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物理天赋学生的特点(美国物理天才)
1. 美国物理天才
1、威廉?肖克莱(William Shockley)
1910年2月13日生于英国伦敦。美国物理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
2、约翰?巴丁(John Bardeen)
1908年5月23日,巴丁出生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城。巴丁的研究领域包括半导体器件、超导电性和复制技术。
3、沃尔特?布拉顿(Walter Houser Brattain)
1902年2月10日生于中国厦门市。美国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巴伦坦奖章、约翰?斯可特奖章。布拉顿长期从事半导体物理学研究,发现半导体自由表面上的光电效应。
4、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
1923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杰弗逊城。1958年9月12日,基尔比发明的微芯片成功地进行了演示,这是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
5、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
1927年12月,罗伯特?诺伊斯生于美国爱荷华州。他与同伴自行创办了仙童半导体公司,他担任总经理一职。肖克莱称他们为“八个天才的叛逆”。1968年8月,诺伊斯与戈登创办了著名的英特尔(Intel)公司,诺伊斯出任总经理。1970年,Intel推出世界上第一款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集成电路1103,实现了开门红。1971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4004,揭开了基于微处理器的微型计算机的序幕。此后,Intel凭借技术创新的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厂商。
6、戈登?摩尔(Gordon Moore)
1929年1月3日生于旧金山佩斯卡迪诺,美国科学家,企业家,1965年,摩尔提出“摩尔定律”。1968年,摩尔和诺伊斯一起退出仙童公司,创办了Intel。他的定律不仅把英特尔带到了产业的顶峰,也指引着多年来IT产业的发展。
7、琼?霍尔尼(Jean Hoerni)
1924年生于瑞士,为“八个叛逆者”之一。1959年,他发明了平面工艺的一种叫做光学蚀刻的处理方法。霍尔尼创造了一个光罩,它就像一张底片,上面有一簇小孔,用来过滤掉不清洁的东西,然后让它在光线中翻动。在化学洗涤之后,金属板上只要是留下光阻剂的地方,杂质就不会散落到下面,以此来解决平面晶体管的可靠性问题,因而使半导体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堪称“20世纪意义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并且奠定了硅作为电子产业中关键材料的地位。
8、弗兰克·威纳尔斯(Frank M.Wanlass)
他曾获得美国盐湖城犹他大学的博士学位,在1963年的固态电路大会上,他提交了一份与Sah合著的关于CMOS的构想报告,同时还用了一些实验数据对CMOS技术进行了大概的解释,同时,关于CMOS的主要特征也基本确定:“静态电源功率密度低;工作电源功率密度高,能够形成高密度的场效应真空三极管逻辑电路。”简而言之,CMOS的最大特征就是低功耗。而今天,9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基于CMOS工艺。
9、张忠谋
1931年生于浙江。27岁那年,作为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硕士生,他与半导体开山鼻祖、英特尔公司创办人摩尔同时踏入半导体业,与集成电路发明人杰克?基尔比同时进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1972年,先后就任德州仪器公司副总裁和资深副总裁,是最早进入美国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华人。1987年,创建了全球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 因在半导体业的突出贡献,他被美国媒体评为半导体业50年历史上最有贡献人士之一和全球最佳经理人之一。台湾人则尊他为“半导体教父”,因为是他开创了半导体专业代工的先河。
10、邓中翰
中星微集团创建人、董事长,“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他是该校建校130年来第一位横跨理、工、商三学科的学者。1997年,邓中翰加入IBM公司,做高级研究员,负责超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获“IBM发明创造奖”。一年后,邓中翰离开IBM回到硅谷,结合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基金,创建了集成电路公司PIXIM,INC.,市值很快达到了1.5亿美元。后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倡议下,邓中翰决定在国内组建中国本土的芯片设计公司。1999年10月,在中关村注册成立了“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2001年3月11日,中星微“星光一号”研发成功。这是中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百万门级超大规模的数字多媒体芯片,同时结束了“中国硅谷”中关村无硅的历史。2001年5月,“星光一号”实现产业化。
2. 美国物理天才雅各布
美国天才物理学家雅各布的妈妈是克里斯汀·巴尼特(Kristine Barnett)
3. 美国物理天才少女
《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里顾未易师姐 扮演者是周紫馨。
《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是由祝东宁执导,邢菲、林一、唐晓天、郑英辰、周峻纬主演的都市青春爱情网剧。
该剧根据赵乾乾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氧气少女司徒末与物理天才顾未易意外合租后发生的一段暖甜逗趣的恋爱故事。
4. 美国物理天才一年奖金
2个。分别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5. 美国物理天才雅各布后来怎么样了
伯努利家族(17~18世纪)Bernoulli family在一个家族中,代代相传,人才辈出,连续出过十余位数学家,堪称是数学史上的一个奇迹.瑞士伯努利数学家族(17—18世纪)就创造了这样一个神话.伯努利家族,原籍比利时安特卫普.1583年遭天主教迫害迁往德国法兰克福,最后定居瑞士巴塞尔.其中以雅各布第一·伯努利(Jacob Bernoulli),约翰第一·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丹尼尔第一·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这三人的成就最大。
中文名
伯努利家族
外文名
Bernoulli family
家族原籍
比利时安特卫普
定居地
瑞士巴塞尔
活跃年代
17~18世纪
家族荣耀
连续出过十余位数学家
迫害年代
1583年遭天主教迫害
雅各布第一·伯努利
简介
雅各布1654年12月27生于巴塞尔,1705年8月16日卒于同地.他分别于1671和1676年获得 艺术硕士和神学硕士学位,但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数学几乎是无师自通的.1676年,他到荷兰、英国、德国、法国等地旅行,结识了 莱布尼茨、惠更斯等著名科学家,从此与莱布尼茨一直保持经常的通讯联系,互相探讨微积分的有关问题.1687回国后,雅各布担任巴塞尔大学数学教授,教授 实验物理和数学,直至去世.由于雅各布杰出的科学成就,1699年,雅各布当选为巴黎科学院外籍院士;1701年被柏林科学协会(后为柏林科学院)接纳为会员. 研究成果
雅各布在 概率论、 微分方程、 无穷级数求和、变分方法、 解析几何等方面均有很大建树.许多数学成果与雅各布的名字相联系.例如悬链线问题(1690年), 曲率半径公式(1694年),“ 伯努利双纽线”(1694年),“ 伯努利微分方程”(1695年),“等周问题”(1700年),“伯努利数”、“伯努利大数定理”等.雅各布对数学最重大的贡献是概率论.他从1685年起发表关于 赌博游戏中输赢次数问题的论文,后来写成巨著《猜度术》,这本书在他死后8年,即1713年才得以出版.
约翰第一·伯努利
简介
约翰,1667年8月6日生于巴塞尔,1748年1月1日卒于同地.雅各布之弟.最初学医,同时研习数学.约翰于1690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694年又获得博士学位,其论文是关于肌肉的收缩问题.但他发现他骨子里的兴趣是数学,不久他爱上了微积分.1695年,28岁的约翰取得了他的第一个学术职位——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数学教授.10年后的1705年,约翰接替去世的雅各布接任巴塞尔大学数学教授.同他的哥哥一样,他也当选为巴黎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柏林科学协会会员.1712、1724和1725年,他还分别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意大利波伦亚科学院和彼得堡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一生成就
约翰是一位多产的数学家,他的大量论文涉及到曲线的求长、曲面的求积、等周问题和 微分方程.指数运算也是他发明的.例如解决悬链线问题(1691年),提出洛必塔法则(1694年)、最速降线(1696年)和测地线问题(1697年),给出求积分的变量替换法(1699年),研究弦振动问题(1727年),出版《积分学数学讲义》(1742年)等.
变分法
值得一提的是,1696年约翰以公信的方式,向全欧数学家提出了著名的“最速降线问题”,从而引发了欧洲数学界的一场论战.争论无疑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论战的结果产生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变分法.因此,约翰是公认的变分法奠基人.
约翰的另一大功绩是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数学家,其中包括18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欧拉、瑞士数学家克莱姆、法国数学家洛必塔,以及他自己的儿子丹尼尔和侄子尼古拉二世等.
丹尼尔第一·伯努利
简介
丹尼尔,1700年2月9日生于 荷兰 格罗宁根,1782年3月17日卒于 巴塞尔.约翰次子.也象其父一样先习医,1721年获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但在其家族的熏陶感染下,不久便转向数学,在父兄指导下从事数学研究,并且成为这个家族中成就最大者.1724年,他在威尼斯旅途中发表《数学练习》,引起学术界关注,并被邀请到俄国 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同年,他还用变量分离法解决了 微分方程中的“里卡蒂”方程.第二年,25岁的丹尼尔受聘为圣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并被选为该院名誉院士.1733年,他返回巴塞尔,教授解剖学和植物学和 自然哲学.丹尼尔的贡献集中在微分方程、概率和 数学物理,被誉之为数学物理方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曾10次获得法国科学院颁发的奖金,能与之相媲美的只有 大数学家欧拉.丹尼尔于1747年当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1748年当选巴黎科学院院士,1750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一生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一生成就
作为伯努利家族博学广识的代表,他的成就涉及多个科学领域.他出版了经典著作 《流体动力学》(1738年),给出“伯努利定理”等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弹性弦的横向振动问题(1741~1743年),提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规律(1762年).他的论著还涉及天文学(1734年)、 地球引力(1728年)、湖汐(1740年)、磁学(1743、1746年),振动理论(1747年)、船体航行的稳定(1753、1757年)和
生理学(1721、1728年)等.
6. 美国物理天才雅各布哥哥
科赫——细菌学的奠基人威廉·康拉德·伦琴——揭开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人
托马斯·阿尔伐·爱迪生——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发明家
雅科布·亨利·范特霍夫——20世纪最天才的化学家
威廉·拉姆赛——著名的无机化学家
费里德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现代物理化学的奠基者
大卫·希尔伯特——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
莱特兄弟——第一架动力飞机的发明者
玛丽·居里——镭的发现者
维克多·格林尼亚——伟大的化学家
欧内斯特·卢瑟福——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伽利尔摩·马可尼——无线电之父
罗伯特·巴雷尼——著名的生理学家
欧文·薛定谔——波动力学的创立者
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赖曼——亚洲诺贝尔奖第一人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伯特·维纳——控制论之父
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开创小儿麻痹研究新纪元
伊伦·约里奥·居里——人造放射同位素发明的先驱
伊西多·艾萨克·拉比——著名美国物理学家
沃尔夫冈·泡利——著名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
沃纳·卡尔·海森堡——量子力学的开路先锋
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著名美国物理学家
约翰·冯·诺依曼——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罗伯特·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
库尔特·哥德尔——著名美国数学家汤川秀树——介子场理论的提出者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全能的理论物理学家
韦纳·冯·布劳恩——美国现代航天之父
诺尔曼·布劳格——世界“绿色革命”的先驱
费朗索瓦·雅各布——著名法国生物学家
约翰·R·范恩——英国医学家药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