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本质的属性是什么(什么是审计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1. 什么是审计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审计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通过批判性地指出问题,建设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促进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发展,全面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
——立足服务,坚持监督。监督是基本手段,服务是根本目的。没有监督,就谈不上服务;没有服务,监督就失去意义。审计机关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实施审计监督,服务改革和发展的大局,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改革目标的实现。
——立足宏观全局,坚持微观查处和揭示。从局部入手,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最终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建议;从全局的角度,以整体的思路统领每一个具体项目的审计,引导审计人员加强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提高审计工作的深度,发挥审计的整体作用。
——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审计机关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立足开放性,坚持独立性。独立性是基础,开放性是保证。没有独立性,不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就无法开展审计工作,难以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没有开放性,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形成的信息就只能在审计系统内部循环,“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就不彻底。
2. 什么是审计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之一
审计本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本质具有两方面涵义:其一是指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其二 是指审计具有独立性,独 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最本质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键 所在。
审计与经济管理活动、非经济监督活动以及其他专业性经济监督活动相比较,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独立性特征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国内外审计实践经验表明,审计在组织上、人员上、工作上、 经费上均具有独立性。为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应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 组织上的隶属关系。为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实事求是地检查、客观 公正地评价与报告,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应当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审计人员依法行使审计职权应当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二)权威性特征 审计的权威性,是保证有效行使审计权的必要条件。审计的权威性总是与独立性相关,它离不开审计组织的独立地位与审计人员的独立执业。各国国家法律对实行审计制度、建立审计机关以及审计机构的地位和权力都做了明确规定,这样使审计组织具有法律的权威性。
(三)公正性特征 与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审计的公正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公正性,也就不存在权威性。审计的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审计人员理应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检查,做出不带任何偏见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并做出公正的评价和进行公正的处理,以正确地确定或解除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只有同时保持独立性、公正性,才能取信于审计授权者或委托者以及社会公众,才能真正树立审计权威的形象。
3. 什么是审计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呢
审计特征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具体如下:
1、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独立性体现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应当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等各个方面;
2、权威性是保证有效行使审计权的必要条件。各国国家法律对实行审计制度、建立审计机关以及审计机构的地位和权力都做了明确规定,保证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到法律的保护;
3、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审计人员理应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检查,做出不带任何偏见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以正确地确定或解除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
4. 审计的本质属性是( )
审计的性质是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的独立性, 主要指审计并不参与被审计人和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经济活动,同他们不应存在经济利害关系,这是审计独立的实质所在。而独立的主要表现,则是在职权的行使上,即审计人接受委派者,或委托者授权进行审计监督时,他人不得干涉。
(1)审计是监督并不直接参加管理。
管理上看,它包括决策,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五个环节,监督这个环节是以国家的方针,政策计划,法规,制度,以及经济理论和方针为依据,监督决策,组织,指挥和调节四个环节的进行。
所以虽然是管理体系的一个环节,但并不直接参加所审的具体管理活动。审计正是超脱了具体的管理,同被审单位或部门的经济活动没有利害关系,从而能独立地进行严格的监督。
(2)审计是经济监督,不是行政监督或法律监督。
审计的监督对象是被审查单位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是在履行经管生产资料的经济责任下发生的,所以具有经济监督的性质。
行政监督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的管理活动。行政管理即使包括经济管理和经济管理的监督,但这些监督是行政机关之间的监督和被监督,如:我国当前在政府各级设立监察机关就是这样它并不如审计那样接收生产资料所有着的授托或委托,以第三者身份,对生产资料经营者进行监督行政机关间上级对下级的工作检查,即使包括经济工作的检查,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有管理权和处罚权,审计则除了根据国家法令有一定的审计处理权外,并不具有此项管理权和处罚权,所以审计监督同行政监督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法律监督的对象是法律关系,法律监督最高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的贯彻实施。实行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有法院和检察院。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监督,审计应当依法进行监督,但审计的依据除国家法律外,还有国家的方针,政策,客观的经济规律,计划,决策和规章制度等,所以依法监督,不等于法律监督。
(3)审计是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
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他同社会上计划、财政、税务、银行、工商行政等部门的经济监督构成我国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监督体系。在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内部,则又同计划,业务,统计,财务,会计等监督,密切结合,形成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经济监督体系。
从上可以知道,审计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审计监督同其它经济监督相比又有以下特征:
A、审计监督是三方面的关系。
第一方面是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第二方面是被审计人(即审计的部 门或单位),第三方面是审计人(即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和单位的审计机构或民间审计组织), 审计人并不参加被审计人的经济活动,同被审计人没有经济利害关系,在监督上公正,具有独立性其它经济监督则是两方面的关系,监督者参加被监督者的经济活动,同被监督可以比较客观, 者有经济利害关系,所以这样的监督没有独立性。例如:税务监督,税务部门是监督者,纳税单位是被监督者,税务部门通过制定和执行税务法规,对纳税单位征收税款,并进行纳税检查监督。
审计涉及税收问题时,审计人则系由于授权或委托,代表受权人或委托人,根据税务部门的税法 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纳税的审查,但审计人并不参加征税纳税活动,而将审查意见,向审计 受权人或委托人报告。
B、监督内容上的广泛性。
审计监督的内容,取决于审计授权人或审计委托人的目的。其它经济监督者由监督者自己决定,而且限于监督者业务范围。以税务监督为例,监督内容限于同税务有关的经济活动。审计监督则在审计目的范围内,凡同审计目的有关的经济活动,都是审计内容,并不局限于某种业务范围。所以审计监督的内容,比其它经济监督的内容更为广泛。
C、审计地位上的权威。
审计监督的权威性首先是代表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而被审查的部门或单位,必须接收这种监督,如有违抗阻扰,被审查单位就没有履行对生产资料所有承担经济责任。其次,审计监督以外的其他经济监督,自身不能监督,也不能相互监督,国家从宏观管理要求出发,为了防止失控,有利于宏观条节,这就要审计来进行监督。所以审计监督 也是对其他经济监督实施的监督,审计对整个经济监督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监督是一种有权威的经济监督。因而审计监督对其的经济的监督,处于更高层次,并具有对他们再监督的性质。审计的权威性,由上述审计在经济监督中的地位所决定,并为审计独立性带来的客观公正性和审计内?容广泛性的保证。我国宪法第91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 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就体现了审计监督在国家,地区经济监督体系和部门,单位经济监督体系中特有的地位和权威性。
审计不等于查帐,审计对象中包括会计资料,但不限于会计资料。审计不限于对会计帐簿及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的查错揭弊,而其还评审经济业务及其他经济活动以及有关的经营管理制度,评价经营管理业绩,审查经济效益。审计以外的会计监督及其它经济监督,也要进行查帐,所以更不能把审计和查帐等同起来。
审计不等于审查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审计对象中当然包括会计工作,会计资料及从事这项工作 提供这项资料的会计人员,但还包括会计资料反映的直接从事经营管理 的各种人员以及会计资料以外各种资料反映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有关人员。
5. 审计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民间审计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所组成的社会会计、社会审计组织,即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对有关经济组织的有关经济事项所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
特点:
民间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服务方向,代表着社会利益集团要求的基本方向,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审计目标又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的目标所构成的一个网络体系,在审计模式诸内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间审计的一切内容,如审计管理体制、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信息披露、审计报告制度、监督体系等都必须围绕审计目标而协调的发挥作用。通过优化审计行为来实现审计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社会经济环境作用于民间审计的方式是通过审计目标制约民间审计的具体内容。
总之,审计环境从诸多方面影响着审计模式、审计目标、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方法,从而决定了特定的审计责任,并对审计责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6. 什么是审计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
独立性是经济监督活动是审计的根本属性。
审计的独立性指审计人员在处理相应审计工作时保持的精神上的独立与实质上的独立,即为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对于审计人员的精神独立,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中,保持独立的姿态,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谨慎地合理地对审计证据进行评价,严格遵守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