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和斯宾诺莎天赋观念(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
1. 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
主观唯心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主观唯心主义(subjective idealism)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主观唯心主义在逻辑上必然要“走向唯我论”的结论,即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只是“我”的感觉的表现。
形而上学
笛卡儿、亚里士多德、德馍克里特、费尔巴哈、德国的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他的思想具有形而上学性。辨证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他的代表人物和代表座有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康德、叔本华、尼采、柏拉图,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海格德尔,黑格尔
2. 笛卡尔 荷兰
18世纪最重要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是洛克、休谟,都是英国人。17世纪的理性主义哲学中,笛卡尔是法国人,斯宾诺莎是荷兰人,莱布尼兹则是德国人。所以我们通常区分“英国的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者就是那些从感官经验获取一切关于世界知识的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的心灵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先通过感官而来的。”这是对经验主义的最佳说明。经验主义哲学家认为,仔细检视人类所有的观念,以确定它们是否根据实际经验而来,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3. 斯宾诺莎笛卡尔莱布尼茨
所谓十七世纪的理性主义哲学家,即近代欧陆理性主义哲学家。分别为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笛卡尔,法国人。代表作《方法谈》、《第一哲学沉思集》。
斯宾诺莎,荷兰人。代表作《知性改进论》、《伦理学》。
莱布尼茨,德国人。代表作《单子论》、《人类理知新论》。
4. 斯宾诺莎和笛卡尔的区别
西方哲学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思想遗产之一,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多种哲学流派和思潮。以下是一些西方哲学流派及代表人物的讲解:
1.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之一,主要涵盖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多位哲学家所创立的思想体系。其中,柏拉图的理念主义强调世界本质是理念,主张存在一种超越理性的精神世界;亚里士多德的实证主义则强调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认识世界。
2. 文艺复兴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典文化的热情引发了一股哲学思潮。其中,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如培根和伽利略倡导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而理性主义者如笛卡尔和斯宾诺莎则强调人的思想能力和直觉,试图通过反思来获取真理。
3. 启蒙运动哲学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晚期欧洲的文化运动,主张人类的自由、平等和理性。其代表人物包括休谟、洛克、康德等哲学家。其中,休谟的经验主义否定了任何概念的先天性,认为所有概念都必须来源于感官经验;洛克则强调人的天赋权利,主张社会契约论;康德则提出了以人类理性为中心的道德哲学和形而上学。
5. 笛卡尔与斯宾诺莎
学者派的代表人物有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等。
智者派,以金钱为目的的说客。
智者派是以金钱为最高目的的一批说客。他们一般以人民的教师或人类的导师自居,主张谁给钱就为谁说话,因而在实际上陷入诡辩。
智者派的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伊索格拉底等。
学者派与智者派构成对立。学者派是以知识为最高目的的一批说客。为了和智者派区别,学者派一般也自称为爱智者或哲学家。他们最终发展出了物理学,道德学和逻辑学等各门具体的科学。
学者派的代表人物有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等。
在古希腊,学者派一般都是一些十分富有的奴隶主,教书通常不是他们的生存手段,而是最终目的。
6. 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实体对比
17世纪理性主义,就是和文艺复兴联系起来.你就看看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他们的理论学说特点.18世纪的理性主义我个人理解的话应该是经验主义主导的时期吧.主要人物的话就是洛克、伯克莱、休谟,这三个人的观点你看一看.以上两个时期做个比较就可以了.
7. 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
斯宾诺莎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实证思想,还有他对真理标准确定的方法论,对自由获得的路径,以及对知识的分类(传闻、经验、理性、直观等四类知识)。
作为一元论者的,斯宾诺莎克服了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宇宙只有一种实体,上帝是宇宙的“内在因”,上帝通过自然法则主宰世界。
斯宾诺莎的实证思想,对中国思想先驱胡适影响很大,进而影响了中国现代科学人。
8. 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
《西方哲学史》内容精要: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即希腊哲学、中古哲学和近代哲学。虽涉及到数百名哲学家的上千种著作,即使是一个大概的介绍也会充斥着人名和书名,这里将尽力避免这一点。
古代希腊人、古代印度人和古代中国人在公元前6世纪时分别进入一个智慧上的飞跃时期,产生了哲学,梯利之后的一名学者把这个时期称为“轴心时代”。古希腊哲学就是轴心时代的产物与标志之一。拉斐尔有一幅画叫作“雅典学派”,把古希腊的重要哲学家集中画在一起,站在中间的有两位,一是柏拉图,手指向天;一是亚里士多德,手指向地。他们两位是古希腊最重要的两位哲学家,我们不知道谁更伟大一些。他们两位的思想方法,代表了我们人类探求真理的两种基本方法,影响了他们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哲学家,以及爱好哲学思考的人。
随着希腊文明的衰落与基督教的传播,传教士们阅读希腊的哲学著作,形成了基督教神学和哲学。在中世纪的初期,柏拉图的影响大一些,造就了早期教会的思想家奥古斯丁。他的神学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新柏拉图主义关于上帝的绝对性和庄严性的思想,脱离上帝的创造物无足轻重。奥古斯丁之后产生的经院哲学主要探讨的是一和多,即共相和殊相的问题,但后来逐渐陷入繁琐化,引来激烈的批评。经院哲学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他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天才人物,可以用口授记录的方式同时开始三部书的写作。他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方法论证了宇宙的合理性为上帝的启示。他指出哲学是由事实到上帝,神学是由上帝到事实。漫长的中世纪慢慢地削弱了教会在人心目中的权威,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哲学家,有的在口头反对教义,有的在心头反对教义,有的什么也不反对,但他的工作却产生了这样的结果。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有伽利略、布鲁诺、马基雅弗利等。
与“黑暗的”中世纪不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的新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新时代的历史可以说是反省精神觉醒,批评活跃,反抗权威和传统,反对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要求思想、感情和行动的自由。而近代的哲学一开始就体现了近代的精神,它独立地寻求真理,追求知识时以人类理性为最高权威,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唯理主义的。它试图解释精神和物质现象时并不预设超自然的东西,因而是自然主义的。这时哲学研究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主要是研究外在世界是什么样的,称之为本体论;现在则主要研究我们是怎样认识世界的,这是认识论的问题。这就是哲学史上的“认识论转向”。因为时代的限制,梯利没有涉及现象学运动及存在主义的兴起,因此在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之后,哲学的伦理学转向我们就无法获得一个全景。
从近代开始到德国古典哲学终结,哲学史的大致线索是:大陆唯理论和英国经验论,启蒙运动哲学和法国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后两者对于中国读者可能比较熟悉,作者因为历史观与我们不同,评价也颇有值得商榷之处。我们在这里只看一下大陆唯理论与英国经验论。
所谓唯理论或称唯理主义,可以指这种态度,它肯定知识的标准是理性而不是启示或权威;也可以指这种观点,它认为真正的知识由全称和必然的判断所组成,思维的目的是制定真理的体系,其中各种命题在逻辑上相互有联系。这些都不是我们这里称的唯理论。提到知识的起源问题时,近代哲学有两种不同的答案:第一,真正的知识不能来自感官知觉或经验,而必然在思想或理性中有其基础。真理是理性天然所有或理性所固有的,那就是天赋、或与生俱来、或先验的真理。确实的真理起源于思想本身。这就是认识论中大陆唯理论的主要思想。第二,没有与生俱来的真理,一切知识都发源于感官知觉或经验,因此,所谓必然的命题根本不是必然或确实的,只能给人以或然的知识。这种观点被称为经验主义或感觉主义。大陆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他们都是欧洲大陆诸国的哲学家。英国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他们都是英国的哲学家。他们的影响直到今天,形成了哲学上的欧陆学派与英美学派。
9. 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是谁
牛顿和莱布尼茨。
牛顿是英国人,是百科全书一样的天才,本来与来自德国同样是天才的莱布尼茨是好的朋友。
早在1667年,牛顿完成了“微积分”的雏形《流数法》,可能是由于觉得还不够完善,一直藏着掖着,直到1704年才发表。
而在这期间,没想到莱布尼茨捷足先登,分别于1684-1686年抢在牛顿前面正式发表他的微分论文,他所采用微积分符号dx、dy、∫等沿用至今。
微积分的发明引起了数学界的轰动,他的学术成果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1696年,它的微积分理论被作为教科书出版。
莱布尼茨成功却让另外一个人着急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牛顿。
牛顿却认为他才是微积分“发明第一人”。
牛顿当时担任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可谓身份显赫,而莱布尼茨当时也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牛顿凭着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表面上是一副光明正大的伟岸形象,却在暗地里联合大批崇拜他的学者,一起打压莱布尼茨。
在牛顿身份与地位的影响下,英国大部分的学者都选择站在牛顿的一边,都声称牛顿首次发明了微积分,而莱布尼茨不过剽窃了牛顿的成果。
1712年,牛顿英国皇家学会以官方名义起草了一份调查报告,正式确定牛顿是微积分的“第一发明人”。
在此之后,牛顿不惜写长篇匿名文章攻击莱布尼茨,称莱布尼茨只是简单的改变了一些符号,便将其学术成果据为己有。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相渐渐的浮出了水面,学者们发现,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比牛顿的“流数法”更加地完善,且更加具有价值。
后来,人们从莱布尼茨所著的《积分的历史与起源》里发现,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与牛顿的《流术法》相比,莱布尼茨的思路与牛顿的思路截然不同。
牛顿的微积分是为了解决物理学中的运动问题,利用集合的方法,先提出了导数的概念,然后再提出了微积分概念。而来布尼茨的微积分却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从几何学出发,先提出猜想,再通过逻辑推理严格证明,他是先提出微积分概念,再提出导数的概念。
人们发现莱布尼茨“微积分”的价值远远大于牛顿的《流数法》。莱布尼茨的“微积分”被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成为了数学界的主流。
10. 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是什么人
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公元1596年3月31日—公元1650年2月11日),法国著名哲学家。出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拉海(现改名为笛卡尔以纪念这位伟人),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他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一同开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笛卡尔是二元论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思考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近代哲学之父”。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笛卡尔自成体系,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体,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笛卡尔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创立了著名的平面直角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