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战略营地怎么获得(韩信的战场)
1. 韩信的战场
(1)懦弱性格决定了他的失败。
韩信年少的时候曾忍受淮阴屠中少年的胯下之辱,富贵之后,找到当年那个少年,不但没有报仇,还给他一个官做。这体现了韩信性格中的懦弱成分。韩信“愚衷”。他恪守上下级的礼,他不敢背叛上级领导,他只会懦弱的当一个忠诚的下属,但是对于刘邦来说,韩信永远是他的心头之痛、心腹之患,韩信功高盖世,活着对他就是危险,“性格决定命运”,所以一代名将、战神败在了市井之徒刘邦手下。
(2)错失良机导致他的失败。
固执的韩信依旧不听蒯通的忠言。“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这是蒯通第二次对他说的话,可惜韩信犹豫了,最终决定不背叛汉王。楚汉之争本来决定权就在韩信手中,无论他投靠谁,谁就能赢,可是这样就给他埋下了一颗隐形的炸弹,他太出众了,只会招来祸害,被自己的炸弹炸死。机会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本来就比较少,韩信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杰出军事才能却是一个笨拙的政治家。机会失去了就是失去了,而且他也很快得到了自己的下场:被吕后和萧何用计杀死。死之前终于明白“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我们不得不为韩信这样的良将悲叹,也明白机会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3)锋芒毕露,不知收敛导致他的失败。
韩信能从布衣升到当官的,本来应该知足了,他却过于张扬自我,不注意收敛,高功自居,目空一切,最后只能遭到报复。正如司马迁说的:“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2. 韩信战例
韩信破赵之战: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前204年,汉将韩信率军数万攻赵。赵王歇和主将陈馀统兵二十万,守井陉(今河北井陉北)。韩信用“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背水为阵,奋起进击,并派兵袭占赵军后方薄弱之处,赵军全面崩溃,赵王歇被俘。 成语是:背水一战!
3. 韩信的战场计算能力
相传韩信才智过人,从不直接清点自己军队的人数,只要让士兵先后以三人一排、五人一排、七人一排地变换队形,而他每次只掠一眼队伍的排尾就知道总人数了。输入3个非负整数a,b,c ,表示每种队形排尾的人数(a<3,b<5,c<7),输出总人数的最小值(或报告无解)。已知总人数不小于10,不超过100 。
输入
输入3个非负整数a,b,c ,表示每种队形排尾的人数(a<3,b<5,c<7)。例如,输入:2 4 5
输出
输出总人数的最小值(或报告无解,即输出Noanswer)。实例,输出:89
样例输入
2 1 6
样例输出
41
定理1 如a被n除所得的余数等b被n除所得的余数,c被n除所得的余数等于d被n除所得的余数, 则ac被n除所得的余数等于b d被n除所得的余数。
用同余式叙述就是:
如a≡b(mod n ),c≡d(mod n )
则ac≡b d(mod n )
定理2 被除数a加上或减去除数b的倍数,再除以b,余数r不变。即
如a ≡ r(mod b ),则a ± b n≡r(mod b )
例如70≡1(mod 3 )可得70±10×3≡1(mod 3 )
【韩信点兵法口诀的原理】
①能被5,7除尽数是35k,其中k=2,即70除3正好余1,70a 除3正好余a。
②能被3,7除尽数是21k,其中k=1,即21除5正好余1,21b 除5正好余b。
③能被3,5除尽数是15k,其中k=1,即15除7正好余1,15c 除7正好余c。
这样——
根据①可知 70a+21b+15c 除3正好余a。
根据②可知 70a+21b+15c 除5正好余b。
根据③可知 70a+21b+15c 除7正好余c。
(70a+21b+15c)%(3*5*7)为最小值,然后再判断最小值是否满足条件。
复制代码
1 #include <stdio.h>
2
3 int main(){
4 int a;
5 int b;
6 int c;
7 int result;
8
9 scanf("%d%d%d",&a,&b,&c);
10 result=(70*a+21*b+15*c)%(3*5*7);
11
12 if(result>=10 && result<=100)
13 printf("%d\n",result);
14
15 else
16 printf("No answer\n");
17
18 return 0;
19 }
4. 韩信战场成语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韩信将军--多多益善
胯下之辱
一饭千金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陷于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推陈出新
5. 韩信的战役
韩信身世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成立军功之前的韩信,既不会经商,又不肯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富,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日子,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他与本地的一个小官有些友谊,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吃免费饭,可是时候一长,小官的老婆对他很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饭的时候,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于是韩信很恼火,就与这位小官绝交了。
为了糊口下去,韩信只好到河边钓鱼,这时候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见他没饭吃,便把本身带的饭菜分给他吃了。之后连续几十天,老太太天天给他带饭。
韩信很受打动,便对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必然会好好酬报你的。”老太太听了很生气,说:“你是男儿膝下有黄金,可你连肚子都混不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谁要你报答。”韩信听了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于是,韩信便投奔了汉王刘邦。在辅佐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中,韩信立下赫赫战功。戎马倥偬,他不能忘怀的是老太太的饭菜和对他的教诲。
后来,刘邦做了皇帝,韩信官封王侯,衣锦还乡。回到家乡的当天,韩信便将老太太接到府上,扶她坐到上座,向她行跪礼,然后奉送上一千两黄金。
“我不能收你这么重的礼物。”老太太说。
韩信谦恭地说:“在我最饥饿的时候,您给我吃的;在我最彷徨的时候,您教诲了我。是您使我有了今天啊!您不要我的报答,可我说出了口就要做到。您要我做一个好男儿,好男儿就要信守诺言,这也是您的教诲啊!”
6. 韩信所指挥的战役
没有选项?
韩信参与过的战役有睢水之战(彭城之战)、井陉之战、垓下之战等。
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7. 韩信战斗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咸丰·清河县志》第十三卷“艺文”中记载:“韩信三篇”其小注云:“汉成帝令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其权谋中有韩信三篇。前后汉书艺文志皆载之。且云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一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盖淮阴人著书之最古者。”由此得知,韩信曾有三篇军事著作,这是淮阴人著书立说的最早记载。
韩信在被软禁的时间里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中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已佚。
8. 韩信经典战役详解
电视剧《楚汉传奇》韩信第一战暗度陈仓第51集。剧情介绍:韩信领命修建栈道,卢绾和樊哙明则带工人来工地帮忙,实则借机找茬。韩信心中有数,不给二人机会。双方不欢而散。司马欣来到章邯府邸探望章邯,章邯趁四下无人,向司马欣表明心迹,原来他只是假意臣服项羽,伺机再度起兵。司马欣大喜,表示自己一定会支持章邯的计划。临走前,他提醒章邯要小心汉军出关,却对领兵的韩信不以为然。
章邯的部队被汉军袭击,措手不及之下吃了大亏。刘邦及众将领齐聚大营,韩信这是才说出自己真实的作战意图,原来他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要打对方个措手不及,好让汉军一鼓作气。众将领心中惭愧,对韩信心服口服。
9. 韩信打的仗
而韩信从参军打仗开始,总共也就用了四年的时间,帮汉王统一了天下。根据史记记载,韩信20岁出头参军,在战场上磕磕碰碰,见识了无数的死亡。他那个岁月里面肯定每天看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昨天还一起睡觉的伙伴,第二天就死在了战场,亲眼倒在自己面前。看着恐怖的敌人,他只能拿着刀杀人,而不敢有丝毫的犹豫。第一次杀人,第一次被人砍伤,这些感受都是触目惊心的。相信那时候的韩信,那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