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2号怎么获得(雪龙2号在哪里建造)
1. 雪龙2号在哪里建造
2020年1月16日 浙江 舟山岛
小雨将歇,时值远航。
五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和科学工作者,陆续登上破冰船。张昕宇、梁红站在码头上,梁红手持一瓶香槟许愿:“祝愿北京海洋领导者号,平平安安!”然后将香槟砸向船头,掷瓶礼毕。
“呜——”起航汽笛长鸣。舰桥上操纵台前,张昕宇郑重地推动了第一杆,破冰船拔锚起航,开启了全球民间破冰船的第一次南极探索之旅。
所有的船员、志愿者和科学工作者们,还沉浸在起航的喜悦,和对接下来征途的憧憬之中,张昕宇一个人悄悄地钻进了船长室,此刻他的心里五味杂陈。
七年来不曾幻灭的再赴南极执念,六年来倾注的无数心血,每时每刻都紧绷的心弦……道不尽的阻力,说不出的苦楚,卸不掉的压力……起航时刻,各种情绪一块儿涌上心头。极少有情绪波动的张昕宇,这会儿终于绷不住了,掩面哭了起来。
心有灵犀的梁红赶来,这些年来的付出、辛苦、煎熬……从西方的技术封锁背景下艰难的买来破冰船、以个人之力撑起这种以举国之力打造的重器艨艟、多方斡旋处理船只的入籍和维修及改造、为保障南极行的顺利做的无数准备……凡事种种,只有眼前的爱人最能懂。
起航时刻,这些年两人一块儿饱尝的百般滋味涌上心头。他们没有多的言语,只是相拥大哭。
耗资过亿,侣行夫妇破冰船南极行破冰年鉴
2013年2月23日 南极 乔治王岛
时间拨回7年前。历时234天,航程18000海里之后,张昕宇、梁红驾驶“北京号”帆船,抵达南极长城站,并顺利在这里完婚,实现了儿时的承诺。
历尽千辛万苦,渡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抵达梦想彼岸的满足感,以及新婚的喜悦之情中,张昕宇在乔治王岛西望,看向无垠无际的雪白原野。他们抵达的只是南极一角,这片广袤的大陆,还有太多的未知和神秘,在吸引着他。
耗资过亿,侣行夫妇破冰船南极行破冰年鉴
2015年12月 北京
驱车自驾中东归来,张昕宇、梁红洗去一身硝烟和征尘,无暇修整,他们在网上查找着关于飞机和破冰船的资料。
这几年来,再赴南极的念头一直没有消停过。帆船南极行之后,张昕宇心里并未后怕上次大航海时,经历的惊涛骇浪和九死一生,而是还有着更为疯狂、执着的计划:自驾国产飞机飞抵南极点,以及驾着破冰船破冰南极。
耗资过亿,侣行夫妇破冰船南极行破冰年鉴
2017年4月 巴西 福塔雷萨
两个月前从哈尔滨太平机场出发,张昕宇、梁红开启了中国人自驾国产飞机的首次环球飞行之旅。
这趟航程除了要完成挑战国产飞机首次环球飞行记录的民族空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飞抵南极点。
一路飞跃了远东的蛮荒勘察加、白令海、北美大陆、加勒比地区之后,因为一些意外的耽搁和飞机故障的修理,错过了飞赴南极的季节。在巴西,他们无奈地选择了暂时放弃西飞南极计划,转而向东,进行另一项同样艰难卓绝的挑战:中国人自驾国产飞机首次跨越大西洋。
耗资过亿,侣行夫妇破冰船南极行破冰年鉴
2017年 11月 韩国
经过多年的联系、沟通和商谈,一艘红色的破冰巨舟终于停在了张昕宇、梁红面前。从这天开始,面前这艘破冰船属于了他们,张昕宇也成为了全球唯一一个合法拥有这个级别破冰船的个人船东。
在4年前的那次帆船南极行结束后,梁红说过一句话:“一个船东最高兴的日子有两天:接船那天和卖船那天。”
现在,一艘更大的“玩具”摆在了他们面前,短暂的喜悦感过后,原船的工作人员在甲板上摆了个燃烧桶,将船只的相关资料全部当面烧毁。这些信息,西方世界对于中国依然处于技术封锁状态。
接下来迎接张昕宇和梁红的,将是更加纷繁复杂的学习,和耗费精力、财力的入籍、维修、改装等。
耗资过亿,侣行夫妇破冰船南极行破冰年鉴
2018年7月 中国 天津港
张昕宇站在破冰船的舰桥里,指挥着船只缓缓进港。这艘原名“IKALUK”的破冰船,经秦皇岛锚地停留休整后,进驻天津港,改名“Beijing Ocean Leader”,北京海洋领导者号。
在这儿,它将进行为期四百多天的检修、改装等工程。
机械狂人张昕宇,以最短的时间,摸熟了这个庞然大物的每一个系统、每一条线路、每一颗螺丝,然后亲自制定了维修和改造计划。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张昕宇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到了破冰船上。经常结束了国外或者其他城市的工作,半夜抵达首都机场,然后马上驾车直奔天津港。
只要有空,他就泡在船上。不断地去熟悉再熟悉船上的每一个细节,紧盯维修和改造进度,手把手地去教会团队其他相关成员和船员相关技能和操控。
耗资过亿,侣行夫妇破冰船南极行破冰年鉴
2020年2月23日 南极 罗斯海
经过一个多月的乘风破浪,“北京海洋领导者”号破冰船,终于抵达南极。随船极地科研工作者们,终于抵达了魂牵梦萦毕生的圣地;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们,也终于踩上了梦想的南极冰盖。
驾驶着贝尔-212舰载直升机负责运输和保障的张昕宇,盘旋在南极上空,却成了此刻唯一一个无法踏足南极的人。
他遗憾吗?当然遗憾。七年来近三千个日夜的重回南极梦,六年来付出的无数心血和精力,出航一个多月以来每分每秒的警觉和压力,此刻目的地近在咫尺,他却无缘涉足。
他满足吗?他也满足。这趟南极行的主要心愿,他都达成了。
首先,帮助年轻人们圆梦,这些履历、背景迥异的年轻人们,此刻每个人的眼眸里都闪耀着梦想成真时分的光芒。然后,第一次民间助力极地科考的成功;沿途和南极的科学实验全部超额完成,他们完成了我国首次全航段气象采样、我国首次全航段海水表层采样,还发现了两个待定的可能新物种;除此之外,还成功在南极建立了第一个无人值守气象站,这也是泱泱中国在南极的第17个气象站。
以及,他内心里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马斯洛需求的塔尖,便是自我价值。已经行遍万里路,上过天下过海、上过冰川下过火山、穿过战区进过雨林的张昕宇,他的自我价值体系里,早已不是口号上的“我来到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而是朴素的“我做到了”,We made it。
是的,他做到了。他梦想再回南极;他梦想侣行变成我们的侣行帮助更多人圆梦;他梦想做到民间助力极地科研的表率,彰显中国民间软实力;他梦想为科学和环保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譬如人类日常生活造成的海洋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的影像,譬如澳洲山火烟尘漂到南极加速冰盖融化的厄尔尼诺效应……他竭尽全力,用心践行,希望籍此影响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地球、影响未来。
他做到了,接下来希望是我、无数个我们,也能够燃起心中火焰,做到那些愿做到的、想做到的;希望是更多有梦想、有能力的民间个体、企业,也能够将目光投向南极,将环保的态度摆在心间。
耗资过亿,侣行夫妇破冰船南极行破冰年鉴
2020年4月23日 中国 天津港
历时99天,航程15400海里,张昕宇、梁红做到了此次破冰船南极行最重要的一件事:将所有人平安带回去,再平安带回来。
自阿蒙森·斯科特的探险队首次南极行开始,几个世纪以来,这片冰封大陆吸引着无数的探险者和科研工作者、梦想者。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无数人在途中或者梦想之地殒命、无数的舰载机在西风带飞行时发生空难。
破冰船成功抵达南极,完成极地科考目标和圆梦之时,最重要的,便是全员安全回家。
在全球疫情阴云的笼罩下,“北京海洋领导者”号破冰船,沿途无法靠岸补给。在绝处张昕宇通过调整发动机组合、借洋流、风向等一切办法,终于成功率船返航。无意中也创造了另一项纪录:全世界唯一一艘从北半球出发无补给成功返回北半球的破冰船。
在特殊的环境下,没有散伙饭,众人在码头星散,但是2020年的这次破冰船南极行的经历,一定会长存于每个人终生的记忆里。
张昕宇、梁红和侣行团队,前无古人的全球首次民间破冰船助力极地科考南极行,也将永载史册。
耗资过亿,侣行夫妇破冰船南极行破冰年鉴
2. 雪龙2号在哪里建造的
“两船六站一飞机一基地”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基本编制,也是中国海军的基本战斗力构成。具体来说,“两船”指的是两艘航母,“六站”指的是六个基地,包括北海、青岛、舟山、广州、三亚和海口,“一飞机”指的是舰载机,“一基地”指的是航空兵某基地。
这个编制是中国海军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形成的,旨在提高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和综合作战能力。其中,航母是海军的重要力量,可以在远洋作战中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和空中掩护;基地则是海军的后勤保障中心,可以为海军提供物资和人员的支持;舰载机则是海军的重要作战武器,可以在航母上起降,提供空中侦察、攻击和防御等能力。
总之,“两船六站一飞机一基地”是中国海军的基本编制,也是中国海军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标志。
3. 雪龙2号在哪里建造出来的
“雪龙2”号。
雪龙2号建造工程由自然资源部所属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建造,是一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够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雪龙2”号长122.5米,宽22.3米,吃水7.85米,吃水排水量约13990吨,航速12节至15节,续航力2万海里,自持力60天,载员90人,能以2节至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0.2米雪的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
“雪龙2”号融合了国际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的技术、功能需求和绿色环保理念,采用国际先进的船艏和船艉双向破冰船型设计,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度自由转动,并可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船舶机动能力大幅提升。
4. 雪龙号2号在哪建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燃料油上海分公司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码头,为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首航供应1500余吨保税低硫轻质船用燃料油,成为其首家船用燃料油供应商,为新一轮南极科考加油助力。
针对本次“雪龙2”号首航供油工作,燃料油上海分公司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雪龙2”号供油小组。
5. 雪龙2号基地
为适应极地科考环境,船板为厚板高强钢,材料及配套设备及建造成本均高于普通船舶。
6. 雪龙二号抵达地
雪龙2号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船长122.5米,型宽22.32米,吃水7.85米,排水量13996吨,航速12至15节。船上可搭载科考人员和船员共90人,续航力为2万海里,自持力在额定人员编制情况下可达60天。能全球无限航区航行。
7. 雪龙2号建造计划
雪龙2”号船长122.5米,型宽22.32米,设计吃水7.85米,设计排水量13996吨,续航力2万海里,自持力60天,能以2~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雪厚0.2米的条件下连续破冰航行。
除了确保单台主机经济航速达到12节,“雪龙2”号的最大航速还一举突破了18节,在双向航行、原地回转、迅速紧急停船外,“雪龙2”号还能在海上平移。另外,它能在15节的航速下,以不到200米的直径、小于20度的拐角迅速掉头——与它身量相当的普通船只,可能需要绕一个直径600米的圈,总耗时是“雪龙2”号的两倍。
8. 雪龙二号考察站点
雪龙2”号船长122.5米,型宽22.32米,设计吃水7.85米,设计排水量13996吨,续航力2万海里,自持力60天,能以2~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雪厚0.2米的条件下连续破冰航行。
除了确保单台主机经济航速达到12节,“雪龙2”号的最大航速还一举突破了18节,在双向航行、原地回转、迅速紧急停船外,“雪龙2”号还能在海上平移。另外,它能在15节的航速下,以不到200米的直径、小于20度的拐角迅速掉头
9. 雪龙2号有武器吗
雪龙2号的船浆有圆筒形防护罩,以防打冰损坏。
10. 雪龙2号从哪里出发
由常熟瑞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研制的。
发电机(Generators)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11. 雪龙二号哪里造的
雪龙2号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船长122.5米,型宽22.32米,吃水7.85米,排水量13996吨,航速12至15节。船上可搭载科考人员和船员共90人,续航力为2万海里,自持力在额定人员编制情况下可达60天。能全球无限航区航行。
上一篇:兽痕铭文没什么用(兽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