贪婪,不仁不义,不及者优柔寡断,贪淫好杀,苟刻狠毒。?  2、木的特性?  木主仁:木曰:“曲直”、曲者、屈也,直者、伸也、故木有能屈能伸之性,木纳水土之气,可生长发育,故木又具有生发向上修长的柔和、仁慈之性。?  木:其性直,其性和,四柱中木旺者,仁慈、温和、博爱、有恻隐之心,乐于助人,慷慨,身材修长、举止潇洒,头发浓密光亮、活泼、积极、上进心强。?  四柱中木太过为忌,则为固执、偏激、不及者懦弱、娇妒、忘恩负义、冷酷。?  3、水的特性?  水主智:水曰“润下”,润者,湿润也,下者,向下也,故水具有滋润向下,钻研掩藏的特性。?  水其性聪、其性善,四柱中水旺者,面里有神,头脑灵活,足智多谋,才识过人,应变力强语言伶俐。?  四柱中水太过为忌者,贪婪淫欲,诡计多端,言语激进,易惹是非,不及者身材矮小,面色黑暗,为人反复无常,胆小无谋,心胸狭窄。?  4、火的特性?  火主礼:火曰“炎上”,炎者,热也,上者,向上者。故火有发热温暖,向上之性,火具有驱寒保温之功,锻炼金属之能。  火其性急,其性恭:四柱中火旺者,精神闪烁,积极上进,谦恭有礼,注重仪表,热情豪迈,坦诚友好。?  四柱中火太过为忌者,面红声燥,性情急躁,容易冲动,逞强好胜,易惹是非,不及者瘦尖额,妄言是非,奸诈嫉妒,有始无终。?  5、土的特性?  土主信:土曰“稼禾啬”,播种为稼,收获为,禾啬,土具有载物,生化藏纳之能,故土载四方,为万物之母,具贡献厚重之性。  土:其性重,其情厚,四柱中土旺者,圆腰润鼻,眉清目秀,口才声重,为人忠孝至诚,胆量宽厚,言必行,行必果,乐于奉献兼收并蓄。?  四柱中土太过,为忌、性格内向,愚顽不化,生性固执,不明事理,不及者,面偏鼻低,神色忧滞,言而不信,狠毒吝啬,自私自利,不通情理。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①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②推演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③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方位的东和自然界的风、木以及酸味的物质都与肝相关。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列简表如下。  对人体来说,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  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木,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本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2)相乘与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遇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过度克制反应。在五行中还有“相乘”和“相侮”乘是趁虚而入,侮是欺侮.相乘就是过度克制,相侮(反克)就是自己可以反克制自己的那一行  当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例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称为“木乘土”。另一方面,也可由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对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例如: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或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首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后者则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其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以受到木的反侮,又可以受到火乘。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②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肤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为弱,必须补之。  ③制定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的病证。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证。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四柱五行生克中对应需补的脏腑和部位  木: 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筋骨和四肢.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肝, 胆,头, 颈, 四肢, 关节, 筋脉, 眼, 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火: 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小肠, 心脏, 肩, 血液, 经血, 脸部, 牙齿, 腹部, 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土: 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脾, 胃, 肋, 背, 胸, 肺, 肚等方面的疾病.  金: 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大肠, 肺, 脐, 咳痰, 肝, 皮肤, 痔疮, 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水: 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脑与泌尿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肾,膀胱, 胫, 足, 头, 肝, 泌尿, 阴部, 腰部, 耳, 子宫, 疝气等方面的疾病.  武术中,古代武术家用金、木、水、火、土(五行)表示形意拳中的劈、崩、钻、炮、横五种基本拳法,或表示太极拳中的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  临床应用  祖国医学的五行学说,是将人体各部分归属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同类事物之间发生纵的联系:例如属于木的,有肝、胆、目、筋、怒、青、酸、风等,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是“肝开窍于目”,“肝主筋”,“怒伤肝”,肝病易生“肝风”等;望诊时,青色多属肝风,赤色多属心火,黄色多属脾湿,白色多属肺寒,黑色多属肾虚;  用药时,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等。各类事物之间发生横的联系:即运用生克、乘侮等变化来说明五脏之间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相互联系。例如某一脏有病,既可以因生克关系由另一脏传来,也可以通过生克关系传到另一脏。“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就是这个理论的具体应用。

2. 金旺必须用水泄吗

自刑的条件

自刑,也是有一定的条件的,绝不是两支相见就论自刑。自刑,有两支自刑和三支自刑,两支自刑的条件与地支六合的条件相似,即相刑的两支相见而相邻,两支中,其中必须有一支有相刑之本气五行透天干,方可论自刑成功。如;戊辰与辰,丙午与午等。三支自刑的条件与地支三合的条件相似,即相刑的三支全(不分远近),而只要天干有相刑之本气五行透干,就可论三支自刑成功,若多一支,则以加力论。

若四柱中,有一支或二支或三支,而又未构成相刑条件的,当岁运来临时,补足了相刑的条件的,则为岁、运引发,也以自刑成功论。

两支自刑

两支和自刑成功者,若与合局(六合、半三合、三合局)同时出现时。则以两支自刑为主,合局都要让位于两支自刑。如;申子辰三合水局,则应让位于辰辰自刑,亥卯未三合木局则让位于亥亥自刑等,若两支自刑与合局、会局同不一气时,均可同时存在,以刑合一气论,如;巳午未三会火局,寅午戌三合火局与午午自刑;申酉戌三会金局,巳酉丑三合金局与酉酉自刑等,均可同时存在,以刑合一气论。

三支自刑

三支自刑成功者,若与合局、会局同时出现时,则以三支自刑论,不论是合局、会局均应让位于三支自刑,如三辰自刑成功,若与申子辰三合水局或寅卯辰三会木局同时出现时,则论三辰自刑,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卯辰三会木局就以刑破局论。

两支自刑,本支透出之本气,五行受克制者,亦不以自刑成功论。两支自刑,地支中有一支相冲者,则不以自刑论(辰辰自刑除外);三支自刑,地支中有两支相冲者(辰辰自刑除外);则也不以自刑论。

例: 自刑若为命局五行之所忌,多为不吉。

乾造;庚戌 乙酉 辛酉 乙未    

大运;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日干辛金生于酉月为禄,得旺令,又自坐禄,年干劫财旺而帮身,天干虽透出两个财星,不宜月干财星却于年干庚金合化成功而助身,又地支酉酉自刑成功,日干辛金更旺,而时干财星乙木,自坐墓地遇酉月而临绝,日主旺极而克之,乙木受旺金之克,必有灾,乙木有为手脚之论,故断命主手脚必有伤残之灾。实际命主是先天一小儿麻痹症,双脚残疾。

例:岁、运引发自刑成功。

乾造;癸巳 乙卯 丁卯 己酉

大运;甲寅 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日干丁火生于卯月,不得令,但有年支为刃,月柱透枭神,自坐月令为禄,日支又为禄,又能化掉七杀而生身,虽时透食神,亦年支得刃而旺,但日干有旺枭相生,仍显身旺,故为枭旺身偏旺之命。此命造,枭旺过日主,明现有枭神待机夺食之象,地支又有卯酉相冲之象,此皆为日主之隐患。

行入壬子大运,又逢流年辛酉(81年)。岁支酉与年支巳半合金局,岁支酉与时支酉,又自刑成功,刑合一气,可同时存在,令辛金更旺,同时,运支子与月支卯相刑,水木同透,也令木更旺。而日干丁火,食神己土,因巳酉半合金局而虚浮无根,卯酉之冲。因天干有旺水通关,亦就不冲了,形成了金旺生水,水旺生木之势,乙木则犯旺而夺食,因日干无根,又贪合官星壬水,食神克泄无生,终被枭夺,命局五行严重失衡,故断命主此年必有大灾。实际命主此年被判刑坐牢。

例三;两支均无本气之五行透干,不以自刑论,若有合局时,则论合。

乾造;丙戌 壬辰 壬子 戊申

大运;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日干壬水生于辰月不得令,自坐刃,又月干壬水相助,又有申子辰三合水局成功,虽年干财星丙火逢月令为冠带,为得令,又坐下有根,也为弱,虽时柱透杀,也得旺令,本有两支本气之根而被合去一支,只剩一支,也不为旺,故日主为身旺之命。应取财官为用神,忌印、比。

日主未行大运之前,应以月柱壬辰为大运,其运支、月支虽有二辰相见,但两支无一透出其本气之五行。辰辰自刑则不能成功。其二辰仍然参合申子辰三合水局。遇流年壬辰(52年),岁运并临,运支、岁支与月支三辰自刑,,并时干有戊土透出,则三支自刑成功,而令土性更旺,申子辰三合局则破,但申子半合水局仍然存在,日干、比劫仍旺,成为身杀两停,命局五行便得以相对平衡,故以吉断,实际命主此年家境很好,本人也吉顺。

行大运癸巳。运干癸与时干戊,合化火,以运支巳火为化神,但因有时支申与巳相合,则应让位于地支相合,戊癸则不能以合化成功论。但地支巳申相合有戊土克制化神癸水,本不能成功,但有申子辰三合水局的引化而使以成功论(此为合化一气)。在此步大运中。财星丙火。本得运支巳火之强根,但因巳申之合却又得而复失。

逢戊戌流年(58年),岁与月柱天克地冲,但因申子辰三合水局,又有巳申相合为水局加力,水的力量大,所以,申子辰三合水局冲而未散,命局五行则为财生杀,杀旺,身也旺,命局五行得以相对平衡,此年吉顺。实际命主家中一切都很顺利,本人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学。

逢庚子流年(60年),岁支子水又为申子辰三合水局加力,辛丑流年(61年),流年支又与日支合化水,又为申子辰三合水局加力。此两年,比劫旺,财弱,劫旺恃强必劫财,命局五行失衡,丙火为偏财,故此两年其父必有灾,本人也不顺,实际此两年命主之父连续大病,生活十分困难,本人也因此被迫辍学。

行甲午大运,运支与日支子午相冲,因辰戌相冲,两支中没有一支透土,相冲不能成立,三合局逢一支冲不散,子水便依仗申子辰三合水局之旺势而冲去午火。虽运支午火与年支戌土半合火局,有年干丙火引化。但不宜午火被旺子冲去。其合必散。财星丙火仍以戌土为根,极弱,但遇流年甲寅(74年)。岁支、运支、年支构成寅午戌三合火局,因合局合化后之五行仍为相冲之五行,故两种合局可以同时存在。此时,为财旺,身亦旺,命局五行便得以相对平衡,故此年命主必有吉庆之事。实际命主此年参加了工作,又结了婚,双喜临门。

例:自刑,也以刑吉则吉,刑凶则凶论。

乾造;戊子 癸亥 辛亥 甲午

大运: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日干辛金生于亥月为沐浴,为得令。月上食神癸水,逢两刃一禄,独旺局中,泄身太过幸喜年柱戊土透出印星,通根时支午火,虽不能越食神生身,但可制食神而减其旺性,可令亥亥自刑不为患,但日主虚浮无根,仍为弱极之命,应首取印为用神,比劫为喜神,官杀亦为宜,忌行水木之乡。命主前两步大运甲子、乙丑,均为北方水乡,生活坎坷,多灾,多病。

行乙丑大运,逢辛亥流年(71年),命、岁构成三亥自刑,又运支、年支与三亥构成亥子丑三会水局,刑会一气,可同时存在。逢壬子流年(72年),两亥自刑,又与运支丑与岁支、年支两子。构成了亥子丑三会水局,刑会一气,此两年皆因水旺冲印星之根午火,水旺,土散,身泄太过造成了命局五行严重失衡,故命主此二年必有大灾。据命主认证;因患肾炎整整卧床两年。

行丙寅大运,运支与时支寅午半合火局,丙辛则合而不化,官星得旺,可耗食神之旺性,命主大有转机。逢流年癸丑(73年),虽仍有亥亥自刑,又有亥子丑三会水局,但有甲木生火泄其力,又有印星戊土之克、官星之旺耗,食神旺性大有耗减,命局五行减少了失衡,此即应以吉断。实际此年命主病体已经见愈,而且有花烛之喜。

行丁卯大运,逢流年癸亥(83年),虽岁支亥水又为两亥自刑加力,构成三支自刑,但运干七杀以午火为禄为旺,财星甲木又遇运支卯木为强根。命主五行的状态是;木可泄去水一部份力量,因水旺于甲木之力,便克丁火,则水又耗去一部份力量,剩余之力,还有印星旺克,实际命局五行的状态是;财生杀,杀生印,合力抗食神,命局才得以相对平衡,故断此年有进财之喜。命主当即认证说;“这一年我赚了五万多元,又被评为县里致富带头人。”

行戊辰大运。为印逢旺地,用神到位,忌神出鬼没得制,故此步大运为喜,其中乙亥、丙子、丁丑,这三年为平顺。钱财有盈。

3. 土旺应该用金泄还是木克

属牛的和属狗的属于丑戌相刑,为无恩之刑;也就是如果在一起互相影响对方的阴阳八字,一般以农历三、六、九、十二月为应灾月,因加强了土气之故。丑戌相刑化解原理:此相刑主要病在土旺,用金泄之可也,比如戴金银首饰,多用白色等都可以化解。

4. 木旺金旺缺水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 故水胜火. 精胜坚, 故火胜金. 刚胜柔, 故金胜木. 专胜散, 故木胜土. 实胜虚, 故土胜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5. 木旺需要泄还是克

这是批八字中的专业术语。一个人的八字中,其金木水火土五行,需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五行中某一行过旺的话,就要用克和泄来削弱之,使其达到对日主有利的程度。

如日干甲木生于卯月木旺之时,支中又有寅,亥,为得时,得气,得地,强旺之极。

这样的日主极需克泄,如果柱中缺少庚辛金,有丙丁火来泄其木气,或遇丙丁巳午流年,大运为其泄之,也是对日主起到好的作用。

6. 金旺怎么用水来泄,火克金为财

阴阳家学说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或自然界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阶层,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齐人邹衍(约前324年~前250年,其还创立了一种地理学说,认为华夏地区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是其代表人物。《史记》称其:“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吕氏春秋》则直接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大体而言,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古代汉族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阴阳”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是我国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长,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即《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其基本思路: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阴阳学说是在气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在气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天地、日月、昼夜、晴明、水火、温凉等运动变化中一分二的结果,这样就抽象出来“阴”和“阳”两个相对的概念。阴阳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所以“阴阳者,有名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用“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八字括之。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的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间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按其属性进行归纳,是古人对人类社会或自然界的归纳总结的哲学认识。凡即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发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五行相生含义: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加热熔化金属,使其变为液态)也可变为水(此时的水可以理解成液态物资的范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义: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木,方能疏通。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邹衍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阐释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创“五德终始”之说。“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其目的在为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论证,陷入了历史循环论,不过这也大致符合秦朝以后的历史循环模式。

《汉书·艺文志》云:“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作为一个学派,阴阳家魏晋以后已不复存在。《汉书·艺文志》着录阴阳家著作“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没有流传下来。但是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还可以看到一些关于阴阳家的学说内容。而阴阳家在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性,则是具体化了自然世界对于人事的影响。这种想法,还可以在现在的黄历或是农书、农历里看到。

早期代表有姜子牙(姜尚)和周文王,姜子牙不但是一位精通道术的奇人,而且对阴阳五行的推演颇有建树。传说善于运用奇门遁甲。辅佐周武王,推翻殷商,建立了周朝。周文王是后天八卦的发明者,周易的创始人,善于占断。

董仲舒创立了著名的“天人感应”学说,其学说主要有两个要点:祥瑞、灾异说。天下有祥瑞的现象出现时,是因为君主有德,人心向善,而感动了天地;天有不详之兆时,例如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必是人们做了对不起上天的行为,上天会以灾害的形式,来警告人们,要人们赶快自醒。这种理论主要是为了威慑掌握着极大权利的君主们,让其行为收敛,这是董仲舒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最佳利用。

阴阳五行说不仅对自然界(包括人体自身生理运行)做出了基本能自圆其说的系统解释,而且也尝试对人类社会进行自圆其说的系统解释,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系统解释,可以说这是汉族祖先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识的大一统理论。阴阳五行说这个庞大的基本能自圆其说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认识的理论体系在战国时期非常流行,阴阳学家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类似于现在的科学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汉初阴阳家还存在,汉武帝罢百家后,部分内容融入儒家思想体系、部分内容为原始道教所吸收,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基本不存在了。

阴阳五行说清楚的显示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基本认识,不论是幼稚还是错误,都是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如果是幼稚的话,有待深化认识,如果是错误的话,有待改正。遗憾的是,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祖先既没有对其深化认识,也没有改正其错误内容。这也并不是东方特有的现象,西方社会依然如此,比如,亚里士多德的部分认识也是在一千八百年后,才被后人认识到需要重新认识。如果近现代人类科技不是发源于欧洲,而是发源于中国,一定会从阴阳五行学说中吸取许多营养。

阴阳家的消失确实是一大遗憾,这也许是其系统理论难以深化认识或改正错误的主要原因,这显示了战国以后,大一统社会的重要缺点。

7. 金旺怎么用水来泄

乙庚日十二时辰分别为: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乙庚相合,生于申酉月,生于辰丑月而有酉相合,金旺木衰则相合化为金;这化是需要气令和强势。天干不喜见丙丁火来克、壬癸水来泄,不喜再见乙木争合、甲木辛金妒合、寅卯木通根。

上一篇:牛头s7天赋符文天赋(牛头上单天赋符文)

下一篇:s5新版剑姬天赋符文天赋(手游剑姬天赋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