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朱棣加一起,能和千古一帝康熙比吗?
恰恰相反,康熙与明太祖、明成祖相比,他的功绩远远小于这两位,而且明朝不是历史最黑得朝代,相比明朝清朝更黑。而且康熙根本配不上“千古一帝”这个称号。这个称号只有一个人才配拥有,那就是秦始皇嬴政。康熙可以说将满清推到一个巅峰,如果非要分得非常细的话,康熙的确是女真(满)一族的千古一帝。
至于什么有人说明朝是历史最黑暗的朝代这就涉及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现在甚至在网上引发了骂战,特别是旗帜鲜明的分为“明粉”和“清粉”,都在互相引经据典、翻书证明自己的成功与对方的失败。不过今天我并不为谁说话。因为我既不是明粉也不是清粉,只是就事论事。
至于被黑背锅啥的也没办法,我大秦被黑了两千多年、背了两千多年的锅又说了什么吗?所以这些问题自己知道就差不多了,不过历史本身就站在风口浪尖,惹得后人评价也没什么,有争论也是好事,毕竟在学习中成长,但是看问题要全面,特别是历史,能在历史问题上用全面的角度看问题,不要带着傲慢和偏见就可以了。
在明朝历史上,装备先进火器的关宁铁骑最后还是没打赢长矛大刀的八旗骑兵,这是为什么?
清军用大刀长矛?这都是多少年前的谣言了。而且你们都给我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徐光启《略陈台铳事宜并申愚见疏》:
古之远器,不过弓矢;五代以来,变为石炮;胜国以后,变为火器。每变而趋于猛烈,则火器者今之时务也。辽左再败之后,贼则昔无今有,有而且多;我则昔多今少,少而且劣。我虽旧有,用之甚拙;贼虽创有,用之甚工。如近攻辽阳东门,贼来止七百人,车载大铳,我川兵千人逆之。贼发虚铳二次,我兵不损一人,因而直前搏战。迨至二三十步,真铳齐发,我兵存者七人而巳。夫假铳诱敌近而后发,则势险节短,此用器要术,臣尝密与诸将吏言之,不谓贼巳暗合,患皆在于怯也。若我兵则初见敌尘便巳发铳,无一中者,敌近则委而去之,两者巧拙何如也。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那是清朝统治者们对火器充满了兴趣。而且从徐光启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八旗兵对火器使用非常熟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技战术娴熟。而且得益于孔有德、尚可喜等人的归顺,不仅为皇太极带来了大量的火炮,还有熟练的炮手和铸炮工匠,这对于皇太极来说是最好的投名状,对他们不惜封王,虽然后金当时已经掌握了红衣大炮的制造技术。
根据《明史纪事本末》,松锦大战的时候清军一次性拉出了60门红衣大炮参加战斗。
反观明朝,根据清军从松山、杏山、塔山、锦州缴获的战利品进行统计,明军只有16门红衣炮参与战斗,这个数字还是把被清军击毁的红衣炮算上,其他的还都是只能听个响的破烂。
所以黎玉田哀叹——以奴之势力,在昔不当我中国一大县,每临阵犹相均力相敌也。迄于今,而铸炮造药,十倍于我之神器矣。资料来自《中国军事通史》。
至于关宁铁骑,不好意思,只有给清军打工的时候他们才所向披靡。在明清交战的时候,所谓的关宁铁骑只敢守城不敢野战,毕竟一到野战就被打蒙圈了。但是剃头后的关宁铁骑和李闯的原明朝西北边军打了个平手,又一路从山海关砍到缅甸,看来这剃头的作用真心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