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骑士装备怎么获得(一千骑兵)
1. 一千骑兵
读作qí时,为动词,就是跨身上马之意。而作为名词时,则读作ji,一是指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如:坐骑。
骑在表示名词的时候读四声ji。
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里的一骑表示的是一匹快马。
唐白居易《卖炭翁》:“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当表示动词的时候读其(音qi),表示骑在某物上面等。
比如:骑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等等。
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今欲专士女于耕桑,习乡闾以弓骑。”引申为跨坐;乘坐
2. 一千骑兵冲击数万大军
1、初战封侯——定襄北之战。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于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作战中,霍去病率八百骑兵,离开主力大军长驱直入,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伺机杀敌,此次虽是霍去病第一次出战,却最终斩敌2028人,还杀掉了匈奴伊稚斜大单于的祖父,并俘虏了单于的国相及叔父罗姑比等高官,功冠全军。战后,汉武帝封霍去病为冠军侯,食邑一千六百户,以表彰其勇冠三军之意,少年英雄,一战成名。
2、骠姚铁骑——河西之战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祁连山,攻打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军队,最终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叛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也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基础。此战后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3、封狼居胥——漠北之战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为彻底消灭匈奴,汉武帝命卫青和时年21岁的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步兵及后续部队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lǘ)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逃遁,因而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这场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后,汉军一举打败匈奴,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基本得到解决。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然而,或许是多次带兵征战劳累所致,也或许是上天觉得霍去病这个BUG太过无敌,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因病早逝,时年仅24岁,不禁让人感叹天妒英才。
戎马一生,十七封侯,转战万里,杀敌无数,勇擒敌王,守护汉境,壮哉我霍骠骑!
3. 1000骑兵能不能打得过1万步兵
一匹马平均2米长,加上两马之间间隔至少2米左右,就是4米,4乘以六十万,等于240万米,一个人走一步,成人脚步大概一米左右,按两人间隔一米左右,2乘以4540万,等于9080万米,2400000+90800000除1000等于93200公里
4. 10000骑兵
不是一种。
1、白帝——掌管西方的神。
2、鸣镝MD—22——冒顿单于还不是单于的时候,亲自训练10000骑兵,他射出去的箭鸣叫着射向哪,骑兵的箭就要跟着响箭射向哪。冒顿的响箭射向了自己的爱马,骑兵们也要跟着响箭射马,没有把箭射马的都被杀死。冒顿的响箭射向了自己的爱妃,骑兵们也要跟着响箭继续射,没有跟随响箭继续射的都被杀死。几次下来,直到有一天冒顿的箭鸣叫着射向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所有的箭也紧随鸣镝蜂拥而至。
5. 一千骑兵算大部队吗
在唐朝是不可以养私兵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郧国公张亮仅仅养了500私兵就被处死。
由于唐朝亲王在开国之初肩负统帅一方精兵的重任,所以有两支专门的卫队——亲事府和帐内府。这两个府的长官都为典军,副长官为副典军。
据《唐六典》记载,亲事府下有执仗亲事和执乘亲事各十六人,执仗亲事是弓箭手统领,执乘亲事是骑兵统领。
在这之下又设亲事三百三十三人,职务应该就是弓箭手和骑兵,分别由校尉、旅帅、队正和副队正统领。
校尉统辖一个团,理论人数三百人(这样看亲事府应该只有一个团)。旅帅是一团之副
队正统辖一个队,理论人数五十人,副队正是一队之副
帐内府下设帐内六百六十七人。我猜应该是步兵。他们的组织结构也与亲事府相同。这样看帐内府应该有两个团
至于唐朝郡王及公爵以下的爵位, 因为一般都是皇孙、皇族远支及外姓担任,所以不设卫队。
6. 一千骑兵可以打多少陆军
东汉军制以汉灵帝设六军(含西园8校尉一共12校尉、12司马1别部司马,共25000人)的改革为代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末期,汉献帝时代,因为天子已经形同傀儡,天下大乱,实际上已经进入三国时代,所以这个时期的军制应该归入三国西晋体系来进行分析讨论
因为王莽把全国的官员都升了一级但是不加工资,所以等于是所有官员都降了一级,东汉只恢复了一部分,导致情况很复杂
将军、中郎将使持节、持节、假节可以杀太守以下,则权力大于太守,25000
太守、中郎将、都尉、特设校尉、刺史,5000
常设校尉、军司马、别部司马,1000
曲候,200
屯长,50
从尹湾《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看汉代兵种构成
《连云港尹湾西汉简》62.5万套装备,铁铠6万套,马甲6千,皮甲14万套,对应125个比二千校尉鼓车,西汉校尉5000兵,500铁铠,50骑兵,东汉校尉1000兵,500铁铠,50骑兵,东汉都尉5000兵,2500铁铠,250骑兵
各郡地方兵,25万
东汉的边郡太守领兵与内郡太守不同。内郡太守一般只有1000人的铁铠迹(积)射军,负责对内抓捕盗贼,类似武警。边郡设有都尉,太守有2000人的铁铠迹射军,不超过此数的死囚组成的屯垦军2000,以及250骑兵,考虑到边郡都尉为部又叫“千人官”(见诸史书的郡部都尉、属国部都尉只17个),则与太守各管理1000兵。比如窦宪讨匈奴,8000骑兵,4000是五营里的四营,500是雍营,500是黎阳营,3000是12边郡太守,平均每郡太守250骑兵,也可能达到300骑兵从而与西晋南乡郡太守骑兵数相同。东汉共有36边郡,兵力18万(一半是死囚),70内郡,兵力7万,合计25万
地方驻军,20万
1000坞以上(魏郡赵国常山中山616坞、河南通谷冲要33坞、扶风汉阳陇道含武威敦煌300坞、顺帝沿海坞等),每坞一个曲候200兵
西域都护府,不超过5千
《后汉书·西域传》 :“护西域副校尉,居敦煌,复部营兵三百人”“戊己校尉,领兵五百人 ,居车师前部高昌壁”“班勇为西域长史,将弛刑士五百人,西屯柳中”
7. 一千兵马是多少
两败俱伤,原句应该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意思是消灭敌方一千兵马,而我方损失八百多,从表面上看,我方与对方军队战斗,成功击杀对方一千多人,而自己却损伤八百多人,这和对面的损失相差无几,我方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这对作战来说不是明智的举措。
8. 一千骑兵对战500遂发枪队那个赢
燧发枪都是前膛火枪,且多为滑膛式;它们的口径在16-22毫米之间,重4-6公斤,枪长1200-1600毫米左右(龙骑兵用的要比步兵用的短一些)。
滑膛的燧发枪射程能达到140-200米,而线膛的为280-800米,射速分别为1-1.5分钟1发和……5分钟1发。具体时间没找到相应资料 只能说大概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间出现的9. 一千骑兵和一个拿机枪的人
《最后的武士》由爱德华·兹威克执导,汤姆·克鲁斯、渡边谦、真田广之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3年上映。
电影以1876年-1877年中的西南战争和明治维新作为背景,描述一个前美国军人,到日本助明治新政而组建的日本新军做教官,在战争途中被俘,慢慢被日本传统文化所吸引。
电影很感人,虽然里面有一小段恋爱情节,但绝不是像国内的三角恋和失踪多年的妹妹那么恶心的剧情。
历史方面也比较严谨,剧组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所以也没有穿越的武器出现。
战场上的战友情也非常催泪,总之这部电影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