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是什么属性的词(筝是什么结构的字)
1. 筝是什么结构的字
筝部首是:竹
有关词语:
筝阮 [ zhēng ruǎn ]秦筝与阮咸。古代的两种拨弦乐器。
锦筝 [ jǐn zhēng ]筝。筝上的绘文似锦,故称。
鸿筝 [ hóng zhēng ]大筝。
筝雁 [ zhēng yàn ]筝柱。因筝柱斜列如雁行,故称。
哀筝 [ āi zhēng ]悲凉的筝声。
筝人 [ zhēng rén ]弹筝的人。
2. 筝是什么类型的乐器
古筝,又称筝、秦筝,中国拨弦乐器,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也称为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二十五弦筝为最多,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古筝是属于民族管弦乐器
3. 筝是什么结构的字体
1、形成年代
古琴:原名“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本世纪初期为了和其他乐器的统称区别,改称为“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古筝又名"秦筝"。早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罄筑、弹筝。”(《战国策—齐策》)。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
2、形制区别
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 24-26弦的筝。
3、音域、音色、表现力
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4、曲谱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5、演奏方法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古琴的弹奏还有很多琴道、琴德方面的讲究,因此自古以来琴家们往往都操守五不弹之原则。
4. 筝的字源
课后习题答案:
1.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
点拨:默读时,我们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开始学习默读时,有人常常伴有小声读,嘴唇不停地动,这是借助读出的声音领会意思。这不要紧,不过要逐渐纠正。
2.猜猜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用这些方法还认识了哪些字?
风筝 松鼠 树枝 抓住 哭 祝你幸福
参考答案:
筝(zhēng) 鼠(shǔ) 枝(zhī) 抓(zhuā) 哭(kū) 幸(xìng)
点拨:因为筝、枝、抓都是形声字,我用读半边的方法来认识这些字的。比如:筝是形声字,它的下部读音是zhēng,所以这个字的读音也是zhēng。枝也是形声字,它的右边是支,所以这个字读音是zhī。我用这种方法还认识了:请、清、情、晴等。鼠是象形字,它的字形就像一只老鼠,所以它的读音是shǔ。我用这种方法还认识了:日、月、火等字。哭是会意字。从甲骨文的字形看,就像中间一个人在嚎啕大哭,所以读音是kū。
3.读一读,比一比。
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参考答案:第一组:第一个句子只是说纸船漂到小熊家门口这件事,句子不生动。第二句加上“漂呀漂”这个短语,是的句子在意思不变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第二组:第一个句子只是说风筝飘到松鼠门口这件事,句子不生动。第二句加上“飘呀飘”这个短语,是的句子在意思不变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5. 筝字的音节是什么
风筝的音节是:feng zheng
筝:
名词
(1) (形声。从竹,争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拨弦乐器。形似瑟。筝是拨弦乐器,战国时已流行于秦地,故又称“秦筝”) 同本义
筝,鼓弦竹身乐也。——《说文》
筝,五弦筑身乐也。——《御览》引《说文》
挟人筝而弹纬。——《楚辞·愍命》。注:“小琴也。”
竽瑟空侯琴筑筝。——《急就篇》
6. 筝字结构和部首是什么
fú zhēng
搊筝读音为póu、bù、fú、pú,释义: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即笋壳。 竹叶。古书上说的一种竹。亦作“蒲箷”。有关常用的组词为箁箷。
“筝”,读音为zhēng,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筝”的基本含义为弦乐器,木制长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现为二十五根弦,在日常使用中,“筝”常做名词,表示弹筝的人,如筝人。
7. 筝部首是什么再查几画
【读音】fēng zheng(轻声即可) 【意思】一种玩具,在竹篾等做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
拓展资料 【例句】
1、 美丽的风筝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中翩翩起舞。
2、 风越来越小了,风筝缓缓地飘落下来。
3、 小林正在试验自己做的风筝,看它能不能飞起来。
4、 广场上人山人海,天上风筝不计其数,孩子也多了。5 、春天放风筝,首先抓把土试试风,然后放开长长的线。
8. 筝的结构和部首
查找部首“竹”,共找到 365 个字:
笔划 汉字 拼音 笔划 汉字 拼音
6 竹 zhú 8 竻 lè
8 竺 zhú 9 笃 dǔ
9 竿 gān 9 笈 jí
9 竽 yú 9 竾 chí
9 笁 zhú 9 笀 máng
9 竼 péng 9 笂 wɑn
10 笆 bā 10 笓 bì
10 笏 hù 10 笄 jī
10 笅 jiǎo 10 笋 sǔn
10 笑 xiào 10 笊 zhào
10 笫 zǐ 10 笒 cén
10 笐 háng 10 笉 qǐn
10 笍 zhuì 10 笇 suàn
10 笌 yá 10 笖 yǐ
10 笎 yuán 11 笨 bèn
11 笾 biān 11 笞 chī
11 笪 dá 11 笛 dí
11 第 dì 11 符 fú
11 笰 fú 11 笴 gǎn
11 笱 gǒu 11 笳 jiā
11 笺 jiān 11 笠 lì
11 笭 líng 11 笢 mǐn
11 笯 nú 11 笸 pǒ
11 筇 qióng 11 笙 shēng
11 笥 sì 11 笤 tiáo
11 笮 zé,zuó 11 笩 fá
11 笣 bāo 11 笧 cè
11 笚 dā 11 笗 dōng
11 笲 fán 11 笵 fàn
11 笟 gū 11 笷 mǎo
11 笽 min 11 笝 nà
11 笡 qiè 11 笻 qióng
11 笘 shān 11 笶 shǐ
11 笹 tì 11 笜 zhú
12 筆 bǐ 12 筚 bì
12 策 cè 12 答 dá,dā
12 筜 dāng 12 等 děng
12 筏 fá 12 筀 guì
12 筋 jīn 12 筥 jǔ
12 筐 kuāng 12 筈 kuò
12 笿 luò 12 筌 quán
12 筛 shāi 12 筳 tíng
12 筒 tǒng 12 筅 xiǎn
12 筵 yán 12 筝 zhēng
12 筑 zhù 12 筘 kòu
12 筍 sǔn 12 筊 jiǎo
12 筬 chéng 12 筂 chí
12 筕 háng 12 筓 jī
12 筙 lái 12 筁 qū
12 筎 rú 12 筄 yào
12 筃 yīn 12 筗 zhòng
13 筧 jiǎn 13 筴 cè,jiā
13 筹 chóu 13 筻 gàng
13 筦 guǎn 13 简 jiǎn
13 筠 jūn,yún 13 筷 kuài
13 筢 pá 13 签 qiān
13 筲 shāo 13 筮 shì
13 筭 suàn 13 筱 xiǎo
13 筼 yún 13 筯 zhù
13 筰 zuó 13 筞 cè
13 筩 tǒng 13 節 jié
13 筟 fū 13 筸 gān
13 筶 gào 13 筨 hán
13 筺 kuāng 13 筤 láng
13 筣 lí 13 筽 o
13 筡 tú 13 筪 xiá
13 筿 xiǎo 14 箄 bǐ,pái
14 箅 bì 14 箔 bó
14 箣 cè 14 箪 dān
14 箙 fú 14 箍 gū
14 管 guǎn 14 箕 ji,jī
14 箘 jùn 14 箜 kōng
14 箩 luó 14 箧 qiè
14 箐 qìng 14 箬 ruò
14 箑 shà 14 算 suàn
14 箨 tuò 14 箢 yuān
14 箸 zhù 14 箝 qián
14 箋 jiān 14 箎 chí
14 箇 gè 14 箠 chuí
14 箓 lù 14 箃 zōu
14 箆 bì 14 箥 pǒ
14 箁 póu 14 箈 tái
14 箉 guǎi 14 箌 zhào
14 箛 gū 14 箟 jùn
14 箂 lái 14 箖 lín
14 箞 quān 14 箊 yū
14 箚 zhá 14 箏 zhēng
14 箤 zú 15 箯 biān
15 篅 chuán 15 篌 hóu
15 篁 huáng 15 箭 jiàn
15 篑 kuì 15 篓 lǒu
15 篇 piān 15 箱 xiāng
15 篂 xīng 15 箴 zhēn
15 篆 zhuàn 15 篋 qiè
15 範 fàn 15 箲 xiǎn
15 箷 shī 15 篨 chú
15 箺 chūn 15 箹 yuē
15 箽 dǒng 15 篈 fēng
15 篐 gū 15 篊 hóng
15 箶 hú 15 箿 jí
15 箻 lǜ 15 篃 mèi
15 篎 miǎo 15 箳 píng
15 篏 qiàn 15 箾 shuò
15 篍 qiū 15 箵 xīng
15 篒 yì 15 箰 sǔn
15 箼 wū 15 箮 xuān
16 篦 bì 16 篰 bù
16 篪 chí 16 篘 chōu
16 篡 cuàn 16 篚 fěi
16 篙 gāo 16 篝 gōu
16 篮 lán 16 篱 lí
16 篥 lì 16 篢 lǒng
16 篷 péng 16 篠 xiǎo
16 簉 zào 16 篹 zuǎn,zhuàn
16 篤 dǔ 16 築 zhù
16 篳 bì 16 篩 shāi
16 簑 suō 16 篛 ruò
16 篬 qiāng 16 篴 zhú
16 篕 hé 16 篧 zhuó
16 篯 jiǎn 16 篭 lóng
16 篞 niè 16 篣 péng
16 篟 qiàn 16 篖 táng
16 篔 yún 16 篗 yuè
16 篜 zhēng 16 篫 zhù
17 簇 cù 17 篼 dōu
17 簖 duàn 17 簧 huáng
17 簕 lè 17 簏 lù
17 篾 miè 17 簌 sù
17 篿 tuán 17 簻 zhuā
17 篲 huì 17 簒 cuàn
17 簍 lǒu 17 簃 yí
17 簆 kòu 17 篻 piǎo
17 簎 cè 17 簅 chǎn
17 篵 cōng 17 簓 sā sā lā
17 簂 guó 17 簄 hù
17 簊 jī 17 簗 zhù
17 簐 niǎn 17 篺 pí
17 簈 píng 17 簁 shāi
17 簔 suō 17 簘 xiāo
17 篶 yān 18 簦 dēng
18 簟 diàn 18 簡 jiǎn
18 簩 láo 18 簰 pái
18 簞 dān 18 簣 kuì
18 簙 bó 18 簤 dài
18 簜 dàng 18 簥 jiāo
18 簝 liáo 18 簶 lù
18 簚 mì 18 簢 mǐn
18 簲 pái 18 簯 qi
18 簱 qi 18 簛 shāi
18 簭 shì 18 簨 sǔn
18 篽 yù 19 簸 bò,bǒ
19 簿 bù 19 籁 lái
19 籀 zhòu 19 籆 yuè
19 簹 dāng 19 簽 qiān
19 簾 lián 19 簫 xiāo
19 簳 gǎn 19 簼 gōu
19 籈 zhēn 19 簴 jù
19 簬 lù 19 簵 lù
19 簺 sài 19 籂 shi
19 簷 yán 19 籅 yú
20 籍 jí 20 籋 niè
20 籊 tì 20 籎 yí
20 籌 chóu 20 籇 háo
20 籄 kuì 20 籃 lán
20 籏 qi 20 籉 tái
20 籕 zhòu 21 籑 zhuàn
21 籖 qiān 21 籐 téng
21 籓 fān 21 籔 sǒu
21 籒 zhòu 22 籧 jǔ,qú
22 籝 yíng 22 籙 lù
22 籜 tuò 22 籟 lài
22 籛 jiǎn 22 籚 lú
22 籡 shen shi 22 籘 téng
22 籗 zhuó 23 籠 lóng
23 籣 lán 23 籥 yuè
23 籤 qiān 23 籢 lián
23 籨 lián 23 籞 yù
23 籦 zhōng 24 籩 biān
24 籪 duàn 24 籬 lí
25 籮 luó 25 籭 shāi
25 籫 zuǎn 26 籰 yuè
26 籯 yíng 30 籱 zhuó
32 籲 y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