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发 > 拆解分析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终南别业》

“行至水穷处,意思是说随意而行,随便走走,不知不觉来到流水的尽头,于是便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表示心情悠闲,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诗人此时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

这首诗的原文是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执望三千里: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两句诗,是王维晚年时写的《终南别业》里的两句,喜欢这句话的人很多,可以见到在许多地方被人引用。可是这句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对它的解读五花八门。

有人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人活的随意些,走到哪,天黑了,就歇到哪,随意活着就好。

也有人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意思。山路走不通了,还可以看云。

还有人说。这就是讲,人要有一个好心态,遇到困难了,心态好,就能走出绝境,

只从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看,这些理解都有自己的道理,可是如果结合作者王维诗佛的背景来看,这些理解和诗的本意相差的实在是太遥远,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我们知道,王维被后世的人称作“诗佛”,是讲他的诗歌,特别是晚年的诗歌都有很深的禅意,而这两句诗也正是王维传达“禅意”的两句名句,因此,不知禅机,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两句诗的真正含义。

王维和维摩诘王维,字摩诘,他的名和字合起来就是“维摩诘”,而维摩诘居士是佛教大乘教法中的一个在家菩萨,也就是不出家在家修行的菩萨。这和晚年的王维,一半时间吃斋念佛,一半时间在朝廷做官的经历很切合。

维摩诘菩萨写了一本《维摩诘经》,这本书的核心是讲学佛的道理,它认为学佛目的在求解脱,如何解脱呢?真正的佛法就在我们这个世间求解脱。

王维自然是维摩诘的信徒,他修佛的目的也就是寻求在这个世界的解脱。

那么怎样才能够在这个世界解脱呢?就是在自然界中常见的花草树木,花开叶落的自然景物中,领悟到人生不过是一场“空”,万物最终要归于“静”“寂”,这样的世界就是”净“的,我们的心灵也会”净“,由此想,人就会得到解脱。

有人专门统计过,“空””静“”净“这些字在王维的诗歌里多次出现,大家读王维诗歌时,一定要注意到。

看“空”,归“静”,得“净”,这就是禅机的几个过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机要了解这句诗的禅机,还要把它放到整首诗中来看。

王维的这首《终南别业》,是自己晚年在蓝田辋川的一处别业,在朝廷做高官的王维,之所以在终南山里买这样一所院所,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像维摩诘一样在家修禅悟道。

①诗歌的首联,主要说终南别业是供自己参悟禅理的一个场所。

②诗歌的颔联,是说自己在终南别业住着,才能独行独往,得到心灵的自由。这是参悟的必须条件。

③诗歌的颈联,就是诗人在独来独往中参悟的一个禅理。诗人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色,而是纯粹以心灵的目光览观万物,在坐看云时,悟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

云为什么会自由自在,那是因为云“无心”,无欲无求,才会自在。

王维悟道的这个禅理,其实就是“空”,也就是说,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显得如此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

既然已经顿悟,心灵得到解脱,自然一身轻松。“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也就好理解了,顿悟之后一身轻松,和山间的老汉谈笑风生,无心就无烦恼。

这样看来,《终南别业》这首诗,描述的是王维自己在终南别业是如何修行的过程。也记录了自己的一次大彻大悟的,其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作者对禅理的一次顿悟。

结语谁的人生没有“行到水穷处”的时候?但凡要一条道走到黑,钻了牛角尖的人,烦恼也就开始产生了。如果在人生的“水穷处”,放下自己的执念,像一朵云一样,无欲无心,才会自由自在。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给生活一点禅意,把名利看得空一些,遇到“行到水穷处”的时候,也就能坐看云起时了。

上一篇:允执阙中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有哪些美到醉人,很有意境的句子或诗词?