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艺术天赋和审美能力(谈谈对艺术审美的理解,怎样提高艺术审美力?)
1. 谈谈对艺术审美的理解,怎样提高艺术审美力?
审美能力是—门必修课。
对于陶冶情操,开发智慧,具有重要作用。审美能力的高低对一个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自身要加强美学知识的学习,增加审美知识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为什么审美,只有把这些基本的审美知识弄懂了,才能为审美能力的提高建立基础。
如果连什么是审美都不知道,那谈何审美能力的提高呢!你说是不是呐!
生活中很多纪录片中会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同时可以去思考、去学习,这是一个既贴近又容易的办法。
若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还要在平常多加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比如说音乐、舞蹈、历史、歌剧、文玩、古玩、穿衣、风格、性格、等等,不只是光接触些美术和设计有关的知识就足够了,还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多多看历史书籍。
只有积累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才能逐步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虽然现在是个网络的时代,但是审美永远不会被淘汰,在网络时代过后,必将到来的就是内容的净化,而这些审美观念已开始持续前进着。
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审美能力是一位全方面优秀的人该有的品质!
2. 谈谈你对艺术审美的理解
文学的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是审美。
文学具有审美的意识形态性,从审美关系上把握社会生活。文学以其对美的追求、建构、揭示和表现,满足了人类的审美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并因此确立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文学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发现和揭示的,是由审美关系所规定的人生境况及其内涵的意义和价值。美和丑都能够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因为正是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对抗中,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往往更易获得鲜明和丰富的显现。充分显示了丑的本质,或者对丑的表现达到了神似境界的艺术形象,也可能获得极高的审美价值。悲剧表现丑暂时压到了美,也能因为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而获得审美意义。所以,判断一部作品的审美价值,不在于它是否写了丑,而取决于作家能否从审美关系上去认识把握。 2.文学是人学 其一,文学以人为对象,展示人的生活,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研究人的灵魂。其二,就文学的审美性而言,文学对生活的反映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表现人的价值、追寻人生意蕴的特点。从而体现了文学以审美方式来把握生活的特点。 3.文学活动必须以对象化的方式进行,这是文学活动过程的审美性的体现。文学的审美属性在要求文学活动必须个性化的同时,还规定了个体的感受与发现,只能以社会实践和人类创造为对象。(对象化帮助作家塑造艺术形象、选取题材、从整体上把握生活)3. 对艺术与审美的提问
1。美学属于哲学范畴,在中国高校,美学属于哲学下面的二级学科,美学把英文翻译过来相当于“感觉学”,因为美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体验,这个学科是比较复杂深邃的,涉及的交叉学科也极多。
2,摄影美学这个词没有明确定义,属于流行词语,可以解释为对摄影作品的一种美学体验的形容,或者描述。摄影美学也可以通过实际的摄影作品,在形式上,内容上,历史上,社会上等角度实际分析与研究。
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等都是美学研究范围,有相关解释,《美学原理》书籍中有相关解释
4. 怎样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论文
摘要: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技术, 网页制作充分重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应用, 将各种用于网页制作的图像素材处理好, 做到图像与网页内容相匹配, 实现图像的高保真, 与网站风格相协调, 降低图像的字节容量, 尽可能少地占用网络信息通道资源, 提升网页打开速度, 为网页制作提升艺术审美效果等, 带给网民更好的视觉体验。
关键词:网页设计,计算机,图像处理
1、网页制作应用图像的意义分析
制作网页、开设网站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网民的信息交互, 让更多的网民浏览网站, 将网页内容推送给更多的受众, 以此来实现信息推广、流量扩容、广告推送、业务展示, 便于开展更多的经济与文化活动, 实现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互联网出现以后, 迅速成为最为重要、最具活力的媒体平台, 各种媒体机构争相在这个平台展示, 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赢得更多的网民,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有更广阔发展空间。在整个网页制作和网站经营过程中, 除了信息甄别, 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图像处理。图像在网页设计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强烈的视觉冲击
互联网时代, 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网络, 最为重要的资源是网民资源, 网页和网站浏览量和点击率成为网站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各种信息资源异常丰富, 网站和网页信息资源所有者争夺网民的竞争不断加剧, 如何才能占有更多的网民, 怎样才能让让自己的网页内容得到网民的青睐, 怎么才能让网站拥有更多忠实的粉丝, 一个有效的手段是提升网页的视觉冲击力, 让每个网民能够迅速被网页的内容所吸引, 让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停留在网页上, 能够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网页设计和网站经营中, 图像是直观的信息呈现方式, 也是最主动的信息呈现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文本信息, 图像信息能够迅速吸引网民的眼球[1]。每个网页制作者都非常重视图像的应用, 网页中要有大小合适、位置恰当、样式别致、色彩鲜明、内容贴切的图像, 能够让网页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调查显示, 超过60%的网民认为让自己浏览网页的诱因是网页醒目或者鲜明个性的图像, 绝大部分人感觉网页的图像非常重要, 没有图像的网页和网站对自己几乎没有吸引力。由此可以看出, 网页制作需要重视图像应用, 需要重视图像的处理, 以此来真正吸引网民, 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获得他们的持久的忠实性, 从而实现网页和网站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2 信息引导功能
网页设计中使用的图像不是随便选取, 也不是单一地为了增强视觉冲击, 而是根据内容表达需要, 与网页内容相配合, 使网页信息内容与图像相得益彰[2]。首先, 网站的标题和主要信息内容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示, 文字相对单一, 没有个性, 需要读者主动阅读才能获取其关键信息, 感知网页的主要内容。而图像具有鲜明的视觉感知能力, 能够主动地呈现给观众, 让读者获得更强的信息冲击力。图像是根据网页信息选取的, 并且经过了计算机技术处理, 与信息内容具有更加密切的关系, 能够通过图像感知网页的主要人物或者关键事件, 比标题更能直观地概括网页主要内容, 便于读者快速作出选择。比如, 有的网民喜欢娱乐新闻, 有的网页就配上了某个娱乐圈人物的图像或者其参加某项活动的图像, 这样喜欢娱乐新闻的读者就能迅速明白主要信息, 从而阅读更加详细的内容, 大大减少网民的检索时间, 便于他们更好地遴选自己喜欢的网页或者网站。其次, 图像与网页内容配合更加详实地表现信息内容。有些信息可以用文字描述, 但文字描述的信息内容与读者感受到的信息内容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配上一定的图像或者视频, 可以让读者更好感知一些细节, 甚至直接体会其中的场景, 感知人物的动作表情, 关注时事发生的过程。比如, 朝韩南北会谈, 配上金正恩与文在寅携手跨过三八线的图像, 让读者观看两人的动作和表情, 可以勾起读者更多关于历史、政治和国际局势的想象, 激发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共鸣, 这就是图像的效果。
2、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计算机图像处理就是借助计算机将各种摄像机械拍摄的感光、数字图像、视频进行数字化处理, 转变成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标准代码, 并依照计算机的功能和各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图像处理软件, 对这些图像、视频资源进行处理[3]。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 且能够对计算机数字转化后的图像、视频进行反复操作, 并且还能进行改进、组合、修复等, 使得图像满足需求。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工作的核心就是将色彩最为基本的红、黄、蓝三原色进行各种分析和处理, 根据表达需要, 进一步提升其色彩饱和度, 增强其视觉冲击力。对一些次要内容进行数字化删减, 能够在保持原有图像视觉效果的基础上, 删去更多的冗余字节, 大大降低图像的体量, 从而更有利于在网络上传输。如今, 基于计算机处理的图像在手机网页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图像清晰度提高, 美感更强, 而图像的体量极大缩小, 非常适合网页的传输。
3、网页制作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网页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类型
网页设计应用很多的图像, 需要进行各方面的处理, 这些都需要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完成, 确保其内涵性、文化性和艺术性。首先, 网站网页标识制作。网站网页标识是一个网站最为典型的形象代表, 具有极强的象征性, 代表着网站的特色和文化。需要美工做好设计, 在设计中需要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需要体现网页或者网站的文化内涵, 让标识更具文化性和艺术性, 这些都需要对其进行计算机图像处理。传统的图像都是手工绘制, 耗费时间, 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瑕疵都要重新绘制, 很难达到完美, 而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反复修改。比如, 每个网页都有网站的Logo, 每个网站的Logo都具有非常强的象征意义, 一个好的Logo能够带给网民更多的浏览欲望, 体现企业的文化特色。小米科技的Logo是MI,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母组合, 而是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处理之后达到的效果, 比单纯的字母更具美感, 更能体现小米“再用心”一点的理念, 让网民能直接感知小米科技的文化精神, 从而进入小米商城, 浏览更多的小米产品介绍, 并对企业产品产生更强的文化认同感和品质信任感。其次, 制作精良的网页背景图, 让网页更具美感, 信息与背景相映衬, 彰显主题, 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越是有名的门户网站, 越注重网页的每个细节, 图像处理技术应用越广泛而又到位。最后, 关键图优化。图文时代, 网页需要有主要的文字承载信息, 更需要有相应的图像信息, 以图像来更好地配合文字。优秀的网页都会在其中配上一幅精良的图像, 既能够吸引读者, 更能够增强信息的阅读效果, 以文字呈现给读者更多更为细腻的表述信息, 以图像来带给读者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3.2 网页设计中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技巧
几乎现在所有的网页设计都要应用到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网页图像处理需要掌握相应的处理技巧。首先, 做好图像尺寸处理。图像是网页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 但不是唯一的构成元素, 需要与文字、表格等信息配合使用。且网页容量有限, 不能将图像拿来直接应用, 需要结合网页内容承载编排需要, 确定图像的大小, 这就要掌握图像尺寸的处理技巧。根据文字内容大小、主题特点以及网页布局需要, 选取更具个性化的图像, 并配合网页文字以及其他要素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与标题、副标题、附属图片等做好配合, 确定大小比例。其次, 图像外形处理。图像主题相对固定, 一般只能进行尺寸、清晰度、构成要素的调试, 而呈现在网页上的图像还要具有一定的外在形状, 这些外在形状与图像核心要素配合, 再与网页主题内容配合, 设计出更具美感的网页。图像的外形处理是一个重要技巧, 不同色彩、不同图形的图像给人的感觉不同。比如, 圆形图形能够带给读者非常温暖的感觉, 一些不规则图形则会让读者有更强的动态感觉, 读者看到方形图像就会产生一种较强的中规中矩的感觉。圆形图像运用更多的柔线条, 让读者除了感受到温暖外, 还带给读者更多的自由和随意感。根据网页制作需要, 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做好相应的圆形外观处理。方形图像在生活中最为常见, 也是网页设计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形状, 尤其是相对庄严的机构网站或者内容, 选择的图像就要是方形结构。比如, 政府各个机构网站以及网页内容的设计, 在图像处理方面就要更多地选择方形外观, 比如, 法院、公安局等政府部门网站以及网页设计, 运用方形图像带给读者严肃的感觉, 使其产生较强的信任感和敬畏感。
4、结语
总之, 信息化背景下, 互联网已将全世界连为一体, 将各行各业都推向了这个庞大的网络世界, 网页设计要体现主题性、艺术性, 图像处理一定要注重技术性, 充分考虑各方面的综合要素, 设计出更多更为优秀的网页, 提升网页的传播速度, 带给读者更好的浏览体验。
5. 谈谈对艺术审美的理解,怎样提高艺术审美力呢
藝術素養指作者的藝術創作能力,作品的表現力感染力,比如画連环画,你需要了解腳本中提到的問題还需要了解后面的潛台詞,你需要有繪畫創作水平,还需要具有導演水平,比如歌手,需要一個音域寬,音色美的嗓子,需要天生的乐感,需要对词曲的充分理解能力,需要臨場发揮表現的好,藝人对藝術素養的追求永远沒有止盡。提升藝術素養要从基本功,長期藝術實踐及文化,甚至藝術哲學方面學习提高,比如國画家,需要長期臨摩与写生,需要书法,速写訓練,需要創作训練,写生則是一辈子不可丟弃的功夫。曲不離口,拳不离手,才能提升藝術素養。
6. 简析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的法则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增设美育课程及相关课程
1.增设美育课程
美育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中美的本质、形态、审美意识、审美过程等是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大学生美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美的感知、教育与熏陶,进行心灵、行为的教育,使大学生认识理解什么是美,怎样欣赏美、追求美。如何认识和把握美的规律,用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去发现美、创造美。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就指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使人成为理性的人,个性完美的人的重要途径。一个不懂得外在美和内在美,不懂得美的真谛,不会欣赏美、审美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的。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增设美育课程,向学生们介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各种不同美的特点、分类及欣赏标准。着力培养大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他们明白人完美的形象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在追求人的自然美的同时,还要追求心灵美,“心灵美”才是决定人美与不美的最主要因素,它表现在人的思想、品德、情操、学识、修养当中。这些课程将利于地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建立完善的智能结构和健全的人格结构。
2.开设”艺术理论基础与鉴赏”课
在高等院校中,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训练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去年上半年,我承担着艺术团舞蹈教育的任务,很多大学生对艺术都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和渴望,纷纷踊跃报名参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上艺术理论鉴赏课这种审美教育形式,设置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摄影、建筑、园林、雕塑、戏剧、影视、文学等欣赏课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音乐欣赏课入手。由浅入深地讲解一些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并欣赏部分中外名曲,教会他们鉴赏高雅音乐艺术。同时突出作品分析,以便让学生从中清楚这部作品究竟表现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去认识艺术、理解艺术。让学生们在艺术欣赏与实践教育中,感情在愉悦中得到升华,精神在欢乐和享受中得到陶冶,最终起到净化道德的作用。使青年大学生逐渐从低级趣味中脱离,达到一个高尚的人格境界。同时利用合唱训练来巩固和提高音乐欣赏课所形成的音乐能力。不仅陶情养性,而且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将他们学到的音乐知识应用于校园文化生活的实践,即登台演讲、演唱、编排、制作音乐节目等当中,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会随之活跃起来。同时要将艺术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教育发展规划。并制定出全面、明确的、可以量化考核的制度和标准,使之纳入整个教育考核体系。
3.在体育课教学中增加健美操和艺术体操课程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身体练习为对象,以塑造外部形态的健、力、美为主要特征,以增进健康、塑造形体、改善心肺功能和提高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音乐伴奏下轻松愉快地达到改善身体曲线,使外形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美丽的目的。健美操在高等院校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国家体育总局对全国参与锻炼人群进行的十个最受欢迎的体育锻炼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健美操仅次于健身气功居于亚军之座。另外,健美操不受场地、器材、季节的限制,我校的体育教研部门应充分利用每节100分钟的体育课。由教师专业性的指导学生进行健美操锻炼,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以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以开设艺术体操课程,这对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增强人文素质教育
要培养审美能力,还需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包括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以及生活阅历等。有一位高中生,从家中箱子里搜寻到一幅清代吴昌硕的《墨荷图》,不懂得它的艺术价值,随手在图上打草稿,毁了这幅名画,把父亲气得呕血。缺乏文化素养的青少年,又如何学会正确的审美?我们必须增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如果学生除了专长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是不可取的。我建议在这方面同学应“博采群芳”,又能有“一枝独秀”。我们可以采取加强课堂教学,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对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对于文科生而言可以增设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而对于理科生就要多增加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要渗透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使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交融渗透;大学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教育,了解本民族文化,优长、缺失及发展趋势,指引学生,建立起浓郁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
(三)引进并重视专业教师、美育教学要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并有专项经费给予支持。
要增强审美能力,除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还要重视发挥教师的师范作用。美育教育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就是师资力量不足,音乐教师队伍合格率低,且流失严重。当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1)必须招进一批高素质的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或硕士生。(2)把本校原有具备艺术功底的教师每年选拔一批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艺术类教师的学历、学位和合格率。力争通过三五年的努力,使我校的艺术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3)成立艺术教研室,自行开设本校的艺术类教育课程。加大对艺术类教材、教法、教学的研究力度。(4)要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建立文化活动中心,舞蹈训练厅、画室、健身房、体操房等。(5)要有专项的经费给予支持,“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这样老师们才会有信心,工作才会更有积极性。(6)利用利益机制和政策导向,使现有艺术师资力量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稳定这支队伍。对于艺术类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要同其他任课教师特别是专业课任课教师一视同仁。以便不断适应我校高职高专教育向正规高校教育转变的需要。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
1.塑造大学精神、提升文化品位,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生活
活泼、健康、文明的校园生活是人格健全的要素之一,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有利于促进人格的形成来设计和展开。文化艺术自身的精神价值:自由、民主、创造、开放的文化精神,才是大学生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的灵魂。校园文化活动应有所创新,大胆尝试,不断提升文化品位。大学生在艺术与文化的享受中探索艺术的创造精神,艺术欣赏的自由精神、文化兼容并蓄的宽容精神以及艺术和谐所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那才真正是大学文化所致力追寻的。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建构,知识型、创作性表演性强的文化活动将大展用武之地: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竞赛、我们倡导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即艺术欣赏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例如:可以举办民族音乐CD欣赏会、校园原创音乐会、校园戏剧汇演、话剧小品大赛、中外经典影片展评、人文景观摄影大赛、集邮收藏、创作展览、中秋灯谜会、校园文明大使评选大赛、环保手工制作大赛以及校园原创文学、校园诗集和校园网上的各类校园原创作品和文艺赏析等。
7. 对艺术的审美感受
主要围绕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记录学生在音乐、美术(手工艺)、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播音主持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经历与成果,以及对生活美学的领悟与践行等。艺术审美与体验是记录学生参观艺术场馆、参加艺术学习、观看艺术演出展览、参与艺术活动等方面的活动记录,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形成艺术体验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